目录公布!大连发布沿海渔港总体布局规划

日期: 2023-09-16 09:03:57|浏览: 374|编号: 2394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目录公布!大连发布沿海渔港总体布局规划

大连渔业资源丰富

大洋岛渔场

也是中国四大著名渔场之一。

为规范渔港管理,改善渔港环境

推进现代渔港建设

促进渔区经济社会发展

根据《辽宁省沿海渔港布局规划》

近日,大连市发布

《大连沿海渔港总体布局规划》

(2021-2030)》

明确的目标:

通过关闭、合并、扩张和新建

我市渔港布局

力争通过5-10年规范管理和建设

该市沿海渔业作业和渔港

席位总数保持在60个以内

临时集中锚地(天然港)

保持在 40 个位置以内

关于发布大连沿海渔港

关于总体布局规划(2021-2030年)的通知

各涉海区、市、县(先行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部署,规范渔港管理,改善渔港环境,推进现代化渔港建设,促进渔区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根据《辽宁省沿海渔港布局规划》,市农业农村局编制了《大连市农业农村局》沿海渔港总体布局规划(2021-2030年)。 现在已经发给你了。 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大连市农业农村局

2022 年 6 月 27 日

大连沿海渔港

总体布局规划(2021-2030年)

介绍

渔港是渔业生产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也是集渔船停泊避风、鱼货装卸、物资供应、流通贸易、船网工具修理于一体的综合性渔业生产基地。

大连东临黄海,西临渤海。 整个海岸线长2211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1371公里,岛屿海岸线840公里。 渔业资源丰富。 大洋岛渔场是中国四大著名渔场之一。

渔业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产业,多年来得到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 渔港等基础设施也得到很大改善,渔港服务功能得到拓展和完善。 为提高我国沿海渔业防灾减灾能力,促进渔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历史原因,渔港往往港口边界不清、归属不明。 渔港环境也亟待改善。

为保障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渔业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根据《全国沿海渔港建设规划(2018-2025年)》和《辽宁省沿海渔港建设规划》布局规划》,市农业农村局正在深入研究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大连市沿海渔港总体布局规划(2021-2030年)》,提出了总体思路明确了到2030年全市沿海渔港布局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并按照相关专项规划开展工作。 分析结果将作为全市沿海渔港管理的基本依据。

规划期限为2021-2030年。

一、渔业基础环境

(一)渔业经济发展

2021年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值712.8亿元。

在 -

○渔业产值390.6亿元,占渔业经济总产值的54.8%;

○渔业工业及建筑业产值197.9亿元,占渔业经济总产值的27.8%;

○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124.3亿元,占渔业经济总产值的17.4%。

2021年渔业产值390.6亿元。

在 -

○海水养殖产值287.6亿元,占比73.6%;

○海洋捕捞(含远洋)产值60.9亿元,占比15.7%;

○水产苗木产值41.5亿元,占比10.7%。

2021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40.1万吨。

在 -

○海水养殖产量195.6万吨,

○近海捕捞产量28万吨,

○远洋捕捞产量16万吨。

(二)现有渔港情况

根据2021年全市渔港检查结果,全市有渔港143个,其中中心渔港4个(含省管大连湾渔港),一类渔港6个,二类渔港35个,三级渔港33个。国家级渔港、天然良港。 65. 全市渔港中,二级以上渔港的主要功能是为本市及周边地区捕捞、养殖渔船提供停泊、停靠、装卸物资等。第三级以下多为村集体附近的自然岸线,供养殖渔船临时停靠。

全市渔港主要分布:长海县31个、旅顺口区26个、庄河市17个、金普新区16个、普兰店区8个、瓦房店16个、长兴岛12个、甘井子区7个、9个高科技园区,中山区1个。

143个渔港中有35个设有常设监管机构,驻港人员145人(其中具有执法资格的人员115人)。 配备执法船5艘、执法船6艘、执法车10辆。

(三)现有渔船情况

根据2021年全市涉海渔船下水调查结果,全市拥有各类渔船19205艘,总功率约85万千瓦,总吨位近28万吨。 其中,渔船7944艘,捕捞辅助船414艘,养殖渔船10847艘。

(四)存在问题

大多数渔港基础设施陈旧。 “十二五”期间,我市渔港升级改造大部分是通过向原农业部申请扶持资金进行的。 2008年,我市还出台了小渔港维护财政补贴政策。 这一政策于2015年被废止。此后,由于缺乏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我市渔港基础设施陈旧、损坏严重,主要体现在部分渔港防波堤开裂、护岸码头受损等。 。 此外,一些渔港的归属仍不明确。

2、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渔业现代化,不断优化我市渔港布局,改善渔港区基础设施条件,利用智慧渔港、安全渔港、清洁渔港建设以渔港、工业渔港、人文渔港为标准,巩固渔港安全生产属性,扩大渔港经济辐射范围,拓宽渔港服务带动功能。 将渔港、渔港经济区和渔区村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逐步打造布局合理、结构均衡、定位清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渔港体系。

(二)基本原则

——统筹协调、科学规划。 摸清现有渔港设施状况,明确渔港与渔业生产的匹配情况和渔区经济发展需求,科学定位各渔港功能,优化全市渔港空间布局,综合治理渔港设施。规划渔港经济区建设。 渔港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等规划衔接,协调优化渔港空间布局和渔港经济区建设。

——关注环境,生态优先。 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合理布局港口水陆空间,协调港区渔民、港口环境和生产经营关系,完善用海、用地、环评程序,配备渔港污染防治设施设备达标,始终贯彻生态渔港建设理念。

——尊重历史,兼顾发展。 进一步明确港口租船、港权、港区,对有历史存在、保证当地渔民基本生产经营需要但与现行规划无法衔接的渔港现有规模进行控制,重点加强安全生产设施维护和环境保护设备设施建设; 对地处重要渔业生产作业区域、能有效衔接各项规划的渔港,要切实提高渔港防台风防灾能力,持续拓展渔港生产、渔获交易、渔民生产等综合服务功能。物质支持,为渔港储备发展空间。

——完善功能,利用香港带动生产。 在围绕渔业安全管理和防灾减灾功能的同时,突破传统渔港建设模式,推动渔港综合开发,拓展沿海经济发展空间,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渔港多元化功能和现代化水平。渔港建设,繁荣发展沿海经济。

(三)主要目标

综合考虑各地渔港(码头、天然泊位)的地理位置、停泊条件、渔船数量、自然条件、灾害天气等因素,通过关闭、整合、扩建、新建等方式布局全市渔港。建设,力争通过5——10年规范管理建设,全市沿海捕捞作业渔港总数保持在60个以内,临时泊位(天然港)数量保持在40个以内。

三、重点任务

(一)优化空间布局

根据我市沿海渔港现状、渔船分布、避风需求等情况,按照“需求引领、区域协调、功能整合、保障生产”的原则,满足安全避风需求为渔船提供庇护,提高渔港综合效益,促进产业集群,提高竞争优势。 布局合理,有目的。 适当整合距离较近、功能相同的渔港和锚地。

目前,全市143个渔港(系泊点)中,渤海渔港(系泊点)62个(中心渔港2个,二级渔港10个,三级渔港10个,天然良港40个),沿海渔港81个。黄海(中心渔港2个,一类渔港6个,二类渔港25个,三类渔港23个,天然良港25个)。

到2030年,全市渔港和临时锚地数量限制在100个以内。规划的55个渔港中,环渤海渔港22个,其中中心渔港2个,二级渔港12个,二级渔港12个。下级渔港8个; 黄海区规划33个,其中中心渔港2个,一级渔港6个,二级渔港6个。 有一级渔港18个,二级以下渔港7个。 规划临时停车位37个,其中渤海22个,黄海15个。

(二)实施分类管控

对渔港和捕捞作业临时泊位实行类别管制。 位于生态红线(生态红线附近)、城乡控制线等敏感区域内的渔港保持现有规模,仅限于现有护海、护岸、码头等安全作业。 维护基础设施,确保渔业安全生产需要;

自然海岸线上的临时集中系泊点禁止进行任何类型的工程建设;

位于农渔区内渔业基础设施区内的渔港,可以进行渔港维护、改造、扩建、升级等建设。 建设规划必须以合理利用港口资源、尽量减少填海工程规模为原则。

各类渔港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要求,依法依规办理规划选址、用地、用海、环境影响评价等建设前手续。

(三)提高设施水平

为满足区域渔船避风停泊需要,组织开展渔港升级改造工作。 在重点加强渔港防波堤、护岸、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道路、消防、照明、环保、水电等基础配套设施以及通信、导航、导航等助航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航标方面,力争沿海渔业重点县至少拥有1个。 一个中心渔港或一个一级渔港及相应数量的二级渔港。 新建(含升级改造)渔港涉及围填海项目的,应当符合国家围填海管控政策。

(四)构建安全体系

突出重点,以防灾减灾需求为抓手,集中力量抓好一批覆盖区域、重点保障、广泛需求的渔港建设和改造,维护渔港基础设施,满足需求完善渔港安全避风港,构建完整的全市渔业防灾减灾体系。 重点加强渔港防波堤、护岸、码头等安全生产基础设施维护和修缮。

(五)加强产业联动

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坚持渔港配套功能与港区繁荣发展联动推进,渔港综合服务能力显着提升; 依托重点渔港,进一步促进渔港综合能力发展,拓展渔港经济发展空间,延伸渔业产业链,激发渔港后方产业经济,大力发展多元化城市休闲渔业,提高渔业效益,拓宽渔民转业增收渠道,建设现代渔港经济区,实现渔港建设与渔业产业转型有机结合,适应新兴产业发展。

打造以中心渔港为核心,成为集生产经营、物流供应、特色养殖、水产品加工、防灾减灾、休闲环保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渔港,发展成为现代海洋渔业经济区。 结合渔港、渔业功能和当地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展示“渔民、渔港、渔业、鱼市、鱼文化”的重要区域。

(六)改善渔港环境

推动渔港安装污染防治设施设备,压实渔港经营者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指导渔港清理处置含油污水、生活废水、固体垃圾等。

加强渔港环境保护监管,通过宣传教育、口岸检查和日常执法等方式,督促渔港建设、经营单位维护渔港防污染设施和设备,做好废水、生活污水回收利用工作。垃圾和含油污水,减少各类港口停靠船舶违法排放,保护港口水环境。

实现渔船和渔港污染防治联动。 督促渔船船东按要求配备渔船含油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加强正常使用,严禁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要完善港区生产生活设施布局,为渔船配备含油污水、废弃渔网、生活垃圾。 及时回收设备并集中处理。

(七)探索防控试点

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坚持“动态清零”原则,密切关注海上疫情传播链,选择1-2个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港口监管完善,涉外、运输渔船区域环境相对稳定。 对封闭、远离居民小区的渔港,探索建立集中防控试点,推动试点渔港封闭区、控制区、防治区分类管理措施精准落实。

(八)完善管理机制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渔港的监督管理,维护渔港正常秩序。 为维护渔港正常经营秩序,保障渔港设施、渔船和渔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止渔港水域环境污染,充分发挥渔港区位优势,促进为了渔业和渔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地方政府应当组织制定、颁布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渔港印章。

港口印章签发范围为本方案确定的渔港。 明确渔港边界、建设运营、渔港安全管理、事故违法处理、渔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职责和责任主体。

渔船临时集中停泊点的管理和周边环境的整治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勤勉尽责,密切配合,严格​​遵守“生态红线”制度,对不符合规定的渔港实施关闭整顿。 从保障沿海渔民生计、确保渔业生产安全、优化渔业发展营商环境等方面,严格按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组织程序,做好立项、审批等相关建设的服务。新渔港、扩建、维修和保养项目。 ,推动我市沿海渔港建设项目健康快速发展。

(二)政策保障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渔港建设专项资金及配套市县财政资金。 适应渔港建设融资需求,拓展长期融资渠道,积极推动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参与渔港建设项目。 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规范透明的合作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渔港投资运营。 完善支持政策,各市县要统一认识,加大对渔港经济区建设的支持力度。 渔港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三)制度保障

切实加强重大风险预测预警能力,制定渔港建设运营过程中重大风险灾害应对预案和具体解决方案,确保渔港建设运营安全。

完善渔港管理制度,制定促进渔港及渔港覆盖区域渔业经济运行的措施,确保渔港在渔业经济发展中有效发挥作用。 建立相关部门协调机制,特别是涉及土地、海域、环境、消防等方面的渔港项目建设。 制定有效的多部门协调方法和措施。

(四)规划保障

布局规划是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 各类渔港的管理和建设要严格按照规划进行,严格限制擅自改变养殖水域滩涂用途。 新建项目及其他项目占用渔港土地、水域的,应当征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对造成经济损失的生产者依法给予补偿。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等的调整,本预案可能会适时修订。

大连市各区、市、县渔港,

天然良港分布现状

大连沿海渔港名录

大连市渔船临时靠泊点

大连沿海渔港分布图

大连市渔船临时靠泊点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