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千佛山风景区开发管理的几点建议.doc 5页

日期: 2023-09-29 19:05:24|浏览: 193|编号: 2454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关于千佛山风景区开发管理的几点建议.doc 5页

关于千佛山风景名胜区开发与管理的几点建议 刘菊香(山东经济学院,山东济南) [摘要]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可以进一步凸显风景名胜区的文化内涵,营造宗教和文化氛围。文化氛围,保护景区自然文化旅游资源,规范人造景观与环境的和谐。 千佛山景区在价格收费、设立功德箱、环保、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管理仍需完善。 [关键词] 千佛山; 旅游业发展; 旅游管理; 建议【中国图书馆分类号】F590。 3【证件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0-971X(2003)03-0079-03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济南市,是全区旅游面积最大的风景名胜区,是全国七大旅游景区之一。山东省主要风景名胜区。 隋代,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石窟,建造大型佛像,故名千佛山。 这里绿荫蔽日,古树参天,景色幽静秀丽。 千佛山以其悠久的宗教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成为济南“一城山半城湖”的标志之一。 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和管理不仅影响旅游业的发展,也影响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 本着为泉城旅游发展提供建议的精神,我就千佛山风景区的开发和管理分享一些看法。 一、千佛山风景区旅游资源优势 确定发展主题是风景区旅游建设的关键。 准确把握主题,需要对景区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分析,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吸引游客。

千佛山旅游资源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优美,二是文化内涵丰富。 千佛山风景区位于济南市东南部,是泰山的一支。 除千佛山外,还包括东边的黄石崖和佛慧山的部分地区。 景区内树木茂密,芳草萋萋,环境优雅。 千佛山上的“依澜亭”在清代已成为济南的古迹,可见这里早已成为人们登高赏景的场所。 1748年,乾隆皇帝游览此地,题诗《千佛山,一眼望尽》,盛赞其“山峦雄伟秀美”、“芳草萋萋芬芳”。 千佛山风景区一年四季美景不断,春天,鸟语花香,生机盎然; 夏季,树木遮荫,凉爽宜人; 秋天,色彩缤纷,美丽极了。 使人感到神清气爽、精神振奋。 登上景区主峰,泉城尽收眼底。 千佛山风景区空气清新,林中含氧量和负离子含量高。 是济南的天然氧吧,也是健身、休息的好去处。 千佛山风景区文化内涵丰富。 相传舜帝曾在山下耕种。 山上很早就有舜庙。 清代舜庙至今仍保存完好。 这里是春秋时期齐国隐士钱楼隐居的地方,有钱楼洞。 相传山上的古槐曾拴住秦琼的战马。 隋朝时,千佛山上建有千佛寺,摩崖上刻有许多佛像。 唐代重修后,称“兴国禅寺”。 历史上,兴国禅寺曾多次被毁、又重建。 明代有佛殿两座,清代增设观音殿、佛殿、千臂佛等。 不幸的是,大部分在20世纪“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

1983年,兴国禅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寺庙。 1987年开始重建钟鼓楼、大雄宝殿、天王殿。 近年来又增设藏经阁、禅堂、祖师殿。 它一直很受欢迎。 千佛山也是道教胜地。 明清时期,有真武庙、三清殿、“洞天福地”牌坊。 明代,山上古槐旁建有曾巩祠,纪念曾巩。 清代,千佛山还建有文昌阁、鲁班寺、灵官寺等建筑。 其中鲁班庙具有地方文化特色。 山路上至今还存有清代修建的“云景长官坊”、“洞天福地坊”、“七眼九殿坊”以及乾隆皇帝游千佛山时所刻的诗文石碑。天。 黄石崖上现存有南北魏时期出土的大大小小的佛像60至70尊。 这些佛像形象生动,线条柔和,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是济南现存最早的石窟造像群,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佛会山有雄伟的佛头造像、开元寺遗址和石佛群。 开元寺历史悠久,重修于南宋初年。 “以前,有很多人在里面学习。” 这里山上开凿有许多佛像。 大的有十几丈高,小的只有一尺左右。 它们栩栩如生。 摩崖上还保存有唐宋以来各朝代的碑刻。 佛慧山有甘露长寿二泉,万木葱郁,景色清幽。 各个年龄段的游客都来到这里纳凉、品茗。 千佛山风景区众多的佛教文物表明,佛教文化在风景区文化中占有主导地位。 根据千佛山风景区的资源优势,景区旅游发展的重点应是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保护历史文化,挖掘文化内涵。

2、对景区发展的几点建议。 目前,千佛山风景区的大部分景点和旅游设施都集中在千佛山上,多分布在东西蜿蜒的山路两侧。 西边的石阶路是景区的主干道。 从北到南有高尔夫球场、阿尔法赛车场、十八罗汉、映芳花园、灵宫、财神庙、碰碰车游乐场、卧佛、天一阁酒店、大顺石。 涂园、观音园、仙人洞、七能滑道。 石阶路在观音园北面一分为二。 沿西路自下而上,有唐槐阁、射箭场、奇岩九殿坊、云景长官坊、兴国寺、山顶望黛阁; 沿东路蜿蜒上山,点缀着骊山别院、餐厅、依兰亭、乐云亭,山顶还有一座赏菊亭。 骊山院内有舜帝庙、三圣殿、财神殿等建筑。 目前,主干道西侧正在施工,很快将建成新的景点。 景区东部环山公路两侧有客运索道、万佛洞、桃园、弥勒园、观音大佛等景点。 千佛山景区的建筑基本都是古色古香,古朴美观。 从历山院的多次整修和整修,以及这里新增的大型人工景观弥勒园、观音大佛、万佛洞、卧佛、十八罗汉等来看,景区在突出宗教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 发展主题与文化资源优势相一致。 从依山而建的唐怀亭、依兰亭、乐云亭、赏菊亭、望带亭等可以看出,开发商不仅照顾了游客登高望远的需求,也体现了文化亭台名取千佛山之意。 传统。 1991年,将人防工程废弃的碎石山建成桃园,极大地美化了环境。

1998年,新建3条上山盘山公路,缓解了原有山路的压力。 在肯定千佛山风景区旅游发展成绩的前提下,笔者认为,随着我国旅游资源开发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旅游目的地品味的日益关注,游客审美观念的变化品味,这里的开发工作也应该不断改进。 建议加大宗教文化氛围营造力度,保护景区自然文化旅游资源,促进人造景观与环境和谐:宗教文化是资源千佛山的优势,在景区开发中要突出这一优势。 这并不难。 向游客展示黄石摩崖、佛会山佛窟、寺庙遗址、碑刻等,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遗憾的是,这些具有极高艺术观赏价值的宗教文物至今仍深藏在深山之中,鲜为人知。 弥勒花园、观音大佛、万佛洞、卧佛、十八罗汉等人造景点,耗费巨资修建,无论从历史价值还是文物价值上都难以评价。 开发这种方法来取代千佛山特有的宗教文化遗迹,似乎有些浪费。 寻求终结。 特色是景区的灵魂,是吸引游客的关键。 千佛山修建的宗教景点虽然增添了宗教文化氛围,但大多是仿制品,缺乏鲜明的地方特色。 “弥勒园”内的巨型弥勒像采用了杭州灵隐寺飞来峰宋代雕刻的弥勒像。 万佛洞门口矗立的弥勒坐佛是仿四川乐山大佛而建。 《万佛洞》融合了大足石刻、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的造像和壁画,虽然再现了中国石窟造像的艺术魅力,但无法与原作相提并论。世界文化遗产作品。” ,克隆景点缺乏新颖性和个性,难以吸引游客。

因此,未来的旅游开发可以更多地关注黄石崖和佛慧山的文化资源。 开发这些资源不仅可以使景区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更具地方特色,还可以扩大景区的游客容量,缓解旅游高峰。 游客对环境的压力。 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千佛山风景区的最大魅力。 茂密的树木花草、清新的空气、宁静的环境吸引了许多游客。 他们来到这里放松身心,亲近大自然。 由于大规模建设人造景观和旅游设施,这里的绿地面积迅速萎缩。 千佛山东麓的“弥勒花园”、沟口的汉白玉观音像、景区内的柏油路都占据了大面积的绿地。 美丽的自然风光是宝贵的旅游资源,是千佛山风景区赖以生存的基础。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旅游开发中不宜以过多的人造景点取代自然景观。 修建柏油路会破坏土壤和地表植被,对景区生态造成威胁。 为了在开发过程中保持生态平衡,我国许多旅游区经常使用土、沙、石来代替水泥。 四川黄龙山脚下的土路,让游客倍感亲切,有回归自然的感觉。 的舒适度。 笔者希望今后在千佛山风景区修路时,可以参考黄龙的做法,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 千佛山海拔仅285米。 山并不陡,很容易爬上去。 景区中心修建的客运索道使用率低,破坏了景区整体景观,成为游客观赏风景的障碍。 建议移出景区。 文物古迹是珍贵而又脆弱的旅游资源。 1995年,黄石崖上的一些造像崖壁自行崩塌,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乾隆皇帝的诗文为千佛山增光添彩,但刻有诗文的石碑如今已破旧不堪,难以辨认,颇为可惜。 历史遗迹的保护关系到风景名胜区的长远发展,需要高度重视。 在人工景观与环境的和谐方面,可以缩短十八罗汉与卧佛之间的距离,使两个场景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出更浓郁的佛教文化氛围; 卧佛前应设置围栏,禁止攀爬、践踏佛像,尊重宗教信徒和游客的宗教情感; 拆除万佛洞和卧佛之间东西向大道上的仕女雕像,因为这些不起眼的雕像让人想起皇帝陵园上的神道,与景区的文化主题相去甚远。 景区内有观音园两座,财神殿两座。 它们有乱建之嫌,不能再建。 人造宗教景点中的高尔夫球场、七能滑道、卡丁车、碰碰车、射箭场等现代游乐设施与宗教文化意境极不相符。 在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千佛山风景区开发此类游乐项目,功能与游乐园类似,噪音较大。 不仅淡化了景区的文化主题、弱化了地方特色,而且还污染了环境。 需要重新规划。 如今,千佛山风景区定位为“山林合一,健身娱乐于一体”。 “集山林景区为一体”的功能定位非常贴切,“集健身娱乐为一体”值得推敲。 鉴于娱乐设施与宗教景区的冲突,改为“健身休闲一体化”或许会更好。 我国的旅游发展工作正在通过实践探索不断推进。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开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相信千佛山风景区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三、对景区管理的几点建议千佛山风景区管理基本安全有序,值得肯定。 但与全国先进景区相比,仍有差距。 笔者建议在价格收费、设立功劳箱、环保、安全保障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 目前千佛山景区游览采取联票制,门票15元,西观音园3元,东观音园8元,兴国寺5元,万佛洞15元,仙人洞3元,上山索道及娱乐设施均需额外收费,景点总价为49元,比2001年世界文化遗产夫子庙、孔府的门票总价贵了14元。有些人造景点的档次确实不高,引起不少游客投诉,损害了景区的整体形象。 景区管理部门可参考全国及我省著名旅游胜地的价格,对该景区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合理的门票收费标准。 我国越来越多的旅游区采用一票制,既方便了游客,也方便了景区管理,值得借鉴。 景区内的卧佛、千佛、观音像等许多人造宗教景观前都放置了功德箱。 有游客指出,这是赚钱的机会,唯利是图,庸俗化宗教。 游客的评论或许并不完全正确,但过多的功德箱确实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享受和千佛山景区的形象,值得认真对待。 宗教文化是千佛山景区的资源优势,兴国禅寺是景区的亮点。 众所周知,宗教有严格的教义和规则。 宗教场所是僧人苦修、生活的场所,应该是庄严肃穆的场所。

兴国禅寺周围街道上阵阵喊叫声此起彼伏,远远就能闻到浓浓的烤肉烟味,与宗教祥和慈悲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景区内的万佛洞等地还有多个烧烤摊位,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与景区文化氛围极不相符。 希望管理部门加大景区内商业点的管理力度。 小小的兴国禅寺里,香客和游客大量烧香。 空气中弥漫着烟雾和灰尘,空气被污染了。 骊山寺、灵官殿、财神殿、万佛洞、观音园等景观也有类似现象,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 在控制烧香污染方面,拉卜楞寺的做法值得借鉴。 参观拉卜楞寺时,寺里的喇嘛免费给游客上三炷香。 在我国不少景区宗教商业化的背景下,免费上香让游客非常感动。 三炷香,寺庙花费不多,既利于环境,照顾游客的宗教需求,也给游客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效仿拉卜楞寺的做法,通过限制香炉数量,可以缓解千佛山景区的空气污染。 景区主干道沿线的仿古建筑很多都是餐馆。 它们在方便游客的同时,也将油烟、噪音、餐饮垃圾、生活污水带入景区,降低了这里的环境质量。 事实上,这里的餐厅用餐的游客并不多。 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娱、购等,景区内旅游设施的设置要根据各自的情况因地制宜,不必盲目追求一切。 千佛山风景区位于市区。 景区外有齐鲁宾馆和大大小小的餐馆。 吃住行都方便,不设餐厅也没关系。

厕所是景区服务质量的一面镜子。 千佛山风景区的厕所管理虽然制定了详细规定,但卫生条件并未达到清洁无异味的标准,与九寨沟等国内知名旅游胜地有很大不同。 每当“五一”、“十一”黄金周和“3月3日”、“9月9日”山市时,千佛山风景区蜿蜒的山路就会挤满了人。 拥挤喧闹的人流淹没了游客的兴趣。 干净整洁。 千佛山山顶很小,容量有限。 人多时,人们上下山困难,存在安全隐患。 为保障游客安全、游客旅游质量、减轻景区环境压力,需要严格控制旅游高峰期客流。 景区东部的沥青山路陡峭,人流拥挤。 卡车、汽车、摩托车不断地在路上穿梭,吵闹得让人害怕。 虽然方便了驾车者,但却损害了大多数游客的利益。 管理部门应当限制风景名胜区机动车的数量和速度。 景区管理工作与景区资源开发一样,决定着景区的形象和品位。 我国景区管理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整体水平不高。 总结以往,参考我国著名景区的管理经验,秉承以游客为中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笔者认为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将在实践中日益完善,质量将不断提高。景区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清代《山东通志》卷34《古代文物》,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清《山东通志》卷二十二《山河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3]《济南年鉴》1990年、1996年、1997年、1998年“城乡建设篇”,济南出版社1990年、1996年、1997年、1998年版。 [4]严维清着,《济南故事》,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山东自助游系列》李德明主编,济南卷:《千佛山精妙智慧》,济南出版社2002年版。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