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要四全面谋求发展乡村旅游 奋力奔小康——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

日期: 2024-01-09 11:01:02|浏览: 154|编号: 2933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四要四全面谋求发展乡村旅游 奋力奔小康——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

近年来,湄潭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全域旅游为抓手,突出“旅游+特色产业”,加强乡村旅游发展,创新利益衔接机制,实现乡村旅游井喷式增长、跨越式发展。 。 “十三五”以来,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8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7%和477%。 先后荣获“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国际生态休闲示范县”、“全国十大魅力新农村县”等20多项国家级称号。 创建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湄潭天湖茶文化旅游景区”、“湄潭茶海生态园”(翠崖27°景区); 三个3A级旅游景区——八角山乡村旅游景区、万花园旅游景区、玫瑰园旅游景区; “贵州省十佳农业旅游景区”——湄潭茶海休闲度假风景区。 还有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桃花江田园休闲度假村; 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核桃坝; 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湄潭县乡村休闲旅游欢乐园”、“湄潭县二道河玉龙村乡村旅游中心”。

1、主要方法

(一)精心安排,全方位布局。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编制了《湄潭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全区旅游规划》,着力打造县城及周边乡镇(街道)各产业融为一体的核心旅游区与白面水、乌江七星峡、南部以野猴谷、七洞天为重点的观光探险山地旅游带,以水梅花谷、石家寨、两路口为重点的北部休闲乡村旅游带,形成了“一核两翼”全景旅游格局。 制定《湄潭县创建A级旅游景区实施方案》,推进“一镇一A”工作,加快七彩部落、奇洞天、八角山、片眼​​塘、石家寨等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建设等,形成成熟的乡村旅游产品。 制定了《中共湄潭县委员会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湄潭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湄潭县委员会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建设文化和旅游强县的意见》、《湄潭县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实施方案》等文件将推动乡村旅游就业、乡村酒店建设和茶馆建设、乡村旅游项目投资、乡村环境营造等乡村旅游相关重点工作。

该县依托石家寨、天酥府、钦州港等5个乡村旅游项目发展,推广实施《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建设和服务标准》和《贵州省乡村旅游客栈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考核》。 《贵州省乡村旅游经营者(农家乐)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考核》三项标准推动乡村旅游村、客栈和经营者(农家乐)升级,以户带村、以村带镇,加快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现代乡村旅游产业体系。 其中七彩部落被评为省级A级旅游村,钦州港度假村被评为优质乡村旅游宾馆。

(二)精准借力、全球推进。

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典范”为主题,着力打造“特色、富裕、田园、清洁、文明、活力”六个美丽乡村。 乡村旅游环境大幅改善,乡村人居条件改善率达到98%。 %,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高。 一是以“四农家·美丽乡村”为载体,规划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点206个,实施村庄整治点820个,累计完成黔北地区新建(改造)住宅7万套。建造; 二是坚持交通引导,按照“路带动产业、产业带动路”的思路,新建(改造)农村公路2000多公里,成为模范县全省村村通油(水泥)路,村村通客运。 农村呈现出“路通”三是以“六个小康行动计划”为抓手,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实现“五到户、三到点”(连接各家各户的水泥路和自来水)。 农村网络改造到户,电视通讯到户,庭院硬化到户; 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到点,规划卫生所建设到点,农村客运到点); 四是以“七改一加二”(即:改水、改电、改路、改房、改厨房、改厕所、改圈、绿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为核心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质升级。 县委、县政府提出“推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整治未落实“四农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差、住房不安全的村庄以及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恶劣。 对环境条件较差的农户进行整治,实现乡村旅游环境“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文化”五个目标。

(三)全社会精准推动和参与。

县委、县政府坚持“市场运作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思路,变单方投资为多方众筹,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村民、集体、企业入股”等融资方式,注重资源整合、要素匹配、资金集中,让乡村旅游创一点、活起来、引爆。 制定《湄潭县发展旅游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优先发展2个旅游扶贫示范村、19个旅游扶贫重点村、66个旅游扶贫村发展旅游业。 成功申报国家“能人主导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杨星(遵义湄潭县茅坪镇吐槽村金树避暑山庄总经理)。 旅游业使约2000名贫困人口受益。 通过上下联动,大力实施旅游企业结对帮扶计划,对21个重点贫困村的企业实现一对一帮扶,通过直接和间接就业、专家带动全村脱贫。指导、技术培训等方式。 其中,奇洞天风景区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招收当地员工50余人,招收当地群众130余人到景区经营摊位,充分为当地群众创造就业机会,直接惠及286户农户纳入贫困户51户,家庭人均收入不断提高。 5000余万元,还帮助村里1000多户,其中贫困户230户,户均收入增加500多元。 进一步打造贫困地区及周边地区旅游产品,建设了以翠芽27°、奇洞天、水美花谷、石家寨、八角山、七彩部落等为代表的旅游扶贫示范点。 多彩部落通过自主经营、合作社分红等方式引导农民投资旅游开发。 2018年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00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利润130万元以上。 人均收入从2015年之前的8400元增长到2017年,2017年总额超过3.3万元,增长292.9%。

(四)精选项目,全景打造。

资源普查项目。 开展全县旅游资源综合普查,共调查旅游资源主体808个,涵盖12大类。 其中:新发现旅游资源实体405个。 优秀资源单位68个,其中五级资源单位2个; 29个四级资源单元; 37个三级资源单位。 该项目将实施加强建设。 围绕全域旅游、1+5百工程、厕所革命等专项任务,桃花江国际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翠崖27°景区、玫瑰园景区等23个旅游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建成七彩部落、田家沟、片眼塘、八角山等乡村旅游示范点21个。 已建成圣地皇家金旭大酒店、烟澜旅居、虎啸民宿等宾馆、酒店、乡村民宿355家,共有客房5952间、床位9525张。 已建成兰心茶社、群峰茶社、沁园春茶社等11家茶社。 完善中国茶海游客中心、湄潭东游客服务中心、茶海游客中心等10个游客接待中心。 建设旅游厕所70个。 建成旅游餐饮场所(含农家乐)208个,旅游购物场所26个。 建成木栈道和观光车道100多公里,自行车道109公里,健身步道125.5公里。 以及智慧旅游、标识、停车场等诸多基础配套设施,为湄潭乡村旅游提供了有力支撑。

2.体验启蒙

(一)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强大的改革动力。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发展内生动力,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前提。 要用好上级相关政策,同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盘活茶园等休眠资源,优化产业结构。 积极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合作社与农民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农村资源“盘活”、农村要素“流动”、农民口袋“膨胀”。

(二)乡村旅游发展需要配套设施增强活力。

加强旅游配套服务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要求。 要以景区为重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提供有效供给,精心布局,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让游客畅游顺畅,住得安心,吃得放心。 ,快乐的娱乐,满意的购买,舒适的旅行。

(三)乡村旅游发展需要融合、凝聚。

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是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融合发展。 要推动乡村旅游与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与健康、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共存繁荣,不断丰富旅游景观,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升级,有效延伸产业链、价值链。 着力形成“全景体验、全流程消费、全产业融合、全民共享”的全区域乡村旅游新模式,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相互支撑、形成强大合力。

(四)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全景增添魅力。

坚持全景创作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效抓手。 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多元、面广的优势,精心推出四季主题文化旅游活动,形成处处风景、步步为营的旅游格局,让游客到处游、用心玩每一步,都见山见水。 ,记得活在怀旧之中。

专家点评

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村民、集体、企业入股”等融资方式; 积极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合作社与农户利益共同体; “全景体验、全流程消费、全产业融合、普惠化”的全域乡村旅游“共享”新模式; 全景式建设,形成处处风景、步步为营的旅游格局。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