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提高农民收入 特别规划
目录
第一章 “十二五”发展的基本条件
第一节“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
第二节 “十二五”发展环境分析
第二章 “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战略和定位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发展战略
第三节 发展定位
第三章 师宗县“十二五”发展目标与布局
第一节 发展目标
第二节 发展布局
第四章 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节 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第二节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第三节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第四节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第五章 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新型工业强县
第一节 建设产业园区,打造发展平台
第二节 培育重点产业,增强发展动力
第三节 优化产业服务,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第六章 加快城镇化建设生态园林县
第一节 完善功能,提升城市发展水平
第二节 发展服务业,提升城市发展能力
第七章 发展文化旅游,建设文化旅游名县
第一节 加快旅游业发展
第二节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第八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第一节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第三节 加强信息化建设
第九章 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绿色主人
第一节 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第二节 加强环境保护
第三节 发展低碳经济
第十章 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第一节 深化体制改革,优化发展软环境
第二节 扩大对外开放,增强经济外向度
第十一章 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和谐家庭
第一节 优先发展教育
第二节 人才科技事业稳步推进
第三节 加快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第四节 积极发展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事业
第五节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第六节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第七节 提高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第八节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第九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第十节 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第十二章 加强保障规划实施的措施
第一节 强化组织保障
第二节 强化措施保障
第三节 实施与监督
前言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当前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 当前是经济社会加快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共师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根据《中共师宗县委员会关于制定《师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主要规划师宗县“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时期。
《纲要》凝聚了全县各族人民的智慧。 这是引领世宗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件。 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 全面实现《纲要》提出的目标,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与城市同步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第一章 “十二五”发展的基本情况
“十一五”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点“三化一投资”,聚焦社会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立足“十一五”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客观分析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积极应对“十二五”期间国际国内重大环境变化。 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理清思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十二五”规划,对于“十二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 (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十一五”期间全县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2亿元,年均增长12.9%。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9亿元,年均增长19.3%。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走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烤烟、林业、畜牧业、畜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蔬菜,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8.3亿元,年均增长9.1%。 煤化工、建材、电力、冶金、特色农产品加工五大产业进一步巩固。 第二产业增加值20亿元,年均增长13.9%。 通过加大君子山、凤凰谷景区建设,举办千花会、庄乡民俗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大力发展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第三产业附加值不断提升。达到12.9亿元。 ,年均增长率15.2%。 第三产业结构为35.8:39.1:25.1。 与“十五”末相比,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显着提高,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二)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发展后劲显着增强。
“十一五”期间,通过引进昆明嘉华水泥、昆明焦化、凤凰谷电站、四川金光集团60万吨/年镍铬合金项目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扎实推进交通、水利、市政基础设施和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空前,累计完成141.9亿元。 以县乡公路建设为重点,投入交通建设资金7.04亿元。 朱拉公路、碾浙公路、军丰公路改造完成,启动县城至诸暨二级公路、朱发公路、文泽公路建设。 全县农田水利建设投资3.09亿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3044座,解决农村3.41万人饮水问题。 城市建设投资21.9亿元,建成凤凰大道、文笔大道、丹溪大道、丹青路等城市主干道; 师总通源广场、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竣工。 投资1.4亿元用于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完成君子山、凤凰谷景区、武隆旅游小镇开发,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完善。
(三)生态建设不断加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围绕打造“绿色主人”的发展目标,我们高度重视生态建设。 一是聚焦节能降耗。 加大投入,实施技术改造。 预计2010年万元GDP能耗为1.22吨标准煤,比“十五”末减少0.12吨标准煤。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工业水回用率双双提高。 达到80%。 二是发展林业产业。 坚持生态建设和生态产业发展产业化,建设重点林业工程,深化林业改革,不断提高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加快建设“绿色大师”。 “十一五”末,生态公益林达到103.19万亩,商品林达到138.74万亩,立木总蓄积量达到53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十五”末由47.5%提高到53.8%。 增长6.3个百分点。
(四)改革开放稳步推进,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经济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政策约束,基本建立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 全面落实“阳光政府”四大制度,通过县政务服务中心、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村级群众事务机构建设,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软环境。 加强项目包装和营销,多形式、多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与境外企业沟通交流,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为投资项目推介和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环境。 五年来,吸引客商400余家来我县考察洽谈项目,引进项目43个,协议投资总额140亿元。 “十一五”期间,全县实际利用县外境内资金累计37.18亿元。
(五)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显着改善。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巩固“两基”教育成果,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校舍投入和建设。 2008年以来,对全县中小学危房进行全面改造和标准化。 竣工项目261个,总面积86062㎡。 教育质量持续提高,高考通过率达到89.3%。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3%。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推进。 2010年,新农村医疗参加人数达到30.56万人,参加率94.11%,五年累计216万人(次)。 医疗费用减支7750万元,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 城镇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53%,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60.6%。 “十一五”期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和再就业10135人。 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 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保障显着改善。 通过稳步实施“866”工程,全村推进、全乡推进,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全面推进。 一系列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84元。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专栏一:师宗县“十一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数
单元
2005年竣工
2010年规划目标
2010年预计竣工数量
指标属性
绝对值
年均增长率(%)
绝对值
年均增长率(%)
县域生产总值
十亿
22.81
45.6
14.9
51.2
12.9
预期
第一产业增加值
十亿
7.3
9.6
5.6
18.3
9.1
预期
第二产业增加值
十亿
9.4
24
20.6
20
13.9
预期
第三产业增加值
十亿
6.1
12
14.5
12.9
15.2
预期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元
6145
10000
10.2
13251
16.6
预期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十亿
1.2
2.8
18.5
2.9
19.3
预期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十亿
累计39.13
总计 100
20.6
累计141.9
29.4
预期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十亿
4.6
10
21.4
7.85
11.3
预期
县外境内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十亿
累计5.19
共 14 条
22
累计37.18
48.26
预期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1.5
0.1个百分点
0.1个百分点
预期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16.7
18
0.26个百分点
20
0.66个百分点
预期
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
42
60
3.6个百分点
50
1.6个百分点
预期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1863年
2600
6.9
3784
15.2
预期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8685
11000
4.8
15050
11.6
预期
万元GDP能耗
吨标准煤
1.34
1.11
-3.42
捆绑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60
100
8个百分点
80
4个百分点
捆绑
工业水回用率
46
88
8.4个百分点
80
6.8个百分点
捆绑
城镇化率(按常住人口计算)
18
30
2.4个百分点
30
2.4个百分点
方向
森林覆盖率
36.5
40
0.7个百分点
53.8
3.5个百分点
方向
城镇登记失业率
2.6
0.08个百分点
3.2
0.12个百分点
捆绑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
42.5
95
10.5个百分点
53
2.1个百分点
方向
转移输出劳动力数量
成千上万的人
0.6
总计 3
那年0.72
3.7
累计4.16
那年0.74
4.3
预期
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经过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县国民经济在新时期保持了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这已成为我县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宝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实践证明,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工业强县”战略,通过工业跨越式发展增加经济总量,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我县的发展; 实施“农业稳县”战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 实施“三产活县”战略,加快城镇化、发展服务业是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和有效支撑; 保护生态环境,重视人才和科技,是我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经济总量低、结构不合理。 全市经济总量在全市排名较低。 第一产业比重高,现代化程度低。 工业发展高度依赖资源。 轻重工业比重不协调。 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尚未发挥。 明显地; 经济增长更多依赖投资,消费不足,经济外向型不够。 二是城镇化水平低,城乡基础设施制约发展,交通、水利、土地、电力等“瓶颈”制约依然突出。 三是工业项目不断入驻,节能减排环保压力进一步加大。 四是财力有限制约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加快。 五是科技创新体系还比较薄弱,基础条件和平台比较落后,高新技术人才缺乏,创新理念有待进一步增强。 要准确把握我县经济社会所处的历史时期,总结过去,立足实际,谋划未来,用科学发展理念和思想引领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
第二节 “十二五”发展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
从国际国内宏观环境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将成为“十二五”发展的主基调; 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外需求结构发生显着变化,内需进一步扩大。 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 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安全问题更加突出,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经济将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加大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将成为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进一步改善民生,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倡导协调、公平、包容增长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趋势。 随着区域功能和竞争格局的变化,资源、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将得到合理配置和流动。 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承接将日益明显。 综合评价国际国内形势,国内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许多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挑战。 我们要准确认识我县经济社会特殊环境,积极应对风险挑战,抓住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优势
1、资源优势
一是矿产资源优势:国内煤炭探明储量6.29亿吨,可开采量1.97亿吨,具备发展煤化工、煤电工业的基础。 石灰石储量丰富,已探明可开采量20.7亿吨。 仅白马山矿区石灰石理论储量就达10亿吨,钙含量高达54%。 在拓展建材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是能源资源优势:预计风能资源理论开发能力可达10万千瓦,太阳能资源理论开发能力可达6万千瓦。 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不含南盘江主航道)108.52MW,可开发利用。 装机容量86.64MW,具备新能源发展基础。 三是土地和气候优势:全县有耕地108万亩,农民人均占有2.61亩; 境内最高海拔2409.7米,最低海拔737米。 立体气候明显,年均降雨量1246毫米,气温14.3℃,湿热地区面积900平方公里。 河谷地区发展多种农业优势明显。 四是林业资源优势:我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3.8%,立木蓄积量达到534万立方米,具备发展绿色经济的基础。 五是旅游资源优势:我县山清水秀,自然景观独特,生态环境良好。 有凤凰谷、南丹大佛、君子山万亩杜鹃、奎山温泉、翠云山原始森林等景点。 深厚的民族民俗文化积淀和浓郁迷人的民族风情,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条件。
2、地理位置优势
我县历史上素有“滇东中风”之称,是云南出海的重要通道。 南盘至昆明铁路全长52.9公里,设有5个火车站和1个地方铁路货场。 南盘江水运航线可直达广西。 南昆铁路、324国道和水运路线构成了县内重要的交通网络。 对外连接广西、贵州。 依托主要交通干线,可经文山州进入国家天宝口岸,经红河州进入河口港; 对内融入云南经济圈中部,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3、投资环境优势
近年来,我县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夯实发展基础,加强政府自身能力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城市建设逐年加大,县城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以武隆为代表的特色小镇建成。 成果显着; 产业快速发展,工业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一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逐步开工建设,各项优惠政策全面落实,投资环境支撑县域经济发展。 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三)面临机遇
1、云南“两个强”战略带来的区域发展机遇。 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国、民族文化强国、我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是“十二五”乃至我省县加快跨越式发展的最重要战略机遇将来。 我县较高的森林覆盖率、立体气候、生物多样性和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和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我县地处滇东重要交通要道。 随着桥头堡战略的实施,结合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重点建设基地和通道,将成为冶金、建材、煤焦、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地。 加工基地,成为黔贵地区进入国家重要自然保护口岸和河口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的重要节点。
2、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为云南产业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市场条件。 我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随着产品关税壁垒的消除,我县特色农产品和工业品出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强化外向型经济。 。
三、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我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对于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也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迎来良好政策机遇。 同时,随着国家区域政策的调整,西部将成为承接东部和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主阵地。 云南将实施吸引央企落户云南、曲靖引进央企、省属企业落户曲靖等发展措施。 我县可利用区位、土地、人力资源等优势,承接一些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
4、滇中城市群经济圈规划实施和发展带来的机遇。 我县距省会昆明180公里,距曲靖市130公里。 地处滇中经济圈驱动圈和辐射圈之间。 可与周边地区实施区域联动发展,实现资源互补、利益共享。 有望实现昆明与曲靖一体化发展,为昆明农产品、消费品生产加工基地奠定基础。 曲靖市西部新兴工业强国的战略定位,为我县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四)面临挑战
1、经济结构调整与加快发展的矛盾。 国家和省、市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于我县经济发展第二产业资源型、重工业化特征明显,节能减排压力将更加突出; 未来,随着我县资源的逐渐减少,工业经济的单一性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将逐步加大; 在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方面,体现在经济总量较小、财政收入较低,这与“十个十年规划”是一致的。 “二五”规划将进一步加大民生支出,矛盾突出。
2.促进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 近年来,通过继续增加对农业,农村地区和农民的支持,农业发展,农民的收入,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显着改善。 但是,我们县的农业,农村地区和农民的基础仍然相对较弱,农民的整体科学和文化质量也很低。 尚未确定农民收入的长期机制。 在“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的县仍然面临着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逐渐扩大的鸿沟,而不协调的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限制了我们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3.意识形态概念,机构机制和跨越发展之间的矛盾。 需要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加速发展的认识,并且需要进一步提高科学和文化质量。 城市和农村协调,科学和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和其他方面的机构和机制尚不能完全适应新情况下的跨越发展的要求,机构改革和机制创新已经进入了克服困难的阶段。
第2章“十二五年计划”指导意识形态,策略和定位第1节指导意识形态
在“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识形态是:持有具有汉语特征的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遵守邓小平理论的指导,而对三个的重要思想则是“三表示” “,彻底实施发展发展的科学前景,并专注于建立“绿色老师,富裕老师,和谐的老师”的目标是基于丰富人民和加强县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并加速转型在经济发展模式作为主要线路的情况下,并“通过农业稳定县,通过行业加强县,开放活动”。专注于改善人们的生计,加深改革和开放,专注于促进“三个现代化”,发展“十个主要行业”,促进发展过程中的转型,加速在转型期间加速发展,并努力建立我们的县,它将成为新的工业强国是一个著名的文化旅游县和一个绿色的生态县,具有飞跃的经济发展和全面的社会进步。
第2列:“三个现代化”和“十大行业”
●促进“三种现代化”,即促进农业工业化并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新的工业化并改变工业发展的方式; 促进城市和农村融合,并协调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
●开发“十个主要行业”是指巩固和升级烟草烟草和电力的传统行业; 加强和扩大煤炭化学工业,冶金,建筑材料以及农业和边线产品加工的有利行业; 培养和发展林业行业,文化旅游,生物医学和现代物流专业行业。
在“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遵守以下发展原则:
- - 依靠将行业优先考虑并加速发展。 加速发展仍然是我们县“十二五年计划”的重点。 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加速发展的推动力。 依靠现有的工业发展基金会,我们将为工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并专注于建设公园,以吸引投资和大型项目。 推动工业经济总数和水平的持续改善。
- - 整体规划和协调发展的地方。 改变开发模式是“十二五年计划”开发的主要基调。 我们县的整体经济实力仍然很弱。 我们专注于协调发展模式的转型并实现快速发展,协调城市和农村发展,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投资,消费和出口。 协调县内外的协调发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考虑各方并实现协调的发展。
- - 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地方。 加速建造资源和环境友好的社会,充分利用我们县的绿色资源,保护生态,增加绿色投资,提倡绿色消费,注意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介绍政策和措施支持绿色经济的发展,并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 - 依靠分解分裂并促进协调的发展。 根据县内各个乡镇,地区和行业的协调发展,我们还关注与周围地区的行业的协调发展。 大量利用资源来形成一个大经济体,用于共同的繁荣和共同发展。
- - 特征路径和差异化发展的地方。 目前,地区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努力避免同质性,培养核心竞争力,遵循特征发展路径,并根据资源,资本,才能,技术和其他因素寻求差异化的发展。
- - 依靠人们关注人们的生计和和谐发展。 以改善人们的生计并促进公共服务的均衡为“十二五年计划”期间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我们必须遵守以人为导向的方法,更多地关注人们的生计,加速人们的生计实施一系列人民的生计项目,增加对人们生计的公共财政支出,并确保所有人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 - 依靠改变概念并进行科学发展。 改变发展方法,政治成就和消费概念的概念,坚定地建立了危机感,并首先努力努力,增强我们的信念并寻求共同的发展。 加强“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发展势头,培养发展软性,提高发展竞争力并促进协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 开放到外界并利用发展的地方。 坚持改革并开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遵守“出去和介入”,扩大外交交流和合作的原则,优化了发展的软化环境,增加投资吸引力,提高水平利用外国投资,并充分利用外部资本来发展经济。
第2节发展策略(1)农业县稳定战略
加强农业的基本地位,目的是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增加农民的收入并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级和市政的“农业,农村地区和农民”政策,并采用“付出更多,更少的付出和放手”的原则,“生计”政策将农业发展成稳定和丰富人民的基本行业。
(2)通过行业加强县的策略
牢固建立“行业蓬勃发展和整个国家蓬勃发展”的发展概念,以促进新的工业化,以实现县经济的飞跃发展,加快现有行业的转型和升级,培养新兴行业,加强节能和减少能源,并减少排放,以及发展循环经济。 以工业园区为承运人,投资促进作为手段以及大规模的项目作为支持,我们可以在我们县实现快速的工业发展。
(3)开放活跃县的策略
强调扩大向外界开放并刺激市场活力的重要作用,积极发展县内和县以外的两个主要市场,专注于加速政府职能,创新系统和机制的转型,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软软适合投资和企业家精神,增加外部交流和合作的环境,并在吸引投资的手段和方法方面进行创新,我们坚持出去并积极吸引“中央企业”和“省级企业”和“省级企业”增强县经济发展的活力。
(4)通过科学和教育振兴县的战略
加强科学和技术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持作用,完全实施国家中型和长期科学技术,教育以及人才计划大纲,大大提高科学和技术创新能力,加速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教育改革,提供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方法的转变,并实现中等繁荣的社会的全面建设。 社会目标奠定了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的坚实基础。
(5)城市驱动的战略
加强加速城市化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变发展模型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加速城市建设,我们将提高城市和城镇的全面承载能力; 打破农民进入城市并促进农民公民化的机构障碍; 积极促进“领导农村地区和工业以支持农业的城市”,不断提高城市和城镇的辐射和驾驶能力,并加速促进城市农村融合。
第3节开发定位(1)新的工业强大县
结合我们县现有的工业发展基金会,并依靠 Group的120万吨镍铬合金项目的建设,我们将积极地引入冶金加工项目,以建立该省的重要冶金加工基地; 结合国家战略新兴行业计划和云南,省生物行业发展计划依赖于该县丰富的生物资源多样化以及中国药品的建设来建立该省重要的生物制药基础; 依靠我们县的丰富煤炭,水电资源,风能,太阳能,核能和生物质能源逐渐发展,以在该省创造重要的能源基础; 依靠建造木材交易市场来推动周围地区的集中木材交易和加工,从而在东部云南创建了最大的木材深处加工基地和木材交易分配中心。
(2)著名文化旅游县
我们县拥有深刻的文化遗产。 以种族文化,YI文化和基于竹制的民间文化为载体,再加上Junzi 和 旅游景点的发展,以及生活文化的融合,我们将创建一个民族“神秘的生活之旅”,主题旅游业。和休闲区。 ,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并将我们的县建立成该省著名的文化旅游县。
(3)具有绿色生态特征的县
结合了我们县的良好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林业资源,我们主张低碳寿命并发展低碳经济。 加速工业技术的转型和升级,发展循环经济,并提高资源回收水平以及非化石能源利用的比例。 将我们的县纳入一个绿色的生态特征县,具有最佳的生态环境,最强大的种族习俗和东部云南的最佳生活环境。
第3章 的“十二五年计划”发展目标和布局第1节开发目标
着重于建立绿色,繁荣和和谐的经济的整体目标,我们将维持飞跃的经济发展,并努力争取领先地位。 经济结构将更加合理,经济运营的质量和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生态建筑和环境保护取得了显着的结果,我们可以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收入通常迅速增加,居民收入的增长基本上与经济发展同步。 涵盖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系统逐渐改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和稳定。 在关键领域的改革中取得了突破,并最初建立了与科学发展一致的系统。 适应性系统和机制;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协调进步。 将努力将我们的县发展成一个新的工业强国,一个著名的文化旅游县以及一个绿色和生态县,具有飞跃的经济发展和全面的社会进步。
(1)绿色大师
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和消费将逐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将逐渐减少,新能源行业将稳步发展,新能源的利用率将逐渐增加,生态村庄,城镇和生态花园县也将建立着专注于生态旅游。
1.节能和减排将进一步加强。 GDP每单位的能源消耗接近该市的平均水平,实现了上级分配的节能和减少目标; 化学氧需求和二氧化硫排放的减少已经完成了上级分配的目标和任务。
2.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森林覆盖率上升到60%,城市绿色空间区域已达到3.8平方公里,土壤和节水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生态花园县的质量将逐渐改善,一些城镇将建在绿色的生态城镇中。
第3列:在“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县的主要经济和社会指标
顺序
数字
种类
类型
指数
单元
2010年投影数字
2015年计划编号
比2010年平均增长%
指标属性
富裕的大师
总产值
十亿
51.2
105
12.6
预期
一个行业
十亿
18.3
24
预期
第二产业
十亿
20
52
14.8
预期
三大产业
十亿
12.9
29
13.9
预期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元
13251
24277
12.9
预期
固定资产投资
十亿
43.86
110/总计380
20
预期
总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