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休闲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几点建议

日期: 2024-04-11 16:01:51|浏览: 86|编号: 4536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关于休闲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几点建议

摘要: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农耕文明、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福建省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加强产业规划布局、推动产业融合提升、注重社会效益等建议。资金投入,加快福建休闲农业发展。 休闲农业转型升级发展。

关键词:休闲农业; 转型升级; 规划和布局; 产业整合

近年来,福建省休闲农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呈现出“加快发展、凸显特色、拓展功能、提升内涵”的发展特点,成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业态和新亮点。社会发展。 不久前,笔者前往福建及周边省份16个县(市、区)的55个休闲农业项目点进行调查研究。 他总结分析了福建省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的建议。 关于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福建省休闲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规模和档次稳步提升,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一、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据统计,截至2019年,全省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4053家,年经营收入达330亿元,同比增长10%。 打造了一批具有良好示范效应的休闲农业品牌。 现有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13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6个,国家休闲农业示范点30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31个,省级最美休闲村61个。 2.产业集群初显。 福建省休闲农业正在由零散分布向集群分布转变,并向城郊、风景名胜区聚集。 一些区域休闲项目的集聚优势初步形成。 微景观、群落式、生态化发展规模效应凸显,影响力不断提升,吸引了大量游客。 例如,泰宁县打造了从市区到金湖、寨下大峡谷、上清溪、竹口四个休闲农业示范带,各具特色,竞相开放,优势互补。 三是产业类型不断增多。 福建休闲农业已具备较为丰富的产业业态,形成多主体参与、多模式推广、多产业形态打造、多要素发展的格局。 成绩突出的典型例子有大型集团、公司投资的庄园休闲度假村龙海龙嘉生态温泉别墅、当地政府和村民集体投资的建宁遂溪镇高峰村等景观村。 长泰麻洋溪休闲农业集中区是以农业龙头企业或村民合作组织为主投资的设施型农业旅游类型。 四是产业功能不断拓展。 近年来,福建省休闲农业更加注重特色农业、地方文化、生态环境的融合。 通过资源价值的挖掘、农耕文化的传承、健康养生功能的开发,从观光、采摘、餐饮向农业体验、展示转变。 教育、休闲度假、体育医疗等方面发展。 例如,惠安县深入挖掘和发展深厚的惠女民俗文化,依托崇武古城和大邑滨海风光,打造出独特的“惠女风情游”品牌,赢得了牢固的口碑。在市场上立足。

二、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福建省休闲农业起步较晚。 它是市场经济的典型产物。 政府主导行业发展的力量不强,以自发发展模式为主,存在诸多问题[2]。 1、缺乏规划设计。 目前,福建尚未形成紧密衔接、定位明确、分工明确的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市场无序竞争、盲目发展时有发生。 这主要体现在不少休闲农业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形式、模式较为单一,风格雷同,雷同设计问题突出。 2、基础设施薄弱。 福建省服务休闲农业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相对不足。 一些地区农村道路、公厕、垃圾污水处理、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例如,一些休闲农业场地的道路等级不够,在人流量大的季节容易出现拥堵,对项目场地的正常有序运营造成一定影响。 3、服务水平不高。 目前,福建省休闲农业企业的管理者大多从事农业工作,缺乏企业管理能力。 大部分员工都是附近搬来的农民。 他们文化素质低、年龄大、缺乏专业知识储备和技能应用,难以满足多元化需求。 客户服务需求。 4、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目前,福建休闲农业面临用地困难、融资困难、民宿管理手段缺失等制约。 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指标获取困难,景观改善改造困难; 休闲农业投资规模大,抵押资产不足,融资渠道窄,融资成本高,项目做大做强困难; 民宿经营采用酒店审批方式,门槛高,无证经营较多,存在监管风险。

三、促进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的建议

1.加强产业规划布局。 加快编制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推动全省形成独具特色、点成线、连带带、簇成圈的发展格局[3],促进休闲农业持续高效、规范有序发展农业。 立足福建自然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特点和地方文化特色,重点在福州、泉州、厦门等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沿江、沿海、高铁、高速公路打造都市休闲农业特色圈,主要风景名胜区、优势农产品特色区; 武夷山、大金湖、太姥山、大带云等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特色区; 红、客家、闽南、佘家等当地文化休闲农业特色区; 水果、蔬菜、茶叶、林竹、食用菌、花卉等特色区农产品观光体验休闲农业区; 滨海、岷江、九龙江等滨海休闲农业特色带; 高铁、公路沿线美丽乡村休闲农业景观带。 2.促进产业整合提升。 推动休闲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4],发展农业农村生态保育、农耕体验、休闲旅游、文艺等多重功能、多重价值重点建设发展一批农业园区、森林公园、渔业园区、教育农场、观光工厂、康养基地、摄影基地、休闲农业特色村镇。 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和支持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引进培育农产品新品种、开发特色工艺品、打造文化产品,形成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创意产品。 3、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要加强员工形象礼仪和业务能力培训,创新管理理念,引进管理人才,实现质量与效率同步提升。

高校正在加快休闲农业相关新兴学科建设,提高休闲农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兼容性,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5]。 要发挥闽台“五边”关系,加强闽台旅游农业双向交流,发挥“海峡论坛”等重要平台作用,通过举办交流活动,促进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专家、学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发展水平。 [6]。 4、注重社会资本投入。 各地要加强项目设计,积极招商引资,引导各类国有、私营工商企业、旅游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投资开发农村休闲农业项目,发展一批优质休闲农业品牌工程,提升休闲农业的层次和水平。 ,规模提升。 长乐、福清、晋江等民营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可借鉴浙江省做法,探索成立村级商会,吸引社会资本和人才特别是信息、管理人才回乡发展乡村休闲农业,促进乡村振兴繁荣。 5.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整合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现代农业生产等相关项目和资金,支持景区发展休闲农业的交通、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路标、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公共厕所、垃圾污水处理等辅助设施。 出台休闲农业用地优惠政策,推动解决休闲农业用地难问题。 金融机构要加大对休闲农业的信贷支持,积极扩大抵押担保范围,尽力为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长期、低息优惠的融资贷款服务。

完善民宿管理办法,让民宿发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6、注重品牌建设和宣传。 一方面,要大力培育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休闲农业精品园(场)、省最美休闲乡村、省休闲农业示范点,打造福建休闲农业品牌; 另一方面,要精心设计、广泛宣传,农业、乡村和文化旅游部门可以联合组织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推介活动,组织定期会议,邀请媒体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引导群众去旅行和消费。

参考

[1]葛伟. 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与战略研究[D]. 福建农林大学,2014:11-15。

[2] 李凯. 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 台湾农业探索,2015(5):66-68。

[3] 林国华,郑实. 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32(6): 676-684.

[4] 罗琳. 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台湾经验[D]. 福建农林大学,2017:31-32。

[5]张胜利.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湖南农业大学,2014:95-96。

[6] 黄秀娟,赖其富,赵宏伟。 台湾“休闲农业区”模式的背景、作用及对福建的启示[J]. 台湾农业探索,2019(5):1-6。

作者:陈永强 单位: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加工推广总站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