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 红色十字架 怒江、独龙江:人神共居的秘境,你对秋天的所有想象都在这里

日期: 2024-07-30 10:04:05|浏览: 235|编号: 5898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我第一次被怒江和独龙江吸引,是被知途旅行(微信ID)的一条推文吸引:绝美的双河,你对秋天的所有想象都在这里——秋那桐、知子罗、石月、纹身女……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怒江和独龙江是在云南,原以为大概是在四川,后来查了地图,发现怒江大部分都在云南的土地上。

——即使在去泰国如同拜访邻居的今天,被横断山脉掩映的怒江、独龙江依然鲜为人知,那里的人们依然生活在神灵之地,那里的山川河流依然保留着灵性,是“人与神共处”的“秘境”。

我觉得我被这段文字感动了。于是在微信上加了“老刘”。老刘,全名刘明初,是专注于个性化旅行的“知途旅行”创始人,《走遍中国少数民族》总经理,旅游策划人,《中国民族报》、《人与自然》特约撰稿人。

10月14日,在保山第一次见到老刘。老刘说感谢微信,感谢马化腾。是的,就像我们这次旅行一样,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独龙江的真实面貌。位于中国最东部的我们,和位于中国最南端的老刘和他的朋友们,跋涉千里,在同一天,在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保山相聚。

保山县是云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与缅甸山水相连,边境线长167.78公里,与大理、临沧、怒江、德宏四省区为邻,陆地面积19637平方公里,辖一区一市三县,即隆阳区、腾冲市、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

对于每一次摄影旅行来说,好的天气无疑是最让人兴奋的,10月份的怒江、独龙江之行就是这样一次幸运的旅行,10天的行程避开了最为著名的雨季。“你来的正好,前天刚下过雨。”每当我和当地人聊起天气,总会听到这样的话。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辖泸水县、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怒江州是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族和怒族是怒江州特有的少数民族。从民族构成上看,怒江州是中国民族最多、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自治州。

老穆登

罗知子

皇冠峰

老穆登

车上,广州老友老人问领队老刘:“老木登是什么意思?”这让一路上答非所问的老刘不解,老木登、知子罗、秋那桐等美丽的名字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老穆登教堂

老马登教堂的特写

幸好,现在有了百度。大家拿出手机,在百度上搜索“老木登”。老木登是怒语的音译,汉语意思为“人们喜欢来的地方”。老木登村最有名的,就是老木登教堂。建在皇冠山脚下,面朝水面的一栋红白相间的房子,就是怒江流域最大的基督教堂——老木登教堂。

我们到达的那天是“感恩节”的周末,周边几个村子的信徒从四面八方来到老木登教堂唱感恩赞美诗,赞美诗是​​用傈僳语唱的,因为怒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

傈僳语源于圣经翻译,传教士以西洋文字为基础,用大写拉丁字母及其倒写变体创制而成,其读音大致可由拼写法判断。

感恩节早上,孩子们在老穆登教堂祈祷

我们有幸听到了用傈僳语唱的四声部圣歌,教堂外的红十字和“上帝爱世界”的字样在夜空下格外醒目和祥和。

老木登村努苏里150客栈老板余武林是怒族人,2014年荣获“最美乡镇”贡献奖。在老木登,我们住在他家。

努达比亚

怒族歌舞

晚上,能歌善舞的余武林和他请来的艺术家们为我们演奏了怒族乐器“达比亚”和傈僳族乐器“口弦”。围着火坑载歌载舞,用“噢得得”表达着深情,这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吗?“噢得得,噢得得”,当古老而神秘的旋律响起时,我仿佛闻到了怒江土地的芳香,心旷神怡。

老木登村位于怒江东岸缓坡地带,东依碧罗雪山,西靠高黎贡山,两座大山托起南下奔腾的怒江。2014年,老木登村被评为“中国最美乡村”。

罗知子

此次行程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地,记忆之城——知子罗。

知子罗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怒江州、碧江县治都设在这里,故有“碧江废城”、“记忆之城”之称。

栀子花落夕阳

我路过时知子罗八角图书馆周边正在施工,不知道能不能算是一个废城,知子罗主街上很多建筑都是废弃的,看得出来建筑非常古老,作为当时的行政中心,一些建筑结构相当完好,记录着它辉煌的历史。

知子罗八角楼

知子罗老街

我们继续沿着碧罗雪山路向上走,路两边房屋星罗棋布,随着海拔越来越高,远处的高黎贡山和皇冠峰开始揭开神秘的面纱,出现在我们眼前。落日被厚厚的云层遮掩着,余辉稀稀落落,给我们这些摄影爱好者带来了些许惊喜。

对于摄影师来说,日出日落成为每次出行必不可少的盛宴,不为别的,只为感受大自然在那一刻带给人的那种激动。

知子罗,傈僳语,意为“好地方”。位于碧罗雪山半山腰,自西汉至民国前,是怒江各部落进出内地的重要驿站。随着时间的推移,知子罗成为碧江县的县治和傈僳族自治州的首府。20世纪70年代,傈僳族自治州因发展空间有限,迁至六库镇。20世纪80年代初,地质专家勘察认为知子罗地区极有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山城被毁。1986年,碧江县一分为二,分别并入怒江州泸水县和福贡县。政府机构分批搬迁,曾经名声大噪的碧江从地图上彻底消失。原址上留下的,是所谓的“废城”——知子罗。“好地方”的繁华,已随风而逝。

丙中洛

怒江第一湾

丙中洛田园风光

丙中洛

2009年我去川滇藏旅行时看到了金沙江第一湾,这次我们来看怒江第一湾。

车子驶出基督教、天主教堂星罗棋布的福贡县,沿着怒江大峡谷继续向北,丙中洛是我们下一站目的地,丙中洛,藏语意为“藏族村落”,是现今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北部的一个乡,辖丙中洛村、甲胜村、秋那通村、双拉村四个村。

丙中洛普华寺

在丙中洛,我们见到了此行第一座传说中的藏传佛教白塔。我们下榻的女娲客栈的代理老板,是普化寺的弟子,以发心修行。丙中洛是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并存的地方,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方,更是多民族杂居的神奇地方,有独龙族、怒族、傈僳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神佛同在,庇佑着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这片土地上善良的人们,“人神共居”的美誉,大概就是源于此吧?

丙中罗家族

双拉村纺纱的老人

下午拍摄时间比较充裕,拍完丙中洛的田园风光后,我们回到村子,与当地群众进行了零距离接触。

或许是因为宗教信仰的缘故,这里的人,无论大人小孩,无论贫富,都很善良友善,他们用一句“要喝茶吗?”来迎接我们这些不速之客,表达他们的热情好客。

傈僳族男孩

广州朋友小山和傈僳族男孩

一个三岁的傈僳族小男孩,光着脚,流着鼻涕,递给我一张小凳子,请远方的客人休息,他接过陌生人递来的巧克力后,还会大方的请先吃!这户人家的门上挂着一张精准的扶贫表,我想,也许他们在经济上是贫困的,但他们的精神世界也许和他们脸上的笑容一样丰富。

在丙中洛,崇顶教堂是一座著名的天主教堂,我们去的时候大门紧闭,无法进入,也没能体会到不同宗教之间的差异。

怒江第一湾

怒江第一湾位于去丙中洛的路上,是由怒江被山坡挡住后转了270度弯而形成的,在日旦村附近。怒江流经附近时,遇到汪清悬崖的阻挡,河水流向由北向南改变,由东向西流,流出300多米后,被丹拉山挡住,由西向东急转,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大海湾。

怒江第一湾

拍摄第一湾的最佳时间是下午1点之前爬上对面的贡当山,山影遮住了河前。

怒江风光

我们去的时候刚下过雨,怒江水还是浑浊的。冬春雨季过后,怒江会变成翠绿色,不过这次没看到。旅行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秋那桐

雾中

秋那桐的早晨

秋那桐

在怒江境内,凡是叫“同”的地方,都是怒族、傈僳族居住的地方;凡是叫“当”的地方,都是独龙族居住的地方;凡是叫“洛”的地方,都是藏族居住的地方。

秋纳桐是怒江大峡谷北端的最后一个村落,毗邻西藏察隅县察瓦隆乡。“桐”在怒语中意为和平、安宁,印证了这个犹如世外桃源般的村落。

到了秋那通,怒江的水清澈见底。当地人称怒江为“秋那通”或“黑水河”。感觉就像在追寻这条河的源头。怒族、傈僳族、藏族、白族和纳西族人民在方圆十几公里的群山中生息繁衍,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阳光下闪着绿光的石板屋顶,诉说着他们世世代代在山水间生活的故事。田园故事。美丽、粗犷、原始、纯朴。

齐三客栈的老板阿德是个藏族小伙子,22岁,勤劳能干,“齐三”这个名字来源于他的父亲出生于1973年,在去往山里的茶马古道的路上,他告诉我们,因为村里需要通电,5年前,年仅17岁的他就要亲自去扛电线杆。可见,想要好生活,要自己去创造。我们吃到的美味饭菜、藏式烤猪肉,都是他亲手做的。

我问他村里人多不多出去打工,他说出去的不少,但也有不少因为适应不了又回来了。像他们这样的少数民族,出去打工还难,进城竞争还难?还是离开家乡难,在城里生活难?为什么不放弃怒江的声音?一边是碧罗雪山,一边是嘎瓦嘎普雪山,蓝天白云下的青山绿水,触手可及。要是我,估计也舍不得离开吧!

秋那桐的孩子们

因为丙吉公路在修建,丙中洛至秋那桐路段限行,阿德的生意也受到影响。丙吉公路将于2017年底通车,到时候秋那桐的生意会不会红火起来呢?

雾中

秋天的清晨,看到云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看到村落随着炊烟醒来,穿过迷雾,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古老而原始的茶马古道。

晨雾中的五里村

乌里村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怒江流经这里时,顿时平静下来。平缓的河水像一条玉带环绕着整个村子。隔河望去,乌里村静谧而美丽!

清晨,雾气锁在雾中,乌里村果然名不虚传,古茶马古道上,不时有马帮经过,现代人还延续着古时的习俗,建筑工程要用马帮来运送砖块。

雾霭中的茶马古道

乌里原本应该叫“翁里”,意为“像鸟巢的地方”,后来有人叫它“雾里”,最后因为这里常年云雾缭绕,人们才渐渐把它解释成“雾里”,果然很符合名字。在清晨的薄雾中,看“雾”的优雅与诗意。雾是一首真正的田园诗,是一段回归自然的神秘之旅。

独龙江

纹身的女人

老太太德西蕾

独龙江

随着独龙河隧道的建成,独龙河和独龙族开始被外界所知。独龙河是云南六大水系之一,是横断山脉“四江并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大河也开始显露出它的真实面貌。

独龙江发源于西藏察隅,向南流经云南贡山地段,因中国56个民族之一的独龙族世世代代在此生活而得名,被称为“独龙江”,与世隔绝。黑龙江则转向西流入缅甸,改名为恩迈卡河,造福中缅沿河生活的独龙族。

神田水景

崎岖的独龙江古道

虽然我们因为没看到修路的标志而误入独龙江公路,结果因为路况不好不得不折返走独龙江隧道。但一路上经历的美景和我们团员弃车后遇到的困难,都让我们过得很开心。前面的友好互助和四位拖拉机司机的及时帮助,让我们早早的到达了隧道出口。这次经历或许是终身难忘的。我们十四个人,乘着四辆拉沙拖拉机,在路基上走了很长一段路,终于安全到达了目的地独龙江乡。那一刻,我们仿佛得到了神灵的力量。

独龙河隧道

据说这条路是世界上最难修的路,独龙族等了50年才把土路修成公路,修好后,大雪封山半年之久,又经过15年的等待,这个最小的民族——独龙族终于和外界建立了联系。

独龙江乡

据我们乘坐的独龙江司机说,老独龙江公路正在修,就是为了我们这样的游客。我告诉他我是山东青岛人,红姐告诉他她是广州人。在拖拉车过程中,一位深圳的朋友把前面两个封闭的位置让给了我和红姐。真心感谢!

因为这次经历,我们没有时间去看中缅边界的第43号界碑。

秘境/独龙江。独龙江峡谷是位于云南省西北角的一个偏远而又神秘的峡谷,峡谷内最高海拔4936米,最低海拔1000米,峡谷内保留了完整的原生态环境,富含植物。独龙江作为“三江并流”的核心区之一,是除众所周知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之外的一条独立河流,位于“三江并流”的最西端,被誉为“野生植物天然博物馆”,是我国原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

纹身的女人

即将离开熊当,李文诗依依不舍,用不太流利的中文邀请我们:“有时间过来玩吧。”广州小伙伴小珊含着泪水拥抱黛西告别。我早就学会了隐藏情绪,看到这一幕,笑了笑,将目光投向远方。

李文诗先生

此次行程最大的悬念,大概就是那些“纹身女”了。当然,为了探访她们,领队老刘事先做足了功课。去云南之前,老刘给我寄了两本《人与自然》杂志,他在杂志上投稿了一篇《织独龙族地毯的纹身老人》。这次,老刘带我们来到了独龙族乡地正当雄当村,这是一处比较大的独龙族聚居地,村子是政府援建的,功能比较齐全。

政府援建的熊党村

老刘第一次见到两位老人,是在年初考察独龙江路线的时候。得知我们要来,两位老人已经煮了一锅鸡蛋和一锅土豆来迎接我们。黛西老太太慷慨地拥抱我们并与我们合影,让我们感觉我们不是去旅行,也不是在路上拍照,而是回家的感觉。

作者与戴琪儿老太太合影

李文诗和戴琪儿是两位纹身女子,是好朋友。文诗说,她13岁时,母亲就给她纹了脸,母亲是村里的纹身师。当时,纹身是独龙族妇女的特长,虽然纹身可能不是自愿的,但也是无法抗拒的。

当我们夸奖黛西年轻时是大美人时,她却一个劲地羞涩地说自己老了也不美了,两位老人悄悄地说道,不知道他们有没有为自己高兴呢?世事无常,当年因为纹身而承受的伤痛,也随着时光的流逝和独龙江滔滔的水流而逝去了吧?

我在路上遇见的纹身老人

戴齐尔老太太正在编织独龙地毯

至今还活着的纹身女被称为独龙族的“活化石”。独龙毯是他们民族独有的服饰,既是床单,又是衣服,更是背包。独龙族纹身女世世代代都在编织这种色彩斑斓的丝线,她们来这里过着“艰苦”的生活,却乐在其中。她们脸上写满的善良与平和,告诉了我们这一切。临走前,我们带走了文诗和黛西编织的独龙毯和衣服,也带走了她们对生活的美好祝福!

再见了善良的人们!再见了独龙江!再见了怒江!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