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时期河北藩镇战争探秘:邯郸地区的地理环境与驻防情况

日期: 2024-08-12 02:02:34|浏览: 224|编号: 6045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继上期《唐德宗下诏李希烈平定梁崇义的原因及李希烈进军路线初探》

简单介绍了李希烈平定梁崇义襄阳至今南阳的战线之后,剩下的大篇章便是平定河北地区的诸侯战事,真正的持久战从这里开始。

河北之战的具体地点,是在今天的邯郸地区。但有意思的是,唐朝并没有邯郸这个地方。今天的邯郸地区被当时朝廷的魏博节度使和昭义节度使两支大军占领。而且当时还没有邯郸这个名字。邯郸城现在所在的位置叫明州。

那么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邯郸的地理环境,然后再介绍一下这里的驻军情况两方面,最后再说说魏博节度使为何能雄霸河北,成为当时诸侯国的领袖。

首先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如今邯郸的情况,以便读者可以对比了解唐代邯郸的情况。其实古代邯郸和现代邯郸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是黄河变迁造成的,但它的基本位置没有变,大环境也没有变。

根据网上公布的官方信息:

邯郸市,河北省地级市,位于河北省南端,太行山东麓,西依太行山脉,东临华北平原,与山西、山东、河南三省接壤。总面积12073.8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末,邯郸市总人口1057.5万人,常住人口952.8万人。

2018年,邯郸市辖6个区(邯郸山区、丛台区、复兴区、峰峰矿区、肥乡区、永年区)、1个县级市(武安市)、11个县(临漳县、成安县、大名县、涉县、磁县、邱县、鸡泽县、广平县、馆陶县、魏县、曲周县)、2个经济开发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邯郸济南新区)。邯郸市共辖96个镇、118个乡、28个办事处、461个居委会。

邯郸地图

今天的邯郸地形图

邯郸西部山区地形图

唐代邯郸行政区划

四镇之乱的主战场其实就是今天的邯郸地区。不过按照我们现在邯郸地区的行政管辖范围,在唐朝一般包括明州、魏州、北州、南相州和一部分,主要是相州以北。但战争却涉及到了周边的所有地区。明州以北的藩镇是成德太守李惟岳,鲁东地区的巡抚是淄青太守李正义。

邯郸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汇要冲和中原经济区腹地,是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铁路、京广高铁纵贯南北,邯长铁路、邯济铁路横贯东西,京深高速公路、大关高速公路、太行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青兰高速公路、邯大高速公路纵贯东西,107国道、106国道、309国道、丁尉公路、邯临公路构成国省干线公路网。邯郸机场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支线机场。

邯郸有3100年建城史,8000年前孕育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磁山文化。战国时期,邯郸为赵国都城,魏县为魏国都城。汉代与洛阳、临淄、南阳、成都并称“五都”。汉末,曹魏建都临漳,先后为曹魏、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北宋时期,大名府成为北宋陪都。清代,大名府为直隶省第一都。

由于属于邯郸市管辖,所以这里介绍的是当代的。

如果我们回顾历史,简单地说,这里的情况实际上相当复杂。

在秦国之前,赵国就都在这里。公元前386年,赵景侯迁都邯郸。当赵武灵王(公元前340-295年)实行穿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使赵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时,邯郸也成为当时财力雄厚、防御力强的都城,秦军多次攻破这里都未能成功。其实在战国时期,这个地方并不简单,因为现在的魏县还是魏文侯的一个陪都。所以在这里,赵国的邯郸和魏国的邺都相距不远。但这里并不是魏国的重要中心。邯郸第一次重大灭亡,是秦末章邯灭赵之时。公元前208年,也就是秦二世二年,章邯率兵在山东定陶打败项梁后,北上攻赵。章邯的想法还是以赵国为主。这是战国时期秦赵对峙的旧思维,灭赵之后,拆毁邯郸,将邯郸人迁移到河内,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焦作一带。

战国赵都地图

此后西汉高帝封爱子如意为赵王,恢复邯郸,一直到东汉。西汉末年刘秀与王朗的邯郸之战成为邯郸衰落的重要转折点。当时虽然也有一个以邯郸为都的赵政权,但其辖区也只有四五个县,人口严重减少。而且随着邯郸的日益衰落,该市以农业、手工业、商业为主的经济地位被以农业为主的乡村经济所取代。特别是在曹魏时期,由于邯城的兴起和曹魏政权对邯城的建设,邯郸的政治中心地位很快就被取代。邯郸从东汉赵国的都城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县城,从此再也没有恢复过来。

此后便进入了曹操开辟的邺城时代。

曹操邺城的具体地址并不在现邯郸城内。邺城遗址包括河北省临漳县西部(邺北城、邯南城遗址等)和河南省安阳市北郊(曹操高陵等)。遗址主体部分位于河北省临漳县,在县城西南20公里漳河畔,南距安阳市18公里,北距邯郸市40余公里。始建于春秋时期齐桓公时期。

曹魏邺都位置图

曹操之后,此地继续为邺城,直到公元580年。

北周大祥二年(公元580年),隋文帝宰相杨坚镇压了对自己不满的相州(邺城)刺史尉迟炯,为防止河北反杨势力死灰复燃,下令火烧邺城,昔日著名的都城沦为一片废墟。相州、魏郡和邺县及大部分居民南迁安阳城,在邺城旧址上设立灵芝县。此时安阳取代邺城成为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原邺县划入安阳县,安阳县改称邺县。

隋开皇十年(590年),恢复邺、安阳旧名(《隋书·地理志》载),邺县治在旧邺都(今河北临漳)大慈寺。

唐贞观八年(634年),筑小城,为叶县治所(《旧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改叶县为镇,叶县辖区划入临漳县,县名至今未变。叶县最终废置,改为叶镇(今临漳县叶镇)。

邺城原为相州,改为安阳县;邺县原为邺县,改为临漳县。

但唐朝时期这里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历史地图上可以看到,这里被唐朝划分为多个行政州,均为二级国家行政单位,虽然有所谓的河北道,但那只是监察区,并不是行政区。

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

1魏州魏郡,大郡,原为舞阳郡,龙朔二年改蓟州,咸亨三年改魏州。天宝元年改县名,领元城、魏、馆陶、沈、朝城、临河、洹水、成安、内黄、永济等县。在今河北大名东北。北周大祥二年(580年)分襄州置魏州,治所在归襄(今河北大名东北)。隋大业三年(607年)置舞阳郡。隋末,李泌改舞阳郡为魏州。不久为窦建德所占。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魏州置都护府,不久改魏州郡,其辖境相当于今河北大名、魏县,河南南乐、清丰、范县,河北馆陶,山东冠县、莘县。

2.亳州博平县,武德四年设魏州聊城、武水、汤邑、高唐四县。唐天宝元年(742)改亳州,设聊城县(今山东聊城市东北)。辖境相当于山东省茌平、高唐、聊城及临清、夏津部分地区。乾元元年(758)复改亳州。

3.相州叶县,原为魏县,天宝元年改名。所辖县:安阳、汤阴、姚城、临漳

4、魏州蓟县,原属魏,贞观元年移置蓟,领蓟、恭城、溧阳、新乡、魏等县。魏州,古代郡名,在今河南北部,地理位置主要包括河南新乡、鹤壁一带。因春秋时期位于古魏国,故名魏州。长期治所在蓟县(今河南卫辉市)。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复为魏州。贞观元年(627年),治所移至蓟县(河南卫辉),领蓟、魏、恭城、新乡、溧阳五县。

5.北州清河郡,原治清河,武德六年迁置郦亭,八年复原治。辖清河、清阳、武城、荆城、临清、漳南、郦亭、夏津八县。北州即今河北省东南部的河北省省会河北省石家庄市清河县。

6.明州广平郡,王氏。原为武安县,天宝元年改名。领永年、平恩、临明、吉泽、肥乡、衢州六县。郡治在今河北永年县广福镇。北周宣政元年(578年)置,因境内有明河而得名。治所为广年县(隋改永年县,今河北永年县广福镇)。明州辖地今分邯郸、杏台两地。北周初设明州,为武安县治,下辖八县。隋开皇年间(581—600年)废武安县,属广平郡。隋炀帝杨广即位时,为避讳,改广年县为永年县,武安县治所在此。隋大业三年(607年),废明州,改称武安县。隋末唐初,农民起义军夏王窦建德、刘黑闼等先后在此建都,称明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广平县,属河北省管辖。

⑦徽州,上者。原为徽州,武德元年置襄州阜阳、临水、成安三县。贞观元年,废郡,阜阳、成安归襄州。永泰元年,昭义刺史薛松标恢复襄州阜阳和明州邯郸、武安。天祐三年,因“徽”与“慈”谐音,改名徽州。置阜阳、邯郸(贞观元年隶属明州)、武安、昭义四县。唐永泰元年(公元705年),置徽州,治阜阳县,即今河北磁县。天祐三年(公元906年),徽州改称徽州。

这是唐朝的行政区划,当然只是跟我们的故事有关。这里再加一个点,就是我们的邯郸。至此,在唐朝,从帝制划分的角度,这个地方是属于河北道的南部,也就是河北道,那么今天的邯郸市区应该分为徽州和明州两部分。邯郸在唐朝的名气和实际影响力都很低,行政级别也很低,今天的市区划分成好几个地方进行管辖,和当时作为河北道大都督府所在地的魏州完全没得比。但是今天魏州的名气几乎无人知晓,而缩水到原形的邯郸,今天依然熠熠生辉。特别是我们至今还通过黄梁懿梦这样的故事认识唐朝的邯郸,但却不是唐朝的魏州,这真的是文学史上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如果《黄粱一梦》写在魏州,那不就没事了吗?反正就是一个文字问题,何必当真?但沈既济写邯郸,用的是这个古老的文化符号,而不是当时河北省的省会魏州。原因我们后面再说。说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黄粱一梦》写在邯郸。其实,邯郸并不是当时比较热闹的地方。也就是说,这个地方根本支撑不了吴姓代表沈既济写的故事。

唐代今邯郸城所在地行政区划图,当时属明州

遗憾的是,谭其骧所绘历史地图《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没有标示唐代徽州的位置。

因隋唐大运河经过魏州之地,魏州便改名为大名,魏州所在之地也叫大名州。从此以后,人们只知大名州,不知魏州。其实,二者是有联系的,隋唐时期的魏州城在今大名县境内。(邯郸学者蒋林奎观点)。大名州,旧址在今河北省东南部的大名县境内。大名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三省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

“大明”二字,是春秋时期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距今2647年)卜官卜延从“魏”字解出来的,说是吉字,象征繁荣昌盛。据《左传》和《史记·晋世家》记载,献公十六年,他率太子申生和两位大臣赵肃、毕万起兵灭了其边境西南的三个小国,其中有一个小魏国(在今山西芮城北)。胜利后,献公把魏国的土地赐给了毕万。对此,卜言便占卜说:“毕万的子孙必定大,‘万’,满数也!‘伟’,大名也!此乃天开之福分之始——……如今天命大,随满数而来,必定人丁兴旺。”意思是:万是满数,伟是大名,这样的福分,是天开之福分。如今有了大名随满数而来,毕万必定崛起,得到许多人的支持。从此,“大明”便成了富强兴盛的吉字,后来又成了地名的金冠。

唐德宗建中三年,田悦出任魏州刺史,以“大名”二字和金冠作为郡名。由于春秋时期毕万封魏,一千四百四十三年后,即唐德宗建中三年,即公元782年,驻守魏州(今大名县东北五至二十五里,魏州故址)的魏州刺史田悦与卢龙军都督石涛、衡州都督王武俊结盟,抗唐军令,各称王,田悦自称魏王。为取吉兆,他把魏州的“魏”改为“大名”,把魏州的“州”改为“府”,于是“魏州”改名为“大名府”。这是“大名府”名字的首音,“大名府”之名便从这里开始。大名县原为唐代元城、归乡两县,两县治与蔚州府治同在一城。蔚州改名为大名府,但县名未变。

如今的大名县在历史上也曾是府城,但那是明代的大名州,而非北京的大名府。据县志记载,北京大名府的府址就在今天的大街乡。该乡府所在地大街村,历史上曾称九城大街,是北京大名府的中心。东门口、铁窗口、南门口、北门口四个村落,曾是这座古城的四个大门。(摘自新浪彩虹博客)

唐代渭州大名府旧址

现今潍县与大名县的相对位置

隋唐大运河在河北南部经过的地方就是魏州,这里也是魏州节度使的控制区。魏州大名县运河的历史,源于三国时期的白沟,隋唐时期兴于永济渠,宋元时期由峪河拉直,明清以后逐渐在魏河停航。它在大名流淌了1800多年。

大明至今仍有遗址。

据调查,永济渠旧址大明段长约25公里,流域面积约30平方公里。包括两段:一是从大名县西魏庄乡老底北村向北经大名镇(明代即艾家口镇)矿公底村,大名城以东,至大名府古城北门,长约15公里;另一段是从潍县大马村乡大康庄村向东经大名县西魏庄乡白水滩村、久治乡鲁底南村至今潍河,长约10公里。

大运河运输粮食、兵马,当然还有大批商船,是唐朝控制北方幽州的中间节点,邯郸怎么可能和大明相抗衡呢?

不过,根据顾祖禹在《都史方舆纪要》中的分析,今天邯郸市管辖的区域,也就是我们的故事发生地,应该在战略上被划分为东西两部分。简单来说,就是邯郸市的部分,以及东部魏州的部分。那么,这两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我们下期再说。

特别说明:本文对邯郸历史的回顾,主要是为了本文的目的,所以并非本文的重点,但它却是理解后文军事战略的必要前提,也是本文主题的重要参考。

(相关历史地理资料来自网络,就不一一标注了,在此表示特别感谢)

(现在还有些粗糙,有机会的话我会再修改的。)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