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马投资创始合伙人欧阳敬东:商业神话的离娄,砥砺奋进的探路者

日期: 2024-09-25 05:02:19|浏览: 8|编号: 6807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他们是商业神话里的李楼,是商业舞台上的“最佳助攻”,更是近20年来中国私募股权发展的探路者。在新时代、大时代的开端,中国私募股权行业及其领袖们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新的商业时代。

本篇报道是金融一号院私募行业领军人物系列访谈的第二篇,本次的受访者是红马投资创始合伙人欧阳敬东。

图为红马投资创始合伙人欧阳敬东

他是巴菲特的学生;他是《泰坦尼克号》投资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本期采访对象欧阳敬东的这些故事,确实让记者感到很惊讶。

“品质凌驾于文化之上,就是野蛮;文化凌驾于品质之上,就是迂腐;文化与品质相融,才叫君子。”这是记者初次见到欧阳敬东时的第一印象。谦逊的外表下,满满的偏执、执着与勇气。在最初的交谈中,欧阳敬东就像一位“制片人”,他所谈及的高科技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的信息,都仿佛出自他的口中。

“投资者需要终生学习。一个人的能力不在于你学了什么,而在于你如何找到学习的方法。”

经过23年的投资,欧阳敬东积累了许多“独门秘笈”,比如关注和重视研究成果(调查)、对行业方向有清晰的把握、规避风险但不惧怕风险等等。

欧阳敬东自1996年起从事投资行业,现为红马投资创始合伙人,此前还曾就职于摩根大通、贝尔斯登、法国巴黎银行、荷兰国际集团等。过去10年间,他主导的红马投资已投资近百个项目,截至2018年底,红马投资管理资产规模约300亿元,股票规模100亿元。所投资的项目主要集中在高科技领域,涉及芯片制造、生物医药、基因技术、人工智能等,其中既有科宝机床等占据行业基础的核心企业,也有晶晨半导体、生物晶电、云达风电、云从科技等拥有自有核心技术的新兴企业。

从一篇研究文章开始

如何确定值得投资的项目,是欧阳敬东和他的团队在投资过程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对于筛选投资对象的方法,欧阳敬东坦言:“对于项目的考察,我们一般会从研究文章(技术)开始,对行业有充分的了解,这是投资的基础,包括研究项目所有的历史流程,其次才是考虑市场,然后才是商业模式。”他并不相信被投企业提供的报告。

欧阳敬东认为,发现价值是最关键的环节。红马投资为此专门搭建了20多人的专家研究团队,必要时会从海外、中科院、中科大、清华等专业院校聘请专家、院士。这个团队的职责就是把产品细心研究,延伸到上下游,尽量从第三方角度提供可信的报告。

在这个过程中,针对某些特定的领域,红马投资也会对接一些有核心价值的平台,比如红马投资所投资的高科技公司的专家会来判断红马投资看中的高科技项目的价值,这个过程就叫“互动搜索”。

谈到投资项目的占比,欧阳敬东坚持一个原则,就是投资人不能占太高的比例。他说:“公司管理层要保证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

对行业的兴趣最重要

项目调研的过程往往是漫长而繁琐的,但对于欧阳敬东来说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因为这样可以降低投资风险。

“高科技行业是高风险行业,而且是全球化的,”他说,“只要研究足够,风险是可控的。”谈到尚未产生回报的项目,欧阳敬东并不避讳:“我们在VR领域投资了5000万美元,但市场还没有起步,人们的消费习惯还需要改变。我们也在等待5G时代的到来。”

对于他来说,接受风险,但拒绝不可控,这也是红马投资的投资成功率始终领先于行业的原因。

在介绍对风险的理解时,他把高科技公司面临的风险分为两类:一是运营风险;二是企业主的错误判断和错误的方向。

对于欧阳敬东来说,第一类风险比较容易理解,比如公司管理不善、欺诈等,但第二类风险就足以把他拖入深渊。因此,他更相信自己团队的研究成果,然后再判断项目是否符合市场。

红马投资目前运营多支单项目基金和混合基金,主要关注风险投资和后期项目,这也是分散风险的常用做法。

当被问及对员工的管理时,欧阳敬东突然坦言严肃:“对于公司里的员工,如果发现他们不懂行业,拿不出项目,就会从底层淘汰,这是为了督促员工随时随地追求新技术,而不是墨守成规。”

对于公司高管的管理,他说:“第一,我要知道他们一直对这个行业感兴趣。如果一个人在高科技行业干了20-30年,那他肯定喜欢这个行业。第二是用股权期权等利益作为激励,然后要有足够的信任,不能过多干涉。”

从泰坦尼克号到中南传媒

在谈到在华尔街投行工作的经历时,欧阳敬东并没有介绍自己经手的动辄数亿美元的股票和期权交易,而是谈到了自己在电影《泰坦尼克号》拍摄中的投资工作。他介绍说,好莱坞所有电影投资的根源都在于华尔街,只有资金充足、电影产业成熟,才能不断诞生《泰坦尼克号》这样的佳作。

“毫不夸张地说,投资一部电影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比投资一个项目要复杂得多。”他提到,自己回国后参与的第一个国企改革项目就是中南传媒。尽管中国电影产业还远未成熟,但欧阳敬东还是希望用自己的经验,为中国电影产业提供一些力量。

自2003年回国以来,欧阳敬东亲眼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他非常坦诚地指出,即便到了今天,中国的科技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快速进步,但与美国相比还是有差距。国内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远远不够,中国的高科技发展模式应该改变。从这个角度来看,他认为贸易战其实对中国企业是有利的,可以倒逼中国产业升级。

学计算机的投资者——转行不转型

每一位成功的投资人,都有一份近乎传奇的履历,欧阳敬东也不例外。更多人关注的是这位科尔沁人在资本市场的豪迈与奔放,却很少有人意识到,他的职业与投资毫不相关。

1983年,16岁的欧阳敬东考入中国科大物理系三年级,在那个学术严谨的年代,这个身份无疑是天才、精英的象征。

四年后,他没有像大多数同学一样继续学业,而是选择在密歇根大学攻读经济学。这一大胆的跨界选择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本科与硕士知识相结合的效应在此后三十年中持续发酵。

从密歇根大学经济学院毕业后,欧阳敬东还是觉得自己的阅历不够,在华尔街工作仅仅两年后,他就选择去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攻读MBA。

“入学时,我必须修读五门商科课程,但经过考试,我免修了其中四门,”他回忆道。“当时院长很为难,告诉我学分不够毕业,问我是否想读硕士学位。所以我又选择了计算机科学。”

谈及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习经历,欧阳敬东坦言,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国和美国还有差距。他读计算机专业的时候,没有书面的教科书,所有的学习都是基于项目实践和及时跟踪最新的技术发展,因为当教科书印刷出版的时候,书上的知识早已被计算机行业淘汰了。

这种不同于国内的教育培训模式,帮助欧阳敬东在最短的时间内追踪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也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视野。

七年华尔街投资经历,让欧阳敬东想要回国开辟一条新的投资路。2003年回国后,由于当初国内缺乏高科技投资项目,欧阳敬东率先将目光转向国资改革项目,比如中南、芒果TV等。至今,他的高科技投资生涯已经持续了23年。

巴菲特告诉我要思考如何赚最多的钱,而不是如何赚得最快。

欧阳敬东在谈及自己在哥伦比亚商学院的导师之一、“股神”巴菲特时仍记忆犹新。

“我仍然和他保持联系。当时,他经常在学校讲课,他喜欢和我们这些年轻人在一起。他想知道年轻人在做什么。当时,学校只有两个中国学生,他很喜欢我们,因为他也知道中国在做什么。”他从巴菲特身上获得的知识和思想,远远超出了任何教科书所能给予的。

当被问及与巴菲特最难忘的一次交流时,欧阳敬东竟然没有谈及任何投资理念和金融理论。他说,我第一次见到他时,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赚钱,于是就不假思索地问巴菲特:“怎样才能最快赚钱?”他拍着我的肩膀说:“你不要想着怎么赚钱最快,而要想着怎么赚最多的钱,要有耐心,要不断学习。”

正是从那个时候起,他突然意识到,在投资领域过于急功近利并不是件好事,往往会导致错失机会,甚至半途而废。

当然,他也坦言自己和巴菲特在投资理念上的差异,与巴菲特坚守传统投资形式不同,他青睐的高科技投资,最大的特点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这是时代和行业规模带来的差异。

山东威达董事长杨明彦在采访现场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同学,并告诉记者:“欧阳敬东是一位学术能力强、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投资人,这是他从学生时代一直延续到现在的特点。他出色的判断力和敏锐的认知力是他事业不断突破的基础。当然,他也是一位难得的敢说真话、在很多情况下稳健投资的可靠投资人。”

针对好友的评论,欧阳敬东笑着表示:“我喜欢投资,喜欢高科技,这是我一生的追求。”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