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
胡志仁
轮廓
胡志仁: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地理科学班2018级本科生。
荣誉: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学术发展中心主任
凡斯汀奖学金、郑刚精英奖学金、人民奖学金获得者
全国海洋知识竞赛总决赛二等奖
央视《绿水青山看中国》第三季选手
南京大学社会实践骨干团队带头人、社会实践优秀个人
《南庆修炼之星》
01
看到胡志仁的个人资料后,相信很多同学都会感到惊讶和佩服。从优异的学习成绩到丰富的科研经验,从各种实践活动到全国性的比赛,他完成了许多我们没有做过或不敢做的事情。这是怎么做到的?对于这个问题,他是这样回答的:“我一直是一个喜欢探索和尝试的人。”探索和尝试让他的生活变得丰富而充实,带来了很多收获。
胡志仁参加央视节目时与我院张杰教授合影
去年,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全国海洋知识竞赛,却意外晋级决赛。 “这次比赛经历让我有了心理上的转变,认识到探索和实验的重要作用。我也利用这次比赛的机会,在左平老师的指导下,和伙伴们一起开展了自己的社会实践,最终被立项为校级重点项目,本次实践的研究论文也于今年被《海洋发展与管理》杂志正式接收。
胡志仁参加全国海洋知识竞赛决赛
此外,未知领域的尝试也给他带来了收获和成长。 “当时我正在贝加尔湖畔的萨尔玛山谷进行实地考察,当时我收到了一位老师的消息,邀请我担任一家学术新媒体的编辑。”敢于尝试的胡志仁抓住了这个机会。借着这个机会,我踏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并逐渐成长。
当被问到自己是如何获得这么多机会时,胡志仁说:“大学期间所有的机会都是自己争取来的,机会不会主动找上门来,要多关注身边那些细小、不起眼的机会,你想要的机会可能就在那里。” ”
左:西北地区户外活动
右:在三亚参加比赛
02
你总是很幸运有一个好老师
在谈到自己的个人经历时,胡志仁总会提到几位对他影响重大的老师。
“我大一时的学术导师,环境学院的张晓林老师,是我大学生涯的启蒙者和指导者。正是在他最初的指导下,我才得以在大一期间快速成长。他也在我的大学生活中对我产生最深远影响的人。”
“左平老师是一个非常善良、有爱心的人,她从2019年1月开始就开始指导我的海洋知识竞赛,我去她的办公室和她讨论进展情况,我经常收到她送的零食或小礼物。这些细节是非常感动的是,在她的指导下,我参加了我的第一次比赛并完成了我的第一篇研究论文。”
“还有我现在的导师徐志伟老师,我从大一下学期就加入了徐志伟老师的课题组。徐老师的学术水平和指导能力都极高,而且他也非常善于指导学生。”每周的小组会议中,他都会耐心地一一指导兄弟姐妹们的科研进展,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他说:“陆院长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们学院,你可以随时推开任何老师办公室的门,当然,这是非常不礼貌的。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学院的老师都非常友善和友善,所以当你有疑问时,可以随时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向老师寻求帮助,他们可以为我们的成长提供很多帮助和指导。”
跟随徐志伟老师等人去宁夏户外旅行(左三)
03
小爱好也能带来大回报
胡志仁喜欢写生活。对他来说,写作是一种享受的过程。每次学习或工作累了,停下来写一写,也是一种放松。他会写一些简单的感受,写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态度,有时也会认真写一些学术新闻。他是知乎上“南京大学”话题最受点赞的答案之一。之前有一篇文章《在南京大学读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被多个平台转载,就是他业余时间的作品。
此外,他最近刚刚在南大招生小蓝鲸策划新专栏《学术前沿》。 “每一位科学家都是一个传奇的故事,每一项成就的背后都有无数感人的细节。我也希望借助这样的平台,用通俗的语言概括更多我们优秀的科研成果和南大的优秀学者,他们的事迹成就了阳春白雪的一生。”科学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能够真正飞进寻常百姓家。”
04
但做好事,不用担心未来
对于未来,他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理解:“与很多真正热爱科研的优秀前辈相比,我对科研的态度更多的是满足自己对世界的好奇心。之所以来到地海,我选择了自然地理学专业,因为在这个专业,我可以看到世界的多样性,从自然、人文、社会的多个角度分析未知,至于具体做什么科学研究,走什么方向,我其实不知道。我不知道,就像我现在在土壤微生物领域从头开始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一样,如果有一天我在这里失去了好奇心,我随时可能会转向另一个我感兴趣的领域。 ”
最后,他有一句话想和我们分享:“慷慨的演讲怎样才能令人满意?我要努力,但我要对得起我的心。我记得我高三的时候,我在成思危先生的传记中看到了他用来鼓励自己的话,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这几年我一直把它作为我的座右铭,我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的信念。我自己的理想,我希望一生去实践,从不追求完美,我只是想对你说实话。”
✨优秀而有趣的灵魂✨
-地海新闻编辑部“讨论”栏目独家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