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单填制规范及其实际应用(四)—申报要素

日期: 2024-02-18 10:43:46|浏览: 335|编号: 3389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报关单填制规范及其实际应用(四)—申报要素

如上图海关总署所统计的四月份数据显示:

很明显,电路层数越高说明商品的制作工艺越高,相应的价格越贵。

而品牌则更好理解,通常来说无品牌的印刷电路比有品牌的印刷电路便宜、小品牌比大品牌的电路板便宜。

3、其他信息

其他信息 如项数0-品牌类型、项数1-出口享惠情况。

品牌类型为必填项目。可选择“无品牌”(代码0)、“境内自主品牌”(代码1)、“境内收购品牌”(代码2)、“境外品牌(贴牌生产)”(代码3)、“境外品牌(其他)”(代码4)如实填报。其中,“境内自主品牌”是指由境内企业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境内收购品牌”是指境内企业收购的原境外品牌;“境外品牌(贴牌生产)”是指境内企业代工贴牌生产中使用的境外品牌;“境外品牌(其他)”是指除代工贴牌生产以外使用的境外品牌。上述品牌类型中,除“境外品牌(贴牌生产)”仅用于出口外,其他类型均可用于进口和出口。

出口享惠同样为必填项目。可选择“出口货物在最终目的国(地区)不享受优惠关税”、“出口货物在最终目的国(地区)享受优惠关税”、“出口货物不能确定在最终目的国(地区)享受优惠关税”如实填报。进口货物报关单不填报该申报项。

这点小编个人认为是为了数据统计分析的需要,以便从更大的维度进行调控,如颁发优惠、便捷的政策从而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便能大致明白在文首所述的“足够详细”和“满足xxx管理要求”。

产地证和报关单_报关产地证是什么_原产地证报关单填制规范

所谓的“足够详细”,是指根据申报要素内容提示描述得足够具体、直击重点、简洁精炼,本意不是单纯的赘述、词不达意。

所谓的“满足xxx管理要求”,是指规范、正确申报后海关根据商品编码对进出口货物实行监控管理、统计分析。

监控管理,是指监控商品归类是否正确、符合要求。因为只有商品编码正确了,与之相关联的证件(许可证、通关单、原产地证等)与价格(进口征收关税、出口退税)等对应的明细才能被确定并据此各部门才能执行相应的管理手段。

而统计分析同样是根据商品编码来进行,一旦商品编码错了根据统计的规则其对应的数据自然将纳入其它商品编码项下,这样给后续的分析增加了难度和不确定性。

从这里可以看出,申报要素起到的作用是承前启后的。

承前,根据商品编码和申报要素中的归类信息和商品名称构成第一层管控逻辑,说明申报的商品名称与其商品编码项对应,如三层印刷电路板归入税则号列8534.0090 00项下、12层印刷电路板归入税则号列8534.0010 00项下。

启后,根据商品编码和申报要素中的价格信息构成第二层管控逻辑,用于判断申报的商品单价是否在正常的区间范围值内,并没有故意抬高价格赚取出口退税或者伪造价格减少进口征税。

比如,二层印刷电路申报价格为30美元/块,那么其中存在着几种可能性:非空白印刷电路,如主板(归类错误);或者申报价格错误;

原产地证报关单填制规范_报关产地证是什么_产地证和报关单

或者说十二层印刷电路申报价格为0.1美元/块,因其价格与正常的区间值偏差太多,很可能存在瞒报、乱报的情形。通常海关后续可能会布控查验,履行监控管理的职责。

2022年《规范申报目录》变化

规范申报是海关税收监管、“自报自缴”和“两步申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广大进出口企业出现申报差错的“重灾区”。

往常每年《报关单填制规范》《规范申报目录》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更新。

今年恰逢世界海关组织发布2022年版《协调制度》,我国为履行《协调制度公约》缔约方义务,保证新版《协调制度》在我国的有效实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进行了相应修订。

两者结合后2022年更新的《目录》适量精简要素种类和数量,优化要素设置,共删除、新增和修订了154种要素,涉及410个税目,7600余个商品编码。

小编整理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类。

1、规范表述,方便理解

产地证和报关单_原产地证报关单填制规范_报关产地证是什么

(1)将品目08.01项下原申报要素内容“加工方法(去壳或未去壳)”修改为“加工方法(去内壳或未去内壳)”,以满足下一级子目归类需要,减少误解。

(2)将第六十一章、六十二章原申报要素内容“是否开襟调整为“是否全开襟”,以与这两章其他税目申报要素保持一致,满足归类需要。

(3)将品目19.01项下原申报要素内容“用途(供婴幼儿食用/适用的年龄阶段)”调整为“用途(供婴幼儿食用;适用的年龄阶段)”

2、标点含义

(1)要素个数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用顿号表示选择关系,即填报时选择一项或多项。

如第二章项下商品申报要素“加工方法(带骨、去骨)”,申报商品根据实际报验状态应填报为“加工方法:带骨”或“加工方法:去骨”。

(2)要素个数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用分号表示并列关系,即填报时需逐项填报提示内容。

如第二章项下商品申报要素“加工方法(整头、半头;带骨、去骨)”,申报商品根据实际报验状态应填报“加工方法:整头;带骨”或“加工方法:半头;去骨”等。

原产地证报关单填制规范_产地证和报关单_报关产地证是什么

3、简化部分要素

(1)将绝大部分章节原申报要素内容“品牌(中文及外文名称)”修订为“品牌(中文或外文名称)”。

(2)将第八十七章原申报要素“适用车型(适用XX品牌XX型号XX排量车)”修订为“适用车型(适用XX品牌XX车型)”。

4、新增要素,强化监管

(1)品目22.08项下威士忌酒新增要素“陈年年份”“酒桶使用”。

陈年年份:威士忌酒液需陈年贮藏后装瓶,酒标上会标注装瓶前的陈年时间,该年份不是生产年份,如酒标上未标注陈年时间,可填写“未标注”。

酒桶使用:威士忌酒液贮藏会使用木桶,酒标正标或背标上会标注使用了什么样的木桶陈年,或几种木桶陈年,酒标正标或背标上均未体现的,可填写“未标注”。

(2)品目30.02、品目30.04项下药品新增申报要素“是否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注册请注明”“如获得批准注册,请申报有效注册证号”。

报关产地证是什么_原产地证报关单填制规范_产地证和报关单

(3)品目74.04项下再生钢铁原料新增“钢号”“牌号”和“规格(长宽厚或堆密度等)”等价格要素。

申报要素填写重点注意事项

《规范申报目录》已详细的列明申报要素需要如何进行填写,如果没有仔细研究便贸然进行填制,则很可能陷入认知误区,导致填写错误。

1、引导式、限定式、开放式

(1)子目8205.5项下的家用手动工具要素“种类(锤子、螺丝刀等)”,即为引导式,以手动工具实际名称填写即可如木刨刀、刻刀、开瓶器等等,并非仅限定只能填写“锤子或螺丝刀”,但填写内容需与提示的信息相靠近,别直接写个完全不相关的,如木工用或者更有甚至不管什么都填写锤子(实际上是鞋拔、火夹、摆轮平衡器等)。

(2)品目73.26项下的其他钢铁制品要素“用途(工业用、非工业用)”,即为限定式,直接填写“工业用”或“非工业用”即可。

(3)子目3924.1项下的塑料制餐具及厨房用具要素“用途”“材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即可。通常填写为“家用或厨房用”“塑料制或聚乙烯”等。

(4)子目8542.3项下的集成电路原要素“用途”调整为“应用场景”,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填报为消费电子、计算机系统、手机终端、通信、汽车、医疗健康、其他工业、通用款这8个。

2、规范填写、回应完整

(1)要素中类似“是否为全自动或半自动”“是否加密”“是否全开襟”时,禁止类似“是/否/有/无/非/没有/不是”等简短、含糊不清的字样单独出现。规范申报应为“是全自动或是半自动或是手动”“未加密或没有经过加密”“是全开襟或不是全开襟”等。

(2)要素中类似“电路层数”“输出功率”“存储容量”等,需完整的填写“值+单位”,如“三层”“36W”“1GB”,因为后面的单位将很可能直接影响归类或者价格。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