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清幽美诗五首:黄花正可对幽人,孤宜水竹共精神

日期: 2024-06-17 21:04:06|浏览: 145|编号: 5400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五首描写初冬静谧的美诗:黄花正好配得上寂寞,寂寞的水竹共分享心灵

传统上,立冬是冬季的开始,但立冬往往在农历十月,所以农历十月又叫立冬、立冬、初冬。现代人,特别是南方大城市的人,已经感觉不到这是冬天了。因为按照现代气候学,连续五天平均气温低于10度,就是冬季的开始。现在,很多地方的日平均气温都在15度左右,日最高气温有时会在20度以上。仿佛夏天才刚刚结束,我们还沉浸在漫山遍野红叶的秋日美景中。你打算打卡的地方,都是冬天?所以说现在是秋天,一点没错。

但传统的冬至是依据太阳每年辐射到地面的轨迹不变而定的,这是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天文分期,自然有其深刻和可控的一面,也方便了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古代社会的运转。

那么,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冬季和初冬,就有许多季节的象征。

第一,黄河表面在夜间开始结冰,虽然融化得很快,这至少证明了古代黄河流域夜间气温会降到零度以下。本月北方地区可能也会出现小雪,不过这种雪会很快融化。

因此,即便是初冬,北方的景色和深秋也相差无几,会有适合此时生长、绽放的秋草和冬花,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比如草原上各种秋季野草、野花,比如耐寒的菊花、碧绿的小草。

第二,长江流域,霜冻现象出现较多,但因为温度、湿度比北方高,所以像秋天。在阳光明媚、温暖的时期,气候像初春和晚春的某个时候。树叶慢慢落下,可以延续秋天的色彩,秋兰菊花还在摇曳。虽然农田已经收获,但南方的土地往往在这个时候种上了蔬菜。即使闲置着,也有绿色的野草覆盖着田园。所以像春天一样。

三是气温普遍下降,但白天阳光明媚,大片落叶乔木凋零,无论南北都呈现出比深秋更加辽阔明亮的美景。

”他默默地倚着木门,突然写了一首有关西翠微的诗。

三径寒松雨淋,江边枯草卧斜阳。

孤烟白露树峰,飞鸟归红叶。

花园被冲洗干净,但菊花仍穿着碧绿的衣服。《初冬》 白玉蟾,宋代

初冬比深秋更美,当然前提是你是个身体健康、身体素质好的上班族,像林黛玉,秋分时节气温还在20度以上就开始咳嗽,初冬的她美得连一丝冷都受不了。不过,初冬的冷,对身体健康、身体素质好的上班族来说,其实也是一种凉意。

因为在这个季节,当你在田里干活或者快步行走的时候,你还是会出汗的。

于是,诗人劳累之余,便将头倚在院门上休息,望着远山、望着天空,诗意便油然而生。

这里丝毫不比陶渊明东篱下采菊、闲看南山差,却更富有层次的美。

看看这有山有水的地方,松林里还残留着秋雨的滋润,只是雨已停,天朗气清,河水和冬草躺在夕阳下,接受着余晖的慰藉,纯粹,美好,慵懒。

远处的山峰云雾缭绕,而云雾又恰好在两座山峰之间,使得双峰看上去就像仙女头上的发髻,真是仙境一般。

蓦然回首,只见倦鸟归林,归于尚有红叶掩映的枝头,鸟儿的羽翼如一个字,清晰地展开。

如果说陶渊明笔下的江南是蓝天、青山、黄菊三种颜色的话,那么他笔下的初冬田园,青山、白云、清溪、秋草、松树、红枫,沐浴在绚烂的晚霞之中,更是美不胜收。

更重要的是,陶渊明笔下的菊花在这里也能找到,虽然已是初冬,但花儿依然色彩缤纷,在夕阳的映衬下绚烂夺目。

相比于深秋,这样的景色多了一份静谧、空旷的美。

更何况,他忙碌了一天,正在休息,需要这种微凉的感觉,来调理身心。

“节日的物品随时都会变化,就像落日的出现一样。

晚霞叠翠,远处树木浅红暗红。

菊花带着冷露泛绿,芦苇在晚风中摇曳。

这瓶酒我要和谁分享?我的独立性是无穷的。《宋吴孚初冬山居诗十首:时事随时间而变》

农历九月是多事之秋,首先重阳节是重阳节的重要节日,重阳节讲究亲情团聚、友情友情,赏菊、饮美酒、尊老爱幼、宴饮、登山、联谊,人气总是高于景致,即便你突然觉得自己很美,也会在人群中感受到岁月流逝的伤感。

但初冬就不同了,景色比深秋更美,也没有太多的喜庆社交活动,这段时间真的能让人心平气和,如果你此时还愿意出去走走看看,恭喜你,江山就是你,你就是江山。

物候随节气而变化,在夕阳西下时远眺,初冬更显美丽。

远山苍翠,晚霞缭绕,却已然有种稀疏辽阔的美,因为远处的树木清晰可见,迎着太阳的地方,在夕阳下是金红色,背着太阳的地方,则是深红色,是夕阳拉开了树木之间的距离,几乎每一棵树都在你的视线之内。

脚下的菊花正带着寒露骄傲地绽放,不远处的水边,白色的芦苇摇曳着。

此时无需与他人一同享用,只需手握酒杯,站在那里,感受这静谧、集体的冬日,如同安顿自己的心。

人们都说秋天的落叶静美,其实冬天的色彩才是真正的静美,是一种静谧的美。

“重阳节过后,天气渐冷,我穿着貂皮大衣还是有些担心。

当我贫穷时,别人很难认识我;当我醉了,我心安理得。

万片红叶飘零,黄花羞于见,只见两三片。

破窗要勤补,不能让西风直视。宋·宋伯仁《初冬》

这首诗颇具人性化和乐观主义的色彩。

初冬到了,古人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富裕,所以买东西御寒,并不影响他们的生活。初冬,太阳还暖暖的,古人会打理房屋,看看屋顶有没有漏水,窗户有没有漏水,家里的衣服棉袄有没有够穿。就算你很有才华,也不能就这样躺在雪地里谈诗论画当做自己的生活。

宋伯仁生活虽然艰苦,但他更加热爱生活。

今年重阳节过后,寒风阵阵,雨水纷纷,他也想买一件貂皮大衣过冬,可是没钱。

没钱没关系,一要乐观,二要因地制宜,办实事。

于是他先喝了点酒取暖,然后就开始修缮自己那破烂的房子,比如修理窗户,这样当冷风来临时,就不会像杜甫那样直接冲进来,把屋顶吹掉。

此刻正是初冬,万紫千红的叶子已经纷纷飘落,只有两三朵耐寒的菊花还在顽强地绽放。

宋伯仁当然喜欢菊花,但是作为人他不可能像菊花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露天睡觉。

我喜欢它,但我还需要修理窗户。

他自嘲道,西风喜欢菊花,却未必喜欢他,因为菊花在风中骄傲地绽放,而他却只顾修窗户,躲在室内。

但这样的调侃,是乐观单纯的热爱生活,虽然贫穷了点,但依然向前活,熬过寒冬。

有时我觉得他一定是一边补窗一边自嘲,酒和劳作让他有了一种别样的诗意。

“萧瑟萧瑟的天气过去后,晴朗阳光的天气变得宜人。

霜冻已消,森林开始出现曙光,但十月仍是春天。

蝴蝶晚飞黄花上,大雁送来新白苇。

野性自然野性,与超脱尘世无关。《元代方兰初冬图》

初冬,正是江河湖泊水位下降,天高地低,景色萧瑟苍茫的时节。

但初冬的一场雨过后,白天天气晴朗,天空洁白,气温迅速回升,犹如初春。

就像是归零之后的重新启动,有一种清澈明亮的感觉。

比如远处的树林在霜冻之后变得更加稀疏。

但初冬的细腻特写,却像一张白纸上完美的文字,一只蝴蝶,几朵菊花,一只叼着芦苇飞过的大雁。

看上去很纯粹很美好,也很朴素,很多人觉得这是一种禅意,但是诗人自己却否定了这一点。

大自然有一种自然的本质和本质的浩瀚,这些美离人间并不遥远,是这个世界的底色,不需要刻意模仿,不需要刻意追求,只需要静静地去体会。

我喜欢最后两句话,这是对自然和精神的朴素看法。

冬藏之美,是天地克制、沉淀的气质,是浩瀚而真实的存在,是回归自然的本质,等待新的生机与繁华。这不是远离尘世,而是成就尘世。

这打的是谁的脸?那些想高尚、远离尘嚣的人,那些可以追求长生不老或标榜自己隐居高贵的人。真正的生活自然会带来真正的坦荡,就像大自然的冬天一样。

“黄色的花很适合孤独的人,所以我在这里建了一所房子,这样我就可以有邻居了。

我已吩咐寒山与他同气连枝,吩咐古逸与水竹同气连枝。

秋日归来,风霜渐远,宾客入内,惊喜新貌。

此情藏于清幽静谧之中,东篱千百年来未蒙尘埃。”明代郭志奇《初冬十二日,防水见花黄,喜气诗》

概念上,菊花是秋季的花,但实际上,菊花的品种和产地决定了它的花期,更何况是与9月十分相似的初冬,有的菊花在雪中绽放。

初冬虽似春,不及春日百花齐放,但凡有菊花之处,足以让人开怀大笑。

如十月菊花盛开,符合诗人隐居田园的愿望。

没想到这深山里十月也有菊花,要是我住在这里,能有菊花为邻,就已经很满足了。

这菊花有着寒山黄叶林般的气息,与竹林、与水一样,在这里绽放出向上的精神。

秋天过去了,它们也经历了风霜,没想到在这十月,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又能看见它们萌发的新嫩花蕾了。

这让我想起陶渊明喜欢菊花是有原因的,因为菊花和他一样,是真正的寒凉、苦涩、高洁,有着冰冷的外表和千百年来不变的美丽。

但郭志奇比陶渊明更传奇,他只是用冬菊作为自己的象征而已。因为他是反清高官,颠沛流离,饱受磨难,流浪山林,生活比陶渊明更艰苦,更有上进心,他用菊花来比喻,但实际上他远胜过冬菊。

他受人引诱,誓不投降清朝,于康熙元年被处死,终年55岁,是明朝千万文天祥中的一个。

“冬花黄,正适合隐士”这句话,让人能体会到他的心情,如果没有战争,他一定比陶渊明更热爱生活,更热爱美丽的风景,更热爱纯洁美好的大自然。

但他在民族危难之际,选择了挺身而出,他虽然走了,但他生动的诗文和情怀将永垂不朽。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初冬的美丽诗歌和句子?

初一生雪为你诠释诗歌里的爱与美。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