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汝南属楚、姜、申、蔡、道、方、柏子五国管辖。
秦始皇统一全国,废除封建制度,实行郡县制,设置36个县,汝南分设颍川郡、南阳郡、陈郡等。
汝南县始建于汉、三国、晋、隋。
唐初改汝南县为禹州,后唐肃宗改禹州为蔡州,属河南省管辖。
元朝,蔡州升为汝宁郡,汝南分为汝宁郡、南阳郡。
汝南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地处淮河上游丘陵平原地区,古代开发较早,距离统治中心较近,出过多达23个名门望族,本文将对这些名门望族逐一进行详细介绍。
汝南袁氏:妫满后裔,字伯袁。伯袁孙陶土随先祖袁字而姓。春秋时,袁氏承袭陈国相国之位,当时袁、袁互通,故袁、陶土又写作袁陶土。西汉初年,袁氏后裔郑氏去掉袁字的“车”部,以“袁”为姓。
袁氏主要县有陈县、汝南县、河南县、彭城县、东光县、京兆县、华阴县、太原县、濮阳县、陈留县、襄阳县、宜春县。殿堂分别为我学殿、守正殿、富国殿、陈君殿、汝南殿、三公殿、彭城殿、陈留殿、怀初殿、卫泽殿、解君殿、解将殿、解智殿。
汝南袁氏是东汉时期著名的世家大族,史载汝南袁氏多有留学生,曾任官职,遍布全国各地,成为官宦集团的领袖人物,东汉末年消失,祖籍在汝南县。
汝南周氏:周平王姬宜臼之子周烈,封为汝分侯,其后代周雍在位时,秦灭周,他的后代很多以前朝名称为姓,自称周人,族名有19个,即汝南郡、庐江郡、旬阳郡、临川郡、陈留郡、沛国郡、泰山郡、河南郡、淮南郡、永安郡、河间郡、临汝郡、华阴郡、河东郡。周姓除有以宗祠名称相同的郡名外,还有爱莲堂、西留堂、都由堂等,其中,最常用的堂名是西留堂。
汝南安城周氏的开国先祖是周平王幼子季烈的后代周雍,他的后代迁居安城。后来,汝南周氏成为中国古代的一个名门望族,也是郡姓中的佼佼者。
汝南殷氏:殷喾之子殷启,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商,其后代成汤建立了商朝。商王盘庚迁都殷,商商由此得名。齐后称殷启。商朝灭亡后,商人以原国名作为姓氏,自称殷,尊殷启为商祖。殷氏主要郡县有陈郡、汝南、琅琊、东海、兖郡、兖县。殷氏主要堂号有汝南堂、琅琊堂、东海堂、兖门堂、弘农堂、陈国堂、凤仪堂。其中殷氏汝南堂为瞻仰之用。
汝南蓝氏:陕西蓝田、河南汝南、湖北荆门、河北迁安均为蓝氏发祥地。汉代以前蓝氏主要繁盛于汝南县、中山县和东关县,三地为蓝姓的祖籍地,蓝姓在以上三地得到较大发展,后世在各地繁衍生息的蓝姓大都源于此三地,现今蓝姓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浙江、四川、重庆、湖南、湖北、贵州等地。
蓝氏主要堂号有汝南堂、中誉堂、德胜堂、中山堂、捷君堂等,其中蓝氏最重要的堂号是汝南堂和中誉堂,由汝南县先民所创建,一般认为汝南堂蓝氏都是昌祺公后裔。
汝南常氏:常氏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后常氏多定居河南,在汝南县、东海县发展,逐渐形成望族,史称汝南王、东海王。主要堂号有双智堂、茂荫堂、高勋堂、顿伦堂、汝南堂等,其中常氏的汝南堂是为了显赫而设立的。
汝南齐氏:田氏取代齐氏后,原齐国王室以国为姓,自称齐氏,尊姜太公为齐氏始祖。齐氏分布于中国各地,尤以东北三省及河北为多,以河南人居多。齐氏主要居住县有汝南县、高阳县、中山县。齐氏主要堂号有中山堂、高阳堂、汝南堂、监利堂。齐氏汝南堂系依祖名而立。
汝南何氏:何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头的姓氏群体,何氏先祖有何忠、何叔、宋木公、卞何等,同时何氏也是纳西族第一大姓氏。何氏所在县有代县、汝南县、西陵县。何氏主要堂号有汝南堂、代县堂、西陵堂、福鼎堂、绿绿堂、碧玉堂、永思堂、追远堂、忠信堂、洛阳堂等。其中何氏汝南堂是为了眺望而建。
汝南木氏:木氏是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其先祖有宋木公、木生、木古比里、尼雅赞木、郭嘉木章阿等,木氏郡县有河南、汝南、河内,本族堂号有河南、河内、汝南,木氏汝南堂以郡县为依托建立。
汝南魏:来源有三,一是周武王为其妃子儿子所赐的姓氏,二是贞奉之子贞勋根据其避难地名称而赐的姓氏,三是因三苗人居住地而衍生的姓氏,壮族、汉族、仡佬族、布依族均有此姓氏。魏氏主要居住的郡县有汝南县和临川县,魏氏主要堂号有汝南堂、临川堂、太师堂、金昌堂、三苗堂、见尚堂、敦本堂、仁义堂等,其中魏氏汝南堂是为了瞻仰而设立的。
汝南梅氏:商末,忠臣梅伯进谏纣王后死。武王灭商后,封梅伯后裔为黄梅忠侯,其子孙以祖先封地为姓。梅姓是用来指梅伯姓氏的先祖。现今,梅姓以安徽、云南、浙江、江西、江苏、河南等地较为常见。
梅氏主要居住的郡县有汝南县、宣城县、文山府、北海县。梅氏主要堂号有汉中堂、内江堂、麻城堂、文山堂、北海堂、宣城堂、汝南堂、济学堂、味贤堂、太公堂、毓庆堂等。其中梅氏汝南堂是为了显赫威望而设立的,又称上蔡堂、嘉州堂、龙山堂。北海堂后裔夏仁祖被封为汝南侯,堂号汝南堂。
汝南盛氏:盛氏祖先为周朝燕国赵公施,施因受封为赵公,又称赵公或赵公。赵公助周武王灭商,受封为燕公。盛氏子孙以祖先名字为姓,成了施姓。西汉元帝刘施为避讳,改施姓为盛,盛氏子孙尊赵公施为盛姓始祖。现今盛姓主要分布在湖南、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山东、河南、湖北、陕西、吉林等地。
盛氏主要居住的郡县有汝南郡、梁国、广陵郡,盛氏主要堂号有五源堂、广陵堂、汝南堂、梁国堂、才俊堂,盛氏的汝南堂是依据宗谱而设立的。
汝南嬴氏: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四子嬴叔为嬴侯,在今河南平顶山市新华区西阳镇,建立嬴国。嬴国灭亡后,其子孙,多以祖先封地为姓,称为嬴,世代相传至今,史称正宗嬴氏。
嬴氏主要居住的县有汝南县、颍川县、淮阳县,嬴氏的主要堂号有汝南堂、颍川堂、淮阳堂、则善堂、延义堂、报本堂、正德堂等,其中嬴氏的汝南堂,又称汝南府,即是依其见解所建。
汝南屈氏:晋武公取代晋朝后,仍定都于晋朝故都夷邑。留在曲沃的氏族后裔,以祖先的封地为姓,自称曲沃氏,后简称为曲沃。屈姓简化为单姓,世代相传至今,尊曲沃桓叔为屈氏始祖。屈氏主要居住的郡县有平阳郡、雁门郡、陕郡、安康郡、汝南郡。曾封平阳厅、雁门厅、陕城厅、金昌厅、金州厅等。
汝南米氏:米姓起源于夏朝,是以职业和职业对象为依据的姓氏。上古时期,耕种米的族人富足兴旺,后世以他们的职业为姓,米姓世代相传。商周时期,有米国,人民以米为姓。米氏主要分布在东海、汝南两郡。
汝南杨氏:顺帝时,杨炎精通音乐,将竖琴改成二十五弦,其子孙以祖先字为姓,遂成为杨氏。杨氏后裔以杨炎为杨氏始祖。杨氏主要居住县有汝南县、河南县、钱塘县。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杨氏主堂名五柱堂。
汝南冼氏:帝喾大臣冼丘黑、商朝大臣武贤,历来被视为冼姓的始祖,为冼姓后裔所公认。冼姓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原籍山东、河南,汉代以后在汝南郡形成望族,后因战乱、官场等原因,逐渐迁徙至江苏、山西等地。
冼氏主要居住县有汝南县、江陵县,冼氏主要堂号有汝南堂、养根堂、涵香堂、正肃堂等,其中冼氏的汝南堂是依先祖的宗谱而设立的。
汝南廖氏:蜀安,黄帝后裔,夏朝时封为辽国,故称廖蜀安。春秋时辽国为楚国所灭,其后裔以国名为姓,称为廖。廖蜀安为开国君主,被尊为辽姓始祖。现今辽姓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西、湖南、四川四省,其中广东是辽姓最大的省份。
廖氏主要居住县有汝南县、武威县、巨鹿县。廖氏主要堂号有武威堂、适才堂、汝南堂、国烈堂、忠祥堂、秭归堂、万石堂、清吾堂、青吾堂。汝南县是廖姓最早的发源地。汝南堂是廖姓人以其祖先的发源地汝南县为堂号而起,是廖姓最古老的堂号。
汝南沙氏:沙氏后裔尊奉神农氏为沙姓始祖。炎帝为族长时,有大臣名为叔沙,其后裔简化其祖先姓氏,改单姓沙。相传为最早的沙氏家族,为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沙氏主要居住县有汝南县、东关县。沙氏主要堂屋有汝南堂、东关堂、济民堂等。堂屋名即汝南堂,是依家族名望而建。
汝南居氏:后稷孙陶出生时手掌纹路似古字居,故取名居陶。居陶后来成为周人的领袖,他的后代就以居为姓。因此居氏后裔都尊居陶为居姓始祖。居氏主要郡县有汝南郡、山阳郡、西平郡东莱郡。居氏主要堂号有汝南堂、山阳堂、西平堂、东莱堂、清河堂等。其中居氏汝南堂为瞻仰之用而设。
汝南盖氏:商朝时,东方有盖国,后封给周公长子伯秦,成为鲁国。后来有人以镇名作为姓氏,那就是盖氏。盖氏主郡为渔阳。盖氏主要堂号有渔阳堂、洛阳堂、汝南堂、崇贤堂、多士堂等,其中盖氏汝南堂,为瞻仰而设。
汝南商氏:唐尧封邑多邦,齐国在今陕西商县一带封地。齐国后裔说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商汤为周所灭,商朝后裔以故国名作为姓氏。战国时商姓已分布于河南商丘、陕西商县、山东曲阜等地。汉代商姓已传播至河南平舆,商氏发祥于豫鲁交界的陕西西安、河南濮阳一带,后发展成为当地望族。以上三地古代分为汝南郡、京兆郡、濮阳郡。因此商姓后世有汝南、京兆、濮阳之称,兆、濮阳是其郡名、堂名。
尚家主要殿堂有汝南殿、京兆殿、濮阳殿、追远殿、性烈殿、三元殿、两贤殿、金盖殿、好逸堂、续止殿等,并设眺望厅。
汝南颜氏:春秋时期,孔子有弟子三千人,他最杰出的一个弟子名叫颜延,又名子游,才华横溢,名声显赫,他的后代就以他名字中的“颜”字为姓,称为颜氏。颜氏后裔以颜延为颜氏始祖。颜氏主要郡县有汝南郡、吴郡,颜氏主要堂号有汝南堂、吴郡堂,其中颜氏汝南堂因祖先而得名。
汝南许氏:尧舜时期,昆吾氏首领许由是当时的大圣人,死后葬于稷山。后人多将许由视为许氏始祖。夏朝昆吾氏被商汤灭亡,后人迁徙到河南许昌。许氏主要居住的郡县有颍川郡、汝南郡、高阳郡、河南郡、太原郡、会稽郡。许氏主要堂号有喜尔堂、德仁堂、巡谷堂等。
宋代汝南有周、常、元、尹、齐、何、木、兰、魏、梅、盛、英、曲、米、杨、咸、僚等23个姓氏。但宋代以后,中原动乱,王朝统治重心南移,汝南的区位优势消失,难以滋生世家大族,世家大族也不断衰落。
你不会知道,直到你看到它
原来周围有很多人
都是名门望族的后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