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江到塞纳河人物专访:杜青钢的法国文学之路

日期: 2024-11-07 12:10:38|浏览: 6|编号: 7853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从长江到塞纳河

独家专访丨杜庆刚

塞纳河河畔

杜庆刚1959年出生于武汉,1986年赴巴黎第三大学深造,198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法博士研究生项目。 1990年获得法国政府奖学金到巴黎第八大学学习。 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 1999年作为引进人才调入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译有《米肖诗选》、《雨果诗选》,着有《文字环游世界》、《左岸和右岸:法国文学故事》等。荣获法国棕榈教育军官奖章。现任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中国龚古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

研究方向:法国文学、法国文化、中法文化比较

01

“我是一块砖头,我可以把它搬到任何需要的地方”

现就读于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中部

学习法语,当时我别无选择。从小学到武汉的一所外国学校,我是学校推荐的,只面试过一次。格式也很简单。考官问了我两个问题。首先,我必须看报纸,看看我的舌头是否卷曲或是否结巴。第二阶段,考官问,你为什么想学外语?我说是为了贯彻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线,拯救世界四分之三的人民脱离水深火热。再问:中国为什么要造原子弹?我回答:为了反对帝修!武汉外国语学校录取了我,入学后安排我学习法语。我愉快地学了法语。有一次,一位法国记者在采访中问我为什么选择法语。这个“选择”让我很困惑,因为当时我们不知道什么是“选择”。当时流行一句口号:我是一块砖头,完全服从革命,可以搬到任何需要的地方。

课本上的内容我记得很清楚。第一节课我们喊“Vive le pré Mao”(毛主席万岁),第二节课我们喊“Qu'il vive très”(祝老人长寿),然后“J' aime” la Place”(我爱北京天安门)。我馆唯一与法语相关的读物是《毛泽东选集》法文版《北京》和新华社法文稿件。我很幸运。我在交通路外文书店买了一本盗版的《Le Petit》(小拉鲁斯词典)。后来,我在中央报刊亭找到了一份法国报纸《红色人性》。我每周总共买了150期,其中100期是与中国时事相关的。文笔优美,语言真实。我能背诵六十篇、七十篇文章。

教材方面,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影印本《法语语言与文化》。原版主要讲述了一个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家庭来到巴黎并介绍巴黎的故事。激发了我对巴黎的向往。教材中还有很多法国文学作品的节选。我读的第一首法语诗是普雷韦尔的《Dé du matin》。这是一首写日常生活的诗,给我的感觉不一样,因为我们当时写诗的方式很夸张,比如:站在火前,一个工人拿着铲子,一把铲子,红色的。 。火焰照亮了他的胸口。再比如,把一朵棉花花装进袋子里,压下去,使卡车两端向上倾斜,高出云层。没想到,法国人可以一边喝咖啡,一边写诗,津津有味地享用。更没想到的是,法国的老百姓每天都可以喝咖啡,喜欢加糖就加。那时,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是按计划供应的,糖很贵,每个人每个月只有五两油、半斤肉丝、豆腐块、一块肥皂。原版教科书打开了我的视野。

从中学开始,法语就在我的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它给了我一份工作,我可以毫无问题地养家糊口。即使我的妻子不工作,我仍然可以养活她。靠法语发财是不可能的。但我很高兴我的爱好和事业结合在一起。法语也给了我另一种世界观和另一种思维方式。当我用法语写作时,我通常很有逻辑性,但当我用中文写作时,它就模糊得多。汉语非常灵活,一个词根据它所在的位置有不同的功能。法语强调性、数、连词和逻辑词的使用。汉语中的“因为”和“所以”这两个词都受到西方语言的影响。西方语言强调逻辑,而汉语则强调图感。我在两种相辅相成的语言之间游走,法语对我的写作风格做出了重要贡献。

02

《从长江到塞纳河》

1986年,我第一次去法国,一呆就是六年多。刚去的时候,对法国还有很多误解。长期以来,国内宣传大力宣扬,除了中国人之外,世界上四分之三的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法国有钱人,但只是少数。绝大多数人受到压迫和剥削,过着不如牛马的生活。报纸杂志刊登乞丐照片,给人一种法国到处都是乞丐的印象。改革开放后,媒体还是比较客观的,但那些根深蒂固在脑海里的东西一时难以消除。我记得很清楚,去法国之前,国家给了我800块钱的装备。买完生活必需品后,还剩30元,就买了10包方便面。当时方便面是一种高档食品,可以泡着吃,也可以干着吃。我心里幻想着,如果我遇到一个乞丐,我就给他一个,一个一个地救。当飞机抵达戴高乐机场时,我傻眼了。大厅里的每个人都红着脸,衣服比我们穿得好,花花绿绿。我在街上开了一个多小时,却没有看到一个乞丐。我问接待我们的法国女士,这只是一小撮资本家吗?女士回答:不,他们和你我一样,都是普通的法国人。

杜老师钢笔画

我在法国的那些年,法国还处于辉煌30年的余波之中,社会相当繁荣。我每月获得 2,800 法郎的奖学金。在中国,我当过讲师,月薪只有54元。在法国一个月的奖学金相当于在中国近四年的工资。因此,我尽量节俭生活。我已经一年没有去咖啡店或看电影了。交通基本靠步行,同胞们头发长了就互相剪头发。 20世纪80年代末,我在武汉大学攻读中法博士研究生。法国教授的工资是中国教授的100多倍。现在我的工资比我在法国的导师还高。我非常感谢邓小平。得益于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如此快速的进步,这也是人类文明的奇迹。

第一次去法国时我就像一个乞丐,但现在不同了。当我请法国人吃饭时,他们非常慷慨。他们请我时通常只点一份主菜,但我请他们都吃全套。每到一处,我常常和大家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讲故事,非常过瘾。所以法国人特别喜欢和我一起玩。总而言之,我感觉更加自信,大家相处也更加平等。我之所以有信心,除了经济状况的好转之外,还在于我一直在努力学习。我不仅了解法国文学,而且对我国文化也有深入、系统的了解。

03

“文学就像地球一样是圆的”

法国文学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我最初的灵感就是那本教科书。因为里面有很多法国文学的片段。我记得很清楚,读的第一篇短文是维克多·雨果《海上劳动者》中的一个片段:一个人被困在松软的沙泥里,越陷越深,最后一挥手就失去了生命。然后是普雷维尔的诗歌和许多大师作品的节选。 20世纪70年代末,我在四川以外阅读的第一本法国文学书籍是赵俊信的《法国文学作品选读》。这本书的需求量很大。有同学让我提一个要求,民以食为天。当时有一种高档饮料叫麦乳精,两块钱一瓶,相当于今天的200块钱。那时我的生活费每个月只有17元。我的同学让我读两个小时。我得给他泡一杯麦乳精,还得加两勺香精。读完这本书,我喝了两瓶麦乳精。为了收回成本,我把作者介绍全部抄了一遍,很多精彩的读物选集我都能背下来。花钱读的书特别有效。

20世纪70年代末,一位来自川外的女外教。她是瑞士人,家庭相对富裕。她带来了 4000 本书,其中大部分是法国小说。我模仿波德莱尔,写了几首法国诗。外教很惊讶,让我当她的图书管理员。外教的生活条件非常好。她住在重庆最好的酒店。学校提供一间办公室和一间书店,书店有七个大书架,里面存放着她所有的书。有睡觉的沙发,还有做饭的电炉和水槽。外教给了我钥匙,我就经常躲在那里学习,有时熬夜。

我读的第一本完整的法国小说是纪德的《田园交响曲》。我在书店呆的五年里,完整地读了七十、八十本小说,断章取义的也有几百本。还有一点我当时没有认为是学习,后来在我的法语教学和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我当图书管理员的时候,每次同学还书,我都会问,有多兴奋?他们认真地给我背诵、点评。在四川以外的日子里,有数百人给我上课,至少上千节课。这段经历为我以后教授法国文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当时什么也没想。

我驻扎在机关图书馆的五年里,每天都要和外教讲法语近两个小时。这次谈话很快提高了我的法语口语能力。我们现在和你不一样了。我们没有像你一样有这么多的学习方法。书籍是我们最大的精神财富。录音机短缺。每天都很难听到外国声音。我很幸运能够经常和外教交谈。我非常感谢我们的法语外教,她的名字叫Marie-!

左:杜老师的画作

右:杜老师和程静老师合着

《左岸、右岸:法国文学故事》

今年我被评为法国中国校友会15名优秀校友之一,相当于法国最好的三名学生。他们选择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成为了龚古尔文学奖中国评选委员会主席。由此可见,法国人对文学特别重视。所以我经常告诉学生,以后和法国人打交道的时候,要多读一些文学作品。学习语言离不开文学作品。无论打开哪个国家的语言教材,主体永远是文学作品。可以说,法国是世界上最有文学气息的国家。它的几位总统都写过小说和回忆录。在法国,只要我说几句话,大多数小问题就可以解决。第一句话是,我是在中国的法语老师。第二句话,我在华中地区教法国文学已有42年了。事实证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例外。

我的博士论文,是米修写的,涉及到东方文化的大片领域,特别是老子、禅宗、汉字。要从这三个方面解读米修的诗歌,必须对当地文化有深入而广泛的了解。徜徉在中国古籍中,我发现我有很多宝藏。后来我清楚地认识到,如果我对自己的文化不够了解,我在学习外语方面就走不远。前段时间,中央广播电台请我讲讲老子和禅宗。我以故事的形式开发了它,吸引了很多国外观众,下载率飙升。许多人给央视写信对节目表示赞赏。也有人给我留言,问我为什么诠释得这么生动。我回答说我一直在读《老子禅》,有中文版和法文版。 《道德经》是我的床头书。平时我觉得没什么,但是到了某个时候我才意识到,这只是积累。我相信学习外语的人一定对自己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还有一点很重要,当你用外语阅读自己国家的文化时,你会看到在这座山上看不到的场景。这也是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功能。

中国和法国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常说法国是欧洲的中国,中国是亚洲的法国。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我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关键在于笛卡尔强调一种理性,强调方法论,强调证据,一步步走。要深入了解中法文化的异同,必须仔细阅读笛卡尔的著作,最好是原文。法国文化有两个起源,一是高卢精神,即求实、乐观、幽默;二是骑士精神,即礼貌、精致、尊重女性。第三是罗马文化——法国被罗马统治了400年,第四是基督教。最后加上笛卡尔。这五件事构成了法国文化的重要特征。

中法文化存在一定的同质性。让我举个例子。老子提倡和弘扬阴的智慧。他以阴克阳,强调母性,口口声声说弱者比强者强。我研究了《道德经》的法文译本,发现老子教义中的几个关键词,如voie、vertu、eau、mère等,都是法语中的阴性词。这是一个深刻的共鸣:在德语中,月亮是阳性的,太阳是阴性的。

换句话说,中国要走向世界,就必须从笛卡尔的方法论中汲取营养。一个多世纪以来,我们一直在走向逻辑。最大的标志是我们的语言。我们使用了太多逻辑词,例如“因为”、“所以”和“因为”。我们的学术语言更接近西方,这是一个值得欢迎的补充。西方也在向我们学习,特别是向我们的道禅学习。人类要想健康发展,就必须在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冲突、融合中前进。

04

《行走在长江与塞纳河之间》

改革开放,让中国文学走向了世界。 1982年至2012年,法国共翻译出版中国文学作品387部。所有名人都推出了它。译有贾平凹、莫言、余华、毕飞宇、冯骥才、迟力、刘兴隆等人的作品十余部。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捕捉一个地方的灵魂,外国人想知道中国正在发生什么。 《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等电影在法国上映时反响热烈。一位法国导演看了《活着》,曾经对我说,没想到中国人能拍出这么好的电影。可惜近十年来,这样的作品越来越少见。

中国文化对法国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道德经》在法国就有96个译本。很多法国文人都读过《道德经》,卢梭早期的著作带有明显的老子色彩。西方强调理性,但后来发现光有理性是不够的。许多艺术已经开始走向抽象。这种抽象是对象旭的一种努力,老庄禅中象旭的智慧弥补了它们的不足。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相机的发明。无论你的画多么逼真,它永远不会比相机更好。

谈到中法教育体系的比较,作为一名教育家,我认为中国教育有其特色和优势。各种基础很扎实,但只针对高考就太极端了。西方教育非常重视实习,这是好的。我们倾向于形式主义,过分强调知识的获取,过于依赖记忆。现在获取知识的渠道太多了。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与人打交道。只有真正接触社会,学生才能懂得如何​​适应环境,如何与人交往。这非常重要。只有实践了,你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西方对实习的重视值得学习,双方可以取长补短。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我是见证者。我最深刻的见解是:我们从不平等走向平等。法国人一开始和我们说话的时候还有些傲慢,但后来逐渐平静下来。中国发展很快,我也见证过一段时期的嫉妒。当一方突飞猛进的时候,另一方总是难以为继,暂时不平衡。当前中美关系更加稳定、更加健康、更加辉煌,这也体现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杜老师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

今年也是武汉大学与法国合作44周年。我想在过去四十年的合作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武汉大学与三所法国大学合作举办的中法博士生项目。分为语言文学和数学两个专业。这个班出了胡思社、吴红淼、董强、王栋梁、田庆生、王晶等国内法国大师。我也可以凑个数。中法文学博士班已运行七年,为我国法语教学和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堂课也对武汉地区的中法合作产生了积极的辐射作用。神农汽车地处武汉,受益于该级别。近二十年来,中国在法国影响最大的是孔子学院,加深了法国民众对中国的了解。相应地,法国也有法语联盟。

我始终认为,中法两国代表着地球上两种重要的文化形态。两国的成功交流融合,将有效推动世界文明进程,丰富地球人民的生活。法国开启了现代文明,我们拥有灿烂的古代文化。通过彼此的碰撞与碰撞,融合或融合或分离,我们才能更准确地认清自己的本质,醒悟到自己的糟粕。与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相结合,我们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将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尾”

转载请联系武汉大学

中法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法国研究中心授权)

材质 |朱玉和

文字|杜庆刚

采访 |叶雨辰和蒋洁宇

图片| @武大杜庆刚

排版|李胜泽

评论 |段凡姜婕妤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