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交易平台禁售物品泛滥,审核规则漏洞百出

日期: 2024-11-09 09:06:33|浏览: 25|编号: 7897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销售各种“你知道”的产品并在几秒钟内通过审核是没有用的。

二手交易平台违禁品泛滥

● 无论是法律法规明确禁止私售,还是二手交易平台在其规则中禁止发布,这些违禁物品的交易在二手平台上都十分猖獗。

● 平台设置了禁用词。如果商家发布的信息中含有违禁词,该商品将不会直接发布。买家与卖家沟通过程中,如果触发禁止词语,系统也会提示您。但在实践中,现有的平台审核规则似乎存在不少可被利用的“漏洞”。

● 也有一些非常明显的违法产品描述,没有得到平台审核的重视。例如,处方药属于违禁物品,但物品放行信息中直接注明“感冒药”和“发烧药”,放行时并没有堵塞。即使发布后24小时,相关商品链接也未得到平台处理。

● 平台应在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等相关规定、履行合规义务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准入门槛,加大对卖家和销售商品的监管力度,不断探索和完善审核方式并对违法违规信息进行审查。提高数据追踪能力的机制

记者 孙天骄

“是医院给的,不能全部用,如果想私聊的话,可以去要。”

“二手摩托车车牌架,懂了自然就懂了,懂了请联系我们。”

……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在浏览多个二手交易平台时,发现不少类似模糊不清的物品描述。你到底“知道”什么?带着疑问,记者联系了多位卖家,发现上述描述对应的物品均为处方药以及假摩托车、汽车牌照。这些物品的销售是法律法规和平台明确禁止的。

近年来,二手交易平台的出现,为很多人处理闲置物品提供了新的渠道。然而,记者这几天的调查发现,二手交易平台上销售违法产品的情况十分普遍,包括假货、盗版、婴儿奶粉、处方药等,还有涉及色情的物品。低俗庸俗、侵犯他人隐私、宣扬封建迷信等,更有什者,警用装备、假证件等还可以通过暗码检索,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秩序和消费者安全。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信息聚合性和虚拟性,以及卖家进入门槛较低,二手交易平台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来销售违法产品,严重损害电子行业。对整体经营环境要坚决查处、取缔。

变相列出违禁物品

违反规则并违反法律

一瓶钥匙扣大小的防狼喷雾,一根强光与电结合的高能防身电棍,通过普通物流就可以送到你家。而此类物品交易发生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

1月29日,记者在浏览某二手交易平台时,看到一件自称“专业自卫装备”的物品。点击物品链接,信息很少,只有“自卫”“专业”“高强度”等模糊描述和一张图片:一堆自卫装备,上面写着“详情+v”私聊(即添加私聊“账号)”。

记者添加该账号为好友后发现,该账号专门销售各种安防设备,不少物品上还贴有“防盗”标志。当记者询问时,对方直接推荐了一瓶防狼喷雾剂和防狼电棍的300元组合套餐,并连连承诺:“防狼喷雾剂可以通过地铁安检,而且防狼喷雾剂可以通过地铁安检。”电棍威力极大,可以让人瞬间失去知觉。”

记者选定具体商品后,卖家向某二手交易平台发送了购物链接。链接显示,该商品为“999纯银100克”,标价300元。

卖家还表示,如果买家只购买50元的防狼喷雾,需要拿另一个商品“皮卡丘小熊”的链接。

记者查看卖家出售的商品发现,在售的100多件商品中,反复出现“皮卡丘小熊”、“999纯银100克”等商品的图片。据卖家介绍,75元的“女士纹身贴”和190元的“立式饮水机”都是伪装成他的“保安生意”。

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出售防伪物品并非孤例。记者用“自卫”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不少可疑物品。

专家指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严禁非法制造、销售枪支弹药、爆炸物、管制器材等。高强度电击枪和防狼喷雾应列为管制装备。如果“自卫装备”是警用装备等,则不能随意买卖,否则涉嫌违法犯罪。

此外,很多不应该存在于二手交易平台上的物品也能随机找到。

记者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搜索关键词“车牌”。搜索结果显示,有不少描述为“全国车牌都有”的物品。记者进一步咨询卖家发现,卖家出售假车牌,包括汽车牌照和摩托车牌照,根据车牌种类不同,价格从50元到350元不等。卖家还可以制作假的机动车驾驶证。一位卖家信誓旦旦地说:“有了这个车牌,过高速公路、进入停车场就没问题了。有了驾驶证,交警就看不到了。如果钱够了,驾驶证就可以了。”会没事的。”这也是可以做到的。”

记者随后将卖家发来的样图发给了交警。交警表示,驾驶证字体明显不对,“一看就是假的”。在交通执法工作中,很容易发现假车牌和挂假牌照的车辆。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属于交通违法行为,将受到严厉处罚。这种制作、销售假证的行为也将受到公安机关的处罚。调查。

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搜索相关奢侈品包包、手表时,不仅能看到售价数百元的“山寨货”,有的卖家甚至直接打出“高档手表,款式全都是”的标语。可以的话,如果你有照片,我就给你。” ”。

记者注意到,虽然在二手交易平台上直接搜索“香烟”、“电子烟”很难找到相关商品,但二手交易平台上出售烟盒的商家却大量存在。 。经过进一步交流,不少“烟盒收藏家”表示,香烟也可以直接出售。此外,记者直接搜索电子烟或烟弹的品牌名称,搜索结果显示大量电子烟卷烟产品,包括国家明令禁止的果味电子烟。

大量已开封但未喝完的婴儿奶粉、医院开出的处方药、号称“正宗工厂生产”的名酒、各种来历不明的食品药品……法律是否禁止私自出售法规、或二手交易平台上的规定均禁止发布,这些违法产品的交易在二手平台上十分猖獗。

平台审核仍存在漏洞

使用暗语逃避监管

记者咨询相关平台客服了解到,目前二手交易平台对卖家发布的物品信息主要采用系统审核和人工审核的方式。某二手交易平台工作人员介绍,所谓系统审核,一方面是平台设置了禁止字样。如果商家发布的信息包含违禁词,他的商品将不会被发布。另一方面,买家与卖家沟通过程中,如果触发禁止词语,系统也会提示。人工审核会“巡查”平台物品信息。当发现敏感词或收到相关举报时,审核人员将进行进一步核实和处理。

但在实践中,现有的平台审核规则似乎存在不少可被利用的“漏洞”。

当记者尝试在二手交易平台发布一件物品,并在物品介绍中填写“警服、军装”并提交发布时,系统自动弹出窗口,显示“根据《军装管理办法》规定”,不得出现军装、军用品、军品等不当描述。”因此此类项目不能发表。而如果填写“防狼电棍、防狼喷雾剂”,页面顶部会直接显示“禁止销售管制器材”。

不过,记者只需对上述文字表达进行简单处理,整体意思不变,就可以顺利发布。并且图片可以随意选择。点击发布按钮后,条目链接秒级审核通过,显示“发布成功”。

还有一些非常明显的违规产品描述并未受到平台审核的重视。例如,处方药属于非法产品,但记者在物品发布信息中直接注明“感冒药”和“发烧药”,发布物品时并未受到任何屏蔽。即使发布后24小时,相关商品链接也没有被平台屏蔽。处理。另一个例子是禁止个人销售的电子烟。只要指定某个品牌,就可以找到该品牌的大量电子烟在售,而且图片均为实物电子烟。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1年,江苏省消保委就发布了一份消费者调查报告,揭露了二手交易平台销售违法产品的情况。随后,江苏省消保委针对二手交易平台消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对涉案12家二手交易平台进行了网上集体公开约谈。 12家平台表示,将在规范平台内信息发布机制、加强平台内用户资质审核等方面加强整改。

此外,在很多二手交易平台上,当用户注册账户并列出相关物品时,会被要求确认社区规则,规则中详细列出了违规物品。例如,某二手交易平台结合法律法规,在《社区信息发布标准》中列出了13类禁止商品,其中包括色情低俗商品,涉及个人隐私、安全等。

一方面,二手交易平台设立了发布规则和审核机制,但另一方面,违法产品仍在销售。对此,北京律师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吴迪认为,二手交易平台上违法产品的泛滥令人震惊。人们的担忧凸显了监管和平台管理的缺陷。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对社会秩序构成威胁。社会各界应更加关注二手交易平台,共同推动建立更加安全、透明的交易环境,保障市场秩序和公共安全。

那么,卖家在二手交易平台销售违法产品时需要承担哪些责任呢?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与法学院副院长任超教授认为,二手交易平台上的买卖与正常的网购存在一定的区别。并非所有二手交易平台用户之间发生的购销纠纷都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因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范的是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所谓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或者服务的生产、销售的活动。提供服务应该是持续性的,但建立二手交易平台的初衷是为个人卖家出售闲置物品提供渠道。因此,很多二手物品的交易都是零星的。这样一来,相关纠纷就不能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反,它将作为一般民事合同或侵权纠纷处理。

“因此,关于卖家和平台的责任,需要根据其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提供商品服务的性质和频率来判断其是否为经营者。如果是经营者,可以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但如果只是普通、偶尔的卖家,就只能根据民事法律规定进行调整了。”任超说​​。

北京市金诚通达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国栋认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在二手交易平台销售违法产品的卖家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二手交易平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承担《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规定的相应法律责任。有关部门可以责令限期改正、警告、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另外,根据销售违法产品的具体情况以及二手交易平台是否明知甚至协助销售违法产品,二手手交易平台还可能面临承担相关刑事责任的风险。

压实责任,强化监管

提高数据跟踪能力

对于如何应对二手交易平台违禁品乱象,受访专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任超看来,虽然平台设置了禁售,但考虑到销售这些违法产品所带来的极高利润,很多人在利润的驱使下铤而走险。虽然二手交易平台普遍设有封禁文字过滤系统,但卖家通过模糊描述、码字提示等方式规避平台过滤系统,或者在详情页图片上用文字打印真实服务,导致平台被封禁。过滤系统这个词很难识别。同时,不少平台卖家的准入门槛较低。有些平台甚至采取先进先出机制,对卖家没有严格的评价和惩罚制度。即使这些卖家被举报,也无法及时处理用户的举报信息。卖方处以巨额罚款。

“需要看到的是,二手交易平台本身就具有环节分散、交易隐蔽的特点。例如,卖家将禁止视频存储在网盘上,然后通过外部社交软件进行交易。这种跨平台的治理难度很大,也给二手交易带来了负面影响。平台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超说​​。

任超认为,在电子商务法的基础上,应尽快出台二手交易平台的相关标准,制定包括信息发布、用户资格审核、退换货规则、资金安全和消费等在内的相关规则。维权工作应进一步完善,加强行业监管。监督约束违法行为,提高行业治理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二手交易平台的准入门槛要提高,卖家申请加入平台要严格审核,切不可让平台准入门槛成为无用之物。”任超表示,要不断完善平台抓拍违法产品宣传口号的技术,打好与违法产品卖家的狙击战。此外,平台的禁词过滤技术往往跟不上非法产品卖家采取新规避措施的速度。它还需要依赖买家的投诉。平台要建立和保障投诉渠道畅通,及时处理用户投诉。必须对违法产品销售者实施处罚。平台上可以建立红黑名单和卖家诚信评价机制。对于违法违规的用户,可以采取平台公示名单、减少算法推荐等处罚措施。

张国栋还认为,平台应在按照《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履行合规义务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准入门槛,同时加大对卖家和所售产品的监管力度。 ,不断探索完善违法违规信息。审计方法和机制,提高数据跟踪能力。有关执法部门要继续加大对利用二手交易平台为工具的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从源头上杜绝违法产品乱售行为。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公众的法制教育,让更多人知道哪些物品可以买卖,哪些物品不能买卖,减少因“无知”而产生的违法行为。

“建议制定二手交易平台相关规则,明确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责,建立行政部门与二手交易平台的合作监管体系。”张国栋说道。

吴迪认为,平台应积极与执法部门沟通配合,配合调查和打击违法行为。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形成联防联控协作体系。同时,平台应对卖家身份进行更严格的验证,确保卖家了解并遵守法律法规。加强对销售人员的培训,增强其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手交易平台违法产品泛滥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通过法律手段、技术手段和行业自律相结合,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这样才能有效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吴迪说。 (法制日报)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