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大金增资中国业务: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新机遇与战略调整

日期: 2025-01-17 12:09:34|浏览: 19|编号: 9157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一些日本企业减少了对中国核心零部件生产的依赖,松下、大金则加大了对中国业务的投资。他们在中国看到了哪些新机遇?

以前,中国游客去日本旅游,喜欢带日本产的电饭锅回来。也许,这将成为历史。日本领先的家电公司松下正在将其日本电饭锅的生产转移到中国。

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近日向第一财经证实,松下正在加大在华投资力度,将在2022年至2024年三年内投资超过500亿日元,新建或扩建10家以上电器和空调。设备厂。另一家日本企业大金也准备在广东惠州建设新的空调工厂,计划于2024年10月投产。

受中美贸易摩擦、COVID-19疫情、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日本企业全球供应链实施“中国+1”布局、“摆脱对中国依赖”的呼声日益高涨。 “2022年”的呼声会更大。据日经新闻报道,安川电机董事长兼社长小笠原宏表示,该公司正准备将逆变器等核心零部件的生产返回日本,以减少对日本的依赖。 中国。松下、大金等此时都在加大对华投资,可见中国市场对于很多日本企业来说仍然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这些坚持长期投资的企业在中国看到了哪些新机遇?

在中国增资的考虑

这是松下18年来首次在中国新建家电工厂。根据公司规划,2024年浙江新工厂投产,松下将建立微波炉、电饭锅等烹饪电器年供应规模达到20亿元的体系。除了在广东的美容电器工厂建设新工厂外,还将扩建在广东的空调工厂。

松下控股董事、全球副总裁、中国东北亚区总代表本间哲郎1月13日书面回复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将电饭锅生产线转移到中国杭州并不是最近的决定。决定。疫情发生后,松下控股经过长时间研究最佳产品生产地点后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本间哲郎透露,这一决定取决于三个考虑。一是松下在杭州综合保税区已经拥有法人公司;第二,松下杭州公司拥有500多名专业家电技术人员;第三,目前全球一半以上的电饭锅产量是在中国生产的,特别是华东地区有很多供应商,可以提供高质量的零部件和材料。

“未来,松下的电饭锅生产基地将集中在中国杭州和印度钦奈。”本间哲郎表示,印度的劳动力成本更便宜。中国在保税区、技术、供应链等方面有优势,这些优势弥补了人力成本。

对于日本供应链摆脱对中国依赖的呼声,本间哲郎去年11月第五届进博会开幕前接受第一财经在线采访时表示,自1970年代以来,日本也经历过贸易摩擦比如20世纪70年代的电视、80年代的录像机、90年代的手机,引发了贸易战。

“对于松下来说,我们最基本的理念是‘在哪里生产,在哪里销售’。我们看到中国国内的供应链非常强大,我们非常愿意积极发挥中国供应链的优势。”简遮浪说道。

他当时表示,自两年半前疫情爆发以来,松下一直努力在面向中国的产品中尽可能避免使用进口零部件。因为疫情的原因,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尽可能在中国生产的时候,多使用在中国可以买到的东西。

本间哲郎表示,“我们愿意将中国生产的相关产品应用到世界各地,我们在这方面的态度没有改变,即使疫情结束后,我们也不会改变供应链上对中国的态度。”看法。”

对中国供应链和市场潜力的看好也是大金加大在华投资的重要原因。

大金空调(惠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0月,由大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拥有,注册资本17.5亿元人民币。继在上海和苏州建立大规模生产基地后,大金空调将利用华南地区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优势,在惠州建设其在中国的第三大生产基地。

大金空调投资在惠州建设的华南生产基地项目占地约330亩。将于2023年2月开工建设,2024年8月投产,将在华南地区建设VRV家用空调、变频P板等生产基地和销售。中心、物流中心,最终实现产供销一体化运作。预计达产后年营业额将达到70亿元。

据研究机构工业在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家用中央空调国内销售额为505亿元,同比增长5.2%;出口金额59亿元,同比增长39.5%,内销和出口销售总额564亿元。同比增长7.9%。

“受疫情影响,大金2020年和2022年在中国的销量有所下降,但大金一直是中央空调市场最重要的品牌之一。”工业在线分析师费腾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大金为了扩大惠州产能,已购置22万平方米土地,计划于2024年投产,这表明大金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以及未来的市场需求。 “目前,日本企业普遍看好中国市场。东芝、三菱重工、海尔、海信日立等品牌进入中国后均做出了扩大产能的动作。在中央空调产品市场,用户已对日本品牌的认可度很高。”

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家电分会秘书长周南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疫情前后,中国作为全球家电制造和贸易中心的地位工业保持稳定。美国的301关税以及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制造业的崛起产生了影响。不过,中国家电市场消费升级潜力依然巨大,中国家电龙头企业的全球行业地位仍在提升。这是日本企业加大对中国家电业务投资的重要背景。

新产业新机遇

不仅是家电,中国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巨大机遇也正在吸引日本企业加大投资。

中国电动汽车销量约占全球一半,日本企业看好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 2022年4月,本田首款在中国开发的电动汽车将上市销售。计划2023年后在湖北和广东省建立电动汽车工厂,并出口欧洲。丰田和日产也相继在中国投资新型电动汽车,以增加新能源汽车的产能。

日本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瞄准了这个机会。日本电产株式会社于 2022 年 5 月宣布,将在浙江省平湖市开设电动汽车旗舰 E-Axle 电机系统工厂。这是日本电产在中国建造的第四家也是最大的电桥电机工厂。 。该工厂将生产电机、逆变器、齿轮和其他电动汽车相关配件。将于2023年10月投产,预计2024年形成年产能100万台。

2022年11月,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投资1.82亿元人民币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松下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包括电子批发零部件及新能源汽车生产及检测设备。汽车零部件销售、批发、汽车零部件研发、新能源汽车电器配件销售等。本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进博会上,松下展示了包括锂电池在内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

本间哲郎表示,过去松下与汽车行业的合作偏向于提供零部件;现在它调整了策略,利用技术来预测和管理电池寿命。这方面因为日本国内的电动汽车市场而只在中国推广。不大,而且松下给美国相关汽车公司提供电池,电池寿命管理是公司自己做的。

第五届进博会上,松下控股与北京四维图新合资成立的松下四维携手中国太平洋保险产险深圳分公司、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中国)有限公司、广东光华科技,推介A四签署各方战略合作协议,回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推动电池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4D 使用电池分析云服务来可视化电池状态,帮助估算退役电池的剩余价值并优化保险服务的提供。

氢燃料电池业务也是松下在华发展的重点。本间哲郎表示,松下在日本从事氢能技术开发和研究已有20多年,但日本发展空间不大,而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潜力巨大。

松下冷热电联产氢能示范项目在松下能源无锡工厂启动,将于2022年11月进入试运行。在移动场景中,松下携手中集安瑞科发布首个装载松下5kW集装箱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纯氢燃料电池;在住宅应用领域,松下参与了位于广东佛山的全国首个“万人氢能”项目。 “Home”智慧能源示范社区项目,采用的是松下的电池产品。

202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徐梅在《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中日建交50周年回顾、思考与展望》一文中表示中日》指出,近年来,一些日本企业为规避地缘政治风险、确保安全而投入巨资。考虑到产业链安全和降低成本等因素,中国的产量将会减少。与此同时,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结构和预期也在发生变化,但相互需要、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改变。

本间哲朗表示,从松下的角度来看,它早已不再仅仅将中国视为一个制造业规模大、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现在的中国有五个主要特点:一是中国市场巨大,智能化不断推进;第二,具有非常强的吸收新技术的能力;第三,对创新具有较大的容错能力;第四,是技术人才的国家;第五,坚固、有韧性。供应链,所以中国仍然是一个创新型国家。

产业链整合重构

事实上,东芝(家电业务)、三菱重工、海尔、海信日立等都是中日企业合作的产物。

2016年3月,美的集团收购东芝白色家电业务80.1%的股权,东芝保留19.9%的股权。两年后,即2018年,东芝白色家电业务扭亏为盈。美的集团副总裁王建国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美的收购东芝家电业务后,双方优势互补。美的为东芝提供智能化等新技术,焕发东芝品牌活力;东芝的精益制造方法也被移植到美的工厂。在生产制造系统中。

美的集团2021年年报显示,2021年日本家电零售市场同比下滑3%,东芝家电零售收入逆势增长9%,六大品类合计市场份额增加至12.5%。 2021年,东芝家电业务将扩大至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的集团2022年半年报显示,去年上半年东芝家电零售收入同比增长25%。

海信日立的中央空调业务也成为海信家电的增长点之一。海信家电持有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49.2%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该合资公司将于2023年庆祝成立20周年,经营海信、日立和约克VRF品牌的中央空调业务。年收入从原来的3000万元增加到200亿元。

三菱重工、海尔也成立了20多年。三菱重工和海尔分别持有55%和45%的股份。三菱重工在青岛拥有最大的中央空调生产基地。 2022年3月,三菱重工海尔空调三期项目在青岛开工,计划总投资5.2亿元,占地30亩。将于2023年5月开始试生产,建成后三菱重工海尔产能将增加100万台/年,可以更好地支撑和保障2023年及以后全球市场的订单需求。

中日产业链中“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后还将延续。不仅在中日合作密切的汽车、家电行业,在纺织行业也有这样的例子。

2022年12月,中国浙江省嘉兴市组织了从杭州飞往日本东京的商务包机,以方便当地制造商参加第36届亚洲纺织服装展览会并招商引资。嘉兴山汇服饰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华一凡告诉第一财经记者,RCEP实施后,东南亚输往日本的服装将全面免税,而中国出口到日本的服装则不会完全免税(几年后才会完全免税)。 。因此,考虑到成本,日本客户会将部分服装订单转移到东南亚。

这当然意味着来自中国工厂的更多竞争,但如果中国企业能够扩大在东南亚的供应链,这将是一个新的商机。 2022年,山汇服饰将首次与缅甸工厂合作,将中国纺织原材料出口到缅甸,在缅甸工厂加工成服装,然后出口到日本。改变的契机是一位日本客户因为价格原因询问是否可以从东南亚发货。杉辉服饰正是利用这个契机,在东南亚发展了供应链。

目前,“中缅日”等供应链订单仍在尝试中,仅占杉江出口日本订单的10%至20%。华一凡认为,日本对服装质量要求较高,但缅甸仍缺乏质量控制。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则得不偿失。而且,在RCEP框架下,中国对日本的纺织品服装出口也将在几年内实现完全免税。

据企查查2023年1月向第一财经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日本企业在华设立企业约550家,同期日本子公司在华设立企业约200家。这约750家企业涉及汽车零部件、钢板加工、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食品制造、装备制造、金属制品、电力机械及器材制造、仪器仪表制造等多个领域。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徐梅认为,日本企业不会轻易放弃庞大的中国市场,中国作为重要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的地位将难以替代。一段时间,正如韩国国际贸易协会(KITA)国际贸易与商业研究所在一份政策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在中国工资上涨和中美贸易摩擦等情况下,韩国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韩国应考虑将生产基地迁出中国对东南亚国家来说,而在中高端制造业的市场容量等方面,中国是完全不可替代的。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