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发展概况

日期: 2023-04-25 01:00:31|浏览: 432|编号: 1121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发展概况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集科技示范、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区逐渐兴起。 联合综合公园。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是从最初的农田开发,到统一规划、有组织的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于一体的园区的高级发展形式。 观光休闲农业园将生态、休闲、科普有机结合。 同时,生态型、大众型、休闲型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出现和存在,改变了传统农业只注重土地本身。 单一的经营理念客观上促进了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涉外旅游休闲农业园区发展概况

农业景观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由来已久。 在欧洲神话对伊甸园的描述中,记载了人们对梦想的向往和神秘的天堂乐园,而这个天堂乐园非常安全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园,与外界隔绝。 种植奇花异果的空间。 在古埃及和中世纪欧洲的古典园林中,不仅种植了各种花卉和蔬菜,还有挂满枝头果实的果树供贵族观赏和食用。 这一时期,园林中还出现了葡萄园、柑桔园、菜园、稻田、药园等或规则或不规则的园中园。 16世纪后的二三百年间,“农业景观美”的观念逐渐盛行。 近100年来,随着教育和休闲活动的普及,对农业生产景观的欣赏逐渐被各阶层所接受。 这种景观可以同时具有观赏性和生产性的理念启发了许多西方景观设计。 例如今天的英国东茂林生态公园,以各种果树作为植物造景材料,极大地丰富了公园景观,为游客提供了其他城市公园无法开展的水果观光、采摘等活动,并具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益处。

农业旅游始于 1830 年代的欧洲。 但旅游农业此时并没有正式提出,只是从属于旅游产业的观光项目。 20世纪中后期,旅游不再是农田景观的欣赏,而是具有观光功能的观光农场相继出现,农业旅游逐渐成为他们休闲生活的趋势之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旅游度假需求的增加,观光农业园从单纯的观光旅游拓展到度假经营等多种功能。 公园的小部分出租给个别家庭或小团体,供他们在假期享用。 例如,德国城市郊区有“市民农场”,规模较小(一般2公顷,分为40-50个单元),出租给城市居民。 它们是多功能的,可用于家庭农业、蔬菜种植、花卉、果树,满足生产乐趣、回归自然、休闲体验的需求。

1982年,欧洲15个国家在芬兰联合召开了以农场旅游为主题的会议,讨论和交流各国旅游农业的发展情况。 在此基础上,各国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国内旅游休闲农业园区发展概况

中国园林发展初期,周代园林园林中大量种植桃、李、木瓜等农作物。 《诗经·周南》中有桃子的诗句:“桃子初生,叶真珍。 形象地描述了桃花盛开、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的美景。 《周礼·地官司徒》记载:“田中之人,掌管国家之田,树之果实珍奇之物,及时采藏。” 郑玄注:“果,枣、李属。瓜属。稀,蔷薇、枇杷属。” 这句话译成这样的文字:“田人负责国民内的田园,种植瓜、葡萄、批等,按时收储。”如今,水果和蔬菜也被用来在当前的城市景观中。 例如,第五届深圳中国国际园博园“瓜果园”主要利用外来瓜果蔬菜,打造园林色彩浓郁的栽培景区。 ,

兼具观赏价值和科普教育意义。 入口处有标志性的景观石,古朴、自然、环保。 蜿蜒的小溪流过果园,非常亲切和安静。 曲线优美、花纹丰富的大理石园林道路引导着游人的观赏路线。 为增加趣味性和观赏性,园内精心设计了许多特色园林小品,如框瓜果竹架、竹亭、花架廊、园林木桥、竹门、园林竹架、木架亭等等等。 植物配置以实用性和观赏性兼具的奇花异果为主,采用岭南园林植物配置法,将植物丰富的色彩、柔和多变的线条、优美的姿态和神韵有机地结合起来。

我国旅游农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 先是在深圳开了一个荔枝观光园,然后又开了一个采摘园。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珠海、苏州等地的一些大中城市相继开展了观光休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益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园,显示出观光农业的旺盛生命力。 如北京锦绣之地、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无锡马山观光农业园、扬州高明寺观光农业园等,山东枣庄万亩石榴园、平度大泽山葡萄基地、栖霞苹果基地、莱阳梨园基地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为我市旅游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其中,在我国主要城市中,台湾和北京的观光农业发展最好。 特别是台湾观光农业的发展位居世界领先地位。 今天,台湾观光农业的经营状况是:一、一乡一休闲农渔园; 46个名额(计划于2001年设立); 2.休闲农场; 175个名额; 3、观光农场:385个; 4.教育农场:141个; 5.市民农场:56个。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