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的! 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启动申报!
亲爱的农民
又一好事来了!
↓↓↓
根据《广东省农业厅 广东省旅游局关于继续开展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点创建工作的通知》(粤农〔2016〕19号)精神95)和年度工作计划,为提高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的整体素质和品质,将示范点打造成休闲农业发展的样板,打造一批乡村旅游品牌,并助力全球旅游业发展。 省农业厅、省旅游局决定开展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击监测创建活动。
开展示范点运行监测
监控对象
本次监测对象为省农业厅、旅游局确定的首批五批省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共286个。
监控实施
针对近年来部分示范点品牌竞争力弱化、经营效益下降、转型发展等情况,通过监测,淘汰不再符合示范点条件的主体,同时次,更新仍符合条件但名称或品牌名称发生变更的示范点信息。 更新。
监测采用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各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主管部门对全市示范点发展情况进行普查,填写监测表,征求示范主体意见反馈意见(详见原文),填写市级示范村监测汇总表(详见原文),出具监测意见。 省农业厅、旅游局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抽查监测(方案另行下发),抽查率不低于20%。
创建和认定新一批示范镇示范点
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基本情况
1.科学规划编制。 示范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规划应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和农业与旅游发展规划要求,发展思路清晰,目标市场定位准确,布局结构合理,工作措施得力。
2.完善扶持政策。 当地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三下乡”和旅游工作的方针政策,根据全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需要,相对出台了完善的扶持政策和工作措施。
3、工作制度健全。 明确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管理职能和主管部门,健全管理体制、统计体系、教育培训体系,紧跟行业发展动态。 加强服务平台建设休闲农业旅游市场,建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行业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
4.行业管理规范。 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和行业标准,对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休闲农场、观光采摘园、民俗村和连片农家乐实行规范化管理。 园区建设规范,没有擅自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建设休闲旅游基础设施,没有以破坏农业生产为代价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没有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资源污染事件。损害。
5、基本条件完备。 镇区基础设施条件良好,接待服务能力完善。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必须有通路、水、电和通信网络。 必须有路标、标志牌、停车场、旅游厕所。 施工规范和公共安全卫生标准。 对生产生活垃圾和污水实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 一个具有展示农耕文化和普及教育农业科学知识功能的公园,必须有完备、先进、实用的设施。
6.产业优势突出。 当地有3个以上知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分布在全镇25%以上的行政村,形成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带或集聚 主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必须具有地域性、民俗性和文化性特色,并具有吸引人的体验项目、餐饮和服务功能。 能够依托当地特色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业,开发设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和线路。
七、发展成效显着。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25%以上农户受益,60%以上从业人员受雇于农户,30%以上从业人员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60%以上获得特别训练。
示范镇申报程序
1、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旅游部门对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向镇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
2、镇人民政府负责向县级农业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填写《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镇申请表》,并附上本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发展规划等综合材料。
3、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示范镇进行初审,择优上报市农业局、市旅游局。
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基本情况
1.示范作用强。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符合当地规划布局和相关要求,并已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 可以紧密围绕当地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农村风土人情开发休闲产品,让周边农民广泛参与,直接受益。 通过项目建设,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农民就业增收、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2、规范的经营管理。 经营主体应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实守信,依法经营,依法纳税,热心公益事业,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形象。 管理制度完善,岗位职责明确,接待服务规范。 近三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和食品质量安全事故,未发生拖欠职工工资和损害职工合法权益的情况。
3、服务功能完善。 园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休闲项目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强。 房间和餐厅干净整洁,卫生设施达标。 通讯、网络等设施畅通。 农耕文化展示、农业科技普及、教育等设施齐全。 机电、旅游、娱乐等设备完好,运行正常,不存在安全隐患。
4.基础设施完善。 道路畅通无阻,路标、说明牌、路灯、停车场完好。 消防、保安、救护车等设备完好有效。 无违章建筑和乱占耕地现象。 建立了符合环保标准的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对生产和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 近三年未发生环境污染等问题。
5、员工素质高。 高度重视提高员工素质,着力加强人才培养。 有完善的培训体系休闲农业旅游市场,健全的管理机制,坚持定期业务培训。 在岗人员培训率达到100%,骨干、关键岗位人员持证上岗。
6、良好的发育成长。 主导产业特色突出,坚持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生产的农产品必须达到无公害、绿色或有机农产品标准。 近三年,示范点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 年营业收入达80万元以上,年接待游客8000余人次,当地农村劳动力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0%以上。
示范点申报程序
1、休闲农业单位在认真自评设立条件的基础上,可自愿向县级农业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填写《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申请表》 》,并附上单位综合资料、有关证明等材料。
2.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县申报单位进行审核评估,符合条件的可择优推荐给市农业和旅游行政部门。旅游行政部门。
3.市级农业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评选优胜者,审核后报省农业厅。
相关要求
各市农业和旅游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监测创制工作,严格按照监测标准和创制条件做好相关工作。
首批五批示范点监测材料
各市农业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对示范点监测的正式意见(PDF格式)附有各示范点监测表和市级监测汇总表,可作为电子文件发送至,无需提交书面材料。
关于创建新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点的要求
通过自主创建,符合“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镇基本条件”和“全省休闲农业示范点基本条件”的休闲农业点(包括农家乐专业村、农业观光园、休闲农场、休闲农业合作社等),可自愿申报。 申报工作由各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每个地级市申报示范镇不超过2个,示范点不超过5个。
申请材料及时限
农业和旅游主管部门联合申报文件、示范镇、示范点申报表及相关材料于2018年11月23日前一式两份报送省农业厅(农产品加工厅)。
相关材料包括示范镇示范点发展规划、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复印件、近三年获得的相关荣誉等证明材料,并附相关材料光盘。
识别与管理
主办单位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地报送的示范镇、示范点材料进行综合评审,评审结果经严格审核、遴选后,主办单位将连同监测结果出具文件确认评审结果对首批五批示范点,授予新认定的“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点)”牌匾,并将其纳入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统计监测系统,开展动态监测与监测。分析。
主办单位对示范镇、示范点实行动态管理。 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侵害消费者权益,危害职工和农民利益,造成重大安全生产和食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取消其示范镇、示范点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