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友必看 | 前叉(ACL)手术后康复的每个阶段需要做什么?

日期: 2023-04-25 20:01:13|浏览: 399|编号: 1178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叉友必看 | 前叉(ACL)手术后康复的每个阶段需要做什么?

点击蓝字关注“康复医学网”ID:

2023年康复考试考前秘密班

刘媛媛冉冉运动康复ID

前交叉韧带( ,ACL)起自胫骨髁间隆起的前方,在股骨外侧髁内侧面的后方,自前内侧下方向后外侧上方倾斜连接。 旋转对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前交叉韧带 (ACL) 损伤在任何年龄都很常见,并且往往发生在年轻、活跃(竞技运动)人群中。

01

导致膝关节 ACL 损伤的常见病症

一种是由于剧烈的外力损伤,如被人或车撞,导致膝关节过度伸展,损伤前交叉韧带。

另一种是运动过程中突然停止、跌倒等,膝关节内翻或外展引起的前交叉韧带损伤,包括变向(如转弯动作)或着地动作时的急速减速。

部分损伤发生在脚踩地时膝关节几乎完全伸展时,地面反作用力导致膝关节外翻。 受伤期间,部分患者听到“啪”的一声响,随后开始肿胀跑步胫骨前肌肿胀,关节疼痛无法活动。

少数人在ACL受伤后只有关节肿胀,没有明显的疼痛或很轻微的疼痛而不自知。 因此,很容易与常规膝关节扭伤相混淆,从而得不到及时的手术治疗。

血肿吸收后逐渐发展为慢性期,但受伤后下肢会悄悄出现肌肉萎缩和关节不稳。 平时患者会感觉膝关节不稳、软,很容易扭伤膝关节,往往是继发于半月板或韧带损伤。 结果导致疼痛和功能障碍。

02

术前恢复目标

术前康复的主要目标如下:

1个

恢复正常ROM

2个

疼痛控制

3个

良好的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保持下肢肌肉力量

4个

减少肿胀

这个阶段因为经常发炎,切记避免热敷,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减速旋转,内侧副韧带损伤者训练时要避免外翻受力。

03

术后康复,如何进行康复评估

(1) 常规评估:尽量保证无痛

①局部皮肤检查:有无破损、红肿、皮温或其他异常

②肢体围度测量:用软胶布测量患侧下肢围度,与健侧比较跑步胫骨前肌肿胀,判断有无肌肉萎缩或髌周水肿

③疼痛评估

④ ROM评估:用测角仪测量患者膝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并与健侧进行比较

⑤ 肌力评估:评估核心及下肢关键肌力

⑥天平功能检查

⑦步态分析

⑧下肢力线评估

(2)专项检查:

①影像学检查:MRI

②前抽屉试验(与健侧相比,胫骨前移5mm以上,说明前交叉韧带不稳定或断裂)

04

术后康复要循序渐进

第一阶段(0-4 周)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促进愈合和减少不良反应。

1. 目标:

① 控制疼痛、水肿、保护移植物愈合、促进软组织修复

② 恢复髌骨的柔韧性

③保持膝关节超伸,屈膝至90°

④防止股四头肌抑制

⑤ 早期渐进负重

2、注意事项:

① 避免热敷,早期冰敷可止痛抑制炎症

②行走时支具应锁定在0°

③避免主动伸膝40°-0°

④ 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行走

3、康复计划:

①保护,抬高患肢,冰敷(每次20分钟,2-4小时一次)

②末端拉直训练:每次保持10-20S,每组10次,每天做2-3次

③踝泵训练:每次30s,直到感觉累为止(也可以一次做50-100个),每天重复3次。

④ 直腿平举:每次15-20个,每天3次

⑤推动髌骨恢复弹性,每天1-3分钟,直至髌骨完全恢复上下左右活动能力。

⑥掰腿(增加膝关节屈曲角度):每次掰腿都要有轻微的疼痛感,保持关节最大承重角度2-3分钟

⑦支具辅助逐步负重锻炼,由部分负重过渡到完全负重,增加步行

⑧肌内效贴:X型镇痛、爪型、灯笼型消水肿

⑨物理因素疗法:超声波、超短波疗法、肌肉电刺激疗法、干扰电。

第二阶段(4-16 周)

此阶段的重点是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和增加活动能力。

目标:

①膝关节活动度达到-10°-135°

②髌骨活动度好,无疤痕粘连、僵硬和关节挛缩

③ 提高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和耐力

④恢复正常步态(无痛),3个月后在医生许可下慢跑

⑤ 改善本体感觉,恢复正常活动模式,为跑步做好准备

康复计划:

① 膝关节柔韧性训练(恢复快速屈伸能力)

②下肢渐进式阻力训练:注意负荷合适,以免过度疲劳

③平衡能力训练:双侧动平衡或单侧动平衡、单腿支撑等。

第三阶段(16周-6个月)

目标:

提高下肢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下肢功能恢复

恢复一般运动

康复计划:

①持续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和耐力

② 在不稳定的平面上进行平衡功能训练和干扰训练,逐渐增加训练难度

③神经肌肉控制训练

④肌肉伸展

⑤跳跃训练

第 4 阶段(6 个月后)

目标:

准备重返赛场

增强机能活动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