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申报监测启动

日期: 2023-04-26 07:00:36|浏览: 477|编号: 1211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2022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申报监测启动

为聚焦农业多元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促进资源适度集聚,推动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决定开展出台2022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申报监测工作。

全文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申报监测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

为贯彻落实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2号),根据《全国农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20-2025)》和《农业农村部关于拓展农业多功能促进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部署聚焦农业多功能,挖掘农村多元价值,促进资源适度集聚,推动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我部决定开展2022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申报监测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 2022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申报

(一)申请条件

一、资源优势明显

资源条件稀缺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第一,它拥有举世闻名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该县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稀有资源。

二是具有全国特有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县域内有全国独特的山、水、林、植物、美丽乡村、草原、湿地等地质地貌; 或具有独特的气候、冰雪世界、阳光沙滩等鲜明的天气物候特征; 或有农耕文化、古代传说、古建筑遗迹、传统技艺和戏曲民俗。

三是区域内具有特色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县城区位优越,紧邻著名风景名胜区、名胜古迹、交通物流节点、城乡连续带等; 或拥有浓郁的乡土文化、多元的农耕体验、精彩的农事节庆、优质的生活场所,以及“乡镇品牌”“地方品牌”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

2.设施完好

一是基础设施完备。 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完善的接待服务能力。 乡村休闲旅游点交通、水、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备。 餐饮、住宿、休闲、体验、购物、停车等设施符合相关建设要求和标准。 公共安全、卫生、教育培训等配套建设较为完备。

二是融入生活元素。 农村民风淳朴、和谐、秩序井然,充满生机。 农民向上善良,孝顺长辈和亲戚,重义守信。 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得到传承乡镇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原汁原味的乡村建筑风格和村落布局得到了很好的保留,民族民俗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机融合,融入了时尚元素、现代元素和时代活力。

三是村貌整洁。 卫生厕所普及率高。 主要景区、园区建立了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 农村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和综合利用。 “风景”、“一村一韵”的美丽休闲田园。

3、引领产业发展

一是形成产业规模。 休闲农业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主要指标(包括营业收入、接待人次、人均消费等)居全国前列; 东部地区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中部地区超过150万人次,西部地区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 100万人次以上,2019-2021年三年休闲农业游客接待量和营业收入仍将保持相对韧性。

二是产业活跃丰富。 农林牧渔“内向”一体化,生产加工、销售服务“正向”一体化,农文旅教“横向”一体化,科学“逆向”一体化工贸金融广泛开展,产、园、村、城“多方位”融合。 农家乐、乡村民宿、休闲观光园、休闲农庄、休闲村、康养教育基地等业态丰富,至少有以上五种,分布在全国1/3以上的乡镇县。 拥有省级以上美丽休闲乡村(其中至少1个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农家乐特色乡村、休闲集群式乡村等全国知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点5个以上农业、休闲农业园、农家乐、乡村民宿等,形成了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

三是多种功能的拓展。 在强化农业粮食保障功能的基础上,依托县域和农村资源,拓展农业生态涵养、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功能,创新开发经营山地休闲、水上休闲、森林休闲、农田景观休闲、草原休闲、沙漠休闲等生态休闲体验项目; 特色乡土美食、特色农耕体验、民俗文化节庆、传统手工艺、特色文艺表演、地方历史文化再现等乡村文化体验项目; 亲子研究、农业科普、中小学学习和劳动实践等教育拓展体验项目。 至少具备上述特色鲜明、效益好的体验项目之一。

四是富民兴农成效明显。 产业带动能力强,“美丽宜人、产业兴人、民兴”格局初步形成。 有效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创新发展经营主体,完善联农引领机制,农民就业率达到60%以上。 经营农家乐、农村民宿的小农户实现稳定就业增收,保障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加值收入。 在贫困地区,发展休闲农业成效显着,保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扩大。

4、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是规划布局合理。 制定了县域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发展思路清晰,功能定位准确,布局结构合理。 发展规划与县域国土空间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美丽乡村规划紧密衔接。 休闲农业发展与村庄建设、生态宜居协调推进,形成生产园区、生产村、生产镇、生产城一体化格局。

二是政策体系完善。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纳入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他们在用地保障、资金安排、金融服务、人才支持等方面采取了切实措施,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特别是在解决土地供应问题上。 融资融通问题取得突破,政策具有很强的导向性、精准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健全管理体制。 休闲农业管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人员配备齐全。 信息咨询、宣传推广、教育培训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广、水平高。 产业管理规范,农家乐、乡村民宿、休闲农场、休闲农庄、休闲村的管理制度或标准完善。 近三年来,未发生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等违法违规事件。 政府强力引导,形成了多主体参与、多要素集聚、多业务创造、多机制衔接、多模式推进的发展格局。

(二)申报及鉴定程序

一、县申请。 申报县根据申报情况,在自评的基础上,填写《2022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申报表》(见附件2),并附上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和重点县建设实施方案。 规划实施方案要充分反映重点县建设的推进思路、建设目标、主要内容、产业模式、环境影响评价、运行机制、保障措施等。 相关政策文件如有发布,将以附件形式提供。

2.省选。 省农业农村部门根据《2022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申请配额分配表》(附件1)数量上限确定全省申报的重点县。 在指标内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推荐全国乡村振兴重点县。 对推荐县(市、区)进行排序,以省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名义,正式报农业农村部。

3、部级认证。 农业农村部将组织专家根据申报情况对各地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提出2022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名单,审核通过后在农业农村部网站公布。农业农村部。 宣布无异议后,农业农村部发文予以确认。

2.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监测评价

(1) 监控对象

2021年,教育部确定的60个国家休闲农业重点县将成为本次监测对象。

(2) 监测程序

1.填写县级。 2021年确定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填写《2022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监测表》(见附件3),并按照有关证明材料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填写报告,经县级人民政府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送。

2.省级审批。 各省农业农村部门要严格审查休闲农业重点县报送的监测资料,提出监测评估意见,以省农业农村部门名义正式报农业农村部,并附监测和评估意见。评价意见及相关材料。

3.部级评价。 农业农村部将组织专家根据休闲农业重点县报送的监测资料进行科学评价,对三年综合评价中排名靠后、可能达不到标准的重点县进行预警; 对监测效果较好的省份,我部将在重点县建设的第二年适当增加申报数量。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省农业农村部门要建立“省总负责、县落实”的工作机制,以休闲农业重点县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强统筹,加大投入,强化引导,着力抓好建筑。 休闲农业重点县要成立以政府主要分管同志为组长的推进领导小组,细化实施方案,统筹项目资金,强化责任落实,有序推进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

(二)加强政策支持。 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主动与发展改革、教育、财政、金融、文旅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统筹安排资金,加大支持力度。 鼓励创新投资建设和运营方式,引导农业、文旅等社会资本参与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附加值业的利益。 鼓励国家中小学劳动教育试验区休闲农业重点县与农业农村部门、教育部门合作,探索学农劳动教育。

(三)加强宣传引导。 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在建设中总结,树立了一批典型乡镇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创造了一批品牌。 着力对接市场,加强休闲农产品推介,营造促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4)保证工作时间。 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及时组织开展休闲农业重点县申报监测工作,8月15日前报送省级文件(建议和监测评价意见)、纸质版1号申报表、监测表等相关材料, 2022. 报农业农村部农村产业发展司。 同时,按要求完成上述材料的在线提交,确保电子版和纸质版一致。 数据不实、材料不全或迟交的,不纳入本次建设范围,超交名额退回。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