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三十九中的两位老师,一对最美的青马赛道情侣

日期: 2023-04-26 07:05:09|浏览: 203|编号: 1212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青岛三十九中的两位老师,一对最美的青马赛道情侣

作者按:随着马拉松运动在大江南北遍地开花,参赛人数广泛普及,马拉松赛道上“夫妻”奔跑的故事层出不穷。

今天要说的这对赛道上的中年夫妻,有点不一样。 作为跑道上的跑​​者,两人平时都是模范教师。 他们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系工作,教授同一学科。

除了平日里经常练习跑步,他们还用长跑精神挑战自我,不断影响和感染身边的人。

接下来,让我们来听听陈健和吴娟娟的跑步故事。

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开启跑步之路

或许是因为职业,53岁的陈健老师似乎是一位沉稳、一丝不苟的教育家。 他虽然话不多,但在谈话中遇到一些问题,总能补充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论。 而吴娟娟老师活跃的思维和爽朗的笑声丝毫看不出她已经五十岁了。

虽然他们看似气质风格不同,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相互扶持,携手走过20多年的婚姻。 两人除了是生活上的搭档,也是工作上的搭档。 他们都是青岛市第39中学(海大附中)一年级数学教研组的老师。

“喜欢运动的人在身体、精神和心理上都比同龄人年轻。我们都在40岁左右开始练习跑步,但只要能跑,什么时候都不晚。” 回忆起两人跑步的“起点”,吴先生立刻回忆起两人登上跑道的最初时光。

陈老师是一个喜欢运动的人。 年轻的时候,他游泳、踢球……随处可见他活跃的身影。 十多年前,在网络教师论坛组织体育活动已经名声在外。 2010年,为了在踢完球后尽快恢复身体,陈先生开始了跑步“生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在丈夫的潜移默化下,运动基础基本为零的吴先生,从2014年开始,也逐渐尝试进行跑步的日常训练。从此,朝阳夕阳,夕阳西下,你会看到两个人同时在操场上一起跑。

感受身体的变化 尝试体验比赛

由于教师这一职业,或多或少存在颈椎痛、腰麻、腿脚肿等“职业病”。 但是自从开始跑步之后描写运动员跑步的神情,陈老师和吴老师就渐渐感受到了身体和状态的变化。

“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变化还是很明显的,身上的那些职业病也有了明显的缓解。而且有了日常跑步打下的基础,整个人也充满了信心。” 此前自称没有运动“基因”的吴先生,自从练习长跑后,开始在教育系统的运动会上崭露头角。

而在跑步的过程中,夫妻俩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了很多跑圈。 共同的兴趣爱好让大家互相交流,收获更多关于跑步的专业知识。

“跑步相关的知识其实非常广泛,从长跑的姿势到适合脚型的跑鞋的选择;从跑前的热身到跑后的拉伸;从肌肉拉伤后的恢复到日常的身体健康;从气候条件对跑步的影响,不同地貌对脚踝和膝盖的伤害,还有很多知识,这些知识拓展了我们的知识层次,虽然我们的职业是教师,但还是需要继续学习并在很多方面有所提高。” 陈老师补充道。

经过几年的磨练,夫妻俩开始了第一次马拉松的“征程”。 2016年青岛西海岸半程马拉松,陈总和吴总分别以1小时40分和1小时57分完赛。

当时,在很多普通人眼里,马拉松更多的是一个“概念”,缺乏足够的认知和理解。 当时普遍认为,它仍然是一项只有专业运动员才能从事和完成的运动。

当这对夫妇跑完首个“半程马拉松”的消息被同事朋友们知道时,很多人都为他们折服,甚至不敢相信。 这两位平日教书育人的知识分子是怎么做到的呢?

喜欢跑步的人应该明白,这一切看似的改变,都是靠积累的汗水和坚持来实现的。

找准自己的定位,专注青马半场

初中承上启下的属性,对于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老师,我每天都陪伴着学生在学习的海洋中遨游。 有时站在领奖台上往往是一天,戴星戴月更是家常便饭。 同时,年龄的原因也不允许他们长期从事过度的运动。

结合自身情况,夫妻俩将赛事目标定在了半程马拉松级别。

2017年以来,青岛国际马拉松赛已经成为无数长跑爱好者的盛会。 被誉为“中国最美海岸赛道”的海岸线,成为无数跑者追逐梦想、释放激情的“朝圣地”,陈老师和吴老师也不例外。

2017年、2018年、2019年,夫妻俩连续三年参加青岛国际马拉松赛。 2020年和2022年,尽管受疫情影响,赛事停办,但陈健老师凭借过往的出色表现,仍然成为2021年和2023年青年马拉松半程马拉松的官方配速员。 兔子”)。

自从开始参加马拉松比赛以来,夫妻俩平日都会格外关注电视上的马拉松赛事。 除了学习优秀运动员的跑姿和配速,他们也在不断学习和分析其他城市跑马拉松的操作水平和经验。

“前几年,青马的参赛选手差距不大,加上赛道起伏比较大,越来越高,参赛选手的实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有了明显的提高,就像今年青马全程马拉松的前三名都是外籍选手,而且都打破了赛事记录。作为一名跑者,能够参加如此高水平的赛事,我感到非常自豪和自豪家里的活动。” 陈老师说。

带动跑步文化,传递参与精神

据中国马拉松信息平台统计,上半年,全国共记录公路赛事133场,其中全程马拉松61场,半程马拉松72场,其他项目。

一方面,马拉松项目在中国持续火爆,另一方面,像陈先生、吴先生这样的民间业余跑者带动和影响了普通人对这项运动的认识和认识。

“这两年,媒体对马拉松的报道和介绍越来越广泛,周边的跑步氛围越来越浓厚,参与跑步的人也越来越多。今年的青岛国际马拉松,光是我们学校就有两位、三位老师加入进来。” 当这对夫妇谈到在赛道上多了几个跑步者时,他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很多同事和朋友虽然没有参加跑步,但他们也通过其他方式参与其中。就像今年的青马过程一样,很多朋友和同事在跑道上特意等着我们经过,给他们加油。”

那种感觉就像支持你最喜欢的运动员或球队。 在数以万计的马拉松参赛者中,看到认识的人不遗余力地向前奔跑。 除了祝福,还有支持跑者捍卫自己的意志。果然,他们以另一种方式参加了这场全国性的跑步赛事。

老师在课堂上严肃的状态和他在跑道上的洒脱形象很容易形成反差,这也让陈老师和吴老师的形象立马立体丰满。 甚至一些平日与老师交流不多的学生,在看到他们大步奔跑后,也放下了对老师的刻板印象,主动与老师聊聊一些跑步的趣事和知识。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喜欢跑步,好像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从跑步到NBA到世界杯,从马拉松到体育名牌再到体育明星。孩子们渴望交流,但由于老师的身份,似乎彼此之间总隔着一层窗户纸。但正是跑步拉近了我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吴老师说。 “跑步象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无论你的年龄和身份如何,只要动起来,就能永远保持年轻。这也逐渐消除了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在两位老师的影响和带动下,不少家长也加入进来,和孩子一起跑步锻炼。 甚至还有很多毕业多年的学生。 虽然他们已经在外地上了大学,但他们还是会参加当地的马拉松比赛。

读书重修心,运动重修身

很多人都知道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却不一定知道他也是一名跑步者。 从1982年秋天开始,他就开始在世界各地奔跑。 与此同时,村上春树还写了一本书,叫做《当我谈论跑步时我在谈论什么》。

他在书中介绍,写作和长跑互为比喻,可以取长补短。 比如写小说、长跑,需要专心、有耐心、心无旁骛。 这两个看似无关的活动,其实是非常相关的。

“学习和跑步也是有关系的。” 陈先生说。

去年秋天进入高一的刘同学,曾经是初中陈老师班上的学生。 初二的学习成绩已经进入年级前20名描写运动员跑步的神情,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学生。 但由于种种原因,进入初三后,跌至100多,由于成绩不稳定,他压力很大。 但用陈老师的话说,就是“永远相信这个孩子能走出困境”。

”中考前两个月,刘同学开始每天放学后跑步,绕着学校操场跑。刚开始有些蹒跚,但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的步伐越来越坚定。是一种越来越自信的表现。所以,我越来越相信自己的判断。

中考成绩揭晓。 刘老师的表现非常令人满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理想的高中。 “喜欢跑步的同学,抵抗打击和挫折的能力非常强,内心深处有一种坚韧和毅力。” 陈老师一直在强调。

三年来,受疫情影响,在家上学成了孩子们的“独特体验”。 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陈老师依然不忘要求班里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每天在家进行“跑步锻炼”,甚至还“配合”家长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复习。

回想去年暑假被送走的初中毕业生,最让陈老师感到自豪的不是班里的好毕业成绩,而是体育方面与刚入学时的学生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

只要身体条件和状态没有问题,初中适当的锻炼对于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正所谓“文明是其精神,野蛮是其体”,陈先生一直遵循这一教学理念。

赛道将于明年见证银婚

现阶段,陈先生每个月可以完成10到15场左右的半程马拉松,吴先生每周也能坚持3到4次5-8公里。 按照这样的跑量,作为一个业余跑者来说,已经很厉害了。

“只要身体允许,我们就会一直跑下去。”陈老师说。 “跑步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以说,跑步已经成为他们生活和生活的一部分。 也正是因为跑步,夫妻俩有了更多的交流和交流,也让彼此的感情更加深厚。

明年会去青马当“兔子”吗?

“不当”!

陈老师还没出声,率直的吴老师抢先回答了问题。

原来,明年就是这对夫妻结婚25周年了。 两人早已开始筹划,将身着定制的纪念跑服和装备,在青春赛马中跑出一条没有“终点”的爱情“赛道”。

回忆我们一起度过的日子,

纪念我们一起奔跑的旅程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