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跑步受伤,骨科医生教你正确的跑步姿势

日期: 2023-04-26 11:02:12|浏览: 427|编号: 1223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避免跑步受伤,骨科医生教你正确的跑步姿势

跑步,作为一项简单易行的运动,一直深受大众的喜爱。 彩色跑、泡泡跑,各种马拉松比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但是,你真的会跑吗?

下面我作为一个资深的马拉松爱好者,从运动骨科的角度来解释一下如何跑步。

跑姿分部位,学问大!

跑步是一项协调运动,需要身体各部分的充分参与。 接下来,我将从身体的不同部位来解释如何跑步。

1.头部水平是必须的

许多人在跑步时喜欢低头或抬头。 其实这样的跑步姿势对我们的身体是非常不好的。 它会增加我们脊柱的压力,导致我们的颈部疼痛!

因此,我们在跑步时应目视前方,保持头部水平,以减轻脊柱的压力,防止脊柱受力过大造成疲劳损伤。

2.双臂前后交替摆动

在跑步过程中,我经常看到一些人的手臂摆动很不正确。 他们都喜欢左右摆动手臂,或者不摆动手臂。 其实这个姿势非常影响跑步效果。 正确的姿势是两臂交替前后摆动,使双腿向相反方向运动,可以有效抵消下半身踩踏带来的扭转。

你可以试着把手放在背后,手臂完全不要摆动,这样跑步时肩膀会“扭得很厉害”。 随着手臂的自然摆动,身体会保持稳定,没有那么大的扭力干扰。

因此,我们在跑步时需要肩部放松,肘部充分弯曲怎样跑步不伤膝盖,双手空握,保持放松,摆动自然。 手臂向前摆动时,肘部不要超过身体; 双臂向后摆动时,双手不要超过身体。 双手前后摆动,不要向内超过身体中线。

TIPS:短跑运动员在跑道上奔跑时,手臂完全来回摆动。 许多长跑运动员的摆动弧度很小,但优秀的跑步者不会用力摆动手臂。 换句话说,不要剧烈摆动手臂。

3.挺胸收腹在一条直线上

跑步时要挺胸收腹,身体保持一条直线,不要驼背,否则很容易对脊椎造成过大的压力,造成脊椎损伤。 同时,我们身体的上半部分要微微前倾,前倾的角度要根据重心和速度来调整。 这样可以让我们跑起来更省力,同时也可以减少落地时的冲击力。

4.减少压力大和小

有很多人在跑步时喜欢活动小腿和大腿。 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跑步姿势。 因为很容易造成小腿肌肉拉伤和膝盖受伤! 正确的姿势要求大腿要带动小腿,这样才能很好的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减轻膝盖的压力,防止膝盖受伤。 并且需要注意的是,长跑时膝盖不能抬得太高。 只有短跑运动员或者我们在上坡的时候需要抬膝。

5.热身你的脚踝

脚踝是跑步最重要的关节,所以在跑步之前,一定要充分活动脚踝,做好热身运动。 一定不能太用力,以防脚踝受伤和脚踝扭伤。 我们需要利用脚踝的活动度带动足弓进行缓冲。

跑步姿势小技巧,里面的学问可不少!

跑步需要身体各部分的协调,但要跑好,光靠身体的协调是不够的。 接下来,我将我总结的小技巧分享给大家。

1、落地技能要选好

首先说说大家比较纠结的后跟着地和脚底着地的区别。

脚前掌与脚后跟撞击的区别只是改变了冲击力的位置,并没有改变冲击力的大小。

马萨诸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跑步过程中对脚踝、小腿和膝盖进行了力学研究和分析:前脚掌着地时,地面反作用力主要作用于脚踝和小腿; 脚跟着地时,地面反作用力主要作用在膝盖上。

从脚后跟到前脚掌,虽然膝盖受力减少,但小腿、脚踝和足部受力明显增加,使足底筋膜炎、胫骨前肌综合症等症状的发生率增加。

最后总结一下,对于大多数普通跑者来说,在慢跑的情况下,脚后跟着地是一种比较高效的方式; 在快速奔跑中,前掌着地更有优势。 对于专业的长跑运动员来说怎样跑步不伤膝盖,双脚着地是最适合他们的方式。 可能会有一些例外,但中足或脚后跟着地对于初级和中级跑步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这可以减少振动并减轻小腿肌肉和肌腱的压力,同时让您为下一个步伐做好准备。

2、踩重心很重要

踩重心就是落地时,落地点尽量靠近身体重心。

很多人在跑步的时候,都喜欢大步走,这会让接触点离身体的重心更远。 这样,你每走一步都有“刹车”作用,从而增加落地时的冲击力。

正确的做法是:落地时,落地点尽量靠近身体,找到一种“踩在重心上”的感觉。

对于慢跑来说,脚后跟着地也是一种正确的着地技术:脚后跟外侧着地,然后快速滚动到脚底,推拉。 另请注意:脚后跟着地点尽可能靠近身体重心。

3、步幅适中最合适

许多长跑运动员最大的问题是步幅。 切勿这样做,它会导致许多伤害,包括足部肌腱、髂胫束疼痛和髂腰肌疼痛。

(这种疼痛不是来自膝盖,而是来自从臀部外侧向下延伸到胫骨的韧带。该韧带在膝盖附近变窄,并在膝盖弯曲时摩擦靠近膝盖的胫骨一侧。顶部. 慢性摩擦会导致炎症。40% 的跑步者在开始跑步 5 年或更长时间后会经历 ITB)

4.经常用嘴和鼻子呼吸

当有人建议您如何安排呼气和吸气的时间时,我们会告诉您要保持深呼吸并有规律地呼吸。 在很多情况下,呼吸会自行调整。 如果你跑得快,你的呼吸也会很快。 诚然,大多数跑者都是通过嘴巴或鼻子和嘴巴呼吸,单靠鼻子是不可能获得足够的氧气的。 而我的体会是,有氧运动中的跑步呼吸要注意节奏,与配速协调。 一般来说,三步一呼,三步一吸,比较适合中等强度的配速。 同时,呼吸要均匀,呼气要干净。 最好深吸一口气,保证肺部的氧气充分交换,也更容易匹配配速频率。

5.你需要保护你的膝盖慢慢地上下

上坡的时候我们需要减速,我觉得上坡的时候开快点也不是什么好主意。 而我跑上坡的经验是,手臂摆动的速度要快一些,想象自己是在把自己往上推。 加快步伐,想象火车爬山的情景,不断鼓励自己“我能行”。

上坡需要减速,下坡也需要谨慎减速。 下坡时膝盖的风险最大。 你的股四头肌起着刹车的作用,如果不够重视,就会过度劳累,出现相关疾病。 比赛中可以微微前倾,向前冲,但训练中不行。 我身边的职业跑者,在带坡的跑步训练中,都会走下坡作为恢复,为下一次上坡做准备。 这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方式,同时避免在下降时膝盖承受过大的压力。

最后总结一下跑步姿势的七横公式:

“头部水平是必要的,以交替来回摆动手臂

挺胸收腹,以减轻压力

活动脚踝,热身,选择落地技巧

踩重心很重要。 步幅适中,最合适。

有规律地通过嘴巴、鼻子、上下呼吸,你需要慢慢保护你的膝盖”

关于跑姿的心得,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然后,我挑选了几个关于后台运行的常见问题来为大家解答~也算是一个小Tips吧。

1、跑步后不要马上停下来休息。 跑步后可以锻炼人体的全身。 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要慢慢放松。 跑步后建议步行数百米。 待全身完全放松后,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腰、腹、腿、臂活动。

2、跑步后一定要拉伸腿部韧带(目的是防止小腿肌肉结块,拉伸肌肉线条,让肌肉线条变长)。 有很多方法可以拉伸腿部韧带。 您可以伸直双腿,弯腰并用手够到脚趾,也可以用双脚抵住台阶,身体前倾,或弓步压腿。

3、跑步时和跑步后要注意保暖,不要因为大量出汗而脱掉很多衣服而引起感冒。

4、及时补充水分。 休息5-10分钟后再喝淡盐水或温开水,但要避免喝冷水或冰冻饮品。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