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孩子沉迷电脑游戏怎么办?

日期: 2023-04-26 23:01:54|浏览: 248|编号: 1242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好文】孩子沉迷电脑游戏怎么办?

从60后、70后到80后,很多家长都面临着一个没有经验又特别头疼的挑战:孩子爱玩电脑(包括iPad/手机)游戏怎么办?

60后、70后的童年游戏,男孩子玩玻璃弹珠,抓香烟; 女孩们玩猴子橡皮筋和跳房子。 像电脑游戏这样吸引人的怪物,世界上还没有诞生,也没有深深地迷惑这一代的父母。

在80后的童年记忆中,多了一台电视,多了一个色彩鲜艳的小伙伴,父母会限制他们看电视的时间。 但就吸引力而言,单向传输的电视无法与双向交互的电脑游戏相抗衡。

科技的飞速发展给很多新手父母带来了新的困惑:“我的孩子不玩电脑就像天使,玩电脑就是恶魔,怎么都不肯放手。完了。 我应该怎么办?”

曾经为暴雪的《魔兽世界》做咨询,深入分析了不同人群热衷于游戏的心理动机; 我也沉迷于大型多人在线游戏《征途》,后来写的网络游戏商业模式分析成为《企业家》文章的创刊号; 后来儿子长大了,特别喜欢电脑游戏,在长期和他“猫捉老鼠”的斗争中积累了很多经验。 最近主持了一场“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坊,在与不同家长的交流中发现了很多共同点。

对于爱玩电脑游戏的孩子,我的总结是:3种孩子,3种游戏,3种方法。

3 种类型的孩子:普通孩子、电脑游戏迷、极客(那些在计算机技术方面非常有天赋的人)。

大多数家庭都是普通的孩子,他们喜欢玩游戏,但又不至于荒废学业。

游戏成瘾者整天沉迷于游戏,因此经常逃课逃学。

扎克伯格这样的极客看似整天玩电脑游戏,但与普通瘾君子最大的不同在于,极客拥有极高的智商和创造力,并试图改变世界。

3种游戏类型:单机游戏、竞技网游、升级网游。

好的单机游戏和竞技网络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大脑和社交能力。 家长需要让孩子避开的是升级版的网络游戏,这种游戏最容易上瘾,杀伤力最大。

3个方法: 1)和谐的亲子关系是一切的基础,是父母最重要的法宝; 2)逐渐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能玩能停; 3)转移注意力,引导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3类孩子:大部分孩子只是喜欢打游戏,但并不“上瘾”

要想有效地引导孩子,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属于哪一类,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对电子游戏“非常感兴趣”和“病态上瘾”是两种不同的状态。 绝大多数孩子只是前者。 父母可以引导和管教,但不必过分担心。

第一类:普通儿童——热衷于游戏,但对学习和生活无明显影响

萨克斯博士在普林斯顿的演讲中提到:“根据调查结果,如果每周玩电脑游戏不超过6小时,孩子在学习、成瘾、社交、运动等方面不会有明显影响。” 当然6小时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字,可以多一些也可以少一些,根据每个孩子的年龄,每个家庭可以自行调整。 总的原则是,只要孩子买得起,放得下,该学的时候就学,说停基本能停,适当玩电子游戏是完全没问题的。

很多家庭的烦恼是,孩子一有机会就想着游戏,玩游戏就停不下来。 他们虽然没有逃课、逃学上瘾,但也担心对自己的学习和作息造成不利影响。 这个我会在童年和青春期的方法二“逐渐培养自制力”中详细描述。

第 2 类:电子游戏成瘾者——沉迷于游戏,脱离现实

那么什么是病态的“成瘾”呢? 中国的视频游戏成瘾标准是每周 40 小时,而维基百科上的标准更为宽松,每周 60 小时(每天 10 小时,每周 6 天)。

网络游戏成瘾在英文中被称为(IGD)。 北美最新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指出,IGD常见于12-20岁的男性。 有9条诊断标准:

●强烈渴望:网络游戏在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脑海中经常出现与网络游戏相关的事物。

●宽容:不断增加网络游戏的时间和投入程度,以达到满足感。

●戒断症状:几天不上网会出现烦躁、焦虑、烦躁等症状,上网后上述症状可迅速缓解或消失。

●虽然知道上网会给自己带来或已经给自己带来伤害,但还是忍不住继续上网。

●我曾多次尝试控制、减少或停止上网,但都没有成功。

● 除了电子游戏,对其他事物的兴趣明显减退,以致失去了以往的爱好和娱乐。

● 对他人谎报玩电子游戏的实际时间和费用。

● 用游戏来逃避现实或缓解不良情绪。

● 玩游戏会危及失去友谊、工作、教育或就业机会。

我亲眼看到的一个案例是,一个网络游戏成瘾者穿成人纸尿裤,因为他可以节省上厕所的时间,不停地玩游戏。

沉迷电子游戏的孩子往往来自缺乏温暖的家庭。 有的父母是强制管教型,喜欢暴力、羞辱、责骂,有的父母是松懈管教型,放任自流、漠不关心。 孩子们在现实中得不到​​温暖,所以他们在虚拟游戏中寻找安慰和成就感。

——《我出生在一个悲惨的家庭,来到这个悲惨的城市,4年前开始用网络逃避现实生活,不交朋友,对一切都漠不关心,没有兴趣。网络成了我在监狱里唯一能找到的东西。上都。已经 4 年了,我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

——“我觉得我在现实中没有朋友,家里父母打骂我,学校老师看不起我,如果我不上网,我会很孤独很郁闷。这是不是自制力的问题。”

——“我妈只知道叫我学习,学习,再学习,根本不明白我在想什么。我的生活只停留在学习的状态,精神生活太枯燥了,所以打网游对我来说特别刺激!结果在初中的时候卡在了《梦幻西游》里玩了三年。感谢我的班主任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给予了我很多的关心和照顾温情,过了好久,终于出来了。

如果一个孩子真的沉迷于电子游戏,他需要专家的干预和帮助,甚至需要一定的药物治疗。 但最重要的是修复亲子关系,让孩子体验到现实世界的温暖,才能从根本上把孩子从虚拟世界中拉回来。

第三类:极客(在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方面非常有天赋的人)

另外,如果孩子特别热衷于电脑,家长需要仔细辨别孩子是游戏迷还是酷爱科技的极客。 不小心,用大棒毁了未来的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

教育心理学家鲍丽棉通过研究发现,极客和游戏迷从表面上看都是沉迷于电脑、网络和游戏,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高智商:能成为极客的人,一定是智商高,思维活跃,喜欢反传统。 极客重视一件事:聪明。 他们特别看重能反映智慧的事物。 比如Alpha Dog的创始人 ,十几岁的时候就沉浸在英国的游戏世界中,但同时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对围棋的热爱。

热爱科技:比起社交或户外运动,我更热爱科技。 我喜欢所有与计算机和数字相关的主题和技术,而且我经常是科幻小说的忠实粉丝。 极客绝对喜欢玩游戏,但他们往往不玩需要大量精力和时间的游戏。

惊人的创造力:极客喜欢做有创意的事情,重视创造力和产出。 十几岁的时候,贾米斯哈萨比斯在设计游戏“太空入侵者”续集的比赛中获得第二名,并被游戏公司“”选中。

不断的挑战和突破,努力改变世界:例如,乔布斯所追求的人生哲学是:1、人活着,是为了改变世界; 2、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区别在于创新; 3、人一生不能做太多。 事情,所以凡事都要做得精彩。

现实生活中,像扎克伯格或《生活大爆炸》中的谢尔顿这样的“天才级”极客少之又少,但对计算机技术有兴趣和天赋的孩子却大有人在。 他们也需要我们作为家长细心呵护他们在电脑技术方面的长处和发展,甚至给他们更多的时间玩电脑。 这在方法三“转移注意力,引导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中会详细介绍。

3种游戏:好游戏让孩子开悟学习,坏游戏让孩子退缩沉迷

在详细阐述三种方法的对策之前,有必要先厘清“好游戏”和“坏游戏”的概念。

曾多次打破国家电竞纪录、11岁上大学的张文佳将游戏分为单机游戏、在线竞技游戏和在线升级游戏三种类型。 可以说,让家长恨得牙痒痒、让孩子严重沉迷的基本都是在线升级游戏。

类型一:单机游戏——一个人玩的游戏

单机游戏是一个人玩的游戏。 种类繁多:RPG角色扮演、ACT动作、AVG冒险、SLG策略、RTS即时战略、FGT格斗、STG射击、FPS第一人称射击、PZL解谜、RCG竞速、SPT竞技、SG养成、 CAG卡牌、LVG爱情、MSC音乐,甚至各种休闲游戏。

iPad 和互联网上的大多数应用程序都是单机游戏。

单机游戏一般都是限时的,孩子也不容易沉迷。 一些经典的单机游戏目标简单明了。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将体验游戏设计者准备的各种体验,验证自己各种奇思妙想,并按照游戏的指引一步步接近并最终达到目标,获得成功的喜悦。

第二类:竞技类网游——无论投入多少时间和金钱,起点都是公平的

在线棋牌室等竞技性网络游戏不易让孩子沉迷。 由于竞技类网络游戏往往以一场比赛为一个周期,比赛时间有限且可控,少则几秒,多则几小时。 游戏结束后,一切归零,下一场比赛从头开始。 只要能够完成一款游戏,就可以获得完整的游戏体验。

另外,在竞技类网游中,个人技术决定实力,玩家体验更多的是游戏本身。 为了变得更强,玩家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努力练习来提升自己的技能。 技术是属于你的东西,可以拿走。 即使游戏运营公司倒闭,换成同类型的游戏,水平和思路还是会保留的。 在游戏中掌握的实证理论往往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第三类:升级版网游——谁投入的时间和金钱越多,谁越强

真正需要引起家长警惕、让孩子远离的是大型多人在线游戏的升级版网络游戏。

升级后的网络游戏没有游戏周期,游戏时间不可控。 对等级和装备的无止境追求,玩上一天也永远不会满足。 等级需要时间练,装备需要时间打造,但只要你愿意付出,一切都不是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经济实力决定一切,人才和个人能力无处发挥,人的价值被无情践踏。

为什么我宁愿逃课去玩游戏? 因为如果我多修炼一天,我的水平可能会比别人高。

为什么我愿意花花在书包上的钱去买装备? 因为我可以向更多人炫耀我的装备,而不是看我的包......

一旦开始玩升级版的网游,为了获得成就感和满足虚荣心,玩家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换取等级和装备。 如果工作的成年人没有适当地平衡它,他们就会产生影响。 时间和金钱极其宝贵的青少年,直接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后果严重。

因此,家长应慎重选择优秀游戏,引导孩子体验经典游戏带来的刺激,避免沉迷于升级版游戏。 你可以给孩子找更多不同类型的经典游戏,让他选择自己喜欢的。 经典游戏是经典是有原因的。 愿意为孩子找好游戏的父母远比愿意给孩子买昂贵玩具的父母更受欢迎。 以下是一些建议:

— :它们是电子积木。 从木块到塑料乐高,再到电子乐高,游戏与时俱进。 2013年至2015年连续荣获“Kids'”称号,注册人数突破1亿。

——of(仅13岁以上):本游戏是一款没有血腥和枪炮的智力游戏。 它被评为系列中的最佳(最佳、最佳艺术、最佳游戏、最多游戏)。 数百万人在线。

— 年度最佳应用游戏:Apple Store 每年都会评选出一批优秀的游戏,其中益智游戏(如纪念碑谷、1、2、3 号房间)尤其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耐心好游戏。 我和儿子经常比赛看谁先解出谜题,互相请教,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玩这类游戏的兴趣。

“这么好的游戏就不用严格限制时间了吗?” “如果我的孩子已经沉迷于升级版的网络游戏,我该怎么办?” “我儿子的朋友都在玩升级版的网游,怎么办?” 父母经常问我这个问题。

3招帮家长引导孩子合理适度玩游戏

引导孩子合理、适度地玩电子游戏是一项家庭教育的系统工程。 有 3 种方法可以帮助父母。

三种方法之一:和谐的亲子关系是一切的基础

为什么说和谐的亲子关系是一切的基础呢? 因为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愿意敞开心扉,倾听你的建议,与你坦诚交流。 父母有无数机会引导孩子,孩子也愿意配合。 即使孩子因父母的适当管教而产生一时的反抗,事后也很容易和解。

然而,在冰冷疏远的亲子关系下,孩子的心是封闭的,软硬不肯吃,甚至破罐子破摔。 爸爸妈妈们,你们还能做什么? 剪断网线,关掉电脑,无数的事实证明,这只能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甚至离家出走。

更糟糕的是,多项研究发现,缺乏爱、亲子关系有矛盾、生活在不和谐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沉迷于电子游戏。 正因为现实中充满了不快和烦恼,充满了父母的不理解、唠叨、批评、控制和惩罚,才导致孩子更加叛逆,更容易转向虚拟游戏世界寻求认同和认同。乐趣。

尽管国内网瘾戒断学校的治疗方式存疑,但该负责人也坦言:“来我们这里的每一个人,无一例外都是亲子关系破裂的家庭,孩子沉迷网游是因为他们在家里得不到温暖……”

很多家长对我说:“和谐的亲子关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看到孩子整天打游戏就生气,想理解他,给他温暖,这怎么可能呢?”

帮助孩子戒掉电子游戏的瘾,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调整我们对孩子玩电子游戏的态度。

如果父母站在孩子的对立面iphone单机益智休闲小游戏,采取强硬的对抗态度,那么父母基本上就输了一半。 但是,如果家长对孩子有同理心,先确认孩子适当玩一些电子游戏是合理的,把这件事当成家庭项目,培养自制力,探索相关领域的兴趣,孩子也会更愿意与我们合作。

1、科技日新月异,孩子适当玩电子游戏是情理之中的事。

过去20年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超越了过去100年的成就。 现在,连智能机器人都打败了人类围棋界的顶尖高手,为人父母的理念也必须与时俱进。

孩子成长的时代与我们成长的时代是如此不同。 我不知道现在的职业在 10 年或 20 年后是否还会存在,但我知道,完全不受电子游戏影响的孩子将来会生活在科技社会中。 坏处。 因为好的电子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培养未来世界的很多技能,包括思维方式、团队合作、敏捷性、多任务调度、丰富的模拟体验等等。

(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去百度一下或者《一种故意让图灵测试失败的人工智能》,里面提到了加速回报定律,也就是说一个科技越发达的社会,持续发展的能力就会越强越快.主流科学家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科技飞速发展的轨道,世界可能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发生很大的变化。)

2. 玩电子游戏有助于孩子社交。

电子游戏已经成为儿童(尤其是男孩)的社交语言货币。

一方面,有线下社交,即使是陌生人,只要聊聊自己喜欢的电玩,就能快速打成一片。

一方面是线上社交。 各种小组任务让孩子们学会快速认识陌生人,从而在游戏中合理安排人力和资源分配。 在好的网络游戏中,孩子们可以认识到这是一个合作的世界,只有合作才能让大家共同受益。

3、绝大多数孩子只是对游戏有浓厚的兴趣,并不是病态的“上瘾”。

前面说过,“兴趣浓厚”和“病态沉迷”是两种不同的状态。 绝大多数孩子只是前者,家长不必太过担心。

也有家长抱怨:“普通孩子一周玩6个小时,上瘾的孩子一周玩60个小时,6-60岁的孩子算什么?我家孩子现在一周玩十几个小时,还有有越玩越久的倾向,有上瘾的可能吗?”

我的回答是:要看父母是“推出”还是“拉进来”。

“推出去”就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严格制止,比如拉电源线、砸遥控器、大喊大叫、各种惩罚等。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不让他做的事情他会反对你(尤其是父母强硬的时候)。 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只会增加孩子对你的抵触情绪,促使孩子更加沉迷于电子游戏。

“放进去”就是用平和温和的语气与孩子商量,试着理解孩子,让他感受到你的善意和家庭的温暖,引导孩子发展游戏以外的长处或兴趣。

体验故事一:

一位母亲为青春期儿子对游戏的狂热感到困扰,常常忍不住责备他,从而萌生了离家出走上寄宿学校的念头。 在“角色互换”的角色扮演游戏中,妈妈感受到了儿子内心的苦恼和无奈,回家与孩子坦诚交流。 她的儿子回了她一个拥抱。 从想离家出走,到现在时不时愿意抱抱妈妈,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虽然问题没有解决,但是孩子的心已经重新向妈妈敞开了,愿意跟妈妈倾诉,好转就在眼前。

个人故事 2:

另一位家长发现,儿子特别喜欢上网玩竞技类游戏。 他起初很不解,百般阻拦。 后来,她看了《PET育儿效能训练手册》,意识到父母应该对孩子有同理心,于是坐下来陪在儿子身边观战。 慢慢地,她也开始为孩子的胜利而欢呼,为孩子的失败而沮丧。 一方面,她对孩子有了更好的理解和接纳; 另一方面,孩子在经历了妈妈的呵护后,变得更加自律。

4. 让孩子玩电子游戏成为加强亲子关系的机会。

亲近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其实,孩子对什么感兴趣,最想和你聊什么话题,你都可以从那里着手。 如果你告诉孩子你想从他身上得到什么,而你对他喜欢的东西却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兴趣,孩子怎么会觉得你真的很关心他呢?

如果您的孩子喜欢玩电子游戏,请与他谈谈他最喜欢的电子游戏,甚至征求他的意见。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家长跳起来:“这不是在变相鼓励孩子玩游戏吗?!” 别担心,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 后来发现,没有什么比孩子愿意邀请你进入他最喜欢的世界更美妙的了。

我儿子的故事:

他特别喜欢玩,玩过去就舍不得。 那时候各种花样都使出来了,感觉是在和iPad争抢孩子。 后来亲子关系好转,儿子还主动给我看他在公园里搭建的各种小世界,讲解各种建筑和房间的设计,真是让我耳目一新。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儿子利用不同材料、不同地基的房屋被爆破时发出的不同音阶,编成了一首乐曲。 随着房屋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一首植物大战僵尸的主题曲飘了出来,真是让我屏住了呼吸。

从那以后,当我按规定让他别玩的时候,我发自内心的理解多了,儿子也变得更配合了,甚至不时向我请教他在这里设计的建筑的美学建议.

张馨予的故事:

当我儿子第一次跟我说玩电脑游戏有多刺激时,我很矛盾,因为我根本不想让他玩电子游戏。 如果我仍然听他谈论电子游戏,那并不意味着你在鼓励他玩吗? 不过,经过高EQ家教情商训练,我还是决定听儿子说说他喜欢什么样的游戏。

仔细听了才知道,他玩的电脑游戏非常智力,需要良好的团队合作才能获胜。 于是和儿子多交流了几句,也更加明白了这个游戏能带来的好处。 这并没有阻止他玩。 还好我有耐心听儿子的话,不然他会瞎骂儿子,再欠一笔感情投行。

因为我经常听儿子谈论电子游戏。 有问必答的时候,他愿意经常跟我们说说他的比赛进展,而且说的内容越来越详细。 但有时真的很忙,只能边做饭边听儿子讲他的“趣事”,同时也忍不住想工作上的事情。 这时候,我会立刻道歉,让他再告诉我一次。 也正是因为我一直和儿子有融洽的交流,才明白他玩电子游戏的好处,才能有效地和儿子商量接下来的日子如何控制玩游戏的时间。

当然,父母和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和环境中长大,在生活中有不同的重点和兴趣。 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要求自己步他们的后尘,但只要孩子看到了父母的用心,就会感受到父母的关怀。

三法之二:逐渐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能玩能停

需要强调的是:和谐的亲子关系是指尊重孩子,体谅孩子身心的需要,而不是无原则地让步给孩子。 因此,大多数家庭都对孩子玩电子游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然而,最让家长头疼的是“立法比执法容易”,尤其是“孩子偷偷玩”、“孩子承诺到一定时间结束游戏却不遵守诺言”。

先说“立法”。 通过练习和观察,我推荐的是平时不要玩,周末可以有适当的时间玩。

父母之间的常见做法包括:

1)平时不能玩,周末可以玩几个小时;

2)可以每天玩一小段时间(比如20分钟),一周的总游戏时间和第一种方法差不多;

3)只要分数不低于一个期望值(比如全A),孩子做完作业就可以玩电子游戏了。

第一个和第二个看起来很相似,但事实并非如此。 我曾经和我9岁的儿子采用过第二种策略,每天玩游戏或者看游戏视频20分钟,但他每天都会有一种期待,就像猫爪抓他的心一样。 采用第一种策略后,提升很明显。 只有猫爪在周末挠他的心。 平日里,他知道自己没有希望了,放弃了,只能尝试寻找其他的乐趣。

所以我真诚地建议,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定不要一周有几天玩电子游戏,不要让他们养成一有时间就用电子游戏来解闷的坏习惯。 只有这样,孩子们才有机会锻炼自己寻找其他娱乐活动的能力。

至于第三种方法,初中以下的孩子不建议使用,高中生也很慎重。 因为孩子很可能为了玩电子游戏而匆忙完成作业。 而在北美,许多聪明的孩子在中学前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就能获得全 A,因此他们会花很多时间玩电子游戏。 因为孩子的成绩符合家长的要求。

最重要的是,如果孩子们每天都玩电子游戏,那么他们的空闲时间就会被电子游戏占满。 这样的快感会不断刺激他们的大脑,让他们越来越渴望玩电子游戏,也越来越依赖电子游戏。 强大的。 就像很多家长说的,孩子天天不玩游戏,就觉得自己好像丢了魂似的。 当他们玩游戏时,他们会像大麻一样感到放松、快乐和兴奋。

接下来说说“执法”。 培养孩子自制力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习惯。

“意志力”(罗伊,心理学教授)和塔尔(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教授)都发现,自控的本质其实是“习惯”。 因为自制力需要消耗大脑大量的能量来抵抗诱惑,但是人一旦对一件事情养成习惯,大脑消耗的能量急剧下降,自制力就很容易形成。

习惯的形成有四个关键:信念、目标、监督和奖励。

First: —let know the of video game , which is the value basis for self-

When are young, can tell them the and of video game by . It is that there be less and more vivid means, such as some or about who are to due to game , or let for by .

At first, may not be able to hear or . , if can take every to the of video game into their 's minds for a long time and , and a on life, will not be to games for a long time when they grow up, 's is by its value.

My son loves games. But one day, he gave me a very about how games are to the brain and how game make money. It out that when he for game , he the of game . I found out that I was not with the , but being by the , and I was very angry.

Later, the son still 't stop in time every time he the game, he at least that it was to in the game. The to stop the game in time, not what his said, but what he had to do.

: Goals - the laws of brain , set goals step by step, and 's sense of

Many think that " the rules and not when is over" is an easy goal, and it can be if the child fails to do so.

Not to that also have of weak , if we can the of the brain, we will that "stop and stop" is very for , the lobes of the brain for have not yet . 成熟。

Our 5 : , , touch, smell, and taste first pass the ( ) of the human brain to the lobe (front ). The deals with to , that is, What I Feel (I feel); the lobe is for , , , etc., that is, I Think (I think). The of video games is what I feel (the ) has a role. the time the of the "I Think" ( lobe) . are , that's why it's hard for kids to self- even they know that video game play is not good.

Third: and - more , less , is more than

and are the in self-, and have in and , so treat them .

➜ – and

In ( the child is 10 years old), the child is still more on his , and he can still abide by the . he plays on the , or plays , but , he still his . , to .

, when a child the rules , point it out . Of , we must keep our calm and as they stand.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help focus on . On the , often leads to of 's , and loses the for .

Here I a book " " ( by Jane), which tells about not on the made in the past, not using , blame, and pain as , but on The point is to use as a means of —"Let's work to rules that are to both , and we must also on that are to when we ."

– A first-hand case of

My son games for "5 ". I can the to play for 5 after the time of the game is over. are a TV and are , and it is not easy for us to stop as soon as we say it. , my son has to it for 5 after 5 , and then 5 , I can't bear it.

After away the iPad times and my son a lot of noise, I found a time when he was calm and the . "I know it's not good, but I won't with you how to deal with ." The son away and his ears.

So I two . One is that if he fails to keep the time , the next week's iPad game time will be (); the other is that if he can keep the , I will him with a of . To a , it can be for he likes ( ).

, his , the son still has a IQ and chose the . After , we : the first 5 for the son to the game, 20 ; the 5 to end the game, 10 ; the third 5 to end the game, 5 ; , Mom came and took the iPad, and there was no . After 200 , I can spend money to help my son buy a bag of gold coins in the game.

When I and in the past, the were quick, the -child very tense. While back the iPad to me, my son was and sad about the iPad time next week, and in the room and cried , which made me feel very .

After now, not only has his son's been , but his has also been . there were some small in the , in , now my son can end the game 5-10 , and he is in a good mood.

And I also found that when the game time is about to end, if I have time to him for a while, see what he is , and ask him about the in the game, my son will be very happy and will end in time more game.

➜ – Give space, the art of makes to

In (after the child is 12 years old), the child's self- is and , and the have also down from the altar of . Let the feel that we are "" them all the time. This of the of 's self- and has a very large on the -child .

而且,在孩子高中的时候,如果父母还是采用比较强硬的管制方式来对待孩子玩电游,有可能孩子到了大学,因为没有自控力,玩电游玩得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包括逃课。

比如就有家长烦恼:“我告诉儿子停机,他基本上能在5到10分钟内停机,但如果不叫儿子停机,他会连续玩几个小时。那他进入大学,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怎么办?”所以当孩子进入青春期、走出家门之前,家长就要逐渐放手,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和理解,培养他们主动停止游戏的自控力。

青春期- 家庭教育专家黄敏的案例:

儿子进入青春期后,“自由散漫、 无组织无纪律”的苗头开始冒出。有些家庭作业需要上网,但做完作业后,他就”游到”了其他网站。我本着“ until (无证则无罪)”的原则,采用“警察抓小偷”的战略方式,儿子就给俺来个“声东击西的地道战”。最让我生气的是,明明抓个正着,儿子还敢睁眼说谎,那说谎技能之笨拙,态度之坦然,我和老公都傻了眼了。俺改变了”战术”,来个“高压掌控”,给他个下马威,儿子不仅“迎刃而上,蔑视权威”,而且再次犯规,逼迫我连着几个周末剥夺他玩电游的权力,到后来要把所有电子产品藏好。儿子不仅没有”屈服”,更糟糕的是以“冷战相迎”,几乎不愿跟我说话,陷入了一场权力斗争。

后来我意识到,孩子慢慢大了, 简单抱怨、批评和处罚的方式绝不是上策,不仅没有达到效果,反而把亲子关系搞得很不好。儿子成为青少年了,开始走向独立,开始有自己的思想,需要给他更大的成长空间,可是老妈还停留在把儿子当做儿童对待的教育方法上,没有做到及时的调整。

反省了自己,开始更注意多用沟通和引导的方式,制度也随之做了些调整,比如我不再监督他,但他不能带iPad进自己房间、必须在客厅使用电脑。儿子对很多方面的兴趣也随着年龄增长,向我提出了一些要求,我也做了一些调整,比如增加了他在电脑上社交和娱乐的时间。

现在,在儿子违规的时候,我有时也会表达不满、指出问题:“不是有规定现在不能玩吗?”,有时表达理解和期望、心平气和地说:“自控确实不容易,是吗?没事,慢慢来,下次再努力!”因为我坚信:温柔的鼓励远胜于严苛的指责。别指望几次交谈或管教,孩子就老老实实一劳永逸。

交流是一门艺术,与孩子的交流更是如此,需要用孩子能接受的语言与他们交流。有效的沟通不是想说就说,想做就做,而是要冷静考虑时间、双方情绪状况、从什么角度说、怎么说、以什么样的切入点去说等等因素。也许需要等几天找到合适的时机,这时大家情绪平和,你也比较有准备,孩子才比较能考虑我们的想法,这样往往会事倍功半。

3个方法之三:转移注意力,引导孩子的兴趣、强项

在意志力的心理学研究中,孩子吃糖是个很著名的实验,结论是在小时懂得自我克制(不马上吃糖),长大后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冲动和欲望,具有更坚强的意志力,从而更能成功。

有意思的是,研究还发现,最能抵御甜糖诱惑的,不是那些紧紧盯着棉花糖,运用意志去抗衡的孩子,而是那些东张西望、研究天花板或者门窗的孩子。转移注意力是培养自控力的另一个好方法。

在面对孩子玩游戏的问题上,心理学有同样的发现。游戏和互联网之所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其实在设计上是通过我们大脑的奖赏中心,提供即时的满足和瞬间的刺激。所以,如果我们能够让现实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像游戏和虚拟世界这样,就能重建正常的家庭生活。

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

●发现孩子的天赋,引导电脑游戏相关领域的兴趣:比如电脑游戏编程、机器人、做视频、画动漫,写故事、音乐创作,甚至创办游戏俱乐部、做生意,写游戏书等等。

●寻找孩子在电脑游戏之外的兴趣、强项,比如:游泳、球、象棋、吉他等等。

●为孩子打开视野,在现实世界建立朋友圈,走出去体验更多的美好。

每个孩子的特点不一样,家长帮助其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也不一样。有的孩子特别热爱运动,踢一场大汗淋漓的足球很有效;有的和小伙伴一起出去疯玩很带劲(但家长不给孩子携带电子游戏产品);还有的,比如我儿子,颇有极客的潜质,我就得特别小心在他的电脑强项和游戏防沉迷中间平衡。

首先,我对儿子说与其玩别人的游戏,不如创造属于你自己的游戏!我给他下载了获得儿童科技大奖的编程App,虽然是入门级的运用,但科学有趣,特别适合7-11岁的孩子。儿子一下子就迷上了。后来我又循序渐进引导一些特别优秀的编程网站,比如麻省理工MIT所研发的,儿子从此一头扎入编程的世界,还发表一些自创的游戏让别的玩家玩。现在他已经开始上正规的编程课,如鱼得水般快乐。

其次,自从发现儿子特别喜欢机器人后,又尽量提供资源和平台让他去玩机器人,不仅锻炼编程、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精巧的动手能力,还让他能紧跟当代智能科技的步伐。

接着,我还购买了给儿童阅读的IT人物传记,比如《谁是比尔·盖茨?》(Who Is Bill Gates?) 、《谁是斯蒂夫·乔布斯》(Who Was Steve Jobs? ),希望儿子能像Bill Gates和Steve Jobs那样遵循自己的兴趣和激情,在将来的成长途中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

最后,针对儿子的特点,我给了他比同年龄孩子更多的自由上网时间,让他可以在网上搜索他所喜欢的信息,包括自学可汗学院的科技类课程、极客的各种脑洞大开的视频。当然,他借着上网偷玩网络游戏的事情也干过好几次。但我并不想因噎废食,在综合引导下,他现已基本不玩这种猫捉老鼠的把戏了,而是会教我是根据什么算法和原则将某一游戏视频排名靠前、或者量子物理有什么新发现。

此外,正因为儿子天性比较“宅”,我更鼓励他和同龄小伙伴能多走出去。这样不仅满足孩子玩的天性,培养孩子的阳光性格,以及与人交流和相处的能力,而且减少了对玩电游的依赖。

这里再分享美国新泽西州Cindy Zhang引导她儿子的一个故事:

在我们家,童子军(Boy Scout)的活动占用了儿子的不少时间,他很喜欢童子军的户外活动,特别是艰苦的爬山行军野营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同时也通过童子军所组织的本州和全国集体活动结交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段的新朋友。

最终让儿子彻底停止玩电游的也是因为童子军。在他9 年级的夏天,他的童子军团队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从马里兰骑自行车到宾州匹兹堡,每日平均要骑50 里,爬坡近3000 英尺,是一个相当艰苦的行程。在这个暑期,他参加了两次童子军夏令营。两个星期的野外活动都没有上网机会,没有手机或电脑。

暑期活动回来后儿子感慨地说,没有电游的日子是完全不一样的。他意识到在他的人生中还有更有意义事情可以做,并开始了他的Eagle 计划iphone单机益智休闲小游戏,为他曾经上过的小学做点贡献,以报答学校对他的培养。那时他开悟了。他从电脑中删除了游戏。那个游戏他当时在全校高中四个年级里是玩得级别最高的。他把心爱的游戏帐户转送给了同学。帐户里有他积累了三年的游戏战绩。

需要特别要指出的是,要尊重孩子的节奏,即使他沉迷游戏,也很可能是阶段性的,慢慢引导,不着急。

奥数冠军刘洋最近被麻省理工大学提前录取,但刘洋从小就是游戏迷,上中学时,刘洋玩游戏更是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天天为了玩游戏跟妈妈打游击战。他妈妈刘双秋发现儿子有数学的天赋和兴趣,花了很多心思引导,最终刘洋发现沉迷游戏会影响学数学,就把心爱的游戏全删除了,走出了沉迷游戏的阶段。

引导孩子玩电游是家庭教育的系统工程、长期工程

电子游戏(电脑/iPad/手机游戏)让很多家庭都陷入了一场关于控制权的斗争,尤其是家里有青春期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子),父母往往觉得自己就是在和电脑、网络争夺孩子。

我的体会是,任何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包括孩子玩电游一事,如果孤立起来处理,那一定只是治表不治本,或者不仅连治表的效果都达不到,反而造成了更长远的危害。只有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的根本和长期目标、运用综合整体的育子方法,虽然不一定能达到立杆见影的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一定会为孩子的进步而感到惊喜和欣慰的。我坚信这一点。

加拿大朱凡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