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的人慢跑的标准是什么?

日期: 2023-05-01 04:01:09|浏览: 480|编号: 1319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不同年龄段的人慢跑的标准是什么?

跑步是一项极好的运动,它可以增强体质,改善心肺功能,燃烧脂肪,促进我们的健康。 然而,过长、高强度的跑步会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受伤和疲劳。

越来越多的跑者重拾理性,重新认识慢跑,开始慢跑。 当步伐逐渐放慢,他们会感受到慢跑的无限好处:跑步时,可以欣赏沿途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 在跑步的同时,他们可以思考人生,规划未来的目标; 经验。

慢跑可以促进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分泌,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此外,慢跑还有助于保持年轻的容貌,使我们精力充沛跑步对性功能,容光焕发。

这是否意味着当你跑得慢时慢跑? 其实速度并不是唯一的标准!

1、虽然年龄相同,但不同的人慢跑速度还是有差异的。

2、慢跑的衡量标准不应局限于速度,因为“慢”的定义并不是指绝对的速度,而是要看每个人的跑步能力。 换言之,慢跑的“慢”,就是人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跑步速度范围内,以相对较慢的速度进行。

3、慢跑中的“慢”,其实是指运动强度的高低,而不是速度。

4、慢跑的最佳效果需要满足一些特定的条件,包括感觉轻松舒适,呼吸均匀舒适,心率不要太高,长时间跑步,边跑边聊天,但不能唱歌。

心率是衡量不同年龄段人群慢跑标准最可靠的方法。 一般成人适合的慢跑心率为最大心率的60%-75%。 最大心率可以通过计算公式220-年龄得到。 例如,45岁的人的最大心率为每分钟175次,那么适合的慢跑心率应该在每分钟105-131次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个体差异较大跑步对性功能,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具体调整。 跑步爱好者可以适当增加5次。

为保证运动安全,在运动初期,建议运动者将心率控制在相应年龄段最大心率的60%左右。 如果身体逐渐适应,没有基础疾病,可以逐渐增加到最大心率的75%。

以下是各年龄段最大心率和有氧心率的参考表,供参考。

此表中提供的心率水平专为没有心血管疾病史或低风险的人设计。 但对于有心血管病史或高危人群,运动前应由专科医生进行评估,适当降低心率。

老年人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人,应选择合适的慢跑强度,以保证身体能够承受并获得锻炼效果,强度不宜超过最大心率的60%。

对于最大心率的计算,有些跑友可能会觉得220减去年龄的方法有点简单粗暴。 虽然此方法只是一个粗略的指南,但它仍然可以为业余跑步者提供有用的帮助。

当然,有很多公式可以用来衡量不同年龄段的最大心率,而这些公式本身也存在较大差异。 如果您有兴趣,可以尝试使用下面列出的公式来计算它。

以心率作为标准比较准确,但需要专门的心率检测设备。 如果觉得麻烦,也可以根据以下两种主观感受来判断:

1、以呼吸为标准

慢跑时,保持呼吸平稳,不要气喘吁吁或上气不接下气。 你可以使用“谈话测试”,在跑步过程中与他人交谈,但不要太用力。

2、以感觉为标准

慢跑应该是一种舒适、轻松的运动方式,如果您感到筋疲力尽,那就不是慢跑。 一般来说,慢跑应该是一种让你感到愉悦的运动方式。

适当的慢跑应使运动停止后4分钟内气促症状明显减轻,10分钟内心率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即每日水平)。

如果一定要用速度来衡量慢跑的高低,可以参考下表。 无论年龄大小,根据您在 5K、10K 或马拉松比赛中的表现来确定您的慢跑配速。

第2、3、4栏分别标有“恢复跑”、“下轻松跑”和“上轻松跑”,均代表慢跑。 对于全程马拉松成绩为3小时15分的人,慢跑配速范围应该在5分15秒到6分01秒之间。

个人的慢跑标准因人而异,综合考虑身体状况、跑步经验、目标等因素。 不要过分强调速度,要注意身体的感受,时刻保持舒适放松的状态,才能真正享受到慢跑带来的健康和愉悦。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