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及对大陆的启示

日期: 2023-05-08 12:08:01|浏览: 532|编号: 1400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及对大陆的启示

休闲农业在美国、日本和西欧经济发达国家都有先例。 主要利用农业资源与环境、农田景观、农业生产、农产品、农业文化、农家生活等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农业、了解乡村。 农业经营。 80年代后台湾农业开始衰退,寻找农业新机遇几乎成了农民和农业行政单位想方设法突破的难题。 为此,1990年台湾“农委会”在“改善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方案”中制定了“休闲农业发展计划”,加大了对休闲农业的科技扶持力度,资金, 宣传. 1992年,“农委会”颁布了《休闲农业区建设管理办法》,规定了休闲农业区的一些基本条件。 此后,台湾的休闲农业发展迅速。 修订《休闲农业区建设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重新界定休闲农业区和休闲农场,编印指导材料,成立相关小组,确保旅游休闲农业普及在台湾。 的顺利发展。 1990年至1997年,台湾“农委会”“休闲农业发展计划”共管理7县20乡18区,并协助兴建相关公用设施,营造休闲农业发展的整体环境农业。 目前的结果是好的。

一、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与功能

目前,台湾休闲农业种类繁多,各种形式的休闲农业在发展水平、成熟度和政府扶持措施等方面各不相同。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休闲农场:休闲农场是综合性独特的休闲农业区,是指利用乡村的森林、小溪、草原等自然风光,设有小土房、露营区、烧烤区、供游客使用的戏水区、餐厅、体育锻炼区和各种游乐设施等。 提供完善的休闲场所和服务。 目前,在台湾已开放使用的休闲农场中,不乏以规模宏大、规划完善、融合在地文化与山湖风光着称的休闲农场。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台湾休闲农业协会会长张庆来先生经营的宜兰县香格里拉休闲农场、头城农场和飞牛农场。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地处山区,面积大,约100公顷,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主题突出。 (2)市民农场:市民农场是指农民提供耕地,让市民参与耕作的园地。 这种示范性的体验式市民农场,一般将位于城市或郊区的农田规划成若干小块区域,出租给城市居民种植花卉、蔬菜、果树或经营家庭农场。 (三)农业园区:农业园区是指按照园区经营思路,将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相结合的园区。 农业园区经营范围多种多样。 除果品、水稻、花卉、茶叶等特色农业园区外,大部分农业园区为综合型。 (4)观光农庄:观光农庄普遍流行于城郊,主要有开阔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圃、茶园等,游客可以采摘水果、蔬菜、花卉、茶叶,欣赏美景。田园乐趣。 观光农场是国外最常见的休闲农业形式。 (五)旅游景区:利用著名江景,规划设计开发的旅游景区。 同时,强调与乡村生态环境和人居文化相匹配,保持乡村原有的自然风情和农家特色,如介绍民俗风情、农业知识等当地观光特色,让游客尽享乡村的乐趣。农村生活。 其特点是规模大、商业色彩浓,发展方向是拥有和利用自然美。 除上述类型外,还有节日花市、教育农场、森林游乐区、屋顶农业等形式。 除了种植和观光园林,近年来,休闲农业也不断向畜牧渔业发展。 出现了休闲渔业、牧场等,利用林产品、牲畜、鱼贝类等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综合发展。 .

台湾的休闲农业是生产、生活、生态相结合的农业。 是一家集农产品生产销售、技术人员、休闲服务为一体的农业企业。 它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具有经济、社会、教育、环保、游憩、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 可概括为: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生活功能、示范教育功能。

二、台湾休闲农业的经营效益及成功经验

1、运行效率

(一)台湾休闲农业经营规模。 据台湾休闲农业学会2004年调查,北台湾休闲农场最多,占总数的44.7%。 其中,仅宜兰县就有128处,南投县有100处。 北方休闲农业之所以集约,是因为区位优势。 2000年以来,台湾休闲农业进入繁荣期,新设休闲农场达584个,超过总数的50%。 2004年,台湾休闲农业全年接待游客约4913万人次,平均每个农场每年接待游客约4.5万人次。 通常旺季的游客人数是淡季的两倍,游客主要来自内地。 由于台湾休闲农业经营成功台湾休闲农业专题报告,近两年港澳新加坡等地多家旅行社纷纷组团前往台湾休闲农业专题报告,上升趋势明显。

(二)休闲农业主要经营项目及收入情况。 经营项目以教学体验、风味餐饮、乡村旅游和生态体验为主,分别为703个、650个、620个和568个,分别占农场总数的63.8%、59.0%、56.3%和51.5%; 运营经验也是重要的业务内容,分别有532和484; 其他还有民宿、蔬菜采摘、农业展示、民俗技艺体验、林牧渔体验、乡村酒庄、市民农场等。 台湾休闲农业的收入主要来自门票、餐饮和住宿。 2004年全年营业总收入超过45亿元。

2、成功经验

(一)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台湾休闲农业由“农委会”监管,由“观光局”与“经发局”统筹管理。 经批准的休闲农场享受经营优惠政策,提倡一乡一园。 安排专项资金扶持休闲农场,资金一般用于修筑主干道到农场的支路、水利工程、教育农场补助、组织宣传等。

(2)布局规划合理。 休闲农业突破传统农业的范畴,依托当地的自然、人文、历史资源,独特的乡村生产和景观,综合旅游、餐饮等综合经营,为人们提供休闲服务。 因此,休闲农业是综合利用当地资源,从农业向服务业延伸的新兴产业。 对于寻找农业出路的大县,需要整合全县资源,合理规划,发展县域经济。 台湾农业大县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如彰化、云林、大甲、台南、高雄、屏东等。 此外,台湾农业部门也推动“一乡一休闲农渔区”,利用占全台面积1/2以上的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兴建步道,结合民宿、观光农场,进一步推进农业转型。

(三)创新经营管理。 首先,建设相关网站,方便游客获取信息。 对于休闲农业这一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产业来说,网络媒体的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台湾休闲农业网站,主要内容包括:新闻发布、景点介绍、旅游区地图、旅游路线推荐、住宿餐饮服务、留言系统,甚至还有网上订房订票服务。 通过这些信息,游客可以真正做到“足不出户,万事通”。 二是重视分工协作,强调同一区域的团结。 台湾相当一部分休闲农业已商品化,或不同服务领域合作分工,实现观光、住宿、餐饮、娱乐一体化。 显然,这比起许多所谓的小而全的旅游农业,每家每户都进行同样的服务活动,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用。 三是产品经营多元化,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相结合。 休闲农业可以提供的产品不仅包括实物产品,还包括景观、氛围、景物、主题等“情境消费”产品。 这也是休闲农业吸引众多游客关注的地方。

三、台湾休闲农业对大陆农业发展的启示

一、把握发展休闲农业的基本原则

发展休闲农业应注意以下五个基本原则:一是有利于区域农业的发展。 有利于全区农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农村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农民增收; 二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 引进台湾及世界最新休闲农业概念,规划设计休闲农业产业,运用各学科指导休闲农业发展; 三是发展休闲农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避免破坏当地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保障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用好本地资源。 农村的各种资源是休闲农业的基础条件,应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 五是注重休闲农业的特色与创新。 避免出现不能形成个体特色的休闲农业经营。

2.充分发挥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发展休闲农业,既符合经营农产品的根本利益,符合城镇居民休闲旅游需求的情况,也符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国策。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在休闲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积极推动休闲农业发展。 在发展农业旅游中,区县乡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一是积极引导,二是统筹规划,三是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休闲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合理布局解决品牌定位衔接问题

休闲农业旅游的品牌应该是一个持久、稳定、可靠的品牌形象。 在旅游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他们的认知,进而形成差异化。 正是这种差异性,吸引了游客的兴趣,增加了他们的消费欲望,最终凝结成休闲农业品牌的无形资产。 因此,休闲农业项目布局应注重与客源市场的衔接,考虑项目所在区域的交通区位,还要考虑与周边其他休闲项目及名胜古迹的关系. 我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民族众多。 各地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习俗存在明显差异。 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增强了观光农业的吸引力。 因此,各地要结合本地资源特点,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项目,避免与周边已有休闲项目发展雷同,力求与周边其他休闲项目协调、互补、相互促进。

4.完善休闲服务体系

休闲农业是观光、游览、度假的一种形式。 游客以体验乡村和农民生活的特殊方式享受休闲,而不是一般的下乡观光或“学农”; 尤其是“农家乐”,是游客直接走进农家,吃住农家,面对面体验乡村文化、农家文化。 因此,一方面,不能简单地将城市里的宾馆、标间“克隆”到农民家庭之外的农村; 如整洁的环境、整洁的生活、卫生的餐饮、安全便捷、基础设施保障等,以及接待人员自身的健康、礼仪和素质,让游客不仅能在农家享受到规范化的服务,同时也感受到酒店和旅社所没有的温馨和惬意,让您可以充分的放松,尽情的休息。 休闲农业需要在服务上下功夫,提升休闲农业水平,这也是一个地区休闲农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从观光线路的规划到各景点内容的确定,从农业观光的介绍到田园风光的品位鉴赏,从白天的餐饮到夜间的住宿,都需要一个专门的服务团队。

五、加强体验经济和休闲农产品发展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对体验经济研究的深入,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产品开发的新趋势引起了旅游学界的关注。 休闲农业具有让旅游者深入体验乡村风情和田园生活的功能,是体验经济的重要形式。 与一般旅游产品相比,休闲农业具有参与度高的特点。 游客可以在农场或休闲农业区参与农业生产过程,亲手制作食品、礼品、艺术品,租用农场经营管理,并根据爱好进行个性化设计。 这是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和客源市场开发的优势之一。 因此,休闲农业必须围绕消费领域的新特点,加强互动参与,创造性地开发更具个性化、人性化、绿色化、高附加值的体验式旅游产品,满足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消费需求。

六、加强两岸休闲农业合作交流

台湾休闲农业积累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可邀请有在台建立休闲农业经验的专家、学者、经营者指导投资创业。 大陆休闲农业发展好于台湾。 除了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东西南北、高山、湖泊、草原各具特色,内地还拥有高速发展的经济和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 因此,我们应该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发展休闲农业的前景不可估量。 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吸引有识之士到大陆投资。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