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技术让跑步更省力! 跑者要掌握好跑姿的四步走!
人天生就是为跑步而生,但会跑与拥有正确的跑步姿势是完全不同的。 跑步姿势不一定是最好的跑步技术动作,但一定要有一个正确合理的姿势。
正确的跑步姿势可以让我们不受伤,合理的跑步姿势可以让跑步变得更轻松、更经济、更省力。 因此,正确合理的跑步姿势最终能达到两个根本目的:经济省力和不受伤。
跑姿的两大作用:
1、为什么正确合理的跑步姿势可以省力?
跑步是一项对抗地心引力的运动,因为在跑步的时候,双脚会同时离开地面,这就需要你把身体推离地面。 如果你把脚放在地上,那就是走路。 这就是跑步比走路累得多的原因。 在哪里。
如果你的飞行高度更高,说明你在对抗重力做更多的功,而你真正需要的是水平前进,所以你可以通过降低飞行高度来省力。
如何降低飞行高度? 这都可以通过提高跑步技术来实现。
还可以通过增强体能,促进发挥的最大效果来实现省力。 你怎么理解这个? 跑步是以肩为轴摆臂,以胯摆腿,核心(躯干)保持相对稳定的全身协调运动。
如果躯干稳定,摆臂和摆腿有一个很好的支点,那么摆臂的平衡和协调,摆腿的缓冲(着地阶段)和踢腿伸展(离开阶段)就可以发挥最有效的作用。
而如果核心不够稳定,支点缺乏支撑,力量就会在这里消散,那么摆臂摆腿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例子:
如果你能用40%的力量跑,但是因为你的核心不够稳定,10%的力量就白白浪费了。 跑步一定要用50%的力气吗? 为什么你比别人累? 因为你比别人多付出了10%的努力。
那么为什么核心控制在跑步时很重要。
2、为什么正确合理的跑步姿势可以做到不受伤?
导致跑步受伤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跑步的体积、重量、力量等,这些因素最终都会导致人体承受过大的压力负荷,超过自身的承受和修复能力,从而造成伤害。
因为每次撞击地面时,都会受到1-2倍体重的冲击力。 如果你不能缓冲这个冲击力,或者你不通过加强肌肉来提高你的负重能力,那么你受伤的风险就比较高。 .
换句话说,正确的跑步方式教会你缓冲地面的冲击力,而力量训练则提高你承受冲击力的能力。
跑步伤害最终可以机械地解释:
除了掌握缓冲压力和增强肌肉力量的跑步技巧外,合理的跑步姿势还可以避免对人体产生异常的压力。
例如:
常见的错误跑步姿势,如内扣膝盖、过度外翻足等,都会使膝盖、小腿、脚踝处承受异常的压力,大大增加这些部位受伤的可能性,所以纠正跑步姿势就是纠正明显缺陷的跑步技术,这将在预防伤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什么样的跑步姿势最省力?
1、适当加快节奏
同样的速度跑,可以选择慢步频大步幅,也可以快步频小步幅。 哪一个更好?
2020年4月发表在 of 上的一篇论文给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对美国士兵进行了一项研究(士兵会进行大量的跑步训练)。 他们以不同的频率跟踪士兵,进行了 9 个月的研究。
最终发现,步频慢的人和步频快的人在受伤发生率上没有差异,证明步频的快慢对跑者的疼痛没有决定性影响,即步频是不是受伤的危险因素,而是你的步幅速度对你的跑步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根据对中国大众跑者的研究,从机制上解释了为什么美国的研究得出步频与疼痛无关的结论。 研究发现,步幅较慢(每分钟少于 180 步)的人在着地时不会过度伸展膝盖,落地时的缓冲效果与步幅较快的人相似。
步幅较慢者的腾空高度明显较高跑步技术动作,落地时的刹车效果更明显,踢腿效果也更强,说明步幅慢导致跑步更费力。 所以,想要跑步更省力,适当提高步频是最现实也是最简单粗暴的方法。
当然,提高步频并不意味着无限快。 例如,将步幅频率提高到每分钟200步,会导致发力不足,降低跑步效率。
不同同步频率质量跑者飞行高度比较(单位:厘米)
2. 保持核心稳定,最大限度发挥发力效果
如果跑步时核心不稳,尤其是骨盆控制不好,两侧骨盆上下摆动幅度过大,下肢摆腿效果会明显下降,造成力量损失,并且可诱发下肢力线异常。
因此,多练核心对于提高跑步效率和节省体力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4、什么样的跑步姿势最有助于预防受伤?
1.避免膝扣
跑步时,摆腿以髋关节为中心,完成前摆和后踢。 在落地的过程中,如果髋关节力线不好,就会出现一个非常典型的错误跑姿——膝关节内扣,小腿前移。 外翻。
一些跑者,尤其是女跑者,由于先天解剖结构的缺陷,在跑步过程中,膝盖会出现明显的内屈现象。 这样的跑步姿势会导致髌骨异常运动,从而诱发膝关节疼痛。
2.避免脚踝过度外翻
落地时脚外侧先着地,然后迅速过渡到内侧。 这种足部偏斜的过程称为足部外翻。
足外翻是跑步时脚接触地面时非常自然的现象。 借助外翻,它可以缓冲力并减少冲击和振动。 然而,过度外翻(在扁平足中更常见)或外翻不足已被证明与跑步损伤高度相关。
过度的足部外翻与高水平的足底筋膜炎、跟腱疼痛、小腿胫骨应力综合症,甚至膝盖疼痛有关。 外翻跑者多见于扁平足,尤其是下肢排列异常的跑者。
普通的
外翻
反转
3.摇小腿
这种跑法表现在着地时膝关节比较直,即小腿摆动跑者导致着地点远离重心,会产生明显的刹车效果,造成压力直接作用于下肢。 缓冲。
正确落地应保持膝关节弯曲,落地后膝关节应主动下压缓冲。 同时,髋、膝、踝的力线要对齐,以最大程度缓冲人体落地时的冲击力,防止受伤。
5、跑姿可以练吗?
有些跑者固执地认为跑步姿势已经固定,无法纠正。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训练正确的跑姿不是从头开始,而是要改善跑姿中不合理的因素。
优化现有技术,在强化身体基本体能的基础上,进行专项跑姿训练,不断练习和体验。 久而久之,就可以完全形成正确合理的跑步姿势。
首先,你要相信跑步是一项专门技能。 既然是专业技术,就需要一个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的过程。 看文章是一个理论学习的过程。 不练假动作,只谈不学。 这需要刻意练习。
当然,这种训练必须以体能为基础,因为好的跑姿不仅是能力的体现,更是技术的体现。 没有训练能力,光练技能是不行的。
形成正确的跑姿,可以通过短期的专项强化训练得到很好的提高,但最终还是会形成自动动作,还需要不断地积累和体验跑步。
练习跑姿是刻意的,但长时间跑步不能刻意,因为经过刻意练习,反复训练,最后自动运动,你的跑姿才能稳定、协调、轻盈、放松。
终于:
从某种意义上说,跑步是艰苦的,因为要克服地心引力,但通过跑步技术训练和肌力强化,研究发现,科学合理的跑步姿势会表现出以下特点:落地轻盈、踢腿摆动协调、核心稳定。
很多跑友认为,“学会正确的跑姿”就相当于从头学跑姿,推倒重来,而不是推倒重来。 人类虽然天生会跑,虽然你已经形成了自己固化的跑姿,但这并不代表你的跑姿就足够科学合理。
大众跑者常见的跑姿问题有步频慢、落地脚步重、髋、膝、踝力量线差,核心不稳等,这些都是跑姿不合理的要素。 它们是大众跑者跑步效率低、耗时耗力、伤病高发的重要原因。
将科学合理的跑步技巧内化为自动动作,跑步技巧是可以练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