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称跑步可降低27%死亡风险,如何跑步有益健康

日期: 2023-05-09 21:01:26|浏览: 502|编号: 1412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研究称跑步可降低27%死亡风险,如何跑步有益健康

近日,微博热搜话题#跑一个星期走左右减少早死死亡战风险#再次引发人们对跑步是否有益健康的广泛讨论。

大多数人开始跑步是因为他们认为跑步可以帮助他们变得更健康。 但事实上,质疑的声音一直存在,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跑步是导致受伤(如跑步膝、足底筋膜炎等)的重要原因之一。 甚至有传言称,跑步百里威伤到了膝盖。 跑步是好是坏,我们业余跑者应该怎么跑,才是我们要讨论的。

01

跑步真的对健康有益吗?

通过查找大量资料,我发现跑步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健脑,比如:

当我们跑步时,大脑分泌的“多巴胺”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可以让我们更快乐,起到天然止痛剂的作用;

此外,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有20%的全科医生在治疗抑郁症时会推荐跑步作为辅助治疗的替代药物;

2014年,美国贝勒医学院的Grace Hsiao-Wei Lo博士在一项研究中发现,无论年龄大小,只要经常跑步,就不会增加患膝骨关节炎的风险,反而会降低. 膝盖疼痛的机会;

《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指出,竞技跑者关节炎发病率为13.3%,久坐人群关节炎发病率为10.2%,健身跑者关节炎发病率仅为3.5%;

照片来自:骨科和运动物理治疗杂志

发表在世界第五大学术期刊《SAGE》上的研究报告指出,普通人每次只要坚持跑步15分钟以上,记忆力就会明显提高,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

哈特福德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马拉松运动员的跑步习惯降低了他们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根据美国心脏病专家2017年的研究结果,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参与研究的54名受试者中的大多数人跑过数百场马拉松,他们的平均预期寿命为81岁。 跑步降低了跑步者因任何原因死亡的风险,并将他们的寿命延长了大约三到六年。

02

跑步,有那些风险

以上数据和实验都证明,跑步绝对是一项对人体有益的运动。

我们必须承认跑步有很多好处,但不可否认的是,只要是运动,就有受伤的风险,无论是业余跑者还是专业长跑者。 国内也有跑步伤害的统计。 2016年初,爱燃烧联合虎扑跑、上海跑友发起问卷调查。 来自34个省市的10725名跑者参与了调查。

照片来自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5.7%的跑者表示自己没有受伤。 这个比例并不奇怪。 放眼全球,跑步受伤的比例依然高达80%。 《哈佛大学学报》的一项统计也显示,日常跑者的受伤率高达80%-85%。

>>>>跑步受伤的主要原因

一般来说,跑者受伤一般可以分为两类:训练失误和过度使用。

当你增加里程、强度、速度太快,或者没有给身体足够的休息时间时,很容易出现训练错误(包括错误的跑姿、错误的力量训练等)。

过度使用可以通过数据发现。 在跑步爱好者中,约有50%-70%的跑步损伤是过度使用损伤。 跑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伤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过度使用,即:跑得太多,休息太少,跑姿偏差,导致运动负荷超过关节的适应能力。

>>>跑步会痛吗?

从统计上来看,跑步确实是田径运动中受伤率最高的运动。

但这是否意味着,只要跑步,就一定会受伤? 如果跑步不容易受伤,为什么有些专业的长跑运动员老是受伤呢?

国外体育网站的物理治疗师苏表示:“当你只做单项运动时,如果过度,受伤的几率也会增加。”

对于那些专业的长跑运动员来说,虽然从表面上看,与大众跑者相比,他们的力量更强,身体素质更好,跑姿更标准,训练方法更科学。 但是,由于平时面临的比赛任务繁重,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远超普通跑者所能承受和想象的,身体承受的负荷和压力会更大。 , 会增加受伤的机会。

更有什者,即使是专业的长跑运动员,由于自身身体条件、能力、训练条件等主客观原因,也可能出现力量不强(尤其是核心力量)、技术问题、训练不科学(热身不足)等问题。和拉伸)、恢复不足等),这些原因很可能导致受伤。

其实,很多优秀的运动员经常受伤,并不是因为训练不科学,也不是因为后勤和医疗保障不够。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这是运动训练达到人体极限的必然结果。

03

如何减少跑步伤害

总的来说,与短跑、跳跃等爆发性项目和篮球、足球等对抗性项目相比,长跑并不是一项伤病较多的运动,而且伤病相对较轻。 长跑中的伤病,大部分是慢性疲劳累积的结果,即运动后对微观结构的损伤不断累积,最终形成慢性损伤。

减少伤病,需要控制训练负荷带来的潜在风险,通过训练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和预防伤病的能力。 两者缺一不可。

其实,优秀的长跑运动员追求的是综合体能,而不是单纯的跑得快、跑得多。 因为综合体能是跑得更快、更多、更健康、跑得更远的基础。

以马拉松跑者为例:一个理想的跑者能力金字塔应该是马拉松专项耐力在最上面,各种跑技术在中间,关节柔韧性、稳定性和核心控制在最下面。 对于跑者来说,除了专项耐力和跑技术外,还应该着重提高关节的柔韧性、稳定性和核心控制力,防止受伤,而这些往往是跑者最容易忽视的部分。

良好的关节柔韧性可以帮助跑者更好地掌握跑步技术,降低受伤风险,提高运动成绩。 很多运动损伤其实是可以通过适当的训练和热身来避免的,而加强柔韧性训练是减少运动损伤的重要途径之一。 顶级运动员非常注重柔软度。 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提高柔软度可以有效减少运动过程中的伤害。

国内女子马拉松第一女选手李智轩,每次训练结束后,主教练李国强教授都会帮她做20到30分钟的拉伸,帮助李智轩快速恢复,减少受伤的可能。

核心控制的关键在于力量和稳定性。 它们的作用是让跑者跑得更稳、更快、更省力、更不容易受伤。 二十多年前,你很难找到顶级跑步者投入大量精力来训练他们的腹肌,但今天,这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我们的教练让我们了解核心的重要性,”世界跨栏冠军洛洛说。 如果你没有臀部肌肉跑步健身有关的杂志,你就无法跑出最佳状态。

除了拉伸,还需要加强力量,尤其是跑步的特殊力量。 跑步者需要的特殊力量不同于健美运动的举重力量。 力量训练的主要功能是为跑者提供必要的稳定性、爆发力和耐力,以保持短跑和长距离最有效的跑步动作。

大量的高强度训练也是一把双刃剑,必须坚持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 之前我们反复强调过:跑对了不会伤到你跑步健身有关的杂志,但跑错了会增加受伤的概率。 总之,认清自己的特点,坚持系统、科学的训练,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挑战极限,这样带伤跑的会越来越少,不会跑的越来越多。

要想知道怎么做,那就是:打好身体基础,注意关节的柔韧性和稳定性,加强核心控制,用正确的运动方式加强跑姿和力量训练。

最后,希望所有热爱跑步的人都能继续轻轻松松不受伤地跑下去!

-结尾-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