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 40岁开始跑马拉松,跑了十年,终于放弃运动! 因为这个器官没用...

日期: 2023-05-11 15:04:55|浏览: 454|编号: 1433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震惊] 40岁开始跑马拉松,跑了十年,终于放弃运动! 因为这个器官没用...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研究发现,正常人一生心跳25-30亿次,所以心跳越慢,寿命越长。 很多经常锻炼的人,尤其是长跑运动员,心跳普遍较慢。

还有一种说法:经常进行高强度运动,会使心脏变大,更容易患心脏病。

所以

运动对心脏好还是坏?

心跳慢的人真的更长寿吗?

40岁开始跑马拉松;

全程马拉松最好成绩为3小时20分;

去年只跑了8公里,就突然晕倒在眼前;

杭州人金先生(化名),50岁,40岁开始跑马拉松。

当时,人到中年,他的体重逐渐发胖,几个月的时间就长了十多斤,于是他决定跑步减肥。 跑步上瘾了,金先生保持着每隔一天沿钱塘江跑10公里的习惯。

在过去的10年里,他也成为了一名马拉松爱好者,参加过很多马拉松赛事。 他跑完42公里的最好成绩是3小时20分钟。

慢慢地,平地跑已经满足不了他了,于是他选择再次挑战山地马拉松,边跑边欣赏美景。 在台州的一年,天还黑的时候,我跑了16个小时。

去年4月的一天,他跑完8公里,突然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幸运的是,我很快就能起来。 金先生吓坏了,这是怎么回事?

几天后,他进行了第二次尝试。 这次他特意戴了一条专业的心率带,系在胸前测量心率。

快跑到一半的时候,金老爷子又觉得眼前一黑,头晕目眩,和上次晕倒的感觉很像。 他赶紧停下脚步马拉松是跑步还是快走,一看心率,已经一百七十多了。

两次晕倒虽然是坐着或者躺着休息一会儿就解决了,但是金老爷子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一定是出了问题。

他去医院检查,确诊为心房颤动。 医生分析,这与金先生长期跑步,心脏负荷过重有关。 医生建议他改做一些温和的运动。

现在,金先生再也不敢跑了。 他每天只是走路,连篮球都不敢打。

“运动确实可以增强人体的供血能力,一次心跳泵出的血液越多,需要的心跳次数就越少,以前每分钟七十到八十次就可以完全供血。运动后,它可能会跳动 60 次。血量足够了。”

但是,运动员进行的运动与我们一般提倡的运动是不同的。 竞技体育需要将身体的机能发挥到极致才能进行竞技,运动量超过人体的负荷,会对人体的重要器官产生影响。

长期剧烈运动,身体补偿到一定程度,便失去补偿,发生无法弥补的伤害。

“运动员的肌肉比常人厚,心脏也一样,持续高强度运动会使心室壁增厚,久而久之心脏就会膨胀。”

我遇到过很多退役后心脏扩大甚至心脏功能下降的职业运动员。

比如某知名武术教练找医生时,做超声心动图发现,正常人的左心室小于55mm,心腔大于70mm,是明显扩大的心脏。

“心肌肥大是运动员最常见的心脏问题。”

长期剧烈运动,心肌细胞不断收缩,心肌细胞会肥大。 肥大到一定程度后,心肌细胞会发生凋亡,肥大过程中可能出现脂肪变性等不良反应。

同时,心肌肥厚意味着心脏的收缩功能增强,但舒张功能降低,进而导致心房压增高,易发生房性心律失常。

对于运动员来说,高强度运动带来的最直接的伤害就是肌肉拉伤和骨折,而心脏病却在日复一日地慢慢埋下病根。

19世纪,有学者提出“运动员心脏”的概念,发现越野滑雪者的心脏变大了。 但是,对于运动员长期运动后出现的心肌肥厚、心脏增大究竟是病理性变化还是生理性变化,医学界尚存争议。

首先,心跳加快肯定对健康有影响。

但目前的结论只是基于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无法对真人分组进行对照实验,因此存在局限性。

人的正常心跳是每分钟60-100次,而长期运动的健康人的心跳可能在每分钟50次以上。

长寿者的心跳一般不会太快。 心脏收缩消耗能量。 快速的心跳和快速的新陈代谢会消耗更多的能量。

但如果心跳太慢,每分钟只有30到40次马拉松是跑步还是快走,就属于心律失常中的心动过缓,会引起心动过速一样的疾病! 当心跳减慢到一定程度,器官供血不足时,人就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所以,所谓心率越慢越健康,这个心率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 太多为时已晚,太快太慢都不是好事。

仔细分一下,每分钟55-75次是比较健康的心跳,低于50次不好,超过80次也不太好。

为了保持健康,运动确实是必要的。 适度的运动可以降低心率,增强身体的血液供应能力。

那么,哪些运动适合我们普通人呢?

无论是跑步、骑行还是打球,都可以。

大家一定要明白,运动的本质不是挑战身体的极限,也不是单纯的追求健康的身体,而是为了更健康的生活。

专家提醒,不鼓励普通人跑马拉松。

“它的强度对大多数人来说太高了,很多人在参加比赛前都没有做好体检,马拉松赛中猝死的消息也时有传出。”

●中年人:可尝试快走、慢跑、练习室内器械;

●老年人:应注重舒缓运动,如散步、打太极;

●年轻人:相对而言,可以尝试的运动项目不限;

●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

总而言之

适度运动更有益健康!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