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设施“明天会更好”

日期: 2023-05-11 19:01:03|浏览: 450|编号: 1435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健身设施“明天会更好”

健身器材会“说话”

去公园健身角来一场智能单车比赛,在凉水河畔来一场篮球健身对决……清明假期,人们来到了北京亦庄开发区的博大公园和滨河森林公园。 有很多智能全民健身器材。 “这条椭圆形跑道上的LED灯闪烁了400米,左边是我的运动数据,右边是我老婆的,屏幕中间显示的总里程和运动状态是总和我们两个,一目了然! 居民张爱华边运动边笑着介绍。 “观战”的小伙子李爽也赞叹道:“真不错,我看到那边有儿童秋千,我们可以带孩子一起玩!”

在滨河森林公园,社会事务局新增12台健身器材,包括智能竞技健身车、智能趣味射击训练器、双位智能太空漫步机、双位健身车、双位智能腹肌训练器,深受市民欢迎。 欢迎光临,这些设备均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每台设备均配备智能感应灯控、智能显示、USB接口等智能模块,可实现语音播报、人机交互、边运动边充电、一键通维护。 场景。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继续推进区内公共场所体育设施智能化建设,积极推进智慧健身路径、智慧健身步道建设、智能体育公园和智能体育场馆。 可进一步提升体育设施品质,逐步将片区现有的“15分钟健身圈”升级为“智能健身圈”,为群众带来更好的运动体验。

“以前是简单的水泥路,后来有了健身器材,现在这些器材会‘说话’,告诉我锻炼的时间和强度。社会的科技进步让生活越来越美好。现在我们可以更聪明地定期锻炼。” 喜欢晨练的王秀芬在温州市鹿城区马鞍池公园健身广场说。 据了解,广场去年完成了健身器材的升级改造。 每台设备都有一块手机大小的智能屏,可以实时显示运动时间、消耗卡路里数、运动次数等数据。 此外,还有动作要领图标、使用方法等,让用户一目了然。

“我每天来这里做200次,放松背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你看,时间、消耗、次数等都会显示在屏幕上,我离目标还有50次。” “我在做前卧式” 正在向后运动的智能背部训练师朱阿姨一边锻炼一边说。 “请注意安全!” 在双位摆锤训练器上锻炼的程先生,因为摆幅过大,立即发出警告提醒。

据鹿城区旅游体育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十个城市公园户外健身器材升级换代和全市主要公园二代户外健身器材全覆盖是一鹿城区民生实事。 通过数字化赋能,聚焦基层体育设施,以小切口提升群众体育锻炼体验,满足群众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培育全民健身氛围。

适龄转型“正在进行中”

北京劲松北社区是引入社会制度,利用社会资本开展老旧小区适龄改造的试点社区。 改造项目不仅包括居民基本生活设施的适龄改造,还包括社区原有健身项目的适龄改造。 升级。 对于老年人来说,迫切需要无障碍、适龄的健身设施。

来到劲松北社区中央公园,有顶棚的乒乓球运动区十分显眼。 几名老人正在激烈地玩耍。 75岁的居民李雄典每天早上都会来乒乓球场打几杆。 他说:“这个地方很适合老年人锻炼身体,这里不仅有免费的活动场地,还有很多健身设施,尤其是地面做了塑化处理,对于老年人来说,锻炼不会伤到膝盖。配备齐全有了屋顶和隔板,即使在下雪天,老人也能像往常一样锻炼身体。”

在重庆市黔江区,多种多样的健身器材分布在不同的社区和街道,功能齐全的器材为老年人的锻炼健身带来了实惠和便利。 这些器械有的可以锻炼腿部肌肉,有的可以锻炼腰部肌肉。 他们不仅适合大众健身,还专门为老年人设置了很多适合“慢动作”的健身器材。 不久前,一批新的“老年友好型”运动器材安装完毕,正进入最后调试阶段。 只要细心观察,不难发现潜江上一些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健身器材与市面上普通的健身器材不同。 增加了动力缓冲装置双秀公园 跑步,并增加了一些辅助说明,专为老年人设计,方便老年人在健身中使用。

在江西南昌瑞祥嘉园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几张崭新的长椅为老人提供了聊天交流的场所,旁边众多全新的运动健身器材为老人营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社区。 社区新建的老年健身房配备了一系列适合老年人身体特点的健身器材,方便老年人进行跑步、推胸、勾脚、扭腰等简单活动。 正在健身的80多岁老人蒋渠成说,这里的健身设施采用了加长扶手,降低了器械高度,安装了橡胶减震器,对老年人很有用。 此外,不少设施还采用了放大版的按键设计,易于识别,使用方便。

场地焕然一新

近日,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小无极体育健身中心正在进行部分室外足球场的建设和改造。 据场馆负责人刘先生介绍:“老化的人造草坪给运动爱好者带来不便,破损的场地也不适合踢球。为了提供更好的运动环境,我们会定期翻新场地,场地一般使用不超过六年,天然草地足球场由专业团队维护管理。 看着正在装修的球场,一位经常带着孩子在这里踢球的妇女市民表示非常期待:“希望场地达到国家标准,不要太硬,有垫子感觉很好。” 也希望网站能经常维护。”

除了多个标准足球场外,还有一个利用“转角”空间搭建的半场篮球场。 据负责人介绍,篮球场的改造也在筹备中。 2008年,借助北京奥运会的发展契机,这座由小屋集村政府投资兴建的体育健身中心拔地而起。 每逢周末,室外足球场、篮球场从早到晚几乎座无虚席,北京人足超级联赛、社区定点射击友谊赛等群众性体育赛事在这里成功举办……随着落成和不断改造体育场馆升级换代,小武记体育健身中心见证了全民健身的火热发展。

去年,北京利用公园、绿地、空地角、空地等资源,建设篮球场、足球场等360个体育健身场所。 多个体育场馆改造项目也顺利完成,进一步满足群众健身需求。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河区河西区X86公园体育公园足球场、篮球场改造后重新对外开放。 改造后的篮球场地面平整,铺设体育场馆专用硅PU材料。 足球场的草皮更柔软,稳定性增强,有效降低运动中受伤的风险。 改造过程也遵循公园的生态建设理念,使场地更加环保,为市民营造舒适安全的运动体验。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艳丽表示:“足球、篮球运动在大众中的普及率很高,对专业足球、篮球场馆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全民共享,意义重大。加快打造群众体育生态圈,社会化足球场馆建设亟待补齐短板。

有残疾人运动的好地方

随着我国着力打造“无障碍环境”,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享受到全民健身的成果,不仅增强了身体素质,激发了生活热情,也用正能量感染和鼓舞全社会。

杭州彩马社区在对残疾人入户进行调查时,不少居民为没有适合残疾人锻炼的场所和环境而苦恼。 此前,为解决残疾人外出问题,彩马社区2020年投入近40万元,将社区改造为无障碍环境。 现在面临新的健身问题,社区需要新一轮的转型。 “蔡妈残疾人健身点”项目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今天,走进文化家园的残疾人康复站,映入眼帘的是仰卧起坐、腹肌、动感单车、电动跑步机、背部训练器、放松按摩器等近10种康复器材,以及全新的电脑房。 ,活动室。 社区医生也经常到康复点为大家提供康复治疗指导。 健身点面向社区所有残疾人群体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8点30分至晚上8点。 开放期间,社区残联特约管理人员还将对残疾人体育活动进行指导,确保他们的体育活动安全有效。

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的智慧阳光养生园虽然只有50平方米,却是上海首个实现体育数字化转型,为残疾人提供运动健身、功能康复、社交娱乐等服务的空间。 与周边已建成的阳光之家、阳光心园、辅具服务机构等一起,形成残疾人康复一体化服务。 在这里,残疾人可以直接将轮椅推向无障碍全身垂直节奏机,通过锻炼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活动能力; 全身有氧运动自行车和恒速俯卧撑/下拉训练机可以增强四肢的力量。 长桥街道智慧阳光健康中心还以智能化方式加强对残疾人健康“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链条管理和服务,为残疾人运动健身提供科学指导和精准服务。

实施残疾人全民健身工程,2019年起,广东顺德6镇各展拳脚,设立探索点。 2020年,顺德区乐从、杏坛、龙江、均安建立残疾人全民健身工程示范点; 2021年新增容桂、勒流2个示范点。 示范场地配备沙狐球台、跑步机、划船机、乒乓球台等十余种健身器材。 还将定期举办活动,吸引和引导更多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

有专门的儿童活动区

“快点!” “快点!” 在湖北枝江的白亚斯体育公园,一群可爱的孩子们熟练地控制着滑板车穿梭在起伏的赛道上,自信地冲向终点。 芷江是一座自行车之城,骑行成为时尚。 从苏州新引进的专业儿童体能滑车培训机构,在湖北白雅斯体育公园建设了全省首条国家级儿童滑梯专业赛道,让快乐骑行从宝宝开始。 家长聂德龙表示,很高兴孩子有机会参加滑板车训练,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对骑自行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孩子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性。

在武汉谭鑫培公园,还可以看到适合小朋友玩耍的地方。 去年12月,公园新建了户外健身和儿童游乐区。 每到周末,这里就成了孩子们的美好乐园,大人们的活动基地。 园内有很多适合小朋友的游乐设施,如网洞攀爬和滑梯相结合,卡通摇杆和可爱动物造型的跷跷板,小轮车赛道,以及适合青少年的,带有太阳能装置的趣味篮球架保持得分。 孩子们在飞机、熊猫、热气球三个儿童主题的滑梯上玩得不亦乐乎。 不少家长感叹这里真是孩子们的天堂。

近日,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双秀公园进行了改造升级。 这座拥有16年历史的“老公园”改造后增加了儿童游乐区,迅速成为周边居民带孩子休闲的好去处。 除了滑梯,还有攀爬器材区,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锻炼。

甘肃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关于甘肃省全民健身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甘肃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 在促进特殊人群体育活动发展方面,在新建公共体育设施的社区、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建设适合学龄前儿童体育锻炼的器材和设施。 在深化体教融合方面,在体教融合试点县(市、区)建设一批田径、足球、游泳等校园体育设施,为义务中考体育,支持青少年体育社团建设,鼓励和规范社会体育社团走进校园,提供专业的体育教学和培训服务。

专家指出,良好的体育设施可以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帮助孩子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社交能力。 各地要充分考虑儿童体育锻炼需要,开辟专门的儿童活动区域,配备儿童健身娱乐设施。

社区体育设施布局更加合理

优化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对全民健身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提高市民身体素质,创造高品质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田村小学,为方便附近社区居民锻炼身体,校园操场全面升级改造,提高了社区开放率。 白天在操场上体育课,晚上放学后校园操场变身“田村社区运动场”,为周边10个社区2万余名居民提供服务。

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操场改造前,跑道只是一个简单的操场,全长200米,仅供在校学生使用。河道整治后,进行了升级改造。”标准塑胶运动场,跑道400米,有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台,各种健身设施一应俱全,场馆引进专业机构管理,免费向公众开放每天早晚、节假日等教学活动以外时间收费。” 经过优化升级,田村运动场增加了学生的体育活动面积双秀公园 跑步,也满足了周边市民的健身需求。

在深圳,为解决居民体育设施用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每年新建近百个城市和楼宇体育场馆,促进全民健身设施的便利化。 龙华建尚体育馆采用垂直分布的场馆,高层错层设计,地上共五层,地下两层,建筑面积约6.4万平方米。

在深圳莲花山,户外智能健身房已经上线。 目前,已有超过70万人使用智能设备进行锻炼。 据健身房负责人介绍,“这款智能设备可以记录锻炼者的信息,并根据用户的身体状况推荐锻炼方案,相当于聘请了一名私人健身教练。”

目前,此类户外智能健身房已在深圳“10+1”片区落地,5年内将在全市建成300多套,覆盖多个园区。 同样设计巧妙的全民健身场所和设施,遍布深圳全城。

家住福田区海滨生态体育公园附近的居民王冠是一名足球爱好者。 他说:“我之前想和朋友一起踢球,但我要开车一个小时才能找到球场。 我家的屋顶上有一个足球主题公园。 改造升级后,建成2个标准11人制足球场、4个8人制足球场和2个5人制足球场,不仅填补了附近大型足球场缺失的空白,而且也成为城市闲置空间集约化利用的典范。 已经成为球友们闲暇时必去的地方,为日常体育锻炼带来便利。”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负责人表示,“有短板就要补,未来我们会不断优化全民健身设施的新体验” ,并发挥深圳的高科技优势,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相信一系列创新举措将打破2平方米体育空间限制,形成供给更丰富、布局更合理、功能更完善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