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跑了3年越来越多的跑者信佛了?
人的很多焦虑和痛苦,都是因为不能爱,太过执着。
作者/柳条
编辑/柳条
出品/ Lab
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在文末投票,问跑友们是哪种跑步打卡类型。
结果投票第一名是:随心所欲玩的佛系打卡世家,没当回事。
在文章的评论中,不少跑友也表示自己是佛系跑友。
其实,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身边经常跑步的人越来越佛系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跑步者成为佛教徒,顺其自然,顺其自然,或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性? 尤其是跑了3、5年之后。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跑步其实就是一个入坑,痴迷,疯狂,再回归理性的过程。 许多跑步者都会经历这个阶段。
刚开始跑步的时候,看到自己的身体变强了,或者变瘦了,速度变快了,精神状态变好了,就觉得跑步很棒,就上瘾了,不出去就不舒服每天跑步。
后来,我参加了一场马拉松比赛。 为了刷新个人PB,我一看到比赛就报了。 跑完三五场马拉松后,我决定一年跑10场,或者一辈子跑100场,不管身体如何。 可以说是疯了。
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无形中给自己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就像一个枷锁。 当你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时,你会感到失落和痛苦,你会失去以前奔跑的快乐。
尤其是跑步受伤的时候,在不能跑步的日子里,你开始反省自己:当初跑步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现在让自己这么狼狈?
于是你开始重新审视跑步这项运动,怎么跑最适合自己,怎么跑健康无害,怎么跑快乐,你到底想要什么?
人的很多焦虑和痛苦,都是因为不能爱,太过执着。
所以,跑完3、5年,越来越多的跑者回归理性,不给自己设限,让自己安心,用一颗平常心对待跑步,追求更纯粹的跑步:热爱,不执着,坚持不固执的。
想跑就跑,更喜欢慢跑
随着跑步年龄的增长,你不再那么在意跑步的快慢,反而会更加重视慢跑的重要性。 慢跑看似简单,其实很考验耐心。 慢跑不仅仅是一种跑步运动,而是一种想要长期跑步的好习惯。
无论你是跑得快的人,还是初出茅庐的胖子,慢跑都可以长期提高体能,让你更享受跑步,成为高效跑者。
事实上,慢跑还可以帮助你恢复和减少伤害。 对于大多数业余跑者来说,能够跑得更远比跑得更快更有意义。
当然也不要一直慢跑,偶尔做一些速度训练,比如变速跑、节奏跑、减速跑、间歇跑等,慢跑和快跑交叉,跑步和力量训练相结合。 你很难受伤。
比赛次数减少了,但训练量没有减少
虽然今年我认识的跑者人数减少了,但与去年相比,跑者人数增加了; 他们说,往年备赛太累,赛后不想跑太久; 会受伤。
很多跑者追求参赛次数,比如跑100场马拉松。 诚然,追求赛数是自己的喜好,与他人无关,但成熟理性的跑者会慎重选择自己的赛种。
小编认识一位大哥,一个月跑接近400公里,但基本很少参加比赛,一年顶多两场; 他说自己跑步不是为了跑马拉松,而是享受训练的过程。
跑步和马拉松其实是两种运动。 几乎人人都会跑步,但跑马拉松必须经过严格、科学的训练。
如果你没有至少12周或3个月的时间准备马拉松,建议你谨慎报名参加比赛,因为在比赛期间或比赛结束后你的身体会非常疼痛。
我会报名参加我喜欢的游戏,如果我中奖了,我会跑,如果我不中奖也无所谓
相信今年和小编一样,应该有很多没有跑过线下跑的跑友; 我也报名参加了线下赛,但是没有中奖,感觉心里没什么情绪。
想想近几年国内的大型马拉松赛事,不抽签的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刚开始参加马拉松的时候,你可能还因为没有中奖而沮丧,但是跑了3、5年后,你报名马拉松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
我会报名参加我喜欢的比赛,中奖就跑,不中奖不受影响。 继续跑步,继续训练,为下一场比赛做好准备。
如果真想跑半程马拉松或者越野,周末自己规划路线,准备好补给,约上几个朋友,自己跑。
跑久了,我会发现跑步是我的爱好,而不是我的职业,跑步无伤健康才是我的追求。
PB能不能顺其自然不刻意追求
当你跑了三五年,跑步已经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你不再刻意去追求成绩。 你能PB顺其自然吗? 能PB固然好,但如果在追求PB的路上伤了自己,那就得不偿失了。
虽然你成了佛系跑者,但不代表你没有追求。 常年坚持训练,还可以在赛道上刷新个人PB,享受挑战自我的快乐。
这样的例子很多,有的人40岁甚至50岁都能刷新20年前跑的PB。
佛教是理性,回归健康才是真正的奔跑
小编认识一个跑了5年的跑者。 他说,他以前疯狂的参加比赛,欠家人很多。 成熟理性的跑步才是最重要的。 量力而行,生活和家庭也很重要,缺一不可。
你跑什么? 要减肥? 为了健康? 为了马拉松? 为了荣誉? 小编认为,跑步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跑得长久,健康快乐,一为健康,二为快乐,最终遇见更好的自己。
从跑步热潮开始,似乎只有跑步才是人生最有活力的事情。 时至今日,跑步已经成为吃饭睡觉喝水的日常。 所以越来越多的跑步者成为佛教徒,因为他们更加理性。
虽然身边的佛系跑友越来越多,但他们是真的热爱跑步,而且对跑步的热爱是根深蒂固的。
他们也不是跑马拉松的目的,只是喜欢跑步,享受跑步的过程。
他们可能不会追求跑4小时、3个半小时,甚至3小时,也不会追求跑100场马拉松。 在他们的生活中,除了跑步,还有对配偶的责任,对孩子的责任,对父母的孝顺。
在跑步的同时,他们兼顾跑步与家庭,平衡跑步与家庭、跑步与工作的关系。 因为跑步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所以:
不必跑得喘不过气来,轻松舒适的跑步就够你我了;
不忍痛坚持跑步,这是对自己最大的伤害;
你不一定要跑马拉松才能证明你是跑者,要证明你的成功,长期坚持跑步更有价值;
你不必和别人比速度,跑距离,总有人比你跑得更快,比你跑得更多,你只需要尽力而为;
不用发誓,参加Poma、UTMB,全程马拉松3小时,是你毕生的梦想。 跑者在路上精彩纷呈,跑得久者为胜者。
愿你对跑步也如此:热爱而不执着,坚持而不固执。
互动:你是如何逐渐成为佛系跑者的? 欢迎留言。
国庆中秋都有好礼物。 小编会选择贴心的留言,送你2双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