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后跟痛需要及时治疗,否则疼痛会持续
如果跑步时脚后跟痛,可能是万恶的足底肌腱炎找上门了。 为什么叫足底肌腱炎? 这是什么病? 发生这种病怎么办? 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的科普吧。
什么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肌腱炎不是炎症,而是组织退化。 一般情况下,跑步或爬山等运动会造成微小的组织撕裂,无法恢复时会出现疼痛,而这种撕裂一般运动后的正常组织撕裂一般2~3天内不会愈合,经过修复后,疼痛持续,甚至站立和行走时仍感到疼痛。 当这种未修复的情况不断累积,到一定程度,肌肉组织将无法再修复,甚至会萎缩。 以这种方式跑步会拉伸已经萎缩的肌肉并引起疼痛。 一句话概括,跑步后脚后跟痛,就是因为肌肉组织过度撕裂,疼痛无法恢复。
为什么会发生足底筋膜炎?
这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足部问题主要是由于足部的内外旋异常,而过度运动引起的足弓塌陷是引起足底筋膜炎的重要原因。
其次,日常跑步时穿着不合适的跑鞋也会引起足跟痛。
第三,跑步姿势不正确。
得了足底肌腱炎怎么办?
1、注意休息,停止跑步。 刚才说了,足跟痛是跑步过度撕裂引起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停止跑步,让双脚休息一下。
2、低强度辅助按摩。 放松按摩,不是那种粗鲁的唠叨。
3、冷敷对于撕裂的组织不言而喻。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冷热交替。
4.正确运行。 跑步容易出现足跟痛,这可能是因为错误的跑步动作。 很多人习惯用脚掌着地,这样不仅会损伤膝盖,还会引起足跟痛。 正确的做法是脚掌着地,膝盖微微弯曲。
您的足跟痛什么时候恢复到可以正常活动的程度? 一般的鉴别方法是,当你能以稍微快一点的步速行走至少30分钟而不感到任何疼痛时,你就可以开始你的恢复训练了!
码字不易,喜欢请点右上角“+关注”,每天更新骨科科普知识。 如有疑问或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