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露营旅游休闲(视线)健康有序发展
湖南省浏阳市金水河露营基地组织小朋友打捞河中漂浮物。
张妙龙摄(人民视觉)
江苏省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郊游农家露营基地新建20多顶“智能帐篷”,配备洗漱台等设施。
陈宏根摄(人民视觉)
孩子们在北京市通州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露营区玩耍。
安可(人民视觉)
在安徽省芜湖市孙村镇的一个乡村大篷车营地里,孩子们正在打水仗。
肖本祥摄(人民视觉)
在四川省青神县环宇公园露营基地,游客在观赏萤火虫飞舞后在帐篷内休息。
小芳摄(人民视觉)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游客在河边扎营。
新华社记者彭原摄
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支起帐篷,邀亲朋好友,听蝉鸣,闻清风,谈家常,甚是惬意。
近年来,露营成为一种流行的度假休闲方式。 从家中的绿地到荒野森林,人们踏上了野营之旅,追逐着美景,踏上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去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些地方还着力推动露营行业规范可持续发展,让人们更加安全、便捷、舒适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露营的乐趣。
- 编辑
城市露营
公园建设、绿地开放丰富出行选择
一个阳光明媚、风景秀丽的日子,陈璐一家四口一大早就从江苏省无锡市区驱车前往位于滨湖区的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
阳光从森林倾泻而下,微风从湖心吹来。 陈露一家在平坦的草坪上搭起了帐篷。 孩子们钻进帐篷,享受着带来的美食,而陈露夫妇则继续布置场地:打开蓝牙音箱,悠扬的音符流出; 安装自拍杆,随时记录温馨瞬间。
公园的露营区,色彩鲜艳的帐篷交错排列,帐篷内外的“节目”丰富多彩:品好茶、放风筝、玩飞盘……“露营是一个微-与自然互动的旅行,不用出远门,不用花大钱,就能放松心情,亲近自然。 在陈璐看来,露营让人觉得“诗与远方近在咫尺”。
除了湖边的湿地公园,家附近的公园也是露营者的热门选择。 今年2月,住建部下发通知,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搭建帐篷等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需求、运动健身、休闲娱乐。 目前,江苏累计开放共享绿地585处,让更多人亲近自然,享受居家生活。 大部分开放式公园和绿地划分为露营区、生态保护区等不同功能区。 在不影响水体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对游客的引导和管理,实现露营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最近的假期里,无论是城市公园,还是湖滨湿地的开阔绿地,都非常热闹。” 滨湖区文体旅游局局长郭峰表示,“贴近旅游、需求浅、消费低”的露营活动很受欢迎。 市民青睐。 当地民宿平台数据显示,近期“露营”搜索量同比增长约450%。
江南大学商学院教授、江南大学共建的无锡旅游与区域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曹炳儒认为,露营旅游的火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 “一方面,开放式城市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人们休闲度假提供了更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另一方面,私家车的普及,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方便了大家的出行,此外,营地内的休闲设施、饮食餐饮等配套设施日趋完善。诸多有利条件下,露营旅游发展迅速。” 曹炳儒表示,这也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断升级,反映出居民休闲方式的多元化、多元化发展。
乡村露营
助力生态优美、产业繁荣、人民富裕的绿色发展之路
在壮丽的山河中,在美丽的乡村之间,别具一格的露营地吸引着消费者前来体验。 这场露营热也折射出我国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露营装备的消费正在增长,从篷房到帐篷,从投影仪到灯具,露营装备在户外运动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露营+”新模式应运而生。 露营+旅游摄影、露营+露天音乐会等产品各具特色,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同时,多地挖掘旅游资源,利用露营,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在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大湖镇金田村金水河露营基地,一顶又一顶帐篷里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这里不仅风景如画,而且设施齐全,我们经常来这里度假。” 周末下午,露营爱好者谭日明带着家人从长沙市区来到金水河露营基地,租了个草帐篷,在鸟语花香中聊天。
近年来,金田村瞄准露营旅游发展机遇,引导打拼人才返乡创业兴办露营基地,推动露营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 仅金水河露营基地就带动全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40万元以上,还为全村提供了30多个就业岗位。
“浏阳市距长沙市约40分钟车程。近年来,浏阳市城乡路网体系不断完善,缩短了游客与乡村露营基地的距离。同时,丰富的山水资源是当地发展乡村露营旅游的关键。天然基础的天然基础。” 浏阳市文化和旅游广电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政介绍,近年来,浏阳各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露营产业,旅游增收人次,实现旅游增收超过1000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农村露营旅游的发展不能一刀切,而应结合自身旅游资源禀赋,推出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露营产品。
一场雨过后,处处绿意盎然,翠竹芬芳。 天色渐暗,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萤火虫观赏核心区瑞丰镇天池村澜场沟迎来了最佳的萤火虫观赏季节。 不少游客来此宿营过夜,只为追逐这座城市难得一见的萤火虫“一点荧光”。
据了解,青神县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吸引了四川省最大的萤火虫群聚集于此,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打造露营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 “今年以来,我们共接待游客约11.1万人次,带动全镇旅游经济收入突破1000万元。” 瑞丰镇副镇长张翔宇介绍,自推出“露营+看萤火虫”旅游产品以来,“满天繁星”。 “低头流萤,耳边竹叶沙沙”的诗意体验,吸引了游客,充实了老百姓的腰包,也让当地人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逐渐走出了生态美景、工业繁荣昌盛,人民幸福。 绿色发展道路。
营地管理
它需要设施升级和概念更新
露营产业快速发展,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旅游休闲经济新的增长点,但该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 浏阳市文旅广电体育局旅游科科长彭山说,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一些露营者选择在不具备基本条件的地方露营,这对造成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火灾隐患等问题。 营地交通可达性不强,标识牌、厕所、淋浴等基础设施暂时不能满足需要。 下一阶段,他们将围绕这些问题加强行业指导培训。
为了让未来的露营变得更美,从设施升级到理念更新,行业仍需朝着更安全、更环保、更舒适的方向前进。
为更好满足露营旅游消费需求,扩大优质供给,确保安全发展,《关于促进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营建公共营地建设,扩大公共营地规模,提升服务质量; 鼓励支持经营性营地标准化建设,提高营地产品质量。
金水河露营基地率先在当地探索建立露营活动规则,张贴“无痕露营”的告示,向露营者提出“不留一片垃圾”、“不破坏一草一木”等倡议和树”,组织河道漂浮物打捞等环保主题活动,希望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爱护环境。
无锡离湖附近的一家露营基地负责人姜宝介绍,该基地最近进行了配套升级,以提高露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草坪区增加了给排水和垃圾收集系统。 ,而新建的帐篷式服务区不仅提供4套智能马桶、热水和微波炉供市民游客免费使用。
除了自带帐篷,还可以“背着包露营”。 位于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太清农场露营基地,新建了20多顶“智能帐篷”,配备淋浴设施、空调、冰箱等,顶部还隐藏着烟雾感应器和无线通讯模块让户外生活更安全舒适。
随着露营者个性化需求的增加,无锡部分景区管理部门将湖畔晚霞音乐会、星空影院、飞盘比赛、桨板体验等融入露营的新场景和内容。
(张明晓参与采访及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