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跑5公里和隔天跑10公里哪个更健康?快来看看
越来越多的养生文章告诉我们,运动是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很多人都想拥有健康的生活,开始健身跑步。 小美和小丽也是这个大团队的两名成员。 他们是双胞胎,经常有很好的默契和分歧。 这天,两人突发奇想,想通过运动来塑身减肥,于是便一起买了一台跑步机,准备一起开始健康的跑步生活。
小梅认为,既然花钱买了跑步机,就应该好好利用起来。 如果每天跑五公里,她就能坚持锻炼,养成习惯。 这肯定会让她更健康,增加她的肌肉质量。
小丽听了之后,想了想,我可不想像小梅那样。 我要每天跑10公里,这样隔一天跑一次,不但锻炼得和小梅一样多,而且还能省一天。
小美和小丽都认为自己的方法是最有效的。 每天跑5公里和隔天跑10公里哪个更健康? 先来看两个运行案例。
陈嘉豪是一名大学生,主修应用物理。 半年前,他还是个一百九十斤的胖子,现在却变了。 原来,陈嘉豪所在的班级每天都会组织学生绕校园跑,而绕校园跑正好5公里。 一开始背着这么重的身体跑无疑是很吃力的,但是一切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渐渐地,陈家豪也能赶上班里的大队伍了。 坚持了半年,陈嘉豪瘦了整整20斤,整个人都变轻了。 他不像以前那么柔弱了,做事更有精神了。 由此可见,每天跑步5公里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
同样是浙江的11岁男孩,小石头坚持每天跑5公里,结果出乎意料,跑进了急救室。 本来11岁的小石头果然名不虚传。 他是一个胖胖的孩子,体重超过 150 公斤。 父亲带着小石头来医院做营养评估。 结果发现,小石头的体脂率高达42.2%,严重了。 超重。 这么胖对你的身体也不好。 遵医嘱,需要控制饮食,适当运动。 爸爸暑假带着小石去跑步减肥,坚持每天跑5公里。
结果,等他回医院复查时,父亲还在等着医生的夸奖,却发现医生的脸上已经没有笑容了,复查发现小石的肌酸激酶严重超标。 医生赶紧让小石头的爸爸带小石头去急诊室再做一次诊断。 原来是“横纹肌溶解症”。 小石每天被父亲拉着跑5公里,导致运动量过大、高强度肌肉酸痛等,影响了身体健康。
看完两个案例,真不知道该不该跑。 我应该跑多少? 其实陈嘉豪和小石头明显是不同年龄段的人。 当然,他们不应该用同一个运动标准来衡量。 运动对于成人来说是正常可接受范围内的,但是对于发育尚未完全的孩子来说就是过度运动了。
来看看第二天跑10公里的效果? 厦门有一位73岁的退休民警坚持跑10公里以上。 他已经跑了十多年了。 十年来他跑了77场马拉松,10公里的跑步锻炼对于正常人来说确实是中高水平的运动强度。 马拉松是一项考验耐力和体力的运动。 平日多跑步,公里数会增加,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适应长跑的强度,提高我们参加马拉松比赛时的体质。
聊城有一个勇敢的11岁女孩。 她还坚持跑步。 她每次最多可以跑10公里。 每次跑步后,她都累得靠在妈妈的肩上睡着了。 原来她是为了救妹妹。 她的姐姐患有严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最好的方法是骨髓移植。 姐姐的骨髓刚好配型成功,但医生说姐姐现在太瘦了,要想手术顺利,还得重新做手术。 体重增加到 50 磅是很好的。 妹妹开始长胖,每天节食锻炼,不怕苦不怕累,就是为了帮助妹妹。
跑10公里的强度还是不小的。 即使隔天跑一次,对身体的考验也是很大的,所以还是要量力而行。 退休警察为了更快地到达马拉松终点,跑了10公里。 小姐姐坚强的信念支撑着她跑了10公里,为了把健康的妹妹带回家团圆,她能坚持下去。
无论选择跑5公里还是10公里,都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条件量力而行。 跑步运动是一种简单健康的运动方式,但是一定要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根据自己的体质及时调整运动量,以健康为主要目的,而不是跑得比谁多,追求数量。 小美和小丽姐妹决定先跑,根据身体的承受范围进行合理调整。 不纠结的是5公里还有1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