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跑步速度的四种方法

日期: 2023-05-23 15:03:59|浏览: 419|编号: 1590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提高跑步速度的四种方法

跑了这么久,配速上不去?

跑动成绩不理想,冲刺PB之路困难重重?

身边的跑友越跑越快,却在原地打转。 是不是比一直跑在GDP大道上的达康书记还委屈?

其实,提高跑步速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赶紧收下这套提速秘籍吧!

>>第一招:增加步频

跑圈中有这样一个计算跑步速度的公式,简单粗暴:跑步速度=步频x步幅

步频是指跑步时单位时间内左右脚交替的次数,通常以每分钟步数表示; 步幅是指同一只脚连续着地之间的距离,即左脚(或右脚)两次着地之间的距离。 因此,提高跑步速度和改变已经成为习惯的步幅并非易事,但可以从步频入手。 而对于高级跑者来说,提高配速是最安全、最有效的加速方式,因为它不会对膝关节造成更大的压力,减少膝关节受伤的几率。

如何知道自己的节奏? 你可以做一个低强度的跑步实验,数一数你在30秒内左腿或右腿走了多少次,乘以2,就是你的步频。 正常人的平均自然步频约为每分钟95-125步,而长跑精英运动员的步频通常为每分钟180步,这得益于科学、系统的训练。

没有专业训练团队的普通跑者如何进行步幅训练? 要想提高步频,就要有意识地提高双腿切换的频率。 你可以在手机上下载一个节拍器APP,设置适合自己的步频,比如将步频设置为每分钟150步,跟着节奏练习步数,可以帮助你找到一个特定的步频。速度感。

此外,在步频训练中还应注意提高呼吸效率。 高步频容易扰乱呼吸,呼吸节奏紊乱会扰乱跑步速度,限制步频的提高。 LP老师还可以告诉你一个妙招,那就是加快手臂的摆动,这样可以带动肩胛骨的运动,传递到骨盆,从而带动腿部。

第二招:增加步长

步长是跑步时左右脚相邻着地点之间的距离,通常用米/步表示。 很多人把步幅和上面公式中显示的步幅混淆了。 其实步幅是指脚的同侧,步幅是指左右脚。 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不管是步幅还是步长,最基本的影响因素就是腿长和身高(小短腿哭一会儿)。 不过不要灰心,后天的努力还是有用的! 你没有大长腿,但可以通过提高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来扩大下肢的活动范围。 可以练习压腿和垂直劈叉; 推地作为向前奔跑的动力来源,增加踢腿的力量或改善踢腿的角度,都有助于增加步长; 半蹲跳、深蹲、负重弓步、跳步等锻炼下半身力量的动作也能有效增加步长。

但是,如果使用长跑进行长距离跑,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一般建议适度增加步长,主要从增加步频开始。

第三步:增强肌肉力量

肌肉力量是指肌肉在最大限度收缩时抵抗阻力和负荷的能力。 肌肉力量可以帮助平衡肌肉发育,稳定关节,加强步幅力量,减少重复运动造成运动损伤的机会。 如果你想跑得快,你需要强大的肌肉力量。 如果你的腿部肌肉无力,即使你走的步数和别人一样,你跑的距离也会比别人短。

此外,还有一个误区必须避免。 不要以为跑步只需要腿部力量,锻炼腿部​​肌肉就可以了。 其实,上半身的力量绝对不容忽视! 大多数跑者并不知道,核心肌群是连接手臂动作和腿部动作的关键。 加强核心肌群的肌力,对上肢的摆臂动作和下肢的跨步动作都有很大帮助。

说到增肌,LP不得不再次提到俯卧撑,运动界的“精油”! 对于跑者来说,窄距俯卧撑更类似于跑步摆臂,可以锻炼胸大肌和手臂三头肌,对跑步更有帮助。 喜欢跑步的人可以练习窄距俯卧撑,注意双手的距离与肩同宽或略窄于肩。

第四步:提高肌肉耐力

肌肉耐力是指一块肌肉持续工作一段时间的能力,即肌肉的耐力和抗疲劳的能力。 随着跑步速度越来越快,跑步距离越来越远,骨骼、肌肉、韧带可能无法承受越来越大的运动强度。 如果你的肌肉耐力不够,你的有效运动时间就会减少,跑步速度就更不用说了,还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进行肌耐力训练时,要与肌力训练区别开来。 很多跑步教练认为,长跑更考验跑者的肌肉耐力,所以马拉松选手会更注重耐力而不是爆发力。 喜欢跑步的朋友们,你们平时是怎么提高肌肉耐力的呢? 长距离慢跑(LSD)一定少不了吧? 一般认为长距离应该在20-35公里,但个人情况不同。 这个距离并不适合所有人。 初学者可以循序渐进,时间比距离更重要。 如果你解锁了10公里,那么下一步就可以练习长距离慢跑了。

---------------------------------------------- ---------------------------------------------- --

提高跑步速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仅仅节省精力和冲刺是不够的。 试试这四招,希望对你冲刺PB有所帮助!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