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小腿是跑步必须的吗?提小腿深度解析

日期: 2023-05-27 01:00:23|浏览: 417|编号: 1622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提小腿是跑步必须的吗?提小腿深度解析

良好的跑步技术的形成,不仅是多年训练的结果,更是良好的身体基础和专项技术训练有机结合的体现。 随着跑者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从简单的跑步中跑得越来越好。 跑技训练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只有好的跑技才能支持跑得越来越远。 越来越快的跑步训练和比赛,不合理的跑步技术和不正确的跑步姿势,不仅会事半功倍,还会大大增加受伤的概率。

随着体式跑在国内的流行,很多跑者都了解了抬折叠技术,由此产生了跑步时需要抬小腿并折叠的概念。 看来拖腿是不对的,只要提起来折叠就行了。 只有正确的跑姿才能跑得快,但慢跑时真的需要强调小腿的提收合吗? 本文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1. 什么是小腿提臀

跑步循环可以简化为两个阶段:缓冲踢腿和折叠前摆。 首先,跑友们可以通过看下面的连续动作图,轻松了解跑步的基本技术特点。

1.缓冲踢阶段

准备落地:落地前双腿放松,自然落下

着地:用前脚掌或脚后跟着地,落点不能离重心太远

支撑过渡:重心继续向前超过支撑点

后踢:臀部和腿部肌肉发力完成后踢

2.折叠前摆

向后摆动并开始折叠:踢离地面带来的惯性使小腿随着惯性自然向后摆动并开始折叠

继续折叠:大腿肌肉顺势进一步抬高折叠小腿,折叠小腿的力量主要来自大腿后部

最大折叠:优秀选手协调性好,腿筋结实,小腿几乎完全折叠,脚后跟离臀部很近

前摆:大腿前摆,小腿自然落下,准备下一次落地

从上面的技术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跑步时的缓冲踢腿阶段,双腿自然落下,然后进行缓冲。 此时肌肉主要进行离心收缩来缓冲冲击。 肌肉训练非常重要。 折叠前摆阶段,折叠,即小腿拉近臀部,小腿向大腿方向折叠,前摆主要体现折叠后抬腿的能力。

2、为什么跑步、提腿、折腿更省力、更有效

这是因为下肢的运动基本上是以髋关节为轴,即跑步可以理解为下肢以髋关节为轴完成一个类似的圆周运动。 如果大腿和小腿并拢,就相当于减小了旋转半径,从而减小了下肢重力带来的惯性力矩,旋转速度增加,腿向前摆动的速度更快,速度当然也快了会更快。 如果小腿向前拖,惯性力矩大,阻力大,摆腿的速度不仅慢,而且快。 费劲。

慢速洗牌

快速跑步时双腿并拢

如果跑友们还是觉得以上内容过于专业和晦涩,难以理解,我们再举个例子:当你试图用手将重物从地面上提起来时,手臂要伸直使重量越来越高。 离身省力如何? 或者你弯曲你的手臂,让重物离身体越近,用力就越小? 这不是废话! 当然,手臂是弯曲的,重物离身体越近越省力! 为什么? 你会说这个道理太简单了。 当然,重物离身体远需要用力,重物离身体近更省力,对吧! 提重物时,可以理解为以肩为轴,整个上肢完成一个圆周运动。 手臂伸直时,阻力臂长,阻力重心远离身体,阻力矩大。 此时要克服阻力矩,就需要肌肉更有力地收缩,产生更大的动力力矩,才能完成提重物的动作。 手臂弯曲时,阻力臂短,阻力重心靠近身体,阻力矩小。 扭矩大于阻力扭矩,从而完成举起重物的动作。

手臂伸直举药球比较累

弯曲手臂更容易举起药球

这就是为什么小腿拉褶作为跑步技术的一部分如此重要,它具有以下好处:

1、大腿内收越充分,小腿越靠近臀部,阻力越小,跑起来越省力;

2、双腿合拢得越充分,下肢向前摆动半径越小,双腿合拢的角速度越大,大腿悬空的时间就越短,从而加快腿部向前运动;

3.较高的配速,向前的惯性比较大,同时较大的角速度可以获得较大的步幅(这种步幅与主动步幅获得的步幅有本质区别)。

3.不要按照你的节奏举起和折叠。 抬起和折叠与您的步伐高度相关。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一直在强调提腿和收腿的重要性。 那是不是说,标准跑姿,提拉折叠做好了就是标准跑姿,错误的跑姿拉不起来就是错误的跑姿了? 显然不是这样,跑者不应该死板地认识跑姿。 事实上,在慢速跑步时,比如6:00以外的配速,刻意折起小腿只会让你筋疲力尽,画蛇添足,过一会你就收不上小腿了,因为肌肉疲劳。 信不信由你下次跑步时试试看。 在慢跑中,强调提拉和折叠是多余的。 在速度较慢的情况下,强行抬小腿也会造成重心波动过大,增加能量消耗,降低跑步经济性。

来看看优秀运动员从慢跑到快跑的跑姿变化(王田,第十二届全运会马拉松团体冠军,半程马拉松最好成绩75分,最好成绩75分) 10公里34分),7:00的配速,王天根本没有抬小腿,拖着腿跑着。 6:00,有一些提升但还不够。 5:00,抬升更加明显。

Pace 7:00 跑姿

Pace 6:00 跑姿

Pace 5:00 跑姿

其实,小腿的上提和折叠,并不完全是大腿后侧肌肉的主动力作用的结果,也是踢地、伸地时惯性力作用的结果。 一部分的力来自于地面在捡起地面时的反作用力,使小腿向上弹起。 速度越快,小腿的回弹越明显,看起来自然也越饱满。 当然,这种效果在快跑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看专业运动员时,小腿完全抬起折叠,跑姿潇洒优雅。 他们常常误以为这是标准的跑步姿势,然后盲目模仿。 他们不知道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配速是多少? 3:00! 3:00的跑姿能和6:00、7:00的跑姿一样吗? 想想,应该不一样吧! 跑姿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动态变化,没有速度就谈跑姿是没有意义的。

4、跑步技术是一个整体,过分强调某个技术环节容易造成误导

很多跑友在学习姿势跑的过程中,都学习了提折叠的技巧,而姿势跑也非常强调这个技巧。 抬高折叠好像都被贴上了姿势跑的标签。 举重似乎成了姿势跑的专利。 跑步的独门秘诀,大家都知道,抬折叠是跑步的基本技术,尤其是快跑,不是姿势跑的发明。 换言之,提折是公理,是跑姿的基本要求,并非某一种跑类发明所独有。

另一方面,从运动技术的角度来看,跑步技术是一个整体,包括地面缓冲技术、踢腿拉伸技术、起重折叠技术、上肢摆动技术、躯干稳定技术等,这些技术与彼此。 ,构成良好跑姿的整体,每一种技术都是跑姿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一种技术在跑姿中的重要性可能不同,比如上臂摆动技术没有下肢技术那么重要和复杂,但是Over-强调某项技术,如过分强调提折技术,容易重一轻二,造成误导。 重一轻其他的技术训练,就是只强调这门技术的训练,而忽略其他的技术训练,造成误导。 例如,跑步者会误以为无论快慢,都可以抬起和折叠小腿。

再比如,在体式跑训练中,特别提醒的是,跑步时不需要考虑主动蹬地,只考虑小腿的上提和折叠即可。 这就奇怪了,不踩地怎么会有前进的动力呢? 如果不考虑主动蹬地,不蹬地腿真的发力了吗? 腿部肌肉将无法正常工作! 跑步不就是人给地面施力,地面给人反作用力推动人体前进的过程吗?

当然,不考虑推地并没有错,因为所有刻意的动作都是不自然的,但如果不考虑推地,就只考虑拉。 无需刻意考虑接地和提升。 这称为自动移动。 一切好的运动技术,都应该顺其自然,不要想着要做什么,用力在哪里。 羽毛球运动员在扣球时,会想着踢地。 什么肌肉用于跳跃,什么肌肉用于猛击? 整个动作一气呵成,自动化完成,哪来的时间思考? 初学当然可以考虑用力在哪里,但总想着某个技术细节,说明你还是初学。 当你动作熟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所有的动作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

5.所有刻意的动作都不自然,不放松

跑步是一项以下肢为主,涉及全身的运动。 跑步时,哪个部位要发力,才能产生足够的推进力,推动人体向前?

对于跑者来说,跑步已经够辛苦了。 如果要在这个部位发力,就要考虑在哪个部位发力。 你累了吗? 事实上,臀部、臀部、大腿前侧、大腿后侧、小腿、核心、上半身等部位,全身的很多肌肉都会受累。 跑步时需要提、拉、折。 这种跑姿教学,很容易让人一概而论,忽视他人。 如果你在跑步的时候还在想着把力放在哪里,那你要么是初学者正在学习和体验跑姿,要么就是刻意去做,会导致身体过度紧张,因为所有刻意的动作无疑都是生硬不自然,吃力不讨好。 说白了,跑步靠的是全身的协调性。

跑步是一个协调全身的过程

在谈论跑步形式时,我们往往会陷入技术细节的争论中。 其实,一个好的、合理的跑姿,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轻盈、放松。 只要你的步伐轻盈,动作轻松,那么这样的跑步姿势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而如果步伐沉重,动作僵硬紧张,刻意去做,那么无论你跑得多么完美姿势是,就会“无敌”。

6、强调提折对初学者意义不大

在国内外的路跑技巧教学中,尤其是初学者,几乎没有专家或教练要求跑者刻意掌握起重和折叠技巧? 这是为什么?

因为对于90%的大众跑者来说,路跑的速度是多少? 当然是慢跑。 慢跑时无需刻意抬高和折叠。 就算学会了提叠技术,在慢跑中也几乎不会用到,更不可能用到。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会轻便、放松的跑姿理念,掌握缓震地面的技巧可能更为重要。 对于速度快的进阶跑者来说,起重和折叠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但并不是仅仅练习起重才能高效跑。 您还需要进行技术练习,例如踢腿、伸展和前臂技巧。 最重要的是,你需要进行跑步专项肌力训练,以保证你有能力支持快跑。

七、总结

提小腿和折叠是跑步技巧之一,但是在慢跑中(600以上)不需要强调这一点,而在快跑中不需要刻意,自然会增加提小腿幅度、小腿折叠和提拉的拉力并不是完全僵硬凝固的,而是随着速度的增加逐渐变得更加明显。 速度慢的时候褶皱是多余的,速度快的时候褶皱往往自然出现。 当然,拉折作为一项技术需要适当的专门训练,但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拼命拉折小腿,那样只会让你筋疲力尽。

你可能还喜欢:

- 结尾 -

“跑得轻如鸿毛,不受伤”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