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收入突破8000亿
中网2月14日电 2018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超过30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000亿元。 截至目前,全国已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市)388个。 中国710个美丽休闲村.
既有绿水青山,也有金山银山
2018年,重庆乡村休闲旅游综合收入677亿元,同比增长32.8%; 湖北创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49个,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分别达到41个1、17个; 河北省平山县东方龟园、黔西县京东板栗大观园等入选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100条典型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取得积极成效。
农业农村部农村产业发展司负责人表示,当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由零星分布向集群分布转变,从城郊及周边景区向更适宜发展的地区拓展。发展,并逐步从单纯的休闲旅游向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农业科普等方面拓展,形成了以“农家乐”、聚集村落为主的休闲旅游、以自然景观、特色生态旅游为主的丰富业态。特征和文化环境。
此外,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餐饮住宿、农产品加工、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收入。
打造精品休闲农业需规范发展
2018年10月31日,农业农村部在江苏溧阳召开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会,要求各地突出特色、差异化、多元化,提高设施服务管理水平,做好抓好规划指导、品质建设、规范管理、配套设施建设。 完善丰富业态,推动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农业农村部提出要制定好发展规划,培育一批天蓝、地绿、水清、安居乐业的美丽休闲村(镇),建设一批美丽休闲村(镇)镇)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增收机制完善、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强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和农场。 推荐农业嘉年华、休闲农业特色村镇、农业节等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活动。
同时,制定修订一系列乡村休闲旅游技术法规和服务标准,培养一批素质过硬、善于管理的休闲旅游人才; 不定期检查休闲旅游集聚区设施状况、安全责任、服务水平,确保服务规范、运行安全。
此外,针对“农家乐”等传统业态,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创新营销模式。 引导经营主体发展高端民宿、康养基地等高端业态,打造深度体验、新型康养等新业态,发展森林康养、音乐养生等服务业态。
村民社会全参与生态保护不能输
在推进过程中,如果没有正确引导,就会出现破坏农业基础、破坏生态环境、侵害农民权益等问题。 农业农村部要求,处理好政府引导和市场主体的关系,尊重农民意愿和主体地位,深入参与农民。
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解决农村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将更多先进的管理经验、信息技术和营销网络引入农村。 资本下乡必须带动老乡,而不是取代他们,更不能剥夺他们。
“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是一个必须遵循经济规律的产业,投资要有利润,经营要有利润,只有这样才能可持续,否则就无法持续下去。” 在提高效益的同时,要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严禁开山填湖,防止破坏村容村貌。 (原标题:《去年财政收入超8000亿元 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让青山变成金山》)
(彭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