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级马拉松高手用16天挑战1000英里耐力极限。 他能成功吗?
关注汇跑,助你轻盈奔跑,跑无伤
他说:“超级马拉松是一种修身,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精神品质,而不是先天的体能或训练水平。
一个真正的超马跑者,必须能够忍受睡眠不足和肌肉极度疲劳的折磨——只有在这个时候,跑者才能“筋疲力尽找回能量。
对我来说,超级马拉松更像是修身,在修炼的路上不断磨练自己。 “
他从马拉松越野赛转向超级马拉松赛。 他叫耿禄从。 他现在53岁。 他每周跑150-250公里,一个月跑800公里。 近三年年均跑步距离8800公里。 他有很强的耐力和意志力。
过去几年,他在超级马拉松领域取得了不少成绩。 他是亚洲顶尖的极限耐力赛跑者。 他是名副其实的2500公里以上公路超级马拉松中国第一人。
今天就让我们看看他有着怎样的跑步故事,他是如何从马拉松选手变成超级马拉松选手的?
对于跑超级马拉松的马拉松选手,他有什么训练建议?
受我父亲的启发
我与运动的缘分已经开始
父亲毕业于山东体育大学,曾代表山东队获得首届全运会马术障碍铜牌。
受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就非常喜欢运动。 我曾经是中学和大学的校队运动员。 2011年,我因工作原因从成都搬到了贵阳,这是我跑步生涯的开始。
因为超重,为了健康,我下定决心要减肥。 起初,我只能在健身中心的跑步机上慢跑。 在跑步机上跑了3公里,气喘吁吁,坚持不下去了。
当时我在心里暗示自己是癌症晚期患者,要靠跑步生存。 经过一年不懈的跑步,我的体重明显下降,我成功减肥了。
因为我住的地方有两个大公园,黔灵山和顺海。 黔灵山公园爬坡度大,适合耐力训练,而顺海的硬化公路则是速度训练的绝佳场所。 挑战马拉松成了我的新目标。 .
2013年,我在第一马关门时间内跑完了六盘水马拉松,从此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跑步。
随后的报名和比赛频繁,但成绩平平,伤病不断。 半程马拉松无法突破两小时,全程马拉松无法突破四小时。 结果陷入瓶颈。 或许这是每一个跑者都要经历的过程。
在认真总结和分析了自己训练的不足之后,我开始了系统的训练。 之后,我的马拉松成绩明显提升,成功冲破第四,这也让我有了更高的目标去追求。
来自大山的爱
我开始越野
2014年,在学习了越野跑后,我爱上了这种无拘无束的山地跑,因为没有攀登基础和相关训练,只有一腔热血,结果自然惨不忍睹。
同年报名的杭州100和北京不知为何放弃了,后者在不到50公里的时候就被关闭了。 经过那场比赛,我明白了越野跑是强者的游戏,是真正的实力项目。 结束。
我出生在山东,一个低海拔的城市,在成都生活了很多年。 经过不断的学习,我意识到越野跑需要很强的爬坡能力,而贵阳得天独厚的海拔和山地资源非常适合越野训练。 背后超强的越野能力,是在贵州得来的。
为了能够参加法国的UTMB极限耐力赛,我多次进行攀爬训练。 一般每月登山量达到3万米以上,见效立竿见影。
2015年初,杭州100 42公里组获得男子第十名。 2015年底,大力100跑了16个小时。 2016年初,香港100夺得金人奖。 这些成绩更加坚定了我训练的决心。 月跑量也飙升至400公里。
2016年,我参加了Vigo的教练培训,深入学习了跑步理论和实践课程,成为一名合格的跑步教练。
我把UTMB、Giant Tour、 Hell 和 Iron列为我的四大人生目标。
2016年底首次跑完台湾澎湖铁路,2017年初跑完摩洛哥地狱马拉松,创造国内男运动员最好成绩;
2017年8月,背靠背挑战法国UTMB极限耐力赛和意大利巨人巡回赛。 由于第一次参加欧洲高海拔赛事,不适应场地导致UTMB坚持了108公里。 108公里后,拉福里遗憾退赛;
2018年是我越野最辉煌的一年:
一月完成香港大帽山百里赛跑。 百里赛首次突破30小时,获得年龄组第二名、男子组第十名;
5月,他挑战号称亚太最残暴的北京168,在接近中暑的情况下最终排名第八。
8月,与贵州知名跑者杨松联手征战PTL越野赛(2017年唯一完成背靠背UTMB和Giant Tour的中国跑者),但由于经验不足,经常迷路,最后在260公里的多浪,风遗憾关闭;
一周后,我马不停蹄地挑战巨人巡回赛TOT组(130公里,13000米爬坡),获得第25名(中国区第三名),充分肯定了我之前的训练。
2018年底,他参加了被誉为中国最残酷的100公里的首届江南Top越野赛,获得男子第四名。
与法国女子越野姐姐合影,和他的学生文海清
我不是赛车手
超级马拉松正是我想要的
接触越野后,我明白我不是赛车手,速度不是我的优势。 我更喜欢旅途的单调。 从起点到终点,我可以享受孤独、冥想和思考。 生活,我很喜欢这种感觉。
我开始思考,我所追求的精神世界是什么? 那就是跑步。
今后,我会做自己喜欢的事,做到极致,挑战极限,去探索,去实现。
我开始从长距离越野跑转向超级马拉松。
如何将一场比赛定义为超级马拉松?
任何比赛距离超过 42.195 公里官方马拉松距离的公路赛都被称为“超级马拉松”。
所以 50 公里是超级马拉松,6 小时赛跑也是。 不同的是,前者是“计时赛”,谁跑得快,谁先通过终点线,谁就是赢家。 后者是一场“长跑”。 在同一时间限制下,累计距离最长者为胜。
超级马拉松分为赛道、公路和越野三种类型。 东吴国际超级马拉松赛是一项场地赛。 在希腊雅典举行的为期七天的超级马拉松赛是一场公路赛。 是一项越野超级马拉松比赛。
在比赛天数方面,有6/12/24小时赛可在一天内完成,也有50公里/100公里/100英里赛。
在多日赛方面,有48小时赛、3日赛、6日赛、7日赛、1000公里赛、1000英里赛。
本来以为跑1000公里对我来说是最长的距离了,但是我要参加的环科西嘉岛1000公里超马却要停赛了。 组委会推荐我参加2700公里环法超级马拉松。
这2700公里真的像一道曙光指引我踏上了19年的环法超级马拉松之旅(43天2700公里)。 能够与举世闻名的日本公路超级马拉松选手一较高下,让我收获颇丰。
实力相当惊人,经验丰富。 整场比赛就是我们两个人的较量。 最后十几个阶段的竞争变得激烈。 一个赛段我只比他快一分钟,更多赛段的差距在十分钟以内。 我终于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第二名,但我以 23 到 20 个赛段击败了他。
组委会还专门设计了攀爬奖,我如愿获得了本赛段的第一名,捍卫了一个越野跑者的尊严。
这场战斗让我和塔卡从对手变成了朋友。 我们将在明年的环欧赛和明年的环法超级马拉松上相遇,代表亚洲挑战欧美选手在这一领域的霸主地位。
从那以后,我就深入到超级马拉松的世界里去挑战不同的项目。 近两年,随着疫情的发展,赛事数量有所减少,但超马训练并没有中断。 在过去的四个月里,跑量达到了3000+公里。
虽然超马对速度也有一定的要求,但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超级马拉松考验的是运动员的耐力。 我平时的训练主要是长距离有氧慢跑,配速7左右分配,巩固耐力基础。
很多人担心超马有没有受伤的风险?
我觉得我们不应该追求所谓的不受伤,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避免受伤。
受伤的主要来源是你在训练中的速度。 对于膝盖的冲击力,这些控制不好会加速受伤的可能。 超马冲击力对膝盖的时间还是很长的,而且是有累积效应的。 会导致疲劳。
所以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合理的跑步姿势、正确的跑步方法和节奏的控制,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受伤。
另外,我觉得身体有很强的恢复能力和提升空间。 当你成为精英跑者或者很强的跑者,你的身体自然会增加你能控制的训练强度,防御这些小伤病。 .
以下是我对跑超级马拉松的大众跑者的三个建议:
1. 有长远而明确的目标
跑者分为真爱跑者、事业跑者、社交跑者和健康跑者四类,无论哪一种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作为一名真正的跑者,我要挑战自己的人生极限。
2、有较强的毅力和执行力
就是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完成自己的训练和计划,需要有异于常人的耐力和意志力。
3、科学训练
比如基普乔格的训练方式是否科学?
基普乔格的训练不一定适合大众。 我认为科学训练就是根据个人身体状况科学安排训练并付诸实践的过程。
对于新手的训练建议,我建议刚开始训练的时候不要进行非常剧烈、高强度的训练,这样容易造成各种伤害。 在参加激烈的比赛之前,他们应该打好基础并积累一定的训练量。
4.注重力量训练
在我平时的训练中加入一些力量训练。 我就是这样训练的。 我平时跑步是喝矿泉水,爬山是负重。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有氧耐力,还可以训练下半身力量和臀肌训练。
我要挑战意大利超级马拉松节1000英里
填补中国球员战绩空白
跑圈有一句话,跑者的归宿是越野,跑者的圣地是超马。
随着赛事的回归,越来越多的越野跑者走出国门,国内的超马跑者自然也不甘落后。
2022.9.14. 北京时间晚上10:00,我已经站在意大利马泰拉的旅游圣地波利科罗城,参加意大利1000英里超级马拉松盛典。
本次比赛涵盖了从43公里到1000英里的所有超级马拉松赛事。 作为国际超级马拉松协会的铜标赛事,其在欧洲的影响力毋庸置疑。
比赛开始时我和赛事总监的合影
参考书目
而我参加的1000公里是赛事中难度最大的一个项目,包括6天6夜、1000公里、10天10夜、1000公里四个赛段。 此前,中国大陆选手从未获得过国际超级马拉松协会的认证。 有跑完1000多公里的记录。
为了这个千里超级马拉松节,我做了一些相应的准备。 结合本次比赛的特点,我进来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 我上个月开始强化训练,在比赛前一周停止训练。 这周尽量多吃。 毕竟比赛是非常消耗体力的,比赛前能量的供给一定要到位。
本次比赛为环形封闭赛道,单圈1082米。 我按照纽约街跑规则每天安排跑100圈左右,中间安排休息五六个小时。
根据赛道环境,我选择了索康尼的 3和 19。前几天我主要穿,后面戴,因为的支撑在后期对脚踝有很好的保护,很轻,而且我前面跑的距离长,后期可以发挥作用。
如果我顺利完成比赛,我将填补1000公里、10天10夜和1000英里三个项目的空白。 对于中国大陆的超级马拉松选手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赛事。
这一次,有意大利首位5000公里超马完赛选手、以色列首位5000公里超马完赛选手奥伦科比、希腊首位4000公里超马完赛选手。
这场比赛进行得如何? 以后我会继续通过慧报向大家汇报我的进步和比赛状态,让大家对超级马拉松运动有更深入的了解。 敬请关注。
最后,我想用著名的纽约街跑之父 Sri 的一句话来鼓励大家:
我不与世界其他地方。 I only with ,for me is my true.(我从不和别人比较,我只是挑战自己,我的每一次进步都是我真正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