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厚的跑鞋真的对跑者有好处吗? 新的研究表明...
随着中底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今跑鞋的中底材料更加轻盈、回弹力更强、缓震性更强。 此外,鞋厂不断迎合大众跑者对跑鞋缓震性能的追求。 从竞速鞋到训练鞋,中底越来越厚是大势所趋。
过去基本上只有马拉松碳板竞速鞋强调使用厚底,但现在的训练鞋似乎中底更厚了。 普通中底甚至薄底跑鞋真的没落了吗?
显然,厚底跑鞋有效的减少了跑步过程中对人体的冲击,但凡事有利也有弊。 厚底跑鞋在提供更舒适的脚感的同时,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影响?
2023年4月最新一期体育核心期刊《中国体育科技》发表论文《不同缓震(容量)跑鞋对跑者膝踝关节局部动态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三种典型跑鞋对人体落地冲击和下肢动态稳定性的影响。
这项研究是如何进行的? 结果如何? 让我们找出来。
这项研究是如何进行的?
宁波大学的研究团队选取了三款典型的跑鞋。 传统跑鞋和极限缓震跑鞋的中底采用乙烯-醋酸乙烯酯聚合物(-vinyl,EVA)材料,极简跑鞋没有中底。
极简跑鞋后跟高度为8mm,前掌与后跟落差为0mm; 传统跑鞋的鞋跟高度为33毫米,鞋跟与鞋尖的落差为12毫米; 极缓缓震跑鞋鞋跟高度为46毫米,鞋跟与鞋尖落差为10毫米。
本研究中使用的三种典型跑鞋
12 名大众跑者参与了这项研究。 科学家们要求受试者穿上三种跑鞋,在跑步机上以大约 10 公里/小时的速度跑步。 惯性测量单元分别置于膝关节和踝关节;
本研究采用称为最大指数的指标来反映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动态稳定性。 该指标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 它主要通过测量状态空间中相邻点的指数发散率来量化系统的局部动态稳定性。 ,跑者可以简化理解,落地过程中脚踝和膝关节晃动越多,稳定性越差,晃动越小,空间运动轨迹越一致,稳定性越好。
通过在膝盖和脚踝处放置惯性测量单元评估动态稳定性
研究结果表明,极限缓震跑鞋,即厚底跑鞋,显着降低了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峰值复合加速度,这表明极限缓震跑鞋比传统跑鞋具有更好的缓冲和减震效果跑鞋和极简跑鞋。 跑鞋触地时的胫骨峰值加速度较小,这意味着厚底跑鞋的缓震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极其缓震的跑鞋,具有最小的踝关节联合加速度
极致缓震跑鞋 膝关节峰值合成加速度最小
但从动态稳定性的角度来看,穿着极简跑鞋和传统跑鞋的跑者的最大指标却小于极限缓震跑鞋,这一点令人惊讶。 优点是有,但问题是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动态稳定性其实更差,这意味着极限缓震的跑鞋可能会带来更多的踝关节和膝关节晃动和不正常的运动轨迹。 一致性。
一般来说,如果跑者每一步的轨迹是平衡的,我们说运动的动态稳定性好,如果跑者每一步的轨迹不一致,则说明运动的动态稳定性差。不好。
因此,研究得出结论,从下肢关节的峰值加速度来看,极限缓震跑鞋比传统跑鞋和极简跑鞋具有更好的缓冲和减震效果,胫骨的峰值加速度当着陆点较小时。
但从局部动态稳定性来看,极简跑鞋和传统跑鞋的下肢局部动态稳定性要好于极限缓震跑鞋,抗外界干扰能力更强。 穿着跑鞋跑步时步态更加自然稳定。
这个研究其实和跑者的主观感受还是挺吻合的。 厚底跑鞋有“增高”的作用,模糊了地面对脚的冲击力,降低了踝关节和膝关节的本体感觉,可能导致脚踝更加不稳定。 ,虽然回弹缓冲更强,但某种意义上也更难控制。
厚底跑鞋的优缺点分析
从促进本体感觉和提高脚踝稳定性的角度来说,赤足极简跑鞋是最有益的,因为它们的步态最自然,赤足跑鞋的最大指数最小,但这并不是让跑者盲目赤足训练.
研究表明,在没有足够的肌肉力量和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赤脚跑步会增加脚踝受伤的风险。 这是因为虽然赤脚训练有利于提高脚踝的稳定性,但赤脚使其更容易受到更大的地面冲击。
因此,跑者要想赤脚训练,必须先从2-3公里这样的慢跑、短距离跑开始。 前掌着地可以有效训练脚踝肌肉的力量和下肢的动态稳定性。
当然,对于绝大多数跑者来说,没有必要强迫自己赤脚训练,但也建议跑者不要盲目迷恋厚底、超强缓震的跑鞋。 膝盖和脚踝的不稳定性降低了跑步动作的一致性。
因此,本研究建议:传统跑鞋产生的下肢关节峰值加速度相对较小,局部动态稳定性好,同时兼顾跑步过程中的缓冲减震和动态稳定性。 对于日常训练,这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中底厚度为2-3厘米的传统跑鞋应该会成为跑者日常训练穿着的主要跑鞋。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更轻、更有弹性、更缓震的中底材料确实减少了人们跑步时对地面的冲击,但有趣的是,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现代跑鞋减少了跑步的发生率受伤;
按理说,冲击负荷的不断积累是造成跑步损伤的主要原因。 既然厚底跑鞋有效缓冲了地面的冲击力,理论上可以减少跑伤的发生,但为什么疼痛感并没有减少呢? 这就是所谓的“按葫芦捞瓢”。
加厚的中底让踝关节和膝关节更加不稳定,运动的一致性变差,每一步之间的可变性更大,动态稳定性的下降也增加了跑步受伤的风险,这就消除了对方的长处,最终使得跑鞋很难起到预防伤害的作用。
人类天生就是奔跑的。 奔跑是人类的本能。 我们的祖先甚至赤脚奔跑。 赤脚造就了我们祖先强壮的脚踝。 有了鞋子的保护,人体可以更好地保护足部,有利于运动,但这无形中削弱了人体自身的肌肉力量发展和自控能力;
厚底跑者明显削弱了身体自身脚踝做出正反馈和适应地面的能力。 长此以往,脚踝得不到丰富的地面刺激,可能会削弱脚踝的力量和控制力。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跑鞋会发展一百年。 ,越来越高级,越来越厚,但并没有有效减少人体跑步伤害的发生。
概括
其实我们不需要太依赖跑鞋,也不要盲目相信厚底跑鞋的超强缓震和保护。
研究发现,厚底跑鞋会降低踝关节和膝关节的动态稳定性。 比赛中可以选择厚底的跑鞋,但在日常训练中,普通厚度的训练鞋更适合发展足部力量。 足部力量的训练也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