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扛旗兵不带武器冲锋,为什么不被攻击?原因其实很简单

日期: 2023-06-01 12:04:19|浏览: 473|编号: 1674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古代扛旗兵不带武器冲锋,为什么不被攻击?原因其实很简单

我们在看很多古装剧的时候,都会发现在拍摄战争戏的时候,总会有一个士兵挥舞着自己军队的旗帜。 其实在历史上的战争中,也确实如此。 肯定有一个士兵在挥舞着自己军队的旗帜,也是在鼓励后面的士兵。 但是这样的士兵一般都没有武装,而且很显眼,为什么不攻击这个士兵呢?

军旗也代表着军队的士气。 军旗一落,很容易给士兵一种我方退却的感觉。 这是非常危险的,对士气的打击也很大。 还有古代的战争,旗帜也可以起到隐藏的作用,不管是隐藏部队、阵型、特殊武器等等。而且古代战争一般都是放硝烟,原理也是一样的。 所以才会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到处都是燃烧的场面。 旗帜不倒,信仰就不会倒塌。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战争,旗手的伤亡率都是最高的。 旗帜是军队的灵魂,精神所在! 两军交战,首先要对付的就是旗手。 在古代,砍旗是一种赏赐。 劈柴成兵,挑竿成旌旗。 旗帜是古代军队最依赖的指挥方式,而扛旗的人并不是像电视剧里那样为了威望。 旗手被攻击,比赛基本结束。 从降军旗的游戏规则也可以看出,一旦军旗被挖出,你就输了。

古时常说斩将夺旗,是因为将军与统帅旗在一起,武将要凭统帅旗指挥。 无论将军战死,还是夺取了总司令旗,他都无法再在麾下指挥和组织战斗,很容易败北。 统帅总是跟在将军身后,别说大多数将军只在中军,就是有勇将出征,也得先杀了对方的将军,而不是旗官。 在古代,指挥完全靠旗帜,如果旗帜是平的,就等于败北。 看不到旗帜的士兵很可能会陷入混乱。

旗帜起到精神鼓舞的作用。 古人真的是用信号旗来指挥战斗的。 数以万计的人呐喊也听不见,只好望着信号旗。 谁举着大旗并不重要。 大旗起到方向感的作用。 国旗并不总是高举。 旗帜背在背上。 英俊的旗帜竖立在营地中。 破战夺旗,斩曹军营旗。 所以旗手的责任非比寻常。

那么为什么没有人来攻击举着旗帜的士兵呢? 很多人认为,既然这兵这么厉害,一下子就能打中,也会让对方的兵束手无策,甚至失去斗志。 军旗不倒是因为反抗军旗的人被杀了也会倒下,旁边的人就算死也要捡起自己的棋子。 战场上扛大旗的人不计其数,除非全军覆没。

此外,历代军营都有规定,必须严守旗帜。 如果旗杆被折断或旗帜损坏,责任将领将受到惩罚。 军旗一落,立马有人捡起来。 军旗不倒,军心便固。 军旗飘落,军心溃散。 比如朱棣在靖难之战中,就是因为对方的旗帜被风吹倒,导致军心大乱,朱棣才在茫然中取得了决战的胜利。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