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时,脚跟痛是怎么回事?
有的人跑步后发现脚后跟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足跟痛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1、长时间站立,脚后跟会痛,这可能是骨刺形成的缘故。 超重的人更容易出现足跟骨刺。
2、运动量大的人足跟痛,多为跟腱炎。
3、压痛点常在足底靠近脚跟处。 有时压痛剧烈且持续存在,基本可确定为足底筋膜炎。
4、女性朋友如果长期穿高跟鞋,可能会导致跟骨结节处的滑囊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即滑囊炎。
常见问题分析
1. 足跟骨刺
由跟骨退行性变化引起的骨骼生长或“骨刺”也是足跟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当“骨刺”长期存在,长有“骨刺”的跟骨长期承受过重或过重的负荷,造成局部充血和无菌性炎症,刺激病灶处的神经,足跟会伤害。
2.足底筋膜炎
它是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多发生于长期站立或行走的工人。 是由于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所致的病变。 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 足底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是可以自然痊愈的。 抬高脚跟,减轻跟骨对跟骨的张力,弯曲前脚掌,缓解足底筋膜的紧张都可以减轻症状。
3. 跟骨后滑囊炎
滑囊最常发生在跟腱和皮肤之间,由不当的鞋子摩擦损伤引起。 滑囊壁多变肥厚,滑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有压痛。
4.跟骨骨膜炎
骨膜炎是由于骨膜和骨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或骨膜下出血、血肿组织、骨膜增生、炎性改变等引起的应激性骨膜损伤或化脓性细菌侵入引起的感染性骨膜损伤。
5.跟腱炎
小腿肌肉的疲劳或紧张会将负荷转移到跟腱,这可能导致肌腱内的纤维发生慢性损伤。 超负荷运动、经常在马路、爬山等坚硬地面上跑步,都会引起跟腱炎。
一般自我鉴别诊断
脚跟马刺:
1、脚后跟下压时,里面有针刺感,用手摸有麻麻的感觉;
2、足跟外侧皮肤红肿,用手一摸就发热;
3.脚后跟中央有压痛点,用手指碰触剧痛;
4.严重者不能下地行走;
足底筋膜炎:
典型症状是早上起床或长时间休息后开始站立行走时,会逐渐出现脚后跟底部和足底疼痛。 体检可见整个足底筋膜压痛,以跟骨结节内侧明显。 被动背部伸展时疼痛和压痛更为明显。
足底筋膜炎:
患者常有初痛感,即晨起或长时间休息后第一步更明显。 疼痛是尖锐的而不是放射状的。
如何预防和治疗足跟痛
1、选择穿轻便、柔软、合适的鞋子,用海绵垫脚跟,减少脚后跟。
一些硬皮鞋会引起脚后跟疼痛。 这时候换一双比较软的鞋子(但是不要穿很软的布鞋,建议穿休闲鞋),或者在硬底下加一双比较软的鞋子。 有弹性的鞋垫,走路时尽量选择走平坦的水泥路或石板路,避免凹凸不平的土路和松软的草坪。
2.控制体重,避免剧烈运动。
3、在跑步机上不要穿鞋底太硬的鞋子,跑步时脚不要过度弯曲(脚着地时弯曲太多)。
4、坚持足部锻炼,增强肌肉和韧带的力量和弹性,如赤脚走沙地。 加强小腿肌肉的放松,用泡沫轴放松。 做力量训练,比如在脚底抓毛巾。
5、每晚坚持用温水泡脚30分钟左右,或单纯按压双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每晚用热水泡脚,在热水中加入20ml左右的醋,泡脚的同时按摩脚底,疏通经络,平时要注意保暖,穿着质量更好袜子,尤其是在晚上 睡觉时把脚包好,或使用暖脚器。
6、严重者需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