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赛马常见病,早知早防早治
有经验的马拉松跑者应该知道,在长跑过程中,有些情况和意外是不可避免的。 有效避免和预防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提高马拉松成绩,也是对自身健康负责的行为。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种马拉松比赛中常见的运动病,对跑者和专业马拉松选手大有裨益!
1.运动引起的腹痛
根据对几场比赛的调查发现,运动性腹痛的发生率相当高,有时甚至占到比赛人数的60%之多。 一旦发病,轻者影响速度,重者退出比赛。
原因
措施
一旦在比赛或训练中出现腹痛,轻度患者可用拇指顶住疼痛部位,适当放慢跑步速度,调整呼吸即可缓解。 如果疼痛剧烈,请立即停止运动并进行彻底检查。
预防
在训练或比赛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内脏尽快适应运动的需要。 开始时不要跑得太快,要合理分配体力,逐渐加快速度。 特别注意运动前的进食时间。 进食的内容和量应在活动前两小时以上。 食物的内容应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吃易胀气、不易消化的食物。
赛前正餐不要吃太多。 一般吃70-80%饱为宜。 此外,清除残肠内的粪便也是预防腹痛的有效手段。
时间证明,赛前灌肠是预防腹痛的有效方法。
强身健体的综合训练可以增强内脏功能,因此也是预防运动性腹痛的重要手段。 如果腹痛是由肝脏、胃肠等疾病引起的,应停止训练或比赛,彻底检查和治疗。
2.小腿抽筋
所谓抽筋就是肌肉强直收缩。 小腿后侧的腓肠肌(俗称小腿)在马拉松比赛中最容易抽筋,其次是大腿肌肉。 每次马拉松比赛,运动员都会抽筋,而且比例非常大。 高的。
原因
运动员的肌肉长时间持续快速收缩,形成疲劳,引起抽筋; 在炎热天气训练或比赛时,汗液中钾、钠、钙、镁等物质排出过多也会引起抽筋,而在寒冷气候下训练和比赛后,如果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受到的刺激寒冷也是抽筋的主要原因。 运动员在身体状态不佳的情况下参加训练或比赛,也容易出现抽筋的情况。
措施
当小腿抽筋时,应立即停止运动,伸直膝关节,勾住脚趾,按摩小腿肌肉。 按摩的方法是用拇指揉捏小腿中央(承山穴),可以缓解抽筋的部位。 值得注意的是,按摩时不宜用力过大。
预防
主要措施是加强身体的整体训练。 在寒冷天气锻炼时,应做好充分准备。 在炎热天气训练或比赛时,应保证矿物质的补充。 应训练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合理饮酒。 如果您身体状况不佳,请避免参加高强度训练或比赛。
3.运动引起的低血糖
由于跑马拉松时间长,运动中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血糖,所以有时会出现低血糖。 这种类型的低血糖称为运动引起的低血糖。 运动性低血糖一般发生在运动或比赛结束后。
原因
运动性低血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长期剧烈运动,体内血液中的葡萄糖消耗过多,大脑皮层调节物质的代谢功能紊乱,胰岛素增多,导致赛前饥饿。 ,过度的情绪紧张或身体机能。 身体不好的时候参加比赛,也容易引起低血糖。
运动性低血糖的表现是虚弱、饥饿、出冷汗、轻度烦躁等; 严重者可出现神志不清、言语不清、精神错乱,甚至抽搐、昏迷,检查时脉细数。 、呼吸急促、散光,若验血,血糖可降至50 mg%以下。
措施
一旦出现运动性低血糖,可喝糖水、吃甜食,一般可恢复正常。 如果症状严重,可静脉注射浓葡萄糖液,使血糖浓度升高,症状即可消除。
预防
首先,要限制没有训练基础或身体状况不佳的人参加马拉松比赛。 禁食期间禁止参加马拉松比赛。 参加马拉松的运动员在比赛前几天应进食高糖食物,使身体有足够的糖原储备。 运动员在途中应养成合理使用含糖饮料的习惯。
4.过度紧张
原因
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过度紧张的情况并不少见。 是由于训练水平低、运动量过大、缺乏比赛经验、身体状况不佳、大病初愈等原因造成的。
马拉松运动员的过度紧张,往往发生在比赛中或比赛结束时。 症状是脸色苍白,脉搏快而弱,血压降低,头晕,头痛。 ,甚至晕倒。
措施
一旦发现运动员过度紧张,可让患者仰卧休息,注意保暖,并饮用糖水。 个别严重者可针刺人中穴,人工呼吸,静脉注射25%~50%葡萄糖液。
预防
预防过度紧张主要是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训练水平。 尤其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 运动员生病或身体机能不佳时,不得参加比赛。 赛前做好充分准备。
五、运动性血尿
马拉松训练或比赛后,部分运动员在肉眼或显微镜下可能出现血尿,但运动员自我感觉良好,无其他症状。 肾功能检查、血液检查和X光检查均正常,大部分运动员出现血尿。病程短,一般24小时内恢复正常,最迟36小时内恢复正常。
原因
运动性血尿的原因可能是在硬路上跑步导致肾脏长时间振动,导致红细胞从肾小球漏出。 运动员在体能训练中剧烈屈腰,容易造成肾脏受挤压和肾血管受累、扭曲,使肾静脉压力增加,使红细胞从肾小球漏出,引起运动性血尿。
措施
一旦出现运动性血尿,首先应减少运动量,症状可逐渐缓解甚至消失。 如果减少运动量后仍不消失,应停止训练并进行必要的治疗。
西药可以注射安络血、止血敏、三磷酸腺苷、辅酶A和维生素B12,口服维生素C、K等。凉血。 应特别注意区分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血尿和运动性血尿,以免延误治疗。
鲁。 运动性贫血
原因
在马拉松训练中,由于运动量过大,往往会引起红细胞的破坏和血红蛋白的减少,造成暂时性贫血,机体输氧能力减弱,造成机能状态下降,影响训练效果和运动成绩.
运动员一旦出现贫血,就会出现心跳加快、耳鸣、头晕、眼花、恶心、呕吐、嘴唇发紫、全身无力等症状。
措施
如果运动员出现运动性贫血,一般需要调整运动量,增加营养,尤其是富含蛋白质和铁质的食物,如绿色蔬菜、水果、各种瘦肉、肝脏、豆类、鸡蛋等。运动员的功能状态恢复正常。 如果贫血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则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7.运动引起的蛋白尿
经过剧烈的马拉松训练或比赛后,运动员尿液中出现大量尿蛋白,称为“运动性蛋白尿”。
原因
目前,运动性蛋白尿的病因尚无统一、全面的答案。 近年来,国际上有人认为,出现蛋白尿的主要原因是运动时肾血管收缩,导致血流停滞,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增高,使蛋白质在肾小球内被滤过。肾小球膜。
过去一直认为,运动性蛋白尿的出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对健康无害,不影响运动训练。 近年来,国外有人对运动性蛋白尿进行跟踪观察和肾脏检查,发现部分运动员主观感受较差,同时有某些疾病和过度疲劳的迹象。 因此,一般认为运动引起的蛋白尿不能被认为是生理性的。
措施
运动后出现蛋白尿时,蛋白尿的多少与运动员的身体状况、运动量以及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紧张程度有关。
如果出现运动性蛋白尿而无其他症状,运动后半小时消失,无需治疗即可恢复正常,说明训练和比赛可以按计划进行。 如果尿蛋白长期不消失,并伴有全身其他症状,则应考虑为病理现象,应进行彻底的检查和治疗。
8.肝区疼痛
跑马拉松的人经常会出现右胁痛,也就是肝区疼痛,疼痛剧烈者往往会退出训练和比赛。 对于运动时出现的这种肝区疼痛,很多学者称之为肝痛综合征。
原因
关于肝区疼痛的原因,众说纷纭,可见肝区疼痛的原因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 肝区疼痛会影响训练和比赛,严重时会严重影响训练水平的发挥。
预防
为防止肝痛,请执行以下操作:
1、加强综合体育锻炼。
2、训练或比赛前做好充分准备。
3、训练和比赛时不要打乱呼吸的节奏,要与步伐协调。
4、马拉松比赛中尽量少做变速跑,合理分配体力,注意动作的轻松自如。
5、体力不佳或大病初愈者,尽量避免参加马拉松比赛。 运动员一旦出现肝区疼痛,应首先全面检查肝功能,排除肝病引起的疼痛。 如果疼痛频繁反复出现,应停止训练或比赛,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今天,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马拉松的常见病及预防。 对准备跑马拉松的参赛者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