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露营地、乡村动漫基地……多元化经济引燃乡村旅游新“业态”

日期: 2023-06-17 13:00:25|浏览: 498|编号: 1807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休闲露营地、乡村动漫基地……多元化经济引燃乡村旅游新“业态”

当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和业态

文化和旅游部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12.16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3.86亿人次,增长46.5%。上年同期。 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9.44亿人次,同比增长52.0%; 农村居民国内旅游2.72亿人次,同比增长30.1%。

近年来,各地挖掘乡村特色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完整产业链。 乡村旅游采摘园、休闲农庄、乡村营地、乡村民宿等新业态相继涌现,形成了许多特色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面对新市场、新需求、新挑战,不少文旅单位和企业积极运用新技术优化产品供给。 冰雪旅游、夜经济、国潮文化等新业态、新产品、新场景不断涌现,为市场回暖和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持久的活力。

根据核心支撑要素,乡村旅游可分为文化民俗体验型、城郊休闲游憩型、景区依托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等。

文化民俗体验式·陕西赤牛担村袁家村

独特的民俗文化对城市居民极具吸引力,是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支撑。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嘉县城南30公里的黄河西岸的赤牛担村,因拍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而走红。 近年来,赤牛塘村充分挖掘黄河流域优秀农耕文化,将农耕文化与旅游融为一体,产加工销一体化,唤醒了沉寂多年的乡土文化和农耕文化。 “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等国家级荣誉,让全村人享受“旅游大餐”。

陕西袁家村以关中民俗风情为切入点,通过挖掘民俗文化、发展特色餐饮、强化品质经营、扩大品牌影响力,逐步从一个空心村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胜地。

郊外休闲 成都三盛花村

依托大中城市的消费群体,围绕周末和节假日的休闲需求提供相关服务,也是众多乡村旅游目的地崛起和蓬勃发展的关键。 成都三盛花香是一座集休闲度假、观光游览、餐饮娱乐、商务会议为一体的城郊生态休闲度假胜地。

依托景区·甘肃月牙泉村

距离知名景区较近的村庄,可以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发展旅游业。 比如甘肃敦煌鸣沙山附近的月牙泉村,福建云水窑风景区附近的官阳村。

特色产业带动·江西小宋镇

将白莲花产业、茶叶产业、苗木产业、柑橘产业、手工业等地方特色产业与旅游活动、旅游经营相结合,延伸围绕游客吃、住、行、购、娱的产业链,形成特色发展路径也是不少乡村旅游点的典型做法。 例如,江西省小宋镇充分挖掘当地的白莲花文化,举办了多场以“荷花”为主题的文化座谈会,打造了别具一格的“荷花灯”和色香味俱全的“全莲宴”。 谈荷文化、赏荷花、赏花灯、品荷宴,以荷花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如火如荼。

从具体业态来看,乡村旅游不仅包括传统农家乐、农家酒店、家庭农场、农业采摘园,还包括现代农业科技园、创意农业产业园、主题民宿、乡村酒店、共享农场、乡村营地、乡村度假庄园、乡村旅游创客基地、综合田园综合体、乡村度假村等。

近年来,各地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多种业态。 北京市旅游局总结推出了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风景家园、养生吧、民族园林八种乡村旅游新业态。 其中,采摘园是供市民观赏、采摘特色蔬菜、水果或其他特色农作物的高科技农业试验基地或种植基地; 乡村旅馆将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田园景观与住宿、餐饮设施相结合,让游客获得乡村休闲体验; 国际站主要接待外国游客体验中国乡村风情。

此外,浙江的乡村旅游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在多年持续推进乡村旅游“百城千镇千村”景区项目的基础上,目前聚焦红色乡愁、田园村韵、绿色医疗、教育和研究。 、农耕体验、乡村夜游等主题,推出百余条“浙里田园”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既包括以深度体验、特色活动为特色的沉浸式体验型,也包括以绿色生态、中医养生为特色的乡村康养型、以原生态山水、历史赋能为特色的古村落体验型,以及一家亲产村融合、主题体验的农场类型。

未来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模式划分相对单一和静态,而乡村旅游的发展实践是复杂和动态的。 一方面,不同发展模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 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同类型的乡村旅游点将不断演变。

陕西袁家村乡村旅游开发从关中民俗开始。 随着旅游项目的丰富和品牌影响力的扩大,目前正朝着休闲度假旅游小镇的方向发展。 江西婺源依托本地丰富的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了湿地公园、博物馆、各类健身休闲设施、多主题多层次的餐饮服务、丰富多彩的夜游和节庆活动。打造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区。 共同形成的多元化业态,满足游客观光、度假、研学、运动、保健等多种需求。

总体而言,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农业与旅游、商业、体育、医疗、生态、科技、教育、交通等诸多产业形成了更广、更深的融合。 在业务业态上,它们已经从单一形式向复合形式转变。 乡村绿道、徒步步道、户外运动公园、休闲营地、房车自驾营地、马术俱乐部、乡村主题博物馆、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馆、乡村艺术公社、乡村音乐部落、乡村动漫基地等。形式层出不穷,大数据、AR、VR等新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乡村旅游已经发展了40年,目前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主题化、体验生活化、农业现代化、业态多元化、村镇风景名胜区、农民多业经营、资源产品化等趋势更加明显,从而提供了乡村旅游发展环境较好。

随着居民旅游消费需求的扩大和升级,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城镇居民休闲度假的重要方式,常态化、休闲化、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 自驾游在旅游市场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使得乡村旅游在深层次的产业环节上拥有更加坚实的市场基础。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快速普及,乡村旅游营销和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 借助短视频、自媒体等新型营销方式,各类网红乡村旅游点快速发展。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