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毁三观》纪录片:跑步不伤膝盖,走路伤膝盖! 每天走一万步算不上“健康”!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身。
有人被肥胖困扰,有人想改变亚健康的生活状态,有人只是因为喜欢运动。
然而,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很少有固定的时间去健身房请私人教练做运动。 甚至有人认为,一次性在健身房做大量运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因此,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大的健身效果就成为了很多人非常关心的问题。 但是在健身的过程中,我们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没有可能在不增加体重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吃早餐?
为什么我天天跑步体重都没变?
瘦人比胖人更健康吗?
真的是运动越多对身体越好吗?
对于这些问题,英国BBC的纪录片《健身的真相》似乎给了大众一些启发。
不少网友看完后表示,看完三观又爽了!
01
长时间低强度运动的效果如何?
很多人在运动前都有这样的顾虑。 他们害怕自己从来没有做过高强度的运动。 如果一下子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又怕身体承受不住,所以会更喜欢长时间的低强度运动。
然而,这样的长期低强度运动和短期高强度运动的效果究竟如何呢? 主持人Mike亲自参与实验,并以真实的实验结果告诉人们最终的答案。
开始实验后,迈克戴上氧气面罩,开始了长达一个小时的轻松跑。 他的速度虽然不快,但是一个小时的长跑,也足以让他疲惫不堪。
在一旁观看的运动科学家分析了迈克的跑步姿势、跑步里程、跑步时间和出汗等因素,分析道:
迈克在这一小时内每分钟消耗16卡路里,也就是说,他努力跑了一个小时,总共消耗了960卡路里,几乎相当于一杯咖啡+一块松饼+一根香蕉的热量。
长时间运动后,人们很难控制自己不吃这些美味,往往在长时间运动后吃一顿美餐犒赏自己。
美味的食物往往是高热量的食物,所以慢跑顶多一个小时能保证吃完不会发胖,根本达不到减肥的效果。
由此可见,众所周知的慢跑、快走等低强度有氧运动,其实对人们减肥的帮助不大,更多的可能是精神上的慰藉。
但要小心!
虽然低强度有氧运动对减肥作用不大,但它可以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有意义的影响。 为了证实这一事实,迈克开始了第二个实验。
02
每天步行90分钟太神奇了
很多人在传统观念里认为晚餐吃多了对身体伤害很大,但是早餐吃多少都无所谓。 而同时为了验证低强度有氧运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迈克决定进行一项英式早餐结合低强度有氧运动的实验。
迈克早上醒来享用传统的英式早餐:
这顿早餐虽然看起来份量不大,但它的卡路里含量却大得惊人。 据测量,这顿早餐的脂肪含量相当于普通人一天的脂肪摄入量!
吃完早饭四个小时后,迈克来到格拉斯哥大学运动医学实验室进行血液检测,检测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吃完这顿早餐,迈克的血脂含量比之前的测量值翻了一番!
更可怕的是,专家表示,这种脂肪不同于普通的肥胖脂肪。 它是所谓内脏脂肪的主要来源,很容易导致血管壁脂肪化,进而引发各种心血管疾病。
随后,研究人员还对迈尔进行了核磁共振扫描,发现他体内有大量内脏脂肪。
看着不胖的Mike,其实是个外瘦内胖的“泡芙男”。
由此可见,一个外表瘦削的人,内脏可能已经是肥腻的内脏了。
然而,为了探究低强度运动与血脂之间的关系,迈克在前一天晚上“步行”90 分钟后,吃了同样的英式早餐。
迈克再次来到实验室进行同样的验血,结果却让她大吃一惊。 经过这次测试,他血液中的脂肪含量比上次减少了整整三分之一!
对此,研究人员解释说:人在行走时会产生一种叫做“脂蛋白脂肪酶”的酶,这种酶恰好可以溶解人体血液中的脂肪。
由此可见,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虽然对减肥的帮助不大,但却可以降低我们血液中的脂肪含量,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03
每天10000步的“健康理念”竟然一无是处
然而,问题又来了。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很多人工作非常忙碌,很少有人能每天抽出90分钟去散步。 因此,有人提出:
既然走路可以减少内脏脂肪,有益健康,那么每天简单地走一万步,也能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吗?
这种说法不仅在国内很流行,在国外也受到很多人的推崇,但是真的管用吗? BBC 也对此进行了试验。
BBC工作人员找到了一批体能相当的工人,将他们分成两组。 一组每天步行10000步,另一组每天进行“主动10分钟”运动,也就是每天3次,每次十分钟的快走。
实验过程中,第一组每天走一万步的工人心情明显不太好。
有些人为了补步数,不得不在家里漫无目的的转来转去,每天在繁忙的工作中加上一万步的固定步数,让他们感到有些烦躁。
另一组工人的情绪明显好于这组。
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中短暂休息时轻快地走着。 对于第一组的固定步数,他们只要尽快提高步频,每次只需要达到十分钟就可以完成。
他们边走边听歌聊天,让高强度工作中的精神得到放松。
几天过去了,BBC的实验人员来验收结果了!
先不说实验结果,首先,第一组实验者只有三名成员勉强完成了每天走一万步的任务。
没有完成任务的成员坦言,“这个任务太难了,不能保证每天有时间走一万步”。
甚至有人承认,完成这项任务所花的时间比他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相比之下,第二组成员轻松完成任务,没有压力。
经过运动科学家的仔细测量和分析,第二组成员的实际运动强度比万步组高出30%!
因此,听起来每天走10000步是一个很简单的目标,但实际上要花很多时间。
但是如果你每天买咖啡,上班,吃饭,消化食物……这些零星的时间都用来快走,每天只需要3个十分钟,坚持下去,花更少的时间,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科学界推荐的运动量是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果是因为走路太慢而难以达到目的,那用慢跑代替快走会不会更好呢?
但是,在普通民众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敢轻易做出这种尝试。 原因是:他们担心跑步会磨损膝盖。
为此,BBC也进行了实验。
04
跑步不伤膝盖,走路伤膝盖
现在很多人认为游泳或散步比跑步好。 因为很多人认为经常跑步会对膝盖造成伤害。
甚至给出了理由:膝盖就像螺丝和铁一样,只要一磨就会磨损。 我们走的每一步,膝盖都会磨损。 跑步和走路的区别在于跑步速度更快,对膝盖的伤害更大。 更大的磨损。
为此,BBC还在这部纪录片中做了有针对性的实验,用科学来证明这个说法是否正确。
实验开始前,主持实验的迈克用专业仪器测量了膝盖的压力。
随后,迈克的身上布满了各种传感器,然后在电脑的监控下走、走、跑、跑;
一旁的科学家利用动作捕捉技术,捕捉到了迈克每一个动作下膝盖承受的压力。
于是,他们想出了两条线段:(图)
跑步时更有动力
在图片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红色代表跑步时的压力明显大于行走时的压力,这符合大多数人的认知。
然而,人们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时间!
跑步时脚接触地面时,冲击力会比走路时大,但这个力作用在膝盖上的时间比走路时短得多。
加上力作用在膝盖上的时间,你会得到一个惊人的结论,即步行比跑步更能磨损膝盖。
而且,科学家们还指出:
我们平时做的力量训练,就是一个破坏肌纤维的过程。 给予适当的营养后,练出的肌肉会越来越强壮,膝盖也是如此。
如果你经常承受跑步的冲击,你的软骨可以反复压缩和释放,让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流向软骨,进而让你的膝盖更健康!
换句话说,简单易懂,跑得越多,膝盖的耐磨性越强,身体就越健康。
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在膝盖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与骨密度、保护膝盖的肌肉和韧带有关)。
如果你以前膝盖受过伤,或者你体重严重超重,骑自行车或游泳可能更适合你。
此外,专家表示,跑步时要适当控制跑步总量,适当控制自己的速度,采用正确的跑步姿势也很重要。
此外,这部纪录片还讲述了很多关于“健身”的冷知识,用经过科学验证的方法,纠正了很多人们一直深陷的健身减肥误区。
听完是不是觉得颠覆?
最后给大家推荐几组非常简单有效的高燃脂运动,在家就可以直接做!
据说每个动作20秒,动作间休息10秒,8个动作为一组。 相信坚持去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效果:
鲍比跳
跳跃弓步
远足者
俯卧撑
腹部紧缩
大奖
高腿
俄罗斯麻花
最后祝大家运动愉快,生活健康!
保持安全并保持❤️
保持冷静,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