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跑步损伤、蹄腱滑囊炎(膝盖内侧疼痛)的自我预防与康复
《美国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The of and )给大众跑步者给出了重要的结论和建议:健身跑步者关节炎的发病率仅为3.5%,而久坐人群关节炎的发病率为10.2%,但发病率竞技跑步者的关节炎发病率也达到了13.3%。
1. 定义
黎足腱:其实是由大腿前缝匠肌、股薄肌内侧、半腱后肌三个方向的三块肌肉的总腱汇合而成。 这三块肌肉分别起自髂前上棘、坐骨结节和髂前下棘,向下汇聚至胫骨结节内侧。 因三筋形状如鹅足,故名鹅足筋。
蹄筋的作用:蹄筋的主要作用是牵拉胫骨,也就是小腿骨的内侧,稳定胫骨,屈膝关节,使胫骨内旋。
(1)缝匠肌:屈髋关节并外旋、外展大腿
(2)半腱肌:髋部伸展
(3)股薄肌:髋关节的内收和内旋
(4)稳定膝关节,防止膝关节过度旋转
(5) 实现膝关节屈曲和内旋
我们正在引入法氏囊的概念
人体是一个高度进化的有机体。 我们人体的肌腱、骨骼的突出处都会有滑囊。 滑囊是由内皮细胞组成的封闭囊状结构,由纤维层和滑膜层组成。 滑膜层可以分泌滑液,起到润滑剂和减少摩擦的作用。
黎足腱和胫骨内侧突出之间有一个滑囊,可以减少摩擦。 该囊也称为黎腱囊。 滑囊分泌的滑液润滑重复运动区域的肌肉和肌腱。
如果反复施加过度的摩擦和不必要的压力,以及错误的运动方式,这里就会出现无菌性炎症,称为鹅足炎或鹅足滑囊炎。
2. 症状?
(1)疼痛
膝盖内侧缘疼痛,膝盖内侧面以下,可能会肿,严重的时候疼痛可能会延伸到胫骨前方。多为刺痛或酸痛,疼痛比较浅,可以休息后可恢复,但会复发
活动量大时,特别是上下楼梯、膝关节伸直、弯曲时疼痛加剧。
当长时间坐着或长时间蹲下时,突然站起来时会感到疼痛,但休息后症状会减轻和改善。
3.分析为什么跑步容易受伤?
我们所有的慢性伤害都是一个量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而是长期积累造成的。 我们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不要等到疼痛出现才想到防护。
第一型:过度训练
我们的肌肉有正常的张力。 不正确或不恰当的训练,如突然增加跑步量,没有及时放松,导致肌张力增加,挤压滑膜囊产生炎症,出现量变的过程。
或者跑步者练习过多的上坡跑,只朝一个方向跑一圈,就会增加我们膝盖的压力,从而可能导致疼痛。
第二种:膝部控制能力
膝盖扣:
在抬膝、着地、踢腿、伸展的过程中,膝关节向内内扣,膝关节下方的胫骨,即小腿骨发生扭转,导致肌肉、肌腱受到扭转。伸展。 当摩擦力和压力大大增加时,就很容易引起跖腱炎。
膝关节不稳定:
跑步时脚落地时,膝盖会左右晃动,踝关节往往不稳定。 这种情况也需要增强我们的稳定性。
第三型:X型腿、扁平足或外翻脚趾的跑步者也容易患天鹅足滑囊炎。 受力不均。
综上所述,鹅足肌腱炎主要是由:肌张力增高、过度使用、训练强度不合适、运动方式异常等引起的,所以这几个方面我们一定要预防。
注意:膝盖内侧的持续损伤如果得不到解决,通常会导致内侧韧带或半月板损伤。 建议出现疼痛时,最好去医院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损伤类型。
3、如何判断?
(1)压痛:膝关节内侧缘及膝关节内侧面以下疼痛。 可能会出现肿胀。 严重时疼痛可能延伸至胫骨前部。
(2)膝关节旋转试验:固定踝关节,伸直膝关节,旋转膝关节约30度。阳性结果:疼痛
(3)影像学诊断:
X线平片:可显示鹅足滑囊和肌腱的钙化。
MRI:如果发现膝盖有滑囊炎、关节结构紊乱或可疑肿块或肿瘤
肌电图:有助于区分髌下滑囊炎与神经病变、腰神经根病和腰丛病变。
4.治疗?
在急性期,冰敷可以减少炎症的扩散并缓解疼痛。 必须使用动态冰敷。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急性外伤、撞击后的急性期。 另外,虽然是慢性劳损,但运动后症状会加重,红、肿、热、痛等急性敏感症状都属于急性期。
第一步是放松肌肉
泡沫轴释放:将泡沫轴俯卧放在大腿内侧,支撑肘部和对侧脚底,将大腿内侧在泡沫轴上来回滚动45秒。
对了,用泡沫轴放松小腿内侧。
伸展内收肌:。 伸展膝关节,屈踝关节(勾脚),大腿内侧要有伸展感,保持45秒。
拉伸大腿内收肌:坐姿,双脚掌相对,在双手的帮助下,双脚掌并拢,手肘压在大腿内侧,深呼吸,呼气时,慢慢前倾,背部挺直,同时向下压大腿内侧,到达最低点保持45秒,重复5次。
伸展腘绳肌:采取坐姿,伸直一腿并抬起脚踝,弯曲一膝盖,深呼吸,呼气时慢慢向前倾,吸气保持脊柱伸展,呼气慢慢加深角度,保持45°秒,重复 5 次。
注意:膝盖和脚趾方向一致,身体不要扭转。
拉伸小腿三头肌:伸直膝盖,脚底踩在台阶上或靠在墙上,整个身体慢慢前倾,感受小腿的拉伸,45s/次,5次,间隔5s 。
屈膝位置:同上方法,只是弯曲膝盖
注意事项:保持身体居中,脚趾和膝盖朝向正前方。
拉伸小腿三头肌:前腿膝盖伸直向前迈一小步,后腿膝盖稍向后弯曲,臀部向后坐,以髋关节为转折点向前弯曲,到达双手尽量撑住前腿脚踝,保持45秒/次,5次,休息5秒。
前腿膝盖弯曲向前迈一小步,后腿膝盖稍微向后弯曲,臀部向后坐,以髋关节为转折点向前倾,双手尽量靠近身体前腿脚踝,保持45秒/次,5次,间歇5秒。
注意:骨盆没有扭转,膝盖和脚趾方向一致。
预防贴扎、保护肌肉
第一步是拉伸皮肤
第二步,将贴片贴在膝盖内侧,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第三步,有痛点,在痛点上做穿越的方法。
第二步训练
蛤式:在膝盖上方放一条松紧带,开始身体左侧躺,头靠在左臂上,膝盖弯曲并拢,慢慢将膝盖抬向天花板,双腿像贝壳一样打开,所谓的蛤蜊风格。 每条腿做 5 组,每组重复 10 次。
注意事项:就是要配合呼吸。 呼气时,抬起双腿,然后吸气。 确保您的身体居中,并且脚踝、臀部和脊柱在一条直线上。 荡秋千,可以靠墙练习。
仰卧夹球:平躺在瑜伽垫上,膝盖弯曲,脚后跟靠近臀部,膝盖夹球,以上背部和脚部为支撑点,尽量将臀部抬高。 每组10次,共5组。
注意事项:配合呼吸,抬起呼气,放下吸气,不接触地面,将臀部抬向膝窝,腰腹部稳定,腰腹部不要发生变化。
俯卧后勾腿:用弹力带辅助,慢慢勾落,感受肌肉的力量,
还有控制能力,勾脚背,每组10次,共5组。
腿筋偏心控制
原地弓步:双手叉腰,腹部收紧,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单脚向前迈出一步(步距应大于行走步速),然后蹲下并保持30秒。 下蹲时,前腿膝关节不要超过脚趾,身体重心应在两腿之间。
注意:站立时不要前倾或后倾,要保持直立。 尽量不要跪在后脚上,用脚和核心的力量将身体推回起始位置。
步骤训练:
起始姿势:前脚踩在台阶上,大腿与小腿成90度,后腿向后伸展,膝盖微曲,
进行过程:用前脚向前推动核心,将后脚抬离地面,向前弯曲膝盖,同时伸直前膝盖。
注意事项:身体始终保持直立,膝盖不要完全伸直,而是稍微弯曲5度,避免膝盖过度伸展。 膝盖和脚趾指向正前方。
单腿瑜伽球架:增强本体感觉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