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综合体建设要深挖“乡村”特色资源

日期: 2023-07-04 18:03:39|浏览: 420|编号: 1931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田园综合体建设要深挖“乡村”特色资源

田园综合体建设要深挖乡村特色资源,倡导低碳、生态等科学理念,以乡村旅游资源和土地为基础,以乡村旅游休闲为脉络,以休闲商业为配套,以乡村休闲地产为核心,以优质服务为保障,进行综合开发。

1

田园综合体建设设想

田园综合体建设要深挖乡村特色资源,倡导低碳、生态等科学理念,以乡村旅游资源和土地为基础,以乡村旅游休闲为脉络,以休闲商业为配套,以乡村休闲地产为核心,以优质服务为保障,进行综合开发。

1、“田园”是特色。 尊重故土,就地取材。 开展特色资源普查,充分挖掘产业、景观、乡村、人居等潜在优质资源,制定相应发展战略,打造地方特色,体现综合竞争力。

2、“综合”是关键。 通过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田园综合体的资源聚集、功能整合、要素整合,使城市与乡村、农业与工业、生产与生活生态、传统与现代将在田园综合体中相得益彰。

3、“业”是基础。 突出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拓展农业功能,满足各产业功能需求,探索“旅游+”、“生态+”等模式,使各产业在规划布局中合理发展,促进融合发展。发展三大产业,创建产村融合示范区。

4、“文化”是灵魂。 从生态、地域文化、风土人情、地方节日中寻找文化主题,创新文化形态、商业模式和载体方式,满足市场和时代需求。 坚持生态优先,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现文化、空间、生态的有机融合。

2

泛农业产业链体系建设

农业产区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提供安全放心的生态绿色食品并获得相应的收入。 农业与自然紧密结合,维持该地区的生态保护功能。 更重要的是,农业支持区域农村社区的活动,可以结合当地农业特色和乡村文化,打造丰富多彩的休闲农业项目。

1.区域优化。 根据发展能力创建不同标准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型产业园区的功能要求。 在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型产业园区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设置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区,配备CSA(社区支持农业)菜园(菜地)。 空间。

2、农业发展。 培育农业特色品牌,创建1~2个通过、、、、HACCP、GAP、CAC、原产地保护等认证的市级以上农业特色品牌。园区定期开展宣传推广主题活动或节庆活动。

3、功能扩展。 依托景观农业,开展乡村观光、农耕文明传承、农耕体验等活动; 依托经济林果,发展赏花、踏青、采摘等旅游产品。 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拓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高科技农业技术观赏科普功能。

4.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制。 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强化园区与农民的服务和利益联动,逐步将小农生产生活纳入现代农业农村轨道发展,带动全区农民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

3

田园住宅区及配套建设

打造整洁、完善、风格独特的乡村社区。 完善的居住区和配套服务是城镇化结构的重要支撑,构筑城镇化的核心基础。 另外,在其环境建设上,要克服高楼大厦的城市模式,充分展现小桥流水的田园风光。

1、村庄功能互补。 完善乡村现代生活生产功能,重点满足村里原住民和外来游客需求,加强金融、医疗、教育、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产学结合的公共配套服务网络。城市。

2.基础设施共享。 根据需求,科学合理配置生态停车场、公厕、污水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优化投资和建设效益。 生态停车场应充分利用村内空地、荒地、道路沟渠等合理规划建设。 公共厕所应建设为生态无害的旅游厕所,设施和卫生条件至少符合GB/T 18973-2003《旅游厕所质量等级划分与评价》一星级要求。 村庄生活污水按照国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标准进行处理,结合实际选择处理工艺,合理选择城市污水处理厂延伸处理、相对集中处理的小型设施场地分散、处理分散。

3、建筑风格的塑造。 我们因地制宜设计农民住房单元,推荐采用屋顶、窗纹、门洞、屋脊、瓦片、滴水等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构件进行立面改造。 其他建筑设施主张采用原生材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使每座建筑都能与自然完美融合。

4.推进垃圾分类。 彻底取消垃圾房(池),配备分类垃圾桶(箱),实现日常清理。

5、村庄绿化美化。 提倡使用乡土树种,提高珍贵树种造林比例,鼓励有条件的村民在庭院种植经济树种。

4

旅游休闲项目建设开发

结合田园综合体的资源禀赋,提炼出适合田园综合体发展的项目主题,打造综合休闲产品体系,满足游客的多种休闲需求。

1、旅游设施配套。 整体考虑淡季和旺季游客的需求,游客服务中心选址合理、规模适中、设施功能齐全。 建议该地区配置低排放或清洁能源汽车。 注重人性化设施和服务,提供必要的无障碍设施、遮阳避雨、休息座椅等人性化设施,提供人性化关怀服务。 发展乡村酒吧、茶吧等夜生活设施、休闲养生、健康服务、演艺表演、参与体验活动等场所留住城市游客。

2、特色餐饮服务。 对辖区农家乐、乡村旅馆实行统一管理,提供餐饮服务必须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 菜肴应突出民俗、农家特色,推荐民俗、农家菜。 就餐环境必须干净整洁。 有一家特别的餐厅。 如果条件不具备,也可以利用自家庭院,但一定要做好灭蝇、灭蚊、灭尘、防风沙工作。

3、休闲度假住宿。 住宿设施以特色民宿、乡村庄园、乡村主题度假酒店为主,可满足游客的需求。 配备暖软设备或通风装置,配套设施良好,用品能满足顾客的需求。

4、乡村旅游、购物。 购物场所要合理设置在交通要道、重要风景区等醒目、通达的区域,做到集中管理、环境整洁、秩序良好。 销售商品应以特色农产品、花木盆景、传统生活老物件、民间工艺品等为主,体现地方风味,打造特色品牌。

5

乡村特色景观建设

它可以是自然景观,也可以是独特的人造景观。 在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要挖掘当地自然文化资源,注重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打造特色景观,提升品质形象。

1.生态修复。 开展区域内山地、森林、湿地、植被等自然资源生态保护,维护原生态自然环境。 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对辖区坑、塘、河进行综合治理,保持水体清澈、水质清洁、岸坡稳定、水流畅通。 岸边宜种植适宜的植物,绿化配置合理,养护得当。

2、绿道建设。 提升区域旅游线路和周边环境,主要道路应为三级以上道路,道路交通标志设置合理美观,路面进行黑化处理,“海绵城市”透水道路系统适宜路段采用,次干道宜采用农村生态路面。 辖区道路两侧应种植经济果树和绿化苗木,因地制宜种植直径10~12厘米的当地树种,力争5~10年形成林荫道。 区内森林植被丰富,形成四季景观,森林覆盖率高于40%。

3.自然景观。 开发利用丘陵山地、水乡圩、陆地景观等地区具有代表性、特色的景观资源,打造一批观赏农田、名瓜园、观赏苗木、花卉展示区、湿地风景区、山水风景区和其他自然景观区。

4、人文景观。 立足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将古树名木、文物古迹、建筑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历史文化保护对象。 以当地历史文物、事件传说、地名人物、传统民俗活动等为载体,打造特色文化景观,传承农耕文化,弘扬现代文化。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