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时正确的跑步姿势
跑步时正确的跑步姿势
目前,对于后脚跑、中脚跑、前脚跑这三种跑步技术哪一种最好,存在很多争论。 答案自然不同。 今天就请跟随八音体育逐步解开三种跑步技术对比之谜。
1、三种跑步技术的运动轴()不同
由于三种跑步技术中足部首先接触地面的部位不同,因此在动力链上产生了三个不同的运动轴,即后跑时的脚后跟轴(Heel)和中足跑时的踝关节轴。 前脚掌跑步时的(脚踝)和前脚掌轴( )如下图所示。
2、三种跑法的肌肉活动度和关节压力不同
1、后脚跑:这种跑法中,脚后跟先着地,膝关节由伸直位置过渡到屈曲位置,股四头肌偏心收缩,从而给膝关节带来较大的负荷。 另外,由于踝关节势能储备不足,不利于后期对地面发力,跑步速度也比较慢。
2、前脚掌跑法:这种跑法中,前脚掌先着地,小腿三头肌产生偏心收缩,起到势能储备的作用,因此有利于后期推地,跑步速度加快速度相对较快,但对于小腿后部肌肉的离心力和向心力要求比较高。
3、中足跑:这种跑法是整个脚底同时着地。 此时整个下肢肌肉的募集程度是比较平均的。 与后脚跑相比,对膝关节的冲击减少了,对小腿肌肉的冲击也减少了。 力量需要。 速度介于后脚跑和前脚跑之间。
1、后脚跑:脚跟着地点会吸收三倍于体重的冲击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反复过度使用,足底筋膜和脂肪垫的缓冲能力下降,导致足底筋膜炎。 另外,由于后脚跑步时膝关节受力较大,也容易引发髌股综合症。
2、前脚掌跑步:前脚掌跑步需要小腿三头肌发力较多,容易导致小腿三头肌负荷过大,容易造成跟腱病或小腿三头肌拉伤。
3、中足跑:相对平衡了后足跑和中足跑的优缺点,因此受伤的风险也相对降低。
虽然对三种跑步技术进行了简单的比较,但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这一哲学中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原理也适用于跑步。 由于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运动习惯的差异(试想一下,有多少人会教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如何跑步),后天生活环境和运动环境的差异,而在之前的运动损伤后(如脚踝扭伤、肌肉拉伤等)出现的运动模式会自动补偿和调整,每个人的跑步姿势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 当然,在讨论跑步姿势时(就像同一棵树上的叶子一样),最好求同存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跑步时正确的跑步姿势】相关文章:
01-26班跑步时喊口号
班级跑步口号10-19
跑步比赛加油选秀09-28
校运会跑步加油选秀08-15
5级跑步口号09-10
如何选择跑步机09-21
跑步锻炼的是哪部分肌肉09-20
班跑霸气口号11-11
如何选择跑步机08-12
跑步运动注意事项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