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腰臀训练——如何瘦腰腹?
说来惭愧,这是我第一次写经历。 另外,我现在不知道怎么写。
报名你们班主要是为了我的腿,以前的腿很好,不粗也不弯,感觉就像大学里弯的。
从第一天上课到上周,我都没能达到规定的课后训练时间。 当我表现好的时候,我每天花十分钟左右爬直腿,睡前练习小腹训练,另外教大家我的臀桥式动作。 到了要做报告、考试等的时候,我就彻底放弃了治疗。 那段时间我很愧疚,也不好意思去上课问你们问题。
但我积极地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落实到自己的日常行动中,比如走路、站立、坐着等等。 所以当我几乎不训练,也不注意饮食的时候,马甲线就出来了。 也许别人的马甲线没什么好惊讶的,但是发生在我身上还是让我觉得很奇妙。
这些日常细节的变化,首先让我坐着学习不再累,比以前更有活力; 其次,我不再需要刻意活动颈椎。 当我感觉姿势比以前更直立后,我就不再记得要移动或按摩。 或其他什么,但从来都不是问题。 以前虽然没有颈椎病,但偶尔也会酸痛,需要经常活动; 更重要的是,当我站立时,我真正意识到了我的脚趾和臀部。 光是你教我的臀桥就让我终于感受到了那块肌肉的存在。 现在暑假到了,从这几天来看,如果每天坚持努力训练,效果肯定会比以前更加明显。 ”
关心如何让腰腹部变瘦的同学可以重点关注加粗的部分,当然其他部分也很重要。
从总体上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势往往会导致这些深层肌肉失衡
2、对健身的误解,以为自己只想有腹肌,所以只想练腹部,不知道整体问题的关联性。
3、对于动作认知不准确,我认为只要把整个动作做完,我就真正练整体了。 不知道如何才能让整个动作真正发挥出整体的力量。
这个答案只针对第3点,以走路为例,我讲解一下骨盆和腰腹部的关键部位,供大家日常参考:
在我们腰椎和骨盆区域的最深层是这些肌肉:
我不在乎英文,这张图很干净,我只是用它来解释:图中显示的主要肌肉是髂腰肌、内收肌和髋外旋肌。 这些肌肉比体表上看到的腹部肌肉更深。 在生命的早期阶段,这些肌肉会开始工作,为翻身做准备,它们直接影响骨盆和脊柱的稳定性。
如果这些深层肌肉功能不佳,整个骨盆和脊柱核心就会塌陷。 核心塌陷的表现就是动作不灵活、不协调,即使你在做整体动作,比如深蹲,比如走路、跑步,当你想整体减脂时,动力传递不顺畅,动力无法发挥。传导到腰腹部,胳膊是胳膊,腿是腿,腰腹部的活动根本不够,脂肪该堆积还是堆积,腿就这样越来越粗了。
下图是步行时骨盆活动示意图:
这张图解释起来非常复杂。 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仔细看看《骨与关节功能解剖-下肢》这本书,但是我可以明确告诉你,看完你还是不会走路,因为书上没有说怎么练习像这样。 只讲理论应该如何,搞科研的人懂实践训练的不多。
其实,如果我们不看这本书,其实从图片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走路的时候,骨盆并不是在一个平面上运动,而是在三个平面上运动。 事实上,在抬起一条腿的过程中,骨盆依次发生三个运动:骨盆旋转、骨盆后倾、骨盆侧倾。 这三个动作叠加起来,反复重复,就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几何曲线。
同时,骨盆的活动影响整个脊柱的活动。 当我们做很多动作的时候,其实整个身体都在动,骨盆并不活动。 全身都会受到影响,不只是腰腹部脂肪堆积,很多人还面临上背部疼痛、胸背乏力、或者呼吸困难、或者血压问题等。
解决方案: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训练来平衡上图中的肌肉,以达到更好的核心稳定性,让行走等日常活动更加高效,让腰部和腹部更好地参与活动。 但另一方面,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进行这些关节运动,肌肉平衡问题就会重复出现,所以它本质上是一种矫正运动。 对于日常生活时间不多的上班族来说,我认为专注于动作矫正,学会如何做正确的关节动作,能够融入到日常的运动动作中,让整个身体发挥出最大的效率。力量。
这个答案对我来说也有一些转折点。 以后在处理整体问题时,我不会过度矫正某一块肌肉,而是更多地从矫正或重建某一个关节动作的方向来解决问题。
------------------ 如果你不明白理论 --- 这是行动练习 ---------------- -- ------
动作练习看不懂很正常,因为你想不到,练了就知道了。
这里重构局部联合活动有一个大前提,就是要学会轻松发力:
1、股骨外旋和骨盆旋转:
起始位置是:四肢着地。 灵活性差的手可以将上半身支撑在凳子上。
练习过程是将臀部一一向上拉,让双脚离开地面,双脚要笔直地上下移动。 这个动作的起始非常重要,根本上要学会轻松发力。 注意图中左腿的动作并不是左腿主动做的,而是左腿放松下沉的。 当右腿用力蹬地时,左腿自然会被拉起! 只有拉起后,左侧才能主动发力,将脚拉高。
练习时,两侧可重复50次左右。 俯卧撑时骨盆的上下运动实际上是站立时骨盆的旋转。 只是我们在俯卧撑动作练习时去掉了上半身的重量,骨盆更加稳定,更容易把动作直接放在关节运动上。
2.关于骨盆旋转和骨盆后倾,请参考公众号之前的文章:下肢精准训练
本视频讲的是站立姿势的练习。 与上面的第一个练习相比,有一些不同。 斜肌更多地参与骨盆倾斜和髋部屈曲,大腿内侧也会更多地参与。
3.骨盆后倾和侧倾:
请参考下图左下角单腿站立示意图。 当右膝抬起时,骨盆右侧低于左侧,尾骨会向对侧摆动。 这就是骨盆侧倾。 这个部分类似于太极拳中提到的落臀、松腰。
要做到这一步,你要学会轻松发力。 一种技巧是当你走路并抬起双腿时,想象你的双腿就像一个钟摆。 当你向前迈出一步,往下沉的时候,找到腰部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明显的拉力。 伸展时,腹部会自然收缩。 一旦找到这种感觉,你就不再需要缩回小腹来维持身体姿势。 一旦你做了正确的关节运动,你的姿势几乎会立即改变。
4、上述行动的主要前提:
1-3单独练习需要时间,1-3步的自然叠加才是行走时正确的骨盆运动。 走路的时候不要想太多。 我见过大家都犯过同样的错误,走路的时候想着怎么走。 原来,每个人的上半身姿势都会因为思考如何走路而发生变化。 请记住,正确的行动是在放松的前提下进行的,而思想是不会放松的。
5、我们不能过多思考行走时关节应该如何发力,但可以想象这有助于做出高质量的动作。 想象一下,你的双腿像钟摆一样下沉,而绳子拉过头顶,拉直你的整个脊柱。 在这种状态下继续行走。 时间长了,上面练过的动作就会慢慢适应了。
6.对于5的解释,喜欢靠的人,喜欢靠的人,喜欢在一个环境里找个地方坐,那些能躺不能坐的应该是最有参考价值的,因为他们无法维持他们日常的姿势都很好,更不用说走路了。 也恰好这群人的问题最多的是腰腹部脂肪堆积,小腿背部无一例外都是紧张的,因为骨盆区域不稳定,所以只能过分依赖犊牛保持稳定。
附上小腿好侧拉伸图,谢谢:
右脚拉:左膝弯曲成弓步,上身前倾,右脚跟贴近地面,右脚趾抬起,骨盆向左转动,找到伸展的感觉,保持30次秒。
好了,我写完了。 请参考练习。 事实上,步行可以瘦腰和腹部。 这并不难。 困难的是学会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