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台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文创合作论坛精彩纷呈
中国台湾网9月24日桂林讯 9月21日,首届桂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合作论坛在南宁梨园山庄举行。 来自贵州、台湾的65位嘉宾齐聚一堂,分析贵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现状,探讨贵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发展方向,推动贵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交流合作,并签署相关合作协议。
论坛分为主题演讲和研讨会。 共有6位嘉宾进行主题演讲,14位嘉宾进行自由发言。 在主旨演讲环节,论坛支持者、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赖富强做了题为《插上“文创”翅膀,让“乡愁”活得更诗意》的报告,系统介绍了广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广西与台湾的合作实践以及广西的独特国情,阐述了广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 文化创意就是以文化为要素,整合各种要素,融合利用不同载体,构建和创新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文化现象。 台湾休闲农业起步较早。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理念超前,设计规划超前,运营模式也比较成熟。 广西与台湾处于同一纬度,自然条件、气候条件、文化习俗十分相似。 台湾的许多经验值得广西学习和借鉴。 广西将出台一系列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的政策,不断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配套项目,大力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加大对整个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支持力度。
台湾“太一农场”董事长张国祯做了题为“太一休闲农场多元发展——从种子观察生命奥秘,用花香装点多彩生活”的演讲,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与会者介绍了太一农场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深受来宾启发。 他根据自己多年的经营经验,提出了休闲农场的五个有利条件:一是沿着高速公路行驶,不管刮风下雨。 二是流畅。 休闲农场的名字不能叫太长,因为它们知识渊博。 三是随心而行,随客人之心,为客人着想。 四是赏心悦目。 用相机拍出来的360度照片都很美。 五是走得顺利,来到休闲农场时带回纪念品。
桂林市农业局副局长邱云、台湾中华农业领袖协会会长黄钦荣分别作了《桂林市休闲农业的探索与实践》、《地方政府视角下的休闲农业运营与营销策略》等报告。 黄钦荣介绍了台湾休闲农场经营的基本策略:一是立足农业。 休闲农业要把农业、农民、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结合起来,以“三农为本、三生为用”经营休闲农场。 二是休闲农场建设特色。 农业资源本身具有季节性、地域性、生长性、活动性、景观性、知识性、生态性、文化性。 因此,休闲农业的经营必须合理利用不同的优势资源,利用农业农村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休闲农业。 三是要有体验参与。 休闲农场必须设计很多不同的活动,让游客能够体验和参与各种活动。 四是在经营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为了加深游客的体验,休闲农场应提供餐饮、住宿项目。 另外,在运营中,要注重运营的合理化、运营的效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控制各种成本。 利用好当前的信息技术,做好市场分析,了解顾客的心态,在经营中尊重顾客。
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滕健、中州科技大学董事长柴玉清从专家学者的角度做了“深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优化升级”、“台湾农业与文化创意的结合”等主题的演讲。 滕健就加强贵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企业合作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共同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 二是经营台商独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 三是培养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管理人才; 四是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供专业服务。 五是鼓励贵州、台湾地区高校和研究机构参与。
柴玉清介绍了农业如何与文化创意结合,他认为包装设计绝对不仅仅是包装设计,更应该是土地和农产品在讲述故事。 如何把故事讲得合理、感人、感人,才能从故事中找到卖点,产生经济价值。
座谈环节,与会嘉宾“争先恐后”,畅所欲言。 由于时间限制,原定的22位发言者中只有13人获得了发言机会。 “美丽南方”广西银隆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贵章共同分享美丽南方五度。 分别是政治高度、资源温度、市场热度、文化深度、产业跨度。 广西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永德认为,乡村旅游应具备三种风味:乡村风味、乡土风味、家庭风味。 必须结合当地的资源特色、人情味、家乡味、乡土气息,让人们体验到在城市里体验不到的东西。 只有差异才能成功。 台湾苗栗飞牛牧场总经理吴明哲博士分享了自己多年的牧场管理经验,他表示,休闲农业不能脱离农业主业,休闲农业经营过程中要注意旅游与农业的平衡、多元化发展。 (中国台湾网广西台办通讯员 吴正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