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清理土地、挑水都是一样的! 世外乌龙山打造“运动健康校园”
创造力、活力、变革力,每一种力量都能萌芽,孕育着一所学校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办教育、办一所立德树人、家长满意的学校,是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五龙山校区一直孜孜追求的。
“培养学生终身发展能力,把无知的青少年培养成聪明的青少年。” 这就是学校校长李军的初衷。从少年到青春,从无知到智慧,不是倾注于时间的简单积累,而是启蒙智慧、滋养心灵的教育过程。
世外乌龙山致力于建设体育健康校园、学术研究型校园、幸福快乐校园,希望莘莘学子能够在这里唤醒生命的内在力量,培养核心素养,为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如何把五龙山打造成“运动健康校园”,李军校长用6个月的时间给出了答案。
学生运动健康从跑步抓食堂鸡蛋开始从“不想吃”到“吃不饱”
去年12月,新华社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一篇文章,不到两个小时阅读量就超过10万。 多家媒体也转发了“校长督促学生吃鸡蛋”事件。
李军校长之所以走红,是因为他在食堂监督学生,让每个孩子都吃鸡蛋。 “现在,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已经成为一个大问题,国家也非常重视体育工作。以前,我在城外高新校区担任校长时,每天坚持带孩子们去晨练。来到城外五龙山,学生们也必须每天坚持跑步锻炼!” 建设体育健康校园,晨练只是第一步。
环球时报
【#校主早晚在防室旅着学生吃饭】近日,一段中学校长在食堂要求学生一颗一颗吃鸡蛋的视频火了。 校长说,他平时在工作中发现,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孩子不喜欢吃鸡蛋。 他让孩子们早上吃一个鸡蛋,喝一杯牛奶。 一有时间,他就早起去食堂监督。 “当然,如果学生有身体原因不吃饭,就算了。”
视频号
李校长把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督促孩子们吃鸡蛋,陪孩子们跑步锻炼。 他关注一切与身体健康有关的事情。 “学习的首要条件一定是要有健康的身体,只有健康才能提高学生的耐力、抵抗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进而促进学习和生活。”
一切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不断耕耘才能收获成长的喜悦。 五龙山严格遵守“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体育锻炼计划。 从2021年新学期开始,除了体育课和体育锻炼课程外,学校学生工作部和体育教研组每天都会开展“三练”:即每个学生需要上午完成15分钟的晨练,上午30分钟,下午25分钟。
“三操”、三千米、广播体操等一系列体育运动,是世外五龙山打造“运动健康校园”的实际行动。 李军认为:“推广体育的目标是体育,因为体育是最好的教育,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质,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弘扬团队合作精神。”
每天早晨,天渐渐亮了,安静的校园被同学们跑步、锻炼的声音打破。
上午 06:30
全校学生起床,15分钟内完成洗漱、整理家务;
上午 06:45
全校师生,包括行政干部、班主任,一起出去开始晨跑。
上午 09:30 至下午 17:05
学校田径场、校园环形跑道上随处可见儿童运动的身影。
运动是最好的教育,运动一定要从宝宝开始。 学生跑步、做操,校长、班主任都带头。 值得一提的是,高一七班班主任朱彦斌老师9岁的女儿、高三三班班主任张蓉老师4岁的孩子加入了办学队伍。
三套练习开展以来,孩子们精神更加饱满,思维更加活跃。 令人欣慰的是,孩子们的食量也增加了。 食堂主任邓经理发现:“食堂里,李老师不再‘强迫’学生吃鸡蛋了,以前吃得太多的早餐,现在却供不应求,孩子们从‘不想吃’变成了‘吃不够’。” 看到孩子们的变化,老师和家长都由衷的欣慰。
每个学生有权使用“九个农场”中的三平方米来种菜、提水、抱石
2021年,世外乌龙山将建设体育健康校园。 学校不会摆架子,将体育健康落到实处。 一切都在慢慢改变。 除了安排学生参加三体操外,学校还开设劳动课、体育锻炼课、选修课、社团活动等一系列课程。
一切都发芽了,各种草都发芽了。 今年植树节,“九农场”校园农场正式开业。 事实上,乌龙山希望每一位学员树立“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价值的源泉,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劳动和劳动者都应该受到鼓励和尊重”的劳动观念和“反对一切不劳而获、崇尚快速致富、贪图享乐的错误思想”的人生观。
去年寒假前,孩子们给李军校长布置了《开垦农场》的寒假作业。 整个假期,从农田规划到建设、砌砖、筑墙、平整土地,建设“九个农场”的每一步,李军都亲力亲为。 “九农场”占地20余亩。 目前,三层梯田已建设完毕,整个农场已投入正常使用。
世外乌龙山通过劳动实践,让每个孩子都具备了必要的劳动能力。 “学生在掌握基本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用劳动工具的同时,可以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 这是李军最大的期望。
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 它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民族的智慧。 孩子们自己种植果树、蔬菜,不仅仅是简单的劳动,更是一个智慧启蒙、文化传承的过程。
“种菜、提水、抱石,才是真正的劳动课。事实上,乌龙山每个学生都拥有三平方米的使用权。” 在“九田园”里,孩子们又拿起锄头、铲子、水桶、水瓢,开始挖坑、施肥、培土、浇水。 他们很忙碌,也找到了劳动的乐趣。
“知识生活,生活知识”提供最原始的劳动阶级,融合各学科
劳动实践,让每个孩子都具备必要的劳动能力。 “设立这样最原始的劳动课堂的目的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增长真正的知识,掌握劳动技能,让生活知识化,知识生活。”
“九农场”不是一个简单的农场,而是一个让孩子们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劳动知识完美结合的地方,让“启迪智慧、滋养心灵”的教育思想播种、发芽。
目前,国家大力推行劳动教育,但大多数城市学生距离锄头、铲子、铁锹等农具还很遥远,更谈不上劳动技能。 在农民伯伯指导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真正感受到“面朝黄土,背靠天空”,而且将文化知识与劳动知识结合起来。 事实上,五龙山希望在实践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知行合一”。
要把无知的青少年培养成聪明的青少年,劳动教育需要植根于每一个青少年的心中。
在“九田园”里,石外乌龙山的孩子们可以用两瓢清水、三铲土、四分清风、五缕阳光、六滴雨滴、七颗星光、八缕晨光、九分关怀,用对每一棵幼苗的满满爱意,为祖国的下一代种下春天的美丽,让他们获得幸福的绿荫。 ”
让孩子们放下手机,拥抱大自然,拿起锄头,捡起树苗,走进“九农园”,走进田野,种下一年一度的希望,也种下心中的真实渴望。 当野香飘香,美树美丽繁盛时,可以倚着大树,仰望星空,畅想未来! ”
“在劳动教育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物理、地理、生物等学科的融合。” 诚然,“九农场”是走在教育前沿的务实之举。 未来,将培养一批终身运动员、责任承担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生活的人。
世外乌龙山致力于建设体育健康校园。 劳动技术班的育人成果是课堂上无法替代的。 在“唯分数论”盛行的今天,培养“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智慧青年,是世外乌龙山宝贵的办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