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发展的产业密码并非创意那么简单
台湾的休闲农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左右。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畅销国际市场。 台湾有3000多个大型休闲农场,每年约有5000万人次游客,推动了台湾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那么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制胜之道是什么呢?
1 紧扣农业,精准定位
台湾休闲农场主题鲜明、个性突出。 这些主题包括水果采摘、竹子、药草、茶叶、名花名草、昆虫采集、奶羊、牛、螃蟹、鳄鱼、鸵鸟等体验。 不断的创新让游客充满新奇。 例如桃园观音乡的“青林农场”,一年四季都种植向日葵,并免费向游人开放。 还有一个“博氏农场”,专门种植猪笼草、捕蝇草、毯苔、猪笼草等食虫植物。 很多农场光看名字就知道农场的特色,比如以香草为主的“仙芝花园”、以奶牛为主的“飞牛牧场”、以兰花为主的“宾郎蝴蝶兰观光农场”、种植大量名贵木材和奇花异草的“花开花落农场”等。
2农业教育、寓教于乐
休闲农场不仅是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实践学习的好地方。 该农场通常接待学校教师和学生,用于毕业旅行或户外教学。 周末主要吸引家庭度假客人,每天都有生意。 比如“太一生态教育农场”精心设计了插花生活馆、才艺教室、亲子游乐区、花卉迷宫、浪漫小屋、蝴蝶甲虫生态馆等不同区域,游客可以按顺序参观。
3 当地材料、采矿业
台湾休闲农场尤其擅长发现和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资源,如草编、藤编、雕刻、手工艺品、地方舞蹈、戏剧、音乐、历史故事和古迹传说等,并通过新颖和包装创造出独特的品牌。 例如,地震灾区的桃米村生态资源丰富。 台湾原生青蛙有29种,桃米有23种。 台湾有蜻蜓143种,桃米发现有56种。 昆虫生态文化体验休闲区。
4农业为本,高瞻远瞩
台湾最大的休闲农场大多都主导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他们对自己产品的潜在经济效益和市场销量有着非常清晰的把握。 在农会的帮助和指导下,农民自己成为生产专家、流通专家和市场分析员。 他们关注产品的国际市场销售情况,善于捕捉国际市场变化信息,不断建立和拓展新的国际市场贸易关系。 比如清澜园种植的蝴蝶兰,蝴蝶兰的原种是从日本进口的。 他们在农民协会的技术教学帮助下,采用母本克隆技术和传统授粉技术,培育繁殖优良新苗。 培育的花卉苗木与国际市场密切相关。
5 融合情感,延伸产业
整合台湾农产品深加工从新鲜水果、保鲜储藏、干品精制到成分提取制作面膜膏、护肤美容品等,拥有一系列生产、制作、包装技术,大大延伸了产业链。
例如,九品荷花生态教育园就建立了自己的农产品加工销售中心或网点体系。 各种农产品的加工、冷藏、喷雾、分选、包装等流程并不复杂,但其系列产品却让人眼花缭乱,从冰淇淋、鲜果饮料、水果制品、干果制品到护肤品等。 又如南投县信义乡农民协会,引进返乡知青。 他们依托当地特产李子,设计了数十种特色产品,并进行创意包装,使其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农产品和最受欢迎的旅游产品。
6 布局合理,农旅互动
布局合理,农业台湾休闲农场布局合理。 大部分分布在旅游线路上。 每个景点都可以与旅游结合,保证了客源。 细分和区域一体化取得了可观成效。 例如苗栗县南庄乡休闲民宿区,就有近80家乡村民宿。 依托这些民宿,该村将百年桂花巷发展成为特色旅游一条街,带动了客家特色餐饮、特色小吃、特色工艺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它鼓励游客来到这里不仅可以体验不同的农家风格,还可以充分体验具有当地特色的客家文化。
又如宜兰县形成的耿坊休闲农业区、北关休闲农业区等区域化乡村旅游目的地,已达到一定产业规模,具有区域特色; 全区各休闲农业经营单位在资源和客源市场上形成了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 事实证明,休闲农业必须具备一定规模,形成景观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才能为城市游客提供一日、两日甚至多日的旅游产品组合,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7学术界支持,产学研结合
在学术界的支持下,台湾不少专家学者都非常关注休闲农业的发展。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和丰富了休闲农业的理论,从休闲农业的含义、功能、形式到规划,从组织、人力、教育讲解到营销策略和成本分析,从文化、社会、理念到环境设计等,研究非常细致。
台湾相关院校专门开设休闲农业课程,开展休闲农业教学与研究,建立了一套休闲农业理论,产学研结合、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专家通过承担大量的规划、咨询、调查、评估工作,为政府管理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并与企业经营者建立密切的联系,使理论研究不空洞,实践发展不盲目。
8 协会务实、组织严密
务实的协会、相对成熟的民间组织和健全的服务体系是行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无论从台湾还是大陆的发展经验来看,休闲农业的早期发展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和引导。 然而,政府不能包办一切。 行业的最终进步取决于行业组织和良好的服务体系。
服务体系包括营销体系、培训体系、行业自律体系等,关键是充分发挥农民协会、农技推广社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帮助农民转型。 例如,台北市农会成立辅导小组,根据“一乡一休闲农渔区规划”,研究将台北市20个市民农场改建为休闲农场的可能性。 台湾省农业策略联盟发展协会与台北市农民协会共同开展农业休闲旅游,还与全省100多家休闲农场结成联盟,推广优惠休闲旅游。 休闲农业经营者还成立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相互交流,举办联合活动,使休闲农业走向精细化、专业化分工。 即在区域内,通过行业协会、旅游企业、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等,引导当地休闲农业经营者按照“自愿、合作、规范、自律”的原则联合起来,对内统一服务标准,完善竞争机制,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对外统一媒体宣传,并安排专项资金制作光盘、休闲农业旅游指南,举办休闲农业推介活动。 充分发挥协会、协会作用,引导社会中介机构服务休闲农业。
9 多元化发展,产业升级
多元化发展,台湾观光休闲农场各具特色,包括自助农场、森林游乐区、昆虫屋、休闲娱乐农场等,可提供水果采摘、露营、烧烤、垂钓等休闲活动,正朝多元化、正规化经营方向发展。 他们特别注重海边的优势,农田凸显花果的芬芳,山峦展现森林的魅力,让游客一旦到了就会印象深刻。 从发展方向看,无论是发展类型、运行机制、组织形式还是投资渠道,都在走向多元化。 例如,台湾农业行政部门通过鼓励“青年返乡”,让大量接受过良好专业教育的年轻人回到乡村从事休闲农业的经营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整个产业的质量和产品的多样化,避免了低水平产品的雷同。
10强化特色,细化产业
特色产品与观光旅游相结合,推动休闲农业、休闲渔业发展。 例如屏东县垦丁位于恒春半岛南端。 是著名的风景区。 春天也是蓝鳍金枪鱼重返垦丁海域的季节。 与休闲垂钓相结合,每年都有以蓝鳍金枪鱼文化和观光为主的春游活动,每年这里都会举办蓝鳍金枪鱼、油鱼子等海鲜产品。
屏东还根据农产品的收获期,将黑珍珠、香蕉、菠萝等农业特产纳入全年观光计划,带动旅游休闲产业发展。 台东特产旗鱼可加工成多种食品。 他们结合产业、旅游、餐饮、民宿,举办旗鱼节,推动休闲渔业发展。
11 第三产业理念,与时俱进
第三产业台湾休闲农业在主推“体验经济”之后,也出现了“共享经济”概念,即休闲农业经营者与游客分享乡村生活,变“顾客就是上帝”为“首先与客人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倡导“拥有不如享受”的消费理念。
尤其是头城休闲农场创始人卓晨明女士,将现代农业的功能从“三生”(生产、生态、生活)拓展到“四生”,增添了“生活体验”。 台湾休闲农业领军人物陈兆朗教授强调,休闲农业必须有体验式活动,从个人观察、参与、体验过程,到了解生物生长现象、感受生命意义、实现生命价值、分享生命乐趣。
12 示范带动、强农富民
在示范带动下,面对“入世”的挑战,台湾农业加速向“精细有机农业”、“科技生物农业”、“高附加值食品加工品牌农业”、“独特体验休闲农业”转型。
台湾休闲农场积极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农业科技示范等项目。 通过宣传浓缩的典型农业科技和传统农业知识,一方面向游客展示农业的独特魅力,增强游客的农业意识,加深对农业的了解。
13 抱团出海,前景可期
组团出海,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带领农场、民宿业者到海外巡展推广,如香港台湾同乐节、新加坡NATAS春季旅游展、马来西亚MATA旅游展等。 通过高效、高品质的展会,将台湾休闲农业推向世界,大大拓展市场知名度。
台湾的这种做法带来了展区的休闲农业风格。 新加坡、香港旅行社打包的台湾行程以农家度假为主。 马来西亚也追随新加坡的脚步,专注于台湾的休闲农业。 宜兰香格里拉农场、花莲兆丰农场、苗栗飞牛牧场、台南大坑休闲农场都是热门目的地。 从游客类型来看,新加坡以团体游客为主,香港则以散客游客为主。 新加坡人更喜欢药草、花卉、水果等主题农场,而香港人则注重烹饪。 总体来看,两地游客都热衷于农家体验活动。
中国区域经济“六化”创新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