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别大意,很可能是这3种疾病在“作怪”

日期: 2023-07-27 09:01:55|浏览: 333|编号: 2093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足跟痛别大意,很可能是这3种疾病在“作怪”

日常生活中,如果穿错鞋、走路多或站立时间长,脚部疼痛是正常现象。 遇到这种情况,揉一揉,放松一下,第二天就会缓解; 但如果持续时间较长,脚后跟反复疼痛可能是疾病引起的!

足跟痛的常见原因有以下三种。 你可以先检查一下自己:

清晨疼痛

可能是足底筋膜炎

足部筋膜是支撑足部肌肉的弹性组织,由水、胶原纤维、弹性蛋白、透明质酸等组成。筋膜之所以发炎,是因为反复拉伸,结构受伤。 ,并发生无菌性炎症。

足底筋膜炎的危险因素

①肥胖;

②过度运动,尤其是跑步等运动;

③ 长期穿着不合脚、缓冲能力差的鞋子。 比如,有的人喜欢穿硬底布鞋、高跟鞋等;有的人喜欢穿硬底布鞋、高跟鞋等。

④长时间在坚硬的地面上行走或站立;

⑤职业因素:如芭蕾舞演员、教师、运动员等。

足底筋膜炎的疼痛特征

①脚底疼痛在早上起床刚落地时最为明显,但步行十几步后,疼痛就会逐渐减轻。 这是最明显的特征; 走路时会有钝痛;

②疼痛主要发生在脚后跟内侧,也可能出现在脚中心; 疼痛表现为搏动性烧灼痛;

③部分患者夜间疼痛会加剧。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最好及时去医院做X光等检查。

锻炼脚底,避免足底筋膜炎

动作一:将网球或泡沫轴放在地上,用脚底踩在上面,慢慢地来回滚动3至5分钟,重复2至3次,有助于放松足底筋膜和肌肉。

动作二:坐在瑜伽垫上,双手抓住脚趾向后拉,直到脚底感觉被拉伸,保持15-30秒,然后放松,重复5次。 这个动作还有助于放松足底筋膜。

动作3:在瑜伽垫上放一块毛巾,用病脚跟踩在毛巾上,用脚趾反复抓住毛巾又放开,重复10-20次,有利于强化跖屈肌。

针刺样疼痛、活动受限

可能是足跟增生

脚跟是我们人体的力量支撑点,长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足底筋膜和附着在脚跟上的软组织不断受到牵拉和刺激。 随着年龄的增长,局部会逐渐骨化,最终可能出现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一旦形成,就很难自行消失。 时间一长,末梢神经或软组织受到刺激时,就会引起疼痛。

跟骨骨质增生的特点

足跟骨质增生一般有3个特点,可以自行识别:

① 用力压足跟时会出现疼痛。 疼痛的性质比较固定和尖锐,就像针刺的感觉。 用手按摩一段时间后,疼痛就会减轻,并出现轻微的麻木感。

② 严重时,脚中央还会出现疼痛。 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一般难以自行缓解,需要服用止痛药。 有些人因为疼痛太严重而无法正常行走。

③足跟疼痛有时会波及整个足部,呈现“早晨重,晚上轻”的特点。 早上起床后,患者会发现足部疼痛剧烈,足部无法着地,甚至无法下床行走,而到了下午,疼痛就会明显缓解。

适当补钙,预防严重骨质增生

为了更好的预防骨质增生的发生,记得每天保持合理的体重; 请勿携带重物;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注意补钙!

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医生表示,临床上经常出现骨质增生患者同时患有骨质疏松症,这是一种缺钙的状态。 因此,骨质增生患者需要补钙。

日常生活中应适当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坚果等。 还可以在阳光不太强烈的时候晒太阳,以促进钙的吸收。 必要时应适当服用钙片。

脚后跟上方疼痛,警惕跟腱炎

跟腱长约15厘米。 一端连接小腿后部的肌肉,另一端连接脚跟骨。 当我们走路、跑步和跳跃时,我们会用到跟腱。 如果过度使用,巨大的力量反复介入,很容易造成跟腱内的纤维拉伤、微碰伤或撕裂,从而引起跟腱发炎。

跟腱炎的危险因素

①长期重复高频跑、跳运动,会使跟腱反复拉伸、刺激,局部轻伤、炎症得不到有效修复。 随着时间的推移,跟腱会形成慢性损伤和炎症。

②如果平时运动量不大,突然运动一次,更容易损伤跟腱,从而诱发跟腱炎急性发作。 特别是如果您在锻炼前后没有进行足够的热身伸展运动。

③穿不合适的鞋子运动也是引发跟腱炎的重要原因。

跟腱炎的疼痛特征

①症状较轻时,早上会感到脚后跟以上疼痛,小腿后部僵硬、酸痛; 严重时,跟腱还会出现肿胀甚至发红的情况。

②踩地、踮脚、跑、跳等活动可诱发疼痛或使疼痛加重,休息可明显缓解。

尖端

选择合适的运动鞋; 安排合理的培训量; 训练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运动后逐渐停止,运动后做适当的放松活动……这些都有助于减少跟腱损伤。

不用担心脚后跟疼痛

病情严重应及时就医

避免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新晚报综合科普中国,我是伟大的医生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